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化学必修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总结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时,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是由化学键
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引起的。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物质的质量守恒、物质的数量守
恒和电荷守恒。

1.2 反应焓的表示
反应焓表示了一定量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反应焓可以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1.3 热化学定律
热化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化学第一定律(焓变定律)和热化
学第二定律(Gibbs自由能变化定律)。

这些定律为研究化学反应与反应热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化学平衡
2.1 反应速度与平衡常数
反应速度与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的重要参数。

反应速度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
等因素的影响,而平衡常数则是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例。

2.2 平衡常数与反应的位置
平衡常数是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在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例,它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位置。

当平衡常数大于1时,反应偏向生成物一侧,当平衡常数小于1时,反应偏向反应物一侧。

2.3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温度是影响平衡常数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常数是一个固定值,但当温度发生
变化时,平衡常数也会发生变化。

其他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还包括压力、浓度、催化剂等。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
3.1 电解质与强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在水中完全离解,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离解。

3.2 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
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是指离子在溶液中发生扩散的过程。

扩散速率受到浓度、温度、粒径、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

3.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导电的能力。

电导性受到温度、浓度、电解质种类、电极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平衡
4.1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
剂等因素的影响。

4.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浓度变化趋于稳定,反应速率为零。

4.3 化学能量与公式
化学能量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能量的转化。

化学能量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的焓变来计算。

第五章: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
5.1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存在两种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成为另一种离子的化学反应。

5.2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产物是不溶的沉淀物,通过观察沉淀物的形成来判断化
学反应的进行。

5.3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
6.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其中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改变。

6.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氧化数、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半反应来进行判断和区分。

6.3 金属活动性和电位
金属活动性和电位是金属对氧化还原反应活性的描述。

金属的活动性与金属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关。

第七章:酸碱理论和酸碱度
7.1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是描述酸和碱性质的理论,包括了Arrhenius酸碱理论、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和Lewis酸碱理论。

这些理论分别从溶液离子、氢离子和电子配对的角度来描述酸和碱。

7.2 pH和酸碱度的测定
pH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描述酸碱强度的指标。

pH可以通过试纸、电位计和pH计来测定。

7.3 生活中的酸碱反应
生活中存在许多酸碱反应,如消化、发酵和酸雨等酸碱反应。

这些反应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八章:溶液的平衡
8.1 溶液的离子平衡
溶液的离子平衡是指在溶液中离子的生成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

溶液的离子平衡受到溶液的温度、浓度、酸碱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8.2 溶液的溶解度平衡
溶解度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晶体的溶解与析出达到平衡的状态。

溶解度平衡受到温度、压力、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8.3 溶液的饱和度
溶液的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溶解度时的状态。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有关。

第九章:氧气和氮气的产生和利用
9.1 氧气的产生和利用
氧气一般是通过电解水和硫酸氧化锌等方法制备的。

氧气被广泛用于燃烧、氧化、呼吸等
领域。

9.2 氮气的产生和利用
氮气是通过空分装置和氮气液化等方式制备的。

氮气广泛应用于气体保护焊接、制备氨肥、吸热制冷等领域。

9.3 氧气和氮气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氧气和氮气在环境和经济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氧气可以应用于生物呼吸、工业生产、生
物氧化等领域。

氮气可以应用于保护气体、制备氨、保鲜、干燥等领域。

第十章:化学反应的应用
10.1 催化剂的应用
催化剂通过增加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量等方式来促进化学反应。

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环境保护领域等。

10.2 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化学电池通过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化学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汽车、工业生产等领域。

10.3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备食品、制备药品、处理污水、生产能源等。

以上为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
与能量、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平衡、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氧化还
原反应、酸碱理论和酸碱度、溶液的平衡、氧气和氮气的产生和利用、化学反应的应用等
内容。

这些知识点将为我们今后的化学学习和生活实践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