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有答案-湖北省襄阳市某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某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
(一)
一、选择(30分,每题1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 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A.长颈鹿、电脑病毒、海豚、海马
B.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
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
D.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
2.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3. 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特征表现的现象()
A.牛吃草
B.蝌蚪长成青蛙
C.北风吹,雁南飞
D.铁生锈
4. 蘑菇属于()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非生物
5. 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植物
B.阳光
C.土壤和空气
D.温度和水
6.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
7.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
A.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B.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C.左眼闭上,用右眼观察
D.右眼闭上,用左眼观察
8. 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
B.孙思邈
C.华佗
D.袁隆平
9. 在玻片上放置有“b”字母,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A.b
B.q
C.p
D.d
10. 下列物体不属于生物的是()
A.蘑菇
B.金鱼藻
C.病毒
D.鱼化石
11. 人用手触摸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合拢,这说明了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A.对刺激发生反应
B.遗传
C.多样性
D.适应性
12.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池塘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能运动
B.体积微小
C.有细胞结构
D.呈绿色
13.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电闪雷鸣
B.潮涨潮落
C.山洪爆发
D.鸳鸯戏水
14.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15.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16. 下列生态因素中,哪项不是影响水稻生长的生物因素()
A.水稻田间的杂草
B.水稻害虫
C.水稻田里的水
D.管理稻田的农民
17. 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叶特化为刺,茎膨大,茎表面绿色,有光合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的这些特征是适应什么生存条件的()
A.缺乏阳光
B.缺乏空气
C.缺乏营养
D.缺乏水分
18.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活动,这里影响蚯蚓活动的生态因素是()
A.雨后较低的气温
B.雨后的土壤中较少的氧气
C.雨后较少的食物
D.土壤中过多的雨水造成压力
19. 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枫树在秋天落叶
B.北极熊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与竹枝极为相似
20. 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水
C.温度
D.土壤
21.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这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改变生物
C.环境制约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
22. 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当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A.目镜
B.物镜
C.粗准焦螺旋
D.玻片标本
23.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10X目镜、40X物镜,第二次使用5X目镜、10X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24. 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25. 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
A.滴、展、染
B.染、展、滴
C.展、染、滴
D.展、滴、染
26. 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无效的操作是()
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移动载玻片
D.换一个目镜
27.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A.便于放在显微镜上
B.易于染色
C.不易污染物镜
D.能让光线透过
28.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不用手触摸刀片的刀口
B.加热时,为防爆炸,远离加热装置
C.加热结束时,先切断热源
D.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29.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A.25℃和干燥
B.光照和潮湿
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阳光
30. 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二、判断(10分,每题1分)
只有动物才能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

________(判断对错)
生物体都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影响环境。

________(判断对错)
袁隆平认为,通过人工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是不可能的。

________(判断对错)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环境。

________(判断对错)
对于草原上的鹿群来说,草是生态因素,水、阳光、土壤也是生态因素。

________(判断对错)
取样调查是一种探究方法。

________(判断对错)
一次实验成功就可以说明假设是正确。

________(判断对错)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________(判断对错)
水、温度、时间可能是实验变量。

________(判断对错)
在用实验法的探究中,没有对照组是不科学的。

________(判断对错)
三、填空(30分,每空2分)
地球上的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
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除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_______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它可以分为________因素和
________因素.
我们把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根据实验器具的功能不同,我们将其分为五大类.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是常用
的________器具;显微镜、放大镜等是生物学中常用的________器具;量筒、天平属
于________器具.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四、连线(共10分)
分析下列现象,然后将相应的内容与序号对应起来。

五、识图(10分,每空1分)
下面是某校学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回答: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C.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盖上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迅速盖上
(2)制作临时装片时,用________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在显微镜下观
察时,物像清晰。

(3)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

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____方移动。

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
后可发现视野变暗且细胞数目________。

(4)上述操作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物B存在。

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
污物仍不动。

但换上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________(填“装片”或“物镜”或“目镜”)上。

下面是小东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对光时,要使图1中显微镜的________物镜对准通光孔。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

(3)图2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4)图3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________。

(5)小东将一张刚摘下的龙眼树的树叶放到载物台上观察,却无法观察到细胞结构,
据此推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观察的材料必须________。

六、实验探究(10分)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出现了争议:有的说蚯蚓在光
滑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有的说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有的说可能一样快。

某生物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准备了如下材料:硬纸板、玻璃板、蚯蚓、自
来水等。

请你帮他们完成有关探究过程:
(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设计方案:①取两条同样的蚯蚓,分别放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

②测量在相同的时间内,蚯蚓爬行的________。

③将小组同学的记录汇总分析。

(3)预测结果:在相同的时间内,蚯蚓在硬纸板上爬行的距离长。

得出结论:
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以免蚯蚓不能呼吸而死亡。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残枝败叶为食,同时也可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这说明了生
物能________。

在清晨或雨后的菜地里,常能看到有些种类的菜叶上爬有蜗牛,蜗牛喜欢吃哪种菜叶呢?兴趣小组的同学找到了鞋盒及莴苣、白菜、菠菜、芹菜四种菜叶和蜗牛,针对上
述问题开展探究。

(1)在探究活动中,除________(或食物的种类)不同外,其他饲养条件都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在鞋盒的四角分别放置上述四种菜叶,蜗牛应该在鞋盒的________。

叶片的大小、多少及新鲜程度应尽量保持________(或一致)。

(3)小组用一只蜗牛开展探究,这种做法的错误是没有设置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某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
(一)
一、选择(30分,每题1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
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
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A.电脑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错误;
B.机器狗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
C.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错误;
D.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正确。

故选:D。

2.
【答案】
D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
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据此解答。

【解答】
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
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应相
同且适宜。

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

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了实验变
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故选:D。

3.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
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
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A.牛吃草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不符合题意;
B.蝌蚪长成青蛙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B不符合题意;
C.北风吹,雁南飞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C不符
合题意;
D.铁皮不是生物,故铁生锈不属于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4.
【答案】
B
【考点】
认识真菌
【解析】
本题考查蘑菇菌的形态结构特点,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据此解答。

【解答】
解: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孢子来繁
殖后代,所以蘑菇属于真菌。

故选:B。

5.
【答案】
D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解答】
解: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水稻生活的其他生物。

在温暖潮湿的地区,与寒冷干
旱的地区,不同的是温度和水分,温暖潮湿的地区,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宜生物
生长繁殖,因此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多。

故选:D。

6.
【答案】
C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鼠妇生存环境的条件,考查探究过程中的观察能力。

【解答】
解:通过观察寻找鼠妇可知,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种花的湿花盆下鼠妇的数量最多,
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

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
条件是:光照和水分,而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

可推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的陆生环境。

故选:C。

7.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一般人习惯右手书写,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绘图及记录。

【解答】
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左眼用来观察物像,而右眼用来绘图。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

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绘图及记录。

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

8.
【答案】
D
【考点】
生物学史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家的相关事迹,思考解答.
【解答】
解: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故选D
9.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解答】
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将字母“b”旋转180∘后得到的字母是“q”
故选:B.
10.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
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
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A、B、C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D、鱼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D.
11.
【答案】
A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
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
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解答】
解:人用手触摸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
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

故选:A。

12.
【答案】
C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解答】
解:有细胞结构,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其他选项均不属于生物的
基本特征,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故选:C。

13.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
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判断是不是生物的依据是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潮起潮落、电闪雷鸣、山洪暴发
都自然界中自然现象,没有生物的特征,因此不属于生命现象;鸳鸯戏水则体现了雌
雄鸳鸯在水中嬉戏、交配产卵、取食、喝水等生命现象。

14.
【答案】
B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农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主要意思是清明温度升高,气候
变暖,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温度。

故选:B。

15.
【答案】
A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能影响生物。

【解答】
解: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

故选:A。

16.
【答案】
C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
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
解:水稻田间的杂草、水稻害虫、管理稻田的农民,都是生物,因此都属于生物因素;水稻田里的水是非生物,因此属于非生物因素。

故选:C。

17.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叶子变成叶刺,说明生物必须耐
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等,结合仙人掌的形态特征进行解答。

【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
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
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沙漠中的
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
环境。

故选:D。

18.
【答案】
B
【考点】
蚯蚓的特征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解答】
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呼吸,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
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
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
洞穴。

故选:B。

19.
【答案】
C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
解:A.枫树在秋天落叶,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脂
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等避免冻伤,是对
环境的适应,B不符合题意;
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
题意;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与竹枝极为相似,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C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光决
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
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
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生物与生物
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
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
如落叶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红松林适于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冷杉
林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

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
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落叶
阔叶林、红松林、冷山林。

故选:C。

21.
【答案】
A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
解:绿色植物的根可以将土壤牢牢地抓住,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绿
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可以起到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总之,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A。

22.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解答】
解: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
碎玻片标本,所以在调节粗准焦螺旋大幅度下降镜筒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
玻片标本。

故选:B。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解答】
解:“第一次使用10X目镜、40X物镜”观察时放大倍数是400倍,“第二次使用5X目镜、10X物镜”观察时放大倍数是5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因此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故选:A。

24.
【答案】
D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目是相反关系。

【解答】
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
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

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
皮细胞,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然后转动转化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故选:D。

25.
【答案】
A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
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可概括为:擦片→滴水→取材→展片→盖片→染色等几步。

【解答】
解:擦片——擦净载玻片;
滴水——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
取材——取样品;
展片——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
盖片——盖上盖玻片;
染色——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

因此,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滴、展、染。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