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杆菌_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米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米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e1b57bf242336c1eb95ed7.png)
摘 要:D.呋喃果糖苷酶水解蔗糖和低聚果糖,酶法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必须抑制或消除D.呋喃果糖苷酶的 水解活性。本研究以工业生产低聚果糖的米曲霉菌株GX0015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D.呋喃 果糖苷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Ul30944)。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D.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进行分析得知:该酶为 456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膜外蛋白;功能域分析结果显示:该酶从第52个至第456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序列属于糖 苷酶32家族特征序列,并具有镛苷酶32家族酶活性中心的(N/G)DP(C/N)G和RDP保守序列;米曲霉D.呋喃果糖 苷酶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处于酵母菌的转化酶和细菌的六磷酸蔗糖水解酶之间。 关键词:p.呋喃果糖苷酶;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activity should be inhibited or elimina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S enzymatically.In this snldy.a 13-fructofuranosidase gene
was cloned with RT—PCR from Aspergillus oryzae GX0015 which is a key s廿ailI forFOS production industrially.This gene was
根据米曲霉RIB40菌株的13.呋喃果糖苷酶基因 (GeneBank访问号:BAE61 799)序列设计扩增米曲霉 GX0015菌株中13.呋喃果糖苷酶基因的引物。
上游引物:5’GGGQ鱼!△££ATAATGGTG ATGCCAGrrI[1℃GCAGGATGC 3’
下游引物:5‘GGGQ△Q£I£TGATGCTTC
sequenced and submitted to GenBank(accession number:EUl30944).The sequence was analyzed bioinformatically.The
食品工业酶的发展现状
![食品工业酶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72d65dece2f0066f5332230.png)
食品工业酶的发展现状食品用酶,从早期的酿造、发酵食品开始,至今已广泛应用到各种食品上。
随着生物科技进展,不断研究开发出新的酶制剂,已成为当今新的食品原料开发、品质改良、工艺改造的重要环节。
酶制剂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例如:目前与甘氨酸配合使用的溶菌酶制剂,应用于面食、水产、熟食及冰淇淋等食品的防腐。
如溶菌酶用于pH6.0~7.5的饮料和果汁的防腐。
乳制品保鲜新鲜牛乳中含有13毫克/100毫升的溶菌酶,人乳中含量为40毫克/毫升。
在鲜乳或奶粉中加入一定量溶菌酶,不但可起到防腐作用,而且有强化作用,增进婴儿健。
2. 改善食品色香味形态和质地。
如,花青素酶用于葡萄酒生产,起到脱色作用;复合蛋白酶嫩化肌肉,使肉食品鲜嫩可口;在肉类香精生产中常用的风味酶就是一种复合酶,使最终反应达到风味化要求。
3.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通过多种蛋白酶的作用生产多功能肽及各种氨基酸已经是营养保健行业常见的加工方法。
4. 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如用纤维素酶及果胶酶处理过的槟榔,使硬组织软化,方便食用,提高适口性,更便于咀嚼。
为儿童提供各种酶解后的动植物天然食品,通过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等多种酶作用,去除不易吸收的成分,提高营养价值,更适合婴幼儿的营养吸收。
5. 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丹宁酶消除多酚类物质,去除涩味并消除其形成的沉淀。
蛋白酶用于饼干减筋,生产酥性饼干。
纤维素酶、果胶酶常用于榨果汁、豆油等对于原料的前处理,通过对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来解决加工难度,提高出油、出汁率。
6. 专一性生产加工需求。
最典型的就是成熟的酶法淀粉深加工、酶法肉类提取物及酶法酵母提取物的大规模生产。
由淀粉酶、蛋白酶、各种转化酶等组成的专一性酶解技术使这些农副产品深加工得于实现,并产生高付加值的食品原料。
7. 去除食品中的不利成分。
双乙酰还原酶去除啤酒中的双乙酰。
酶在发酵工业生产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酶在发酵工业生产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e8bd06caf1ffc4ffe47acbe.png)
酶在发酵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塔骥1032103030摘要:本文通过列举酶在发酵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在这些应用中的应用现状,对酶法在这些工业生产中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酶;发酵;工业生产一、前言酶制剂行业是高技术产业,它的特点是用量少、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是为其他相关行业服务的工业。
酶制剂产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起步和迅速成长之后,现已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度发展。
过去10年里,国际酶制剂产业的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以及对各个应用行业的引入和实践,把酶制剂产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酶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味精、制药、有机酸、淀粉糖、纺织、皮革、洗涤剂及保健品等很多领域,并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差距。
二、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2.1酶法生产葡萄糖利用酶水解淀粉生产葡萄糖是酶催化工业的一项重大成就,由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末研究成功,现已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酶法生产葡萄糖是以淀粉为原料,先经。
一淀粉酶液化成糊精,再用糖化酶催化生成葡萄糖。
如北京房山酶制剂总厂的产品耐高温a-淀粉酶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深层培养、提炼等工序精制而成;能随机水解淀粉、糖原及降解物内部的 a-1.4 葡萄糖苷键使得胶状淀粉溶液的黏度迅速下降,产生可溶性糊精和寡聚糖,过度的水解则可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
低聚糖的制备:低聚糖是由3-9个单糖昔键连接而成的低度聚合糖。
它之所以具有生理功效,是因为他能促进人体肠道内固有的有益细菌一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减少有毒发酵产物的形成。
目前,微生物糖昔水解酶在生产中应用较多,而且技术都比较成熟。
如利用α-葡萄糖苷酶生产的低聚异麦芽糖,利用节杆菌产生的β一呋喃果糖苷酶合成的低聚乳果糖、低聚半乳果糖等,利用α-半乳糖昔酶生产的棉子糖和密二糖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_呋喃果糖苷酶酶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_呋喃果糖苷酶酶活](https://img.taocdn.com/s3/m/b170e06ab84ae45c3b358c69.png)
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 OF BEE (Monthly )NO.122011Dec.收稿日期:2011-09-26作者简介:王介平(1980-),男,硕士,研究方向为蜂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通讯作者:王永亮。
●实验研究报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β-呋喃果糖苷酶酶活王介平,郭军,陈杨,王海燕,李睿,王永亮(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402460)摘要:建立了一种检测蜂蜜中β-呋喃果糖苷酶酶活的方法,即样液中加棉籽糖作为反应底物,在pH 为5.4的缓冲液中,45℃摇床200r/m in 条件下反应2h ,测定样液中的密二糖含量。
色谱条件为:Phenom enex N H 2L uan 5U 250×4.60m m ;流动相:乙腈∶水=80∶20;进样量:10μL ;流速:1.2m L /m in ;柱温:40℃;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40℃。
实验结果表明:β-呋喃果糖苷酶酶活在0.3~1.7U /m L 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 为0.99810。
相对标准偏差为1.72%(n =5),平均回收率为94.5%。
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蜂蜜中β-呋喃果糖苷酶酶活的检测。
关键词:掺假蜂蜜;液相色谱法(H PL C );β-呋喃果糖苷酶;棉籽糖中图分类号:S8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39(2011)12-0021-03Assay of Beta-fructofuranosidase Activity inHoney by High C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W A N G Jie-ping,G U O Jun,C H EN Y ang,W A N G H ai-yang,L I R ui,W A N G Y ong-liang(C hongQ ing A cadem y of A nim al Sciences,R ongchang,C hongqing 402460,C hina)Abstract:W e analyzed t he concent rat ion of m elibiose in t he sam ple solut ion,w hich react ed 2h af t er add raf f inose as react ion subst rat e (react ion condit ions:pH 5.4buf f er so-lut ion,45℃shaking t able 200r/m in).A t last ,A m et hod w as de-veloped f or t he det erm inat ion of bet a-f ruct of uranosidase act ivit y in honey.The sam ple w as separat ed w it h N H 2colum n (250×4.60m m ,5u)at 40℃,which w as t hen elut ed w it h 80%acet onit rile aqueous solut ion at a rat e of 1.2m L /m in,and t he signal w as det ect ed by R ID .The result s show ed t hat t he linear range f or bet a-f ruct of uranosidase act ivit y w ere in t he range of 0.3-1.7u/m L w it h a correlat ion coef icient of 0.99810.The relat ive st andrd deviat ions f or bet a-f ruct o-f uranosidase act ivit y w ere 1.72%(n =5)and t he average re-coveries w ere 94.5%.This m et hod is sim ple,accurat e,sensi-t ive and bet t er reproducibilit y.Key words:honey adult erat ed ;high perf orm ance liquidchrom at ography ;bet a-f ruct of uranosidase ;raf f inoseβ-呋喃果糖苷酶(β-fructofuranosidas)又称蔗糖酶或转化酶,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最新研究表明,β-呋喃果糖苷酶主要来自真菌、酵母菌和细菌等微生物[1]。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https://img.taocdn.com/s3/m/966fa3e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a.png)
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或称寡糖。
功能性低聚糖包括水苏糖、棉籽糖、palatinose(帕拉金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palatinose和低聚龙胆糖等。
人体肠胃道内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除palartinose之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功能性低聚糖因具独特的生理功能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业己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
目前,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位居前列,己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低聚糖品种达十几种,1990年的总产值就达4.6亿美元,成为功能食品基料的一大支柱。
在日本,功能性低聚糖替代或部分替代蔗糖而广泛应用在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乳制品及调味料等450多种食品。
己经证实功能性低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很难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所提供的能量值很低或根本没有。
可在低能量食品中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那些喜爱甜品又担心发胖者的要求,还可供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低血糖病人食用。
2、活化肠道内双歧杆菌并推动其生长产卵。
双歧杆菌就是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其菌数会随年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直到老年人临死前全然消失。
因此,肠道内双歧杆菌数的多少变成了来衡量人体身心健康是否的指标之一。
随着医药科学的突飞发展,广谱和强力的抗菌素广为应用于化疗各种疾病,并使人体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均衡受相同程度的毁坏,存有目的的减少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变得十分必要。
摄入进功能性低聚糖去使得肠道内双歧杆菌自然细胞分裂变得更切实可行。
3、不会引起牙齿龋变,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
龋齿是由于口腔微生物特别是突变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侵蚀而引起的,功能性低聚糖因不是这些口腔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因此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4、由于功能性低聚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属水溶性膳食纤维,具备膳食纤维的部分生理功能,例如减少血清胆固醇和防治结肠癌等。
节杆菌产β—呋喃果糖苷酶的性质研究
![节杆菌产β—呋喃果糖苷酶的性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7c442add36a32d737581ca.png)
一
节杆 菌 ( r rb c r p )是 从 土壤 中分 离 出来 的 糖 为 原料 ,将蔗 糖 分子 中的 果糖 优 先转 移 到乳 糖 分子 A ho at . t es 种革 兰 氏 阳性 菌 ,它 可 以产 生一 种 胞 外 酶 B一呋 喃 上 ,高 效 地 合成 非 还 原性 的 半乳 糖 基蔗 糖— — 低 聚乳
为 3  ̄ 时间 为 3 h 发酵 液起 始 p 0C, 6, H为 6 5 .。
参 考 文献
1 1 . 1
0. 9 0. 8
蝗
07
鞋
0 6
.
1 朴镇 熙 , 许松 玉 , 坚豪等 . 赵 工业 微生 物 ,.
0. 5
lc o u r s a a mp r t r a 2 a d p . . h s n y a s c o e n co ea w ma e il a t s c o e s h t e e a u ew s ℃ n H7 0 T i e z mec nu e u r s dl ts s a tra s w t t 4 s a a r
摘 要 本文研究 了节杆菌产 1一呋喃果糖苷 酶几方 面的性质。该 酶表现总活力 的最适温 度是 3 ℃ , 3 5 最适 p H为 6 5 .;
节 杆 菌 1一呋 喃 果 糖 苷 酶 3 性质 低 聚乳 果 糖
表现转移 活力 的适 宜温度为 4 q 最适 p 2C, H为 70 . 。该 酶以蔗糖与乳糖混合物为底物 表现出最高 的转移活 力。
关键词
A s a t I ip p r te rp r Fu t ua oiae rm r rb ce . a u id T e et bt c r nt s a e, h o et o p— rco rns s o A ho a t s w s tde . h s h p yf f d f t rp s b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186c2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5.png)
调查 研究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王永波 艾地盟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合成果糖低果糖的酶称为果糖基转移酶,也有人认为合成果糖低果糖的酶是水解酶,故又称-呋喃糖苷酶。
它是一种具有可转移活性和广泛受体活性的水解酶。
以蔗糖和乳糖为原料合成果糖、乳糖等低聚糖,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果糖基转移酶和低果糖的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果糖基转移酶的来源、性质以及果糖基转移酶和低果糖的生产同工酶和低果糖生产中存在问题。
果糖基转移酶和低聚果糖生产中存在问题果糖基转移酶合成低聚果糖遇到一个突出问题是该酶活性受到反应副产物葡萄糖抑制,绝大多数商品低聚果糖含有大量蔗糖和葡萄糖,是一种含多种糖的混合物。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葡萄糖异构酶或葡萄糖氧化酶以降低葡萄糖含量,可提高低聚果糖产量,并以葡萄糖氧化酶效果较好。
在果糖基转移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复合体系中,低聚果糖产量最高达98%;但在果糖基转移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复合酶体系中,葡萄糖异构酶主要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以致不能有效降低体系中葡萄糖含量。
此外,其它方法,如利用离子交换柱进行色谱分离以提高纯度尝试在生产上均难以奏效。
出于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考虑,可另辟途径,以富含多聚果糖植物材料为原料、利用微生物产多聚果糖降解酶―菊粉内切酶(EC3.2.1.7)―水解菊粉生产低聚果糖。
与由蔗糖经果糖基转移酶作用合成工艺相比,由菊粉内切酶水解菊芋生产低聚果糖优势明显。
至今,国内外还没实现内切菊粉酶产业化;但这方面成果及其思路已显示,其比果糖基转移酶酶法合成低聚果糖技术具有更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是更先进低聚果糖生产替代技术。
低聚果糖生产果糖基转移酶催化生成低聚果糖,分子间果糖转移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生成果糖基―酶复合体,释放出葡萄糖;第二步再由此复合物将果糖基转移给水或蔗糖,生成果糖或三糖。
在生成反应中蔗糖作为供给体和接受体,在果糖转移酶或呋喃果糖苷酶作用下分解成果糖基或葡萄糖,果糖基水解成果糖,产物为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混合物。
工业化的低聚糖种类和生产方法
![工业化的低聚糖种类和生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15f57c02768e9951e73822.png)
棉籽糖系由α–D– 吡喃半乳糖 (1→6)、α–D–吡喃葡萄糖(1→2)、 β–D(–)– 呋喃果糖构成三糖。棉籽糖 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晶体即使在相对湿 度90% 环境中也不会吸湿结快。
较实用棉籽糖生产方法有两种:一是从 甜菜糖蜜中提取;另一种是从脱毒棉籽饼 粕中提取。棉籽糖在甜菜中含量约为0.1%, 在棉籽中含量为4%~9%。甜菜生产棉籽糖 工艺流程: 甜菜糖蜜→色谱分离→棉籽糖液→浓缩 →结晶→溶解过滤→二次结晶→干燥→粉 碎→成品。
异麦芽酮糖,亦称帕拉金糖,是蔗糖经 α– 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将85% 以上蔗糖 转化成异麦芽酮糖;另外,也有少量1– O–α–D– 葡糖基–D– 果糖、异麦芽糖、 异松三糖、果糖和葡萄糖生成。异麦芽酮 糖具有与蔗糖相同能量(16.7 kJ/g),不适 于肥胖病人。在目前开发出功能性低聚糖 中,以异麦芽酮糖抗龋齿性最强。
水苏糖生产方法有天然提取法和酶法 两种,酶法生产水苏糖是最近开发方法, 目前尚处实验室阶段;天然提取法是目前 水苏糖工业化生产常用方法。以宝塔菜、 毛叶地笋、中药地黄或大豆种子等为原料, 经提取、精制而得。以宝塔菜为原料生产 水苏糖工艺流程: 宝塔菜→粉碎→水提取→离心除渣→ 过滤除杂→脱色→脱盐→真空浓缩→喷雾 干燥→产品。
低聚乳果糖是以乳糖和蔗糖(1︰1)为 原料,在节杆菌产生果糖基转移酶β– 呋喃 果糖苷酶作用下,将蔗糖分解产生果糖基 转移到乳糖还原性末端C1 位羟基上,生成 半乳糖基蔗糖,即低聚乳果糖。低聚乳果 糖系由β–D– 半乳糖苷、α–D– 葡萄糖 苷、β–D–呋喃果糖苷残基组成。不同规 格产品具有不同组分和甜度,如LS–35、 LS–55L 和LS–55P 甜度分别为70%、55% 和50%。
淀粉制备功能性低聚糖
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Suc1表达特征及其对激素的响应
![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Suc1表达特征及其对激素的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02b3064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8.png)
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Suc1表达特征及其对激素的响应作者:杨伟克唐芬芬刘增虎董占鹏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1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究BmSuc1基因在家蠶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及经昆虫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规律,明确昆虫激素对BmSuc1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解析BmSuc1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uc1基因在家蚕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处理后的表达特征,并通过双链RNA (dsRNA)干扰试验检测家蚕20-羟基蜕皮素(20E)受体基因(USP)干扰效果及BmSuc1基因的表达变化。
【结果】BmSuc1基因在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丝腺、表皮和血淋巴,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很低或几乎不表达;BmSuc1基因呈脉冲型的表达模式,在家蚕每个龄期的将眠时、五龄后期(上簇前)及预蛹时的相对表达量较高。
利用外源激素[20E 和保幼激素(JH)]分别处理五龄第2 d发育良好的家蚕,发现经20E处理后12和18 h,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注射0.1%二甲基亚砜(DMSO)的对照组(Ρ<0.01,下同),但在测定时间范围内JH处理组的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Ρ>0.05)。
以体外转录合成USP基因的dsRNA注射五龄第3 d家蚕,注射后24和36 h,USP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即dsRNA干扰成功。
利用RNAi技术干扰USP基因能阻断20E信号转导,致使BmSuc1基因表达受抑制,其相对表达量在干扰USP基因后24和36 h显著下调(Ρ<0.05)。
【结论】BmSuc1基因主要在家蚕蜕皮和变态时高表达,暗示其可能参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添加外源20E可诱导BmSuc1基因转录,而阻断20E信号转导途径会抑制BmSuc1基因表达,即BmSuc1基因作为20E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直接或间接受到20E信号调控。
节杆菌10137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表达
![节杆菌10137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cb5c973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d.png)
节杆菌10137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表达彭端;蓝东明;王永华【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0(036)001【摘要】以一株高产β-呋喃果糖苷酶的节杆菌10137基因组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出β-呋哺果糖苷酶基因,基因片段长度为1 488bp,编码496个氨基酸.将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FL-B13cl载体上,通过双酶切鉴定,确定该基因已成功克隆至表达载体.研究不同表达条件对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的影响,IPTG浓度0.5 mmol/L,诱导温度22℃,诱导12h,比酶活可达1 412.30U/g,SDS-PAGE电泳显示融合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7 u,亲和层析纯化后比酶活为2 207.48 U/g.将重组大肠杆菌在2L发酵罐中培养,诱导10 h后β-呋喃果糖甘酶的比酶活为1 208.23 U/g.【总页数】5页(P29-33)【作者】彭端;蓝东明;王永华【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日本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J], 王立梅;齐斌;周惠明2.节杆菌10137产β-呋喃果糖苷酶条件及酶学性质 [J], 朱桂兰;童群义3.简单节杆菌groEL基因表达对大肠杆菌抗逆性能的影响 [J], 王艳霞;王红玲;王敏;骆健美4.藤黄节杆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J], 薛伟;罗晖;常雁红;苏厚波;孙远兴5.简单节杆菌treS表达对大肠杆菌抗逆性能的影响 [J], 孙亚华;程洪金;鲁志毅;骆健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β-呋喃果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蜂蜜掺假ELISA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β-呋喃果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蜂蜜掺假ELISA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e79d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6.png)
β-呋喃果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蜂蜜掺假
ELISA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精确的蜂蜜掺假检测方法,以保证蜂蜜
质量和消费者利益。
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β-呋喃果糖苷酶添加蜂蜜掺
假的现象,本研究选择了β-呋喃果糖苷酶作为检测对象,开展了如下研
究工作:
1. 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和鉴定:采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β-呋喃果
糖苷酶,并通过酶学实验和质谱分析等手段进行鉴定,确保纯化的酶具
有高效性和稳定性。
2. β-呋喃果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通过小鼠免疫、融合、筛选
等步骤,获得了针对β-呋喃果糖苷酶的稳定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
异性和灵敏度。
3. 建立β-呋喃果糖苷酶ELISA方法:利用以上制备的β-呋喃果糖苷
酶单克隆抗体为基础,与相应的标准物质配合,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敏感的β-呋喃果糖苷酶ELISA方法。
4. 测试β-呋喃果糖苷酶ELISA方法的可行性:利用上述建立的β-呋
喃果糖苷酶ELISA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蜂蜜进行了检测,并与传统的HPLC方法进行比对。
结果表明,β-呋喃果糖苷酶ELISA方法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有效检测出掺假的蜂蜜。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β-呋喃果糖苷酶ELISA方法,
为保障蜂蜜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绞股蓝皂苷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性质的研究
![绞股蓝皂苷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性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4ad85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a.png)
绞股蓝皂苷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性质的研究毛泽仁;张景;金凤燮;鱼红闪【摘要】为得到纯的绞股蓝皂苷糖苷酶,对Absidia sp.GYP4r菌所产的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并对其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该酶经75%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DE52阴离子交换柱分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提纯,得到纯酶,分子质量约为68 ku.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在20~60℃稳定,最适pH为5.0,在pH 2.2~8.0稳定.Cu2+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a+、K+、Mg2+、Zn2+、Fe3+、Ca2+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该酶的米氏常数为14.20 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0.46 mmol/(L·h).%Gypenosidase was purified and charaterized from Absidia sp. GYP4r. The enzyme was capable of hydrolyzing some glycosyl of Gypenosides to produce new Gypenosides containning lower sugar. The SDS-P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enzyme was about 68ku. The optimum pH and temperature were 5. 0 and 40 ℃ , the enzyme was stable at 20-60 ℃ and pH 2. 2-8. 0 respectively. Its Km value was 14. 20 mmol/L and the maximum rate was 0. 46 mmol/(L · h). Na+, K+ , Mg2+ , Zn2+ , Fe3+ ,Ca2+ showed no effects on the enzyme activity, while Cu2+ could inhibit it to a certain extend.【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1)002【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绞股蓝皂苷;绞股蓝皂苷糖苷酶;酶反应【作者】毛泽仁;张景;金凤燮;鱼红闪【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辽宁大连 116021;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8;Q946.830 引言绞股蓝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1-2],其中以绞股蓝皂苷为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
β-呋喃果糖苷酶在离子液体中的酶学特性研究
![β-呋喃果糖苷酶在离子液体中的酶学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ded56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7.png)
β-呋喃果糖苷酶在离子液体中的酶学特性研究
马歌丽;韩甜甜;李全喜;魏涛;毛多斌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4(35)6
【摘要】对β-呋喃果糖苷酶在离子液体中的酶学特性进行了探索。
结果表明:与水相对比,β-呋喃果糖苷酶在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1中的酶催化活性提高了89.3%,而在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6]中的酶催化活性降低了45.2%。
在50%(V/V)[BMIM][PF6]中,β-呋喃果糖苷酶的最适作用条件是:蔗糖的浓度为60%,温度为40℃,pH值为5.2,酶在30~50℃及pH值4.5~6.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的存在增强了β-呋喃果糖苷酶和底物的亲和能力,有利于提高β-呋喃果糖苷酶的转移活性。
【总页数】7页(P18-24)
【关键词】β-呋喃果糖苷酶;离子液体;酶学特性
【作者】马歌丽;韩甜甜;李全喜;魏涛;毛多斌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5
【相关文献】
1.液-液双相体系中β-D-呋喃果糖苷酶催化转移反应的特性 [J], 张宁;曹劲松;彭志英
2.离子液体中酶催化合成硬脂酸淀粉酯及其流变学特性研究 [J], 卢玥;代飞云;汤晓智
3.黑曲霉产β-呋喃果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 [J], 马歌丽;张学军;靳丽
4.果胶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与酶学特性研究 [J], 王齐玮;刘盛全;李晓平;吴宁;候庆
5.β-D-呋喃果糖苷酶酶学特性 [J], 谢福斌;马莺;孙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D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果糖的工艺研究
![_D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果糖的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0a474d767f5acfa1c7cd25.png)
β2D 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果糖的工艺研究马 莺1 孙建华2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 2(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10)摘 要 以蔗糖为底物,采用来源于米曲霉中的β-D -呋喃果糖苷酶(EC31211126)合成低聚果糖,酶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35℃,酶反应体系的p H 为810~812,酶浓度217IU/g(蔗糖),酶反应时间为8h 。
低聚果糖的最大转化率为54%,82%的蔗糖被转化。
关键词 β2D 2呋喃果糖苷酶,酶反应,低聚果糖第一作者:博士,教授。
收稿时间:2002-05-27,改回时间:2002-12-26 低聚果糖(fructo 2oligosaccharides ),又称寡果糖或蔗果三糖族低聚糖,是指在蔗糖分子的果糖残基上通过β(1→2)糖苷键连接1~3个果糖基而成的蔗果三糖(GF2)、蔗果四糖(GF3)、蔗果五糖(GF4)及其混合物。
以蔗糖为底物合成低聚果糖的酶是β2果糖转移酶(β2D 2fructosyltransferase ,Ftase ,EC3121119)或β2呋喃果糖苷酶(β2D 2fructofura 2nosidase ,Ftase ,EC 31211126)。
本研究以米曲霉(Aspergill us oryz ae )提取的β2D 2呋喃果糖苷酶(EC 31211126)作为合成低聚果糖的酶系,对影响酶反应合成低聚果糖产量的主要因素:反应体系的p H 、温度、反应时间、底物的浓度和酶的使用量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米曲霉培养条件简单、培养基的成本低,提取的β2D 2呋喃果糖苷酶(EC 31211126)是胞外酶,酶的提取、纯化较容易,低聚果糖的转化率与黑曲霉中提取的β2D 2呋喃果糖苷酶(EC 31211126)的转化率基本一致。
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1 实验材料β2D 2呋喃果糖苷酶,自制;蔗糖,分析纯;所用其他化学试剂亦为分析纯。
蜂蜜中β-呋喃果糖苷酶实验设计
![蜂蜜中β-呋喃果糖苷酶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5af10603d8ce2f006623d2.png)
蜂蜜中β-呋喃果糖苷酶实验设计──3,5-二硝基水杨酸法目的要求:通过测定还原糖的量,蜂蜜中β-呋喃果糖苷酶对庶糖的效率以及已知β-呋喃果糖苷酶的量,得出未知β-呋喃果糖苷酶的量。
实验原理: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
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称取6.5g DNS溶于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325ml,再加入45g丙三醇,摇匀,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200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含葡萄糖为2.0mg/ml。
6mol/L HCl:取250ml浓HCl(35%~38%)用蒸馏水稀释到500ml。
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称取120g 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0.1% 酚酞指示剂。
二、材料藕粉,玉米淀粉。
三、器材WFJ UV-2000型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炉,15mm×180mm试管。
操作方法一、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取5支15mm×180mm试管,按下表加入2.0mg/ml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
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DNS试剂2.0ml,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进行显色,取出后用流动水迅速冷却,各加入蒸馏水9.0ml,摇匀,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
以1.0ml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标准液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调零点。
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准确称取0.5g藕粉,放在100ml烧杯中,先以少量蒸馏水(约2 ml)调成糊状,然后加入40ml蒸馏水,混匀,于50℃黄色桔红色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不时搅拌,使还原糖浸出混。
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
![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e7b52b9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3.png)
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
邵佩霞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β-呋喃果糖苷酶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低聚果糖的生产,它同时具有水解活力和转移活力,在不同条件下,两种活力分布并不一致.本文比较了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三种测定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样品处理简单、成本低廉,但准确度低,宜于工业化生产和实验室粗放测定时使用;测总还原糖和葡萄糖联用法,是对DNS法的改进,但操作复杂、误差较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操作成本较高,但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特点.建立了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以浓度为25%(W/V)的蔗糖为酶反应底物,通过检测反应体系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可准确计算β-呋喃果糖苷酶的水解活力和转移活力,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总页数】5页(P217-221)
【作者】邵佩霞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5
【相关文献】
1.犬血浆中托芬那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 [J], 李龙飞;李宇琛;吴天兴;夏良友;曹杰;王双;卜仕金
2.犬血浆中托芬那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 [J], 李龙飞;李宇琛;吴天兴;夏良友;曹杰;王双;卜仕金
3.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蜂蜜中的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 [J], 张其安;张庆娜;吕祝章;卢德梅;杨少波
4.新癀片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指纹图谱建立 [J], 关斌
5.绵羊血浆阿维菌素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 [J], 潘保良;汪明;王玉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荸荠皮色素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3.7荸荠皮色素耐热性较强,但耐光性较差,因此应注意色素避光。
由此可知,荸荠皮色素适宜做酸性饮料及食品的着色剂,还可用于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着色剂,是一种用途广泛、易于大量提取的天然色素。
参考文献:[1]曹晓峰, 等. 高粱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0, (11): 19-21.[2]周红. 勾儿茶果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J]. 精细化工,2000, (10): 596-598.[3]孙玲, 等. 黑芝麻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1998, (4): 53-58.[4]高永辉, 等. 桃金娘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化学世界, 1999, (6): 303-305.[5]许刚. 红花黄色素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0, (1):16-18.[6]丁利君, 等. 一品红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1999, (6): 24-26.[7]孙鹤. 绿色蔬菜中叶绿素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学, 1997,(2): 9-13.[8]周立国. 食用天然色素及其提取应用[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童群义,朱桂兰(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 214036)摘 要: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rose 6B凝胶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节杆菌培养液分离纯化了β-呋喃果糖苷酶,纯化倍数为18.29,回收率为44.81%,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
相对分子量为55800左右,该酶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0℃,在pH6.0~8.0之间和45℃以下稳定,Ag+和Cu2+对该酶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EDTA和镁离子对酶活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纯化;性质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β-fructofuranosidase from Arthrobacter 10137TONG Qun-yi,ZHU Gui-lan(School of Food,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 Wuxi 214036, China)Abstract :The crudeβ-fructofuranosidase preparation from Arthrobacter sp. 10137 was fractioned in a sequence of operationincluding ammonium sulfate fraction, dialysis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with Sepharose 6B. Purification of about 18.29 foldwas achieved with an overall yield of 44.81%. The pure enzyme showed a single protein band by SDS-PAGE. Its molecularweight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 55800 by SDS-PAG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of the enzyme were 30℃ and 6.5respectively. The enzyme was stable under 45℃ and in the range of pH 6.0~8.0. The Ag+ and Cu2+ was strongly inhibited β-fructofuranosidase activity, while EDTA and Mg2+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Key words:Arthrobacter 10137;β-fructofuranosidase;purification;properties中图分类号:Q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4)12-0121-04收稿日期:2004-03-21作者简介:童群义(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碳水 化合物生物技术。
β-呋喃果糖苷酶(EC 3.2.1.26)又称蔗糖酶或转化酶,可以催化水解β-D-果糖苷键。
它们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并且已有大量学者对酶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其中能转移果糖基的微生物主要有: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酵母(yeast)等,不同来源的β-呋喃果糖苷酶其性质不同。
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具有广泛的受体特异性,产生的是细胞外酶,能以蔗糖和乳糖为原料,将蔗糖上的果糖基优先地转移到乳糖上高效合成低聚乳果糖。
本文主要研究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特性。
1材料与方法1.1β-呋喃果糖苷酶粗酶液按优化条件培养节杆菌使其产酶,将培养液在4000r/min下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2实验材料Sepharose 6B Pharmacia公司产品;次高分子量标准蛋白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其它试剂均为化学纯以上。
UV-12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HL-2B型恒流泵 上海青浦沪西分析仪器厂;DBS-100型全自动电脑部份收集器 上海青浦沪西分析仪器厂;DYY-Ⅲ23A型电泳槽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ECP300三恒多用电泳仪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1.3实验方法1.3.1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分离方法1.3.1.1饱和硫酸铵溶液盐析采用分步盐析法,第一步为40%硫酸铵饱和度,去除部分杂蛋白及菌丝残体;第二步在去除杂蛋白后的酶液中继续添加硫酸铵至80%饱和度,离心过滤收集的沉淀即为盐析粗酶。
1.3.1.2透析将盐析所得的粗酶加入预先处理好的透析袋中,放入磷酸缓冲溶液中,在4℃下透析,定时更换缓冲液。
1.3.1.3Sepharose-6B凝胶色谱将经过透析的酶液上凝胶色谱Sepharose 6B(1.6×70cm)分离纯化,用pH6.8,0.02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洗脱,流速为0.25ml/min,分步收集洗脱液,每管收集5ml,于280nm处检测蛋白质的吸光值变化。
1.3.1.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采用Laemmli[5]体系,分离胶浓度为7.5%,浓缩胶浓度4%,进样量50μl左右,电泳缓冲液pH7.8,开始时用60mA,然后用85mA电流进行电泳,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的冰醋酸和10%甲醇的脱色液进行脱色。
1.4酶活力定义:每分钟转化生成10-9mol低聚乳果糖量来表示。
低聚乳果糖的测定方法为:将等体积的酶液和糖液(含40%的蔗糖和乳糖,pH6.5)于37℃反应24h即生成低聚乳果糖,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低聚乳果糖的含图1 β-呋喃果糖苷酶的Sepharose 6B柱洗脱图谱Fig.1 Chromatography of β-fructofuranosidase onSepharose 6B0306090120150Fraction No.(tubes)0.40.350.30.250.20.150.10.05OD280Activity(U/ml)纯化步骤总蛋白总活力比活提纯回收率(mg)(U)(U/mg)倍数(%)菌体提取液524.491006519.191100硫酸铵分级213.33938243.982.2993.21Sepharose-6B12.854510350.9718.2944.81表1 节杆菌10137产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Table 1 Purification of β-fructofuranosidase fromArthrobacter sp.10137将分离纯化后的获得的酶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见图2,结果表明该组分为均一成分,分子量为55800。
2.2β-呋喃果糖苷酶的性质2.2.1pH对酶的影响配制不同pH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溶液,取酶液使其分别在pH3~8的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测定酶活,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该酶的最适pH为6.5。
将酶液与不同pH的缓冲液在一定条件下保温1h后,再按以上酶活测定法测其活力。
以在最适反应pH下保温所测的酶活为100%,其余折合成其剩余活力的百分数,以此对保温pH作图,图4是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的pH稳定性曲线。
保温温度为35℃,保温时量,色谱条件为:展开剂为正丙醇:水=9:2,显色剂为苯胺-二苯胺-磷酸溶液,扫描波长为530nm。
1.5酶反应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测定:采用紫外吸收法,用牛血清蛋白作为标准物于280nm处测定吸光值。
2结果与讨论2.1β-呋喃果糖苷酶的纯化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和sepharose-6B柱层析,经紫外检测显示出五个蛋白质吸收峰,酶活峰与第二个蛋白质峰重合,洗脱曲线如图1所示。
纯化结果见表1。
图3 β-呋喃果糖苷酶最适pH曲线Fig.3 Effect of pH on β-fructofuranosidase activity23456789pH值1009080706050相对酶活(%)图4 β-呋喃果糖苷酶pH稳定性曲线Fig.4 Effect of pH on β-fructofuranosidase stability23456789pH值1009080706050相对酶活(%)图5 β-呋喃果糖苷酶的最适温度曲线Fig.5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β-fructofuranosidaseactivity202530354045505560温度(℃)1009080706050相对酶活(%)图6 β-呋喃果糖苷酶的热稳定性曲线Fig.6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β-fructofuranosidasestability 202530354045505560温度(℃)相对酶活(%)金属离子相对酶活(%)对照组100EDTA92.8NaCl87.5CaCl289.2MgSO492.4MnSO485.2Fe2(SO4)368.7ZnSO416.3AgNO31.1CuSO41.3表2 金属离子和其它化学物质对β-呋喃果糖苷酶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metal ions and reagents on β-fructofuranosidase activity金属离子和其它化学物质对β-呋喃果糖苷酶的影响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