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受拉结构体系的特点
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
![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920c24763231126edb118d.png)
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
钢桥根据主要承重结构的受力体系可以分为: 梁式桥(girder bridge) 拱桥(arch bridge) 刚构桥(frame bridge) 斜拉桥(cable-stayed bridge) 悬索桥(suspension bridge) 混合体系桥梁(hybrid structure bridge)
为了避免在车辆驶过时桥面随着悬索一起变形,现代悬 索桥一般均设有刚性梁(又称加劲梁,stiffening)。桥面 设在刚性梁上,刚性梁吊在悬索上。
现代悬索桥的悬索一般均支承在两个索塔上。塔顶设有 支承悬索的鞍形支座。
承受很大拉力的悬索的端部通过锚旋固定在地基中,为 地锚式悬索桥。也有将悬索固定在刚性梁端部的情况, 称为自锚式悬索桥。
五、悬索桥
桥面支承于悬索或用吊索挂在悬索(通常称主缆)上的桥称 为悬索桥。也被称为吊桥。和拱肋相反,悬索的截面只 承受拉力。
只供人、畜行走用的简陋悬索桥常把桥面直接铺在悬索 上。
通行现代交通工具的悬索桥,为了保持桥面具有一定的 平直度,将桥面用吊索挂在悬索上。和拱桥不同的是:作 为承重结构的拱肋是刚性的,而作为承重结构的悬索则 是柔性的。
一、梁式桥(GIRDER BRIDGE)
梁式桥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主梁的截面只有弯矩和 剪力,不产生轴力,支座只承受竖直方向的力,不 承受水平力。 多孔梁桥的梁在桥墩上不连续的称为简支梁桥
(simply supported bridge)。
在桥墩上连续的称为连续梁桥(continuous bridge)。
斜拉桥可以通过调整斜拉索的初始索力达到调整主梁弯 矩,桥面标高和提高索及桥梁整体刚度的目的.
钢结构建筑主要结构体系的特点———众博钢构原创分享(第40期)
![钢结构建筑主要结构体系的特点———众博钢构原创分享(第40期)](https://img.taocdn.com/s3/m/5c558a4158fafab069dc027f.png)
钢结构建筑主要结构体系的特点——众博钢构原创分享(第40期)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普及,人们对钢结构建筑的认识也越来越多,青岛众博钢构为大家简单介绍钢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与特点。
1、平面承重结构体系。
平面承重结构体系分为平面结构体系和承重体系,其中平面结构体系由承重体系和附加构件两部分组成,承重体系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平面结构组成,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还有一些附加构件,将各平面连成整体。
常见的平面承重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有:体育馆、汽车展厅、商业建筑等。
2、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多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超高层结构体系主要由框架、支撑体系、内筒体系、带臂桁架的框架等结构组成,根据结构的抗恻力体系的不同而分类。
3、框架钢结构体系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钢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单层单跨、单层多跨和多层多跨等结构形式,能满足不同的建筑造型和功能,常见用于剧院、仓库、体育馆、商场、展览厅、工业车间等对建筑空间和建筑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中。
此外,钢结构框架的住宅体系也越来越受人重视。
4、空间受力结构体系。
空间受力结构体系主要由刚性室间结构和柔性空间结构两部分组成,其中,柔性空间结构有悬索结构、弦支结构和索膜结构三类。
悬索结构以一系列受拉钢索为主要承受构件;弦支结构由下弦索、上弦梁和竖杆组成;索膜结构是一种由多种高强度薄膜材料及加强构件组成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
钢结构的多种结构与形式让建筑空间的创造性变得更广阔。
斜拉桥总体布置、受力特点及结构体系
![斜拉桥总体布置、受力特点及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6d217de5727a5e9846a617a.png)
➢ 桥塔结构形式和布置
桥塔布置——特殊布置形式的斜拉桥
塔跨混合式
14
➢ 跨径布置
双塔三跨
1)全桥刚度、拉索疲劳强度、锚 墩承载力和施工等 ; 2)边跨l1/中跨l2=0.25~0.5 3)端锚索
独塔双跨
边跨l1/中跨l2=0.5~1.0
15
➢ 跨径布置
多塔多跨式
16
多塔多跨式
17
➢ 跨径布置
斜拉桥总体布置、受力特点及结构体系
一、受力特点
斜拉桥的传力路径 主梁与斜拉索相互作用特点 桥塔与斜拉索相互作用特点 主梁、桥塔和索相互耦合特点
二、结构体系
依据支承体系划分的结构体系类型 (按梁、索、塔和墩的不同结合方式) 依据锚拉体系划分的结构体系类型
1
二、斜拉桥的结构体系
➢ 部分斜拉桥(矮塔)
辅助墩及外边孔
18
➢ 拉索布置
抗扭、桥面利用以及美观和维护
斜拉索横向布置
单索面
空间布置形式
竖直双索面 双索面
倾斜双索面
19
➢ 拉索布置
拉索在平面内的布置型式
辐射式 竖琴式 扇式
20
➢ 拉索布置
拉索倾角(边索)
辐射式或扇式:210~300 竖琴式:260~300
21
➢ 拉索布置
索面内的其它布置型式
7
拉索索鞍
8
斜拉桥总体布置、拉索构造与防护
一、总体布置
总 体 布 置
桥塔布置 跨径布置 斜索布置 主梁布置
9
一、总体布置
➢ 桥塔布置 桥塔的高度 桥塔的布置
10
桥塔高度 (从桥面以上算起,不包括建筑造型或观光等需要的塔顶高度)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特点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917c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3.png)
轴心受拉构件受力特点引言轴心受拉构件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
在设计和分析轴心受拉构件时,了解其受力特点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轴心受拉构件的基本概念、力学模型以及其受力特点。
1. 轴心受拉构件的定义轴心受拉构件是指在轴向拉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结构元素。
它通常由直线段组成,两端固定,并且仅在轴向上承受外部载荷。
2. 力学模型为了研究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力学模型。
典型的轴心受拉构件可以看作是一根无限长的细杆,其截面积均匀且不变。
假设该杆材料具有线弹性,在小变形范围内满足胡克定律。
根据胡克定律,应变与应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σ=Eε其中,σ为轴心受拉构件上的应力,E为弹性模量,ε为单位长度的伸长应变。
对于轴心受拉构件,由于其截面积均匀且不变,所以在轴向上的应力也是均匀且不变的。
假设轴向拉力为F,截面积为A,则应力可以表示为:σ=F A由胡克定律可得:FA=Eε将伸长应变ε定义为单位长度的伸长量δ与原始长度L0之比:ε=δL0代入上述公式可得:F A =EδL0化简后可得轴心受拉构件的基本方程:F=EAδ3. 受力特点根据上述基本方程,我们可以得出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
3.1. 线弹性特性轴心受拉构件在小变形范围内具有线弹性特性。
即在外部载荷作用下,构件会产生相应的伸长量,但在去除载荷后能够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
3.2. 受力集中轴心受拉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由于截面积均匀且不变,所以应力也是均匀且不变的。
因此,外部载荷会集中在构件的两端,对称地作用于截面上。
3.3. 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根据胡克定律,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重要参数。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因此在相同外部载荷下,材料越硬、刚性越高的构件产生的伸长量越小。
3.4. 构件伸长当外部载荷作用于轴心受拉构件时,由于材料的弹性特性和胡克定律的约束,构件会发生伸长。
大空间张拉膜结构体系的受力特征和构造
![大空间张拉膜结构体系的受力特征和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f61396d66137ee06eff91829.png)
大空间张拉膜结构体系的受力特征和构造作者:樊汉英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建筑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以大空间、大跨度、大开间为主的建筑结构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不断增多,有关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日趋成熟。
膜结构作为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的现代化工程结构,如何在工程施工中做好其受力特征和构造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从张拉膜结构的组成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其受力特征和构造,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结构;张拉膜结构;受力特征;构造体系张拉膜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个全新的空间结构体系,其伴随科技的进步施工日益成熟。
这一结构无论是从工程的施工工艺、材料特性、结构受力特征哪一方面分析,与传统的大空间覆盖结构体系逐渐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为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工程结构的受力体系,受力特点和构造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张拉膜结构概述张拉膜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较为常见的工程结构之一,其在施工中是由稳定性好、支撑桅杆体系可靠的施工优势。
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它主要是由抹面、支撑桅杆体系以及索结构等多个环节组成的。
1.张拉膜结构组成张拉膜结构是由表面膜布、基层共同组成的,其中膜布主要是化学纤维织物薄膜生产的,其又分为了基层化学纤维织物和外层化学纤维织物两种。
基层化学纤维织物主要是以玻璃纤维为主构成的,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决定着整个膜结构的力学特性、材料的抗拉强度等;其中外层膜层主要是由有机硅树脂组成的,它主要是用来解决材料半身存在的物理性质,提高材料的耐火、防水以及耐久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张拉膜结构的整体性都是有膜布特性决定的,它既是结构的主要原材料,也是工程结构的主要维护材料,是一个将自由曲线的造型、透明质感有机统一起来,然后进行工作的结构维护材料。
2、张拉膜结构的作用张拉膜结构是依靠膜材自身的张拉应力与支撑杆、拉索共同组成的一个结构体系,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可以反射出建筑结构的阳光要求,是一个充满着自然光,不存在任何强反差的着光面。
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
![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d3b3de0508763231121271.png)
拱桥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承受两端支承处的水平力: 一种是设置坚固的基础,水平力由基础承受,拱为有推 力拱,适用于地基良好的桥位; 另一种是在拱的两端设置拉索或者梁(称为系杆或系梁) 等,使得水平力互相平衡,拱为无推力拱,也称为系杆 拱,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桥位。
朝天门长江大桥 工程全长4.881公里, 由主桥、东西引桥 及黄桷湾、弹子石、 对山、五里店等4座 立交组成。
其中,大桥主体工程全长1741米,主桥为932米,有两座主墩, 主跨达552米。建成后的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六 车道,行人可经两侧人行道上桥;下层则是双向轻轨轨道,并 在两侧预留了2个车行道,可保证今后大桥车流量增大时的需 求。
三、刚构桥
梁体与桥墩或桥台连为一体者,称为刚构桥。刚构桥的 受力兼有梁桥与拱桥的一些特点,主要承重结构为偏心 受压和受弯。
目前钢刚构桥的最大跨度是1972年建成的意大利斯法拉 萨桥。跨度达到376m;我国1976年建成的陕西安康江汉 大桥,跨径达到176 m,为我国钢斜腿刚构桥之首。
1972年意大利建成的斯 法拉沙桥,跨径达376 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径 最大的钢斜腿刚架桥。
胜利黄河大桥是我国修 建的第一座钢斜拉桥, 位于垦利县城东北侧。
大桥全长2817.46米,由主桥、南北引桥组成。主桥为5孔 跨径,主桥长682米,为新型钢箱斜拉索桥结构,用57段钢 箱梁连接而成,为连续双箱正交异性板钢斜拉桥,引桥为 跨径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宽19.5米。桥两端为造 型优雅的桥头堡和花园式绿化带。
目前梁式桥最大跨度的是1917年建成的加拿大魁北克公路铁路 两用悬臂钢桁梁桥,跨度达到548. 8 m。
斜拉桥与悬索桥的现状受力特点及构造[详细]
![斜拉桥与悬索桥的现状受力特点及构造[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130dabd7cd184254b3535df.png)
(四)截面
➢主梁
斜拉桥的主梁宜在全长范围内布置成连续体系。 新的设计细则明确提出斜拉桥主梁的四种形式:
➢混凝土梁 ➢钢梁 ➢组合梁 ➢混合梁
钢主梁截面形式: 箱形、梁板式、分离式边箱、钢板梁截面。
当采用双层桥面的主梁时,宜采用桁架形式。
重庆菜园坝大桥
主梁横向连接系
新设计细则中规定 主梁斜拉索锚固区必须设置横向连接系。支座处 横
(三)结构体系
a) 主 梁 b) 拉 索 c) 索 塔 d) 桥 墩 e) 桥 台
➢漂浮体系:塔墩固结, 梁在塔处不设支座, 边墩上仅设纵向滑动支座.
➢支承体系:塔墩固结,在所有墩, 塔处梁下均设有支座.(当支座是 纵向滑动支座时,叫做半漂浮体系)
主梁与塔柱之间横向约束示意图
➢塔梁固结体系:塔梁固结,墩处设有支座.
➢刚构体系:塔,梁,墩均固结,不需支座,不需体系转换.
按拉索的锚拉体系不同而形成 的三种结构体系
自锚式斜拉桥 地锚式斜拉桥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A)自锚式斜拉桥
自锚体系中,锚固在端支点处的拉索索力 最大,一般需要较大的截面,并且它对控制塔 顶的变为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一根拉 索,被成为端锚索。
可减少水中墩及深水基础,故总体布置时一 般从经济角度考虑,宜采用独塔布置方案, 根据桥位地形及跨径需要等各种因素也可选 用双塔布置或多塔布置
桥涵工程
18
(二)跨径布置
现代斜拉桥最典型的跨径布置有两种:即双 塔三跨式和独塔双跨式。在特殊情况下也可 布置成独塔单跨式、双塔单跨式及多塔多跨 式。
辅助墩的作用:斜拉桥在边跨设置辅助墩, 可以增强结构体系的刚度,明显地改善边跨 内力和减小挠度,特别是对辅助墩附近主梁 断面的内里有明显的改善。设置辅助墩后大 大减小了活载引起的梁端转角,使伸缩缝不 易受损。当索塔刚度不够大时,辅助墩还可 以约束塔身的变形,从而改善中跨的内力及 挠度。反之,如索塔的刚度较大,则将辅助 墩对中跨的受理状态就没有明显的影响。
桥梁的结构体系和受力特点的分析
![桥梁的结构体系和受力特点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803a7f804d2b160b4ec0cc.png)
桥梁的结构体系和受力特点的分析作者:张利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3期摘要:桥梁跨过河流,跨过峡谷,让交通变得便利,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变短,从古代的石拱桥到今天的悬索桥,斜拉桥等,桥梁的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些怎样的特点。
关键词:桥梁;结构;受力特点一.引言:桥梁按结构体系和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拱、索三大基本体系和组合体系。
其中,梁桥以受弯为主,拱桥以受压为主,悬索桥以受拉为主。
二.基本体系:1、梁桥梁作为承重结构,主要以其抗弯能力来承受荷载;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支承反力也是竖直的;简支的梁部结构只受弯受剪,不承受轴向力。
常用的简支梁跨越能力有限,跨度通常不超过40米,因此,悬臂梁和连续梁利用增加中间支承,可减少跨中弯矩,更合理地分配内力,加大了跨越能力。
2、拱桥拱桥的结构特征是主要承重结构具有曲线外形。
其受力特点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但也受弯受剪。
支承反力不仅有竖向反力,也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因此,拱桥对地基的要求较高,一般建于地基良好之处。
由于拱主要承受压力,因而多采用抗压能力较强的砌体材料或钢筋混凝土来建造。
中承式拱桥下承式拱桥3、悬索桥悬索桥主要由缆索、塔、锚碇、加劲梁等组成,其中悬挂两边塔架上的缆索为主要的承重结构。
悬索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缆索受拉,塔受压,锚碇受拉拔反力。
悬索桥4、刚架桥有T形刚架桥和连续刚构桥,T形刚架桥主要缺点是桥面伸缩缝较多,不利于高速行车.连续刚构主梁连续无缝,行车平顺.施工时无体系转换.跨径我国最大已达270m(虎门大桥辅航道桥)。
三.组合体系1、斜拉桥斜拉桥是由梁、塔和斜索组成的组合体系,结构形式多样,造型优美壮观。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以受弯为主,塔以受压为主,斜索则承受拉力。
斜索通常采用高强钢丝制成,塔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钢箱梁。
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仅次于悬索桥,是在近几十年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桥式。
下图所示为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米,2008年建成通车。
受拉结构体系的特点
![受拉结构体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6d7b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1.png)
受拉结构体系的特点
首先,受拉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由于受拉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方式是拉力,在受拉状态下,结构体系受力均匀,分布较为均匀。
这种受力方式使得结构体系的内部力平衡,从而提高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受拉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
由于拉力是一种较为直接的受力方式,它能够将外界的荷载迅速传递给结构体系的其他部分。
这使得受拉结构体系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提高结构体系的载荷能力。
另外,受拉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刚度。
受拉结构体系的拉力在结构体系中的传递速度较快,这使得结构体系能够迅速对外界的变形产生相应的反应。
这种快速的反应能力使得受拉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刚度,提高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受拉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耐久性。
由于受拉结构体系主要受力方式是拉力,而拉力对材料的破坏是相对较小的,因此受拉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耐久性。
这种耐久性使得受拉结构体系能够对外界的变化产生较强的适应性,从而延长结构体系的使用寿命。
最后,受拉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由于受拉结构体系的受力方式较为简单,拉力的传递过程中不涉及复杂的力学原理,因此受拉结构体系的受力过程相对简单可靠。
这种可靠性使得受拉结构体系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减少结构体系的失效概率。
综上所述,受拉结构体系具有稳定性高、载荷能力强、刚度高、耐久性好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受拉结构体系在建筑、桥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对于保证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受拉螺栓和受剪螺栓的结构特点
![受拉螺栓和受剪螺栓的结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7769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b.png)
受拉螺栓和受剪螺栓的结构特点
首先,受拉螺栓主要用于承受拉力。
它们通常由高强度材料制成,如碳钢或合金钢。
受拉螺栓的通常结构包括:螺杆、螺帽和螺栓连接上的垫圈。
螺杆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拉力。
螺帽用来紧固螺杆,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垫圈则位于螺栓头下面或螺帽下面,其作用是分散承载面压力,保护连接面不被破坏。
其次,受剪螺栓主要用于承受剪力。
它们通常由普通材料制成,如普通碳钢。
受剪螺栓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螺杆和螺母组成。
螺杆的两端的两个螺纹部分用来连接受剪螺栓与连接件间的夹紧力。
螺母则用来夹紧螺纹部分,使得受剪螺栓与连接件处于紧固状态。
在使用中,受拉螺栓和受剪螺栓的安装和预紧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受拉螺栓,通常需要使用扭矩扳手来预紧,以确保螺栓的拉力达到设计要求。
而对于受剪螺栓,则可以直接使用扳手或扳手预紧。
此外,受拉螺栓和受剪螺栓的失效机理也有所不同。
受拉螺栓主要是由于拉伸力过大、疲劳或冲击载荷导致断裂。
而受剪螺栓则主要是由于剪切力过大,导致螺杆剪断或连接面压力不均匀,引起松动或失效。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中,需要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螺栓类型,并进行适当的预紧力和检查。
综上所述,受拉螺栓和受剪螺栓在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安装和预紧方法以及失效机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了解并正确选择使用这两种螺栓,对于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轴向拉压杆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简述轴向拉压杆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5ddf1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d.png)
简述轴向拉压杆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轴向拉压杆是一种受到拉力或压力作用的杆件。
其受力特点主要
有两点:
1. 受力方向:轴向拉压杆受力方向与其轴线方向相同或相反。
当受到拉力时,轴向拉压杆会向外展开;当受到压力时,轴向拉压杆
会向内收缩。
受力方向与轴线方向共线,使得杆件能够承受较大的拉
力或压力。
2. 受力均匀:轴向拉压杆受力均匀分布在其截面上。
由于受力
方向与轴线方向相同或相反,杆件内部的各个截面上的应力相对均匀。
这样的受力特点能够保证杆件的强度和刚度。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特点主要有两点:
1. 长度变化:轴向拉压杆在受到拉力或压力作用时会发生长度
的变化。
当受到拉力时,轴向拉压杆会发生伸长变形;当受到压力时,轴向拉压杆会发生缩短变形。
杆件的长度变化与受力的大小成正比。
2. 弯曲变形:轴向拉压杆在受力作用下有可能发生弯曲变形。
当受到较大的压力或拉力时,杆件可能会产生塑性弯曲或弹性弯曲。
这种变形可能会影响杆件的稳定性和工作性能。
综上所述,轴向拉压杆的受力特点是受力方向与轴线方向相同或
相反,受力均匀;变形特点是发生长度变化和有可能出现弯曲变形。
这些特点需要在杆件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进行考虑,以保证其性能和
安全。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5c69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3.png)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在建筑工程领域,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
其中,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在整个结构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简单来说,当构件受到外力作用,产生的内力使得构件主要承受拉力时,这样的构件就被称为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比如说,在一些大跨度的梁、屋架的下弦杆等结构中,就经常会出现受拉构件。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但抗拉能力却相对较弱。
因此,在受拉构件中,需要配置钢筋来承担拉力。
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能够有效地抵抗拉力,从而保证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时,有几个关键的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拉力的大小和分布。
设计师需要准确计算出构件所承受的拉力,以确定所需钢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其次是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
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钢筋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成本。
因此,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选择。
另外,构件的尺寸和形状也会对其受力性能产生影响。
合理的尺寸和形状设计能够使构件在受力时更加均匀,减少应力集中的现象。
钢筋在受拉构件中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钢筋应沿着拉力的方向布置,以充分发挥其抗拉性能。
同时,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钢筋的锚固长度、间距等参数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和设计。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有轴心受拉构件和偏心受拉构件。
轴心受拉构件所受的拉力作用线与构件的轴线重合,其受力相对简单。
而偏心受拉构件所受的拉力作用线偏离构件的轴线,其受力情况较为复杂,需要更加精细的设计和计算。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钢筋的位置、数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也要得到保证,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此外,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39a10dcda38376bae1fae0e.png)
悬索结构的型式 交叉索网体系
单层平行索之上 或之下增设与之正 交的稳定索,形成 双层平行索系。 两组拉索中,下 凹者为承重索,将 屋面荷载传到边缘 构件,上凸者稳定 索,将风吸力传到 边缘构件,稳定索 应在承重索之上。
一般张拉稳定索,使两组索均 获得预应力。 刚度大,变形小,稳定性好, 抗动荷载能力优。
概述 悬索结构的发展
我国现代悬索结构之发展始于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北京 的工人体育馆和杭州人民体育馆是当时的两个代表作。 北京工人体育馆:建于1961年,其屋盖为圆形平面,直径 94m,采用车辐式双层悬索体系,由截面为2m X2m的钢筋 混凝土圈梁、中央钢环,以及辐射布置的两端分别锚定于 圈梁和中央钢环的上索和下索组成。中央钢环直径16m, 高11m,由钢板和型钢焊成,承受由于索力作用而产生的 环向拉力,并在上、下索之间起撑杆的作用。 杭州体育馆:建于1966年,采用马鞍形悬索屋盖,建筑平 面椭圆形,长轴80m,短轴60m。
承重索和稳定索在同一竖平面内
悬索结构的型式 双层悬索体系 1)单曲面双层拉索体系
单曲面双层拉索体 系中的承重索或稳 定索也可以不在同 一竖向平面内,而 是相互错开布置, 构成波形屋面可有 效地解决屋面排水 问题。承重索与稳 定索之间靠波形的 系杆连接,并借以 施加预应力。
承重索和稳定索不在同一竖平面内
概述 悬索结构的发展
1961 北京工人体育馆
1966 杭州体育馆
悬索的受力与变形特点 索的支座反力
由 ,支座反力为 Y 0
1 V A VB ql 2
索中任一截面的弯矩为零, 以跨中截面为矩心,则有:
1 2 ql Hf 0 8
式中, M 0 1 ql 2
受拉结构体系及特点
![受拉结构体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042af5915f804d2a16c1a1.png)
受拉结构体系及特点受拉结构体系的特点摘要:近代体育建筑以及工业博览会的兴起,推动了人类寻找更有效的结构形式。
现代结构与建筑的学科分家,使各个领域分别深入发展。
清楚了各种结构的受力特点:关键点:结构经济性、结构空间特点、结构稳定性、结构安全性、结构适用性受拉结构体系是最经济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经济性体现在:1,这种结构构件的本身不受到弯矩,不需要额外的力量去抵抗弯矩;2,在沿材料径向的方向上,不像受压结构,有向外挤压的倾向;因为张拉,材料的外层收缩,等于给内层的材料一个预应力,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当受拉结构受力时,外层的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从而裹紧内部的材料,使得内部材料的性能得到提升。
图为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轻盈的围护结构,是我们对大空间建筑的印象摆脱了古代或者中世纪那种笨重的庞然大物的印象。
结构重量的减轻使得支撑构件的结构体形变得很小。
对于整个建筑来说细如发丝的索网,整体受力。
体现了空间结构的结构经济性。
很难想象与主体结构想比较。
毫不起眼的受拉索缆,竟能承受主体结构这样大的重量。
效率之高难以想象,如果换成钢筋混凝土梁,按跨度的十分之一算,厚度至少是30多米。
常见的用受拉结构能取得的空间,以及空间特征;并且与传统结构相比能完成的特殊功能;因为受拉结构通常是不抵抗弯矩的,从而在受力过程中,调整空间角度使材料径向受力。
从力的三角形分析,如果支撑受拉结构的支点过低,在受拉构件内部受到的力是很大的;如果做一理想状态的想象,支点的位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在受拉结构内部受到的力接近于无穷大。
在材料技术与经济合理性的影响下,用受拉结构作大空间结构,大空间结构往往出现中间高(很难避免有中间支柱)周围低的空间,或者中间低周围高的空间。
图为伦敦的千年穹。
为了取得大跨度的穹下空间,建筑尽量利用穹的边缘用高出穹顶一倍多的高度来换取穹内的空间的空间高度。
由此可见在受拉结构中为了取得更高的空间高度,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桥梁上部结构分类和受力特点
![桥梁上部结构分类和受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91eff76c175f0e7dd13707.png)
桥梁上部结构分类和受力特点一、斜交板桥:1.荷载有向两支承边之间最短距离方向传递的趋势2.各角点受力情况可用比拟连续梁的工作来描述。
钝角处产生较大的负弯矩,反力也较大,锐角点有向上翘起的趋势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桥轴向的跨长相同时,斜板桥的最大跨内弯矩比正桥要小4.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桥轴向的跨长相同时,斜板桥的跨中横向弯矩比正桥要小二、装配式钢筋砼简支T梁:1.梁肋与翼板(桥面板)结合在一起作为承重结构2.肋与肋之间的处于受拉区域的砼得到较大挖孔,减轻结构自重3.既充分利用扩展的桥面板的抗压性能,又有效发挥梁肋下部受力钢筋的抗拉作用三、预应力砼简支T梁:1.核心矩越大,抗力效应增加2.为提高核心矩,结构上采用大翼缘、薄肋板、宽矮马蹄的结构形式3.配合梁内正弯矩的分布,防止出现拉应力,纵向预应力筋须在梁端弯起或中间截断张拉,弯起可增强支点附近的抗剪能力四、连续体系桥梁:1.由于支点存在负弯矩,使跨中存在的正弯矩显著减少,可以减少跨内主梁的高度,提高跨径,当加大支点截面附近梁高形成变截面时,可进一步降低跨中弯矩2.由于是超静定结构,产生附加内力的因素包括预应力、砼收缩徐变、墩台不均匀沉降、截面温度梯度变化3.配筋要考虑正负两种弯矩的要求,顶推法施工要考虑截面正负弯矩的交替变化五、斜拉桥:1.斜拉索相当于增大了偏心距的体外索,充分发挥抵抗负弯矩的能力,节约刚才2.斜拉索的水平分力相当于砼的预压力3.主梁多点弹性支承,高跨比小,自重轻,提高跨径六、悬索桥:1.主缆为主要承重结构,巨大的拉力由牢固的地锚承受,对于连续吊桥,中间地锚的两侧拉索水平推力基本平衡,主要利用自重承受向上的竖向力2.主梁的变形非线性,一般采用挠度理论或变形理论●挠度理论:是考虑原有荷载(如恒载)已产生的主缆轴力对新的荷载(如活载)产生的竖向变形(挠度)将产生一种新的抗力,在变形之后再考虑内力的平衡;●变形理论:将悬索桥看作由各单根构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在力学分析中先计算每个构件的刚度,放入结构体系红的矩阵内,进行总体平衡的求积七、拱桥:1.拱桥的拱圈是桥跨结构的主要承载部分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端支撑处不仅有竖向反力,还有水平推力3.拱的弯矩比相同跨径的梁的弯矩小得多,而使整个拱主要承受压力。
单层排架结构受力特点
![单层排架结构受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40a06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f.png)
单层排架结构受力特点
单层排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受力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受力模式:单层排架结构受力模式主要为弯曲和剪切,由于其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模式相对单一。
2.负荷分配:在单层排架结构中,负荷主要通过桁架的纵向传递和桁架与支撑结构的节点传递来分配到整个结构中。
3.节点刚度:单层排架结构的节点处于高应力状态,节点的刚度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材料选用:单层排架结构一般采用轻型钢材、铝合金等轻质材料,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刚性好、耐腐蚀等优点,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5.施工技术:单层排架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节点的连接方式、支撑结构的布置、负荷分配等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之,单层排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其结构形式、材料选用、节点刚度、施工技术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是保证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
- 1 -。
(完整版)框架受力特点
![(完整版)框架受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a10865f61fb7360b4c65f3.png)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在框架结构中加设适量的剪力墙,二者通过楼盖协同工作,以满足建筑物的抗侧要求,从而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框架中局部增加剪力墙可以在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使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所以这种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适用性很广的结构形式。
1. 变形特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
由于两者是受力性能不同的两种结构,因而两者之间需要通过楼板的协同工作。
由于楼板平面内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因此在同一楼板处必有相同的位移,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框架下部位移增长迅速,上部增长较慢,剪力墙则与之相反。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侧移较小的剪力墙对框架提供帮助,墙把框架向左边拉,框架―剪力墙的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小,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大;而上部,框架又可以对剪力墙提供支持,即框架把墙向左边推,其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大,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小。
最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且使框架和剪力墙中内力分布更趋合理。
·2. 受力特点剪力墙的侧移刚度远大于框架,因此剪力墙分配到的剪力也将远大于框架。
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在不断调整。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楼层剪力的分配比例和框架各楼层剪力分布情况随着楼层所处高度而变化,与结构刚度特征值λ直接相关。
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为零,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的中部甚至在上部,而纯框架最大剪力在底部。
因此,当实际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必须按框架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部分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框架墙,剪力墙的区别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
结构设计中基本受力状态概念简析
![结构设计中基本受力状态概念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c5ccf1dd3383c4ba4cd203.png)
结构设计中基本受力状态概念简析一、轴心受拉外力通过截面中心,截面上各点应力均匀,材料强度可以被充分利用.所以,对于适合抗拉的材料如钢材,还有桥梁工程中大量使用的钢索悬索等,现在兴起的膜结构…,轴心受拉是最经济合理的受力状态.在结构设计中充分利用受拉的方案通常是最节省材料和受力最合理的结构.二、轴心受压对于适合受压的材料(如混凝土、砌体以及钢材等)也是很好的受力状态.但是受压构件较细长时会有稳定问题,附加偏心会降低构件承载力.压杆失稳总是在截面回转半径最小的方向发生(应该是长细比最大的方向最容易失稳!考虑计算长度可能不同,注意失稳概念中长细比是本质),所以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环形,圆形或方形截面较为合理.工字型截面、角钢或双角钢等也可以做压杆使用,但由于两个方向的回转半径不同,往往首先在回转半径小的方向引起失稳.三、弯和剪弯和剪往往同时发生,工程中纯弯和纯剪的情况很少.正应力在离中和轴最远处最大,截面中间部分应力很小,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利用;剪应力在截面中和轴处最大,在离中和轴最远处为零.对于矩形截面梁,无论受弯或受剪,截面上材料强度都不能充分利用.由于弯矩M和剪力V沿构件长度分布也不同,跨中和支座处的弯矩和剪力通常变化较大.所以对于等截面受弯或受剪构件,材料的利用率比轴心受力杆要差得多.当然,做成T型或工字型截面相对要合理一些.无论从承载力或刚度考虑,适当提高截面惯性矩是合理的.四、扭受扭时由截面上成对的剪应力组成力偶来抵抗扭矩,截面剪应力边缘大,中间小;截面中间部分的材料应力小,力臂也小.空心截面的抗扭能力和相同外形的实心截面十分接近.受扭构件以环形截面为最佳,方形、箱型截面也较好.综上所述,1.受拉构件是最合理的状态,尤其是对高强钢丝等抗拉强度高的材料特别合理.2.弯和剪也是常见的受力状态,但对截面材料的不充分利用,这在工程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选用合理的截面形式和结构形式就很重要.3.对于较大跨度的梁可改用桁架,梁中的剪力和弯矩便改为桁架杆件的拉、压状态(桁架受力和传力的概念!),材料得以充分利用,还可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可跨越更大的跨度.4.扭转是对截面抗力最不利的受力状态,实际工程中很难避免,如框架边梁、旋转楼梯等都存在较大的扭矩,设计中应引起特别注意,有时梁的设计为了抵抗较大的扭矩会沿截面增加抗扭腹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拉结构体系的特点摘要:近代体育建筑以及工业博览会的兴起,推动了人类寻找更有效的结构形式。
现代结构与建筑的学科分家,使各个领域分别深入发展。
清楚了各种结构的受力特点:关键点:结构经济性、结构空间特点、结构稳定性、结构安全性、结构适用性受拉结构体系是最经济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经济性体现在:1,这种结构构件的本身不受到弯矩,不需要额外的力量去抵抗弯矩;2,在沿材料径向的方向上,不像受压结构,有向外挤压的倾向;因为张拉,材料的外层收缩,等于给内层的材料一个预应力,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当受拉结构受力时,外层的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从而裹紧内部的材料,使得内部材料的性能得到提升。
图为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轻盈的围护结构,是我们对大空间建筑的印象摆脱了古代或者中世纪那种笨重的庞然大物的印象。
结构重量的减轻使得支撑构件的结构体形变得很小。
对于整个建筑来说细如发丝的索网,整体受力。
体现了空间结构的结构经济性。
很难想象与主体结构想比较。
毫不起眼的受拉索缆,竟能承受主体结构这样大的重量。
效率之高难以想象,如果换成钢筋混凝土梁,按跨度的十分之一算,厚度至少是30多米。
常见的用受拉结构能取得的空间,以及空间特征;并且与传统结构相比能完成的特殊功能;因为受拉结构通常是不抵抗弯矩的,从而在受力过程中,调整空间角度使材料径向受力。
从力的三角形分析,如果支撑受拉结构的支点过低,在受拉构件内部受到的力是很大的;如果做一理想状态的想象,支点的位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在受拉结构内部受到的力接近于无穷大。
在材料技术与经济合理性的影响下,用受拉结构作大空间结构,大空间结构往往出现中间高(很难避免有中间支柱)周围低的空间,或者中间低周围高的空间。
图为伦敦的千年穹。
为了取得大跨度的穹下空间,建筑尽量利用穹的边缘用高出穹顶一倍多的高度来换取穹内的空间的空间高度。
由此可见在受拉结构中为了取得更高的空间高度,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因此在设计受拉结构的内部空间时考虑使用得当的空间高度因素是很必要的。
图为椭圆形展厅的弗拉基米尔。
可以想象去掉中间两个大柱子的空间效果,空间更加完整。
这也是使用受拉结构的空间特点之一:如果充分利用支撑结构的高度,空间要么呈现出室内最中心部位有柱的空间,要么室内空间是中间低两边高的空间。
图为悉尼玛雅音乐碗。
这是对受拉结构形成的空间利用比较充分的实例。
以上四种为受拉结构常体现的四种空间形式。
受拉结构的薄弱点: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因为受拉结构本身不能抵抗弯矩,当受到侧向力,容易发生位置的偏移,因此对于受拉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功能时,对受拉结构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在空间要固定一个点,需要不同面的四个点去约束。
现实中的多数受拉结构得以存在,是因为受拉结构采取了诸如双曲面等施加预应力的方式收益足够的刚度,以承受风雨等负荷。
达到预应力的效果是使结构整体工作,不至于出现某几处的应力集中导致结构破坏,由图中可看出。
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受到空间,不同面的四个方向上的力的约束,由此确定结构的稳定性。
受拉结构对配套使用材料的要求;即使固定很好的受拉结构,其局部发生位移也是非常容易的。
因此,与受拉结构配合使用的材料要求有一定韧性,后者在构造上做到留出缓冲距离。
受拉结构的工作方式往往是整体受力,因此局部的应力集中也是应该竭力避免的。
这也要求配套使用的材料在这方面有相应的配合。
与传统结构体系相比,受拉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即出现应力集中,结构破坏的延时,给予逃生的机会;在混凝土结构中,除了混凝土呈现出受压,钢筋呈现受拉的特性外,钢筋还约束了混凝土的位移。
一次当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时,结构是不会在瞬间垮掉的。
而受拉结构在出现应力集中时,完全没有预兆,结构会在瞬间坍塌。
对于建筑防灾来说,一旦出现结构事故,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受拉结构的应用展望,以及理想的最经济的结构模型;早在研究之初就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最理想的结构是用尽量多的拉杆和少量的短压杆组成的结构。
而这一实践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场馆中得到了实现,但所建成的建筑的矢高并不高,是因为如果增加矢高,相应的拉杆和压杆承受的力过于巨大以至于现在的材料所不能承受。
然而,亚特兰大的Georgia Dome,结构重量之轻,用的材料至少,结构效率之高,已经达到现在受拉结构的顶峰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屋顶的轻便。
这是受拉结构的极致表现,其经济性可见一斑。
因所有构建是协同工作,当其中一个构建的损坏,建筑物的坍塌是瞬间的。
也就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一)核准对象。
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
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
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
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挂图作业。
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
乡里将根据各村情况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三、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
在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同时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精准施策。
(一)推进基础设施扶贫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25户以上的所有自然村,由规划所牵头负责进行村庄建设规划。
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到2015年完成2个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到2016年底新一轮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在调查摸底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保到2016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的改造任务;灌溉渠系建设和小山塘除险加固改造主要倾向贫困村,提高灌溉能力,到2017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
(二)推进产业扶贫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
大力发展高产油茶、白莲、等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
为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优先立项和优先提供苗木和种苗。
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50户以上,到2020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长效增收的主业。
乡财政筹集资金,重点打造空坑——XX扶贫产业带,带动全乡贫困群众发展扶贫产业。
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
县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奖补,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补助农业保险,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
县财政每年从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一半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了扶贫产业的贫困户,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获得一次性扶持资金5000元,按规划分批实施,5年内全覆盖;另外切除部分资金,用于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
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指导贫困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设立一个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安排2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合作商业银行按1:8放贷;创建一个部门配合的帮扶机制,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蔬菜局等相关部门在贫困村产业选择、合作社组建、技术培训推广、市场开发等方面会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
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县财政将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广泛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黄卡、红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推进搬迁扶贫1.正确引导。
对地处边远、生存和发展条件较差、就地扶贫难以奏效的贫困户,坚持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置的原则,稳步推进贫困人口向县城工业园、县城次中心、中心圩镇或中心村有序搬迁转移。
2.整合资源。
积极整合资源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
3.扶持政策叠加。
搬迁移民户可同时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帮助其解决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奔小康能致富。
(四)落实智力扶贫政策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
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老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每年安排优秀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项目。
2.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
公办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减半;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县属中学上学,除享受国家规定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外,每人每学年再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8000元;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