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第( 1 )课时授课题目:乘法分配律主备人:刘海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
2.引领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总结概括等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体会到自主探究出知识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学生在课前完成以下一道题,课上交流想法。
(请试着用两种方法解决,列出综合算式。
先同桌说,在汇报。
)
实验小学购进了80套桌椅,其中桌子的单价是65元,椅子的单价是3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65+35)×80=8000 65×80+35×80=800
既然它们的结果相同,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它们连起来?(=)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观察黑板上这组算式,左右两边分别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你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
3、组织汇报。
左边先求两个数的和,在用和去乘第三个数;右边是先用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最后相加。
归纳学生的发现,课件出示猜想: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学生举例子验证(要计算验证板书2组,可多说几组,有没有反例?)
4、得出结论:看来我们的发现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乘法运算中的乘法分配律。
课件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乘法分配律。
(一分钟限时记忆。
找人说一说,同桌相互说一说)
5、思考:用字母怎么表示?
(a+b)×c=a×c+b×c
6、思考:a×(b+c)=? 学生思考后回答 a×(b+c)=a×b+a×c
(1)如果学生在之前的汇报中出现这样的情况:
80×(65+35)=8000 80×65+80×35=800 (写在副板书上)可以直接利用这种情况思考a×(b+c)=?
三、练习
1、填一填。
(1)(12+40)×3= ×3+ ×3
(2) 15×(40 + 8) = 15× +15×
(3) 78×20+22×20=( + )×20
(4) 72×19+28×19= ×( + )
(5) 66×28+66×32+66×40=( + + )×
2、根据运算定律连线
298×15+15×2 63×6+6×37
36×17+36×83 (35×25)×4
35×(25×4) 36×(17+83)
(63+37)×6 (298+2)×15
3、数学医院(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
(1)56×(19+28)=56×19 +28 ()(2) (25+7)×4=25×4×7×4 ()(3) 64×64+36×64=(64+36)×64 ()(4) 32×(7×3)=32×7+32×3 ()(5)12×9+3×9=12+3×9 ()4、简便计算
(40+4)×25 52×22+52×78 125×(8+4)
5、解决问题
学校买来大米和面粉各8袋,每袋面粉25千克,每袋大米45千克,买来的大米和面粉共有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
克?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