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新生运用“通元法”治疗癫痫的临证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新生运用“通元法”治疗癫痫的临证经验赖氏“通元法”从“元神”论治癫痫临证探微
赖新生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教授,全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百类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临床工作 40 余载,德艺双馨,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疾病( 哮喘、荨麻疹、鼻炎等) 、脑病( 脑梗塞、帕金森氏病、癫痫、脑外伤后遗症等) 、男女不孕不育症及其他疑难杂病。

癫痫是一种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1 ]。

其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1 岁以内发病率最高,1 岁以后发病率逐渐降低[2 ]。

由于发病机理复杂,且抗癫痫西药的副作用大,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3 ]。

赖教授认为中医尤其针灸治疗癫痫有独特优势,疗效稳固,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现将赖师运用“通元法” 治疗癫痫的临证经验整理如下。

1 “通元” 机枢
赖新生独创的“通元法” ,为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的简称,以脏腑神气为治疗中心,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蕴含赖氏针法处方和针药结合的独特学术思想[4 ]。

本法是在整体观、辨证观、自然观、哲学观指导下,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辨证基础上,立足于调节脏腑阴阳平衡,所建立的科学、传统、有效的针灸循经取穴方法[5 ]。

“通元法” 是谓调节阴阳、治病求本的大法则[6 ]。

其巧妙运用任督二脉的阴阳总纲,阴脉之海以濡养元气,阳脉之海以藏精起亟; 重点以督脉所贯、所交、所会、所入的元神之腑———头部穴
位为主,结合人体十二经之本经( 任脉) 、三焦遍历五脏的脐下肾间动气,配以辨证选取的俞募原合等大要之穴,形成具有整体效应的穴位组方,能扶正祛邪,通督归元。

其简单易行,适应症广,实用规范,疗效显著。

2 中医溯源
2. 1 病机阐微癫痫类属中医“痫病” ,亦称“羊痫风” 。

《诸病源候论·癫狂疾》曰: “癫者,猝发仆地,吐涎沫,口㖞,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

” 其为痫病的临床表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论》曰: “癫痫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堵经,厥而乃成。

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

” [7 ]指出痫病的发生多由情志失调,先天因素,六淫所侵,饮食不节等,造成脏腑失调,积痰内伏,气机逆乱,上扰脑神所致。

《素问·举痛论》曰: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

《丹溪心法· 痫》曰: “无非痰涎壅塞,迷闭孔窍。

” 《婴童百问·卷二·惊痫》曰: “血滞心窍,斜风在心,积惊成痫。

” [8 ]强调七情失调、痰阻心窍、瘀滞脑室致病特征。

总言,痫之为病,脏气不平,阴阳失衡,元神逆乱为病机根本; 责归心肝,牵发五脏,肝风内动为病机特点。

其以脑神失用为本,风、火、痰、瘀为标。

2. 2 证治挈领痫之证候复杂多变,主要证型为风痰闭阻、肝风内动、瘀血阻络、痰火扰神、痰蒙心神、肝肾阴虚等[9 ]。

历来医者多予“消” “清” 等法,施以化痰、祛瘀、泄热、息风等。

《活幼口议·痫疾证候》言: “风痫有热生痰……生痰致风,由风成痫。

” [10 ]风痰阻窍者,当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田茸等[11 ]拟用平痫汤治疗癫痫 62 例,总有效率 71%。

《临证指南医案·癫痫》曰: “痫之实者,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泻火。

” 痰火扰神者,当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孔祥军等[12 ]采用柴桂温
胆定志汤治疗癫痫 35 例,结果示抽搐持续时间、意识障碍、发作频率等均有明显改善。

《医林改错·脑髓说》曰: “抽风之症,气虚无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

王清任指出痫病“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之气不接” 所致,创用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之。

《刘惠民医案选·癫痫》曰: “如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木旺化火,热极生风,肝风内动,出现肢体抽搐,角弓反张。

” [13 ]日久不愈,肝肾亏虚,髓海不足者,可方从左归丸、天王补心丹等,补益肝肾,潜阳安神。

3 “通元” 治新
赖师认为,癫痫发病多因五脏真阴不足,内外挟损,复有所触,损一时之元气,或久病积损,精血亏虚,脑髓耗伤,元神渐昏。

清窍受阻,元神失养,百病丛生。

赖师运用“通元法” 从“元神” 论治,调节阴阳,固元养神,安和五脏。

3. 1 阴阳为体,元气为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灵枢·终始》曰: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

反此者,血气不行” 。

故调节阴阳是针灸的最高境界,上工必备之术。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均是元气所化生,是元气在该脏腑或经络的功能和物质上的表现。

《难经·六十六难》曰: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

《难经·三十六难》曰: “命门者元气之所系也。

” 元气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之精作滋养。

“通元法” 以阴阳为体,以元气为用。

《素问·奇病论》曰: “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 提出癫痫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运用“通元法” ,通元调气即通调一身之气,以扶正固本。

3. 2 通督养神,安和五脏《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曰: “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

”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 “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 《灵枢·小针解》曰: “神者正气也……在门者,邪循卫气之所出入也。

”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能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和气血津液的代谢,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具有调控作用。

《素问·移精变气论》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 《灵枢·本神》曰: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 故针灸之要在于调神。

《灵枢·小针解》: “气为神之母” ,“神者,正气也” ,神寓于气,气以化神,精气盛则神明,精气虚则神疲。

故调神在于养精蓄气,养精蓄气在于通元; 精气足则神昌,神昌则邪除。

《灵枢·经脉》曰: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

脑为髓之海、元神之府,经穴脑相关; 头为至尊、至贵之脏,下调十二经及五脏六腑。

通督养神,即开脑窍以养神、调神,神得养、得调则五脏安,经络神气游行出入有度,阳气周流,如日高悬。

赖师针刺尤重视脑部诸穴,如百会、前顶、神庭、印堂、人中等以开窍安神。

恰如张志聪所说: “夫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

” 3. 3 针药结合,效求互补“通元法” 仅非针法,倡导针药合用。

孙思邈曾说: “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 赖师指出针药结合对疗效会产生互补、拮抗、抵消 3 种情况,其中互补是最理想的效果。

临证时要避免针药过度治疗,选穴用药要有的放矢。

①针穴: 赖师运用“开关窍法” ,自拟“百印调神方” ,调动一身之气,温养脑髓; 辨证选取背腧穴、华佗夹脊穴或五输穴等,恢复脏腑机能,使精气上输以濡养脑髓。

主穴: 百会、前顶、后顶、神庭、印堂、人中等; 配穴: 心俞、筋缩、腰奇、神道、神门、通里、鸠尾、肝俞、肾俞、太冲等 ;
《脉经·平奇经八脉病》载“ ……此为督脉。

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小儿风痫疾。

” 癫痫为督脉之病候,针刺相关穴位可通督安神。

《玉龙歌》载“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 [14 ]神门为心气出入的门户,对调节心神有重要的作用。

《百症赋》载“风痫常发,神道还需心俞宁。

” [14 ]神道、心俞可协同养心安神定痫。

《千金方》载“涎唾自出,自闭耳聋,或举身冷直,或烦闷恍惚,喜怒无常,或唇青口白戴眼,角弓反张,始觉发动,即灸神庭一处气壮。

” 神庭具有宁心镇静,通窍安神之用。

②方药: 赖师自拟“癫痫方” ,法以平肝镇痉,健脾化痰,补益肝肾,潜阳安神。

药用僵蚕、钩藤、防风、夏枯草、川楝子、柴胡、茯苓、陈皮、煅龙骨、煅牡蛎、龟板、天冬、沙参、白芍、生地等; 辨证配用通窍活血汤、龙胆泻肝汤、归脾丸、六君子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

赖师总结僵蚕、钩藤平肝息风镇痉,川楝子泄肝气,防风祛“已风” 、防“未风” ,四者为常用之药,治痫效奇。

《黄帝内经》曰: “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 癫痫久治难愈,活血化瘀应贯穿始末,酌加丹皮、赤芍、红花、丹参等。

4 医案拾萃
患者,男, 19 岁, 2016 年 5 月 4 日初诊,主诉: 间断抽搐 1 月余。

患者发作时意识清楚,持续 3 ~5 min,视物五颜六色,伴短暂语言障碍,呕吐,发作后疲乏,头昏 5 ~7 个小时,近期记忆力减退,大便 2 天 1 次,纳一般。

刻查: 舌体胖大,苔白,脉沉弦细。

中医诊断: 痫病,辨证: 风痰闭阻,心肾亏虚。

治疗: ① 针刺处方: 运用“通元法” 之“通督调神” ,取百会、前顶、后顶、印堂、人中,配合心俞、肾俞、神门、通里、太冲,毫针常规刺,留针30 min,隔日针 1 次。

② 中药处方: 僵蚕 15 g,茯苓 15 g,陈皮
15 g,黄芪 15 g,山药 15 g,川芎 10 g,法夏 10 g,白术 10 g,远志 10 g,益智仁 10 g,柴胡 10 g,丹皮 12 g,生地 12 g,胆南星 12 g,浮小麦 30 g,煅龙骨 ( 先煎) 30 g,煅牡蛎( 先煎) 30 g,甘草6 g,水煎服,日1 剂,共 15 剂。

经 1 个月治疗,患者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近 1 周内无发作。

按患者痰浊素盛,肝阳化风,风痰闭阻,上干清窍,加之先天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而致病。

治以涤痰息风,补益阴精,开窍安神。

针刺取头窍诸穴以通督安神、开窍定痫,配合心俞、肾俞以补益心肾,神门、通里以宁心安神,太冲以平肝息风。

中药拟“癫痫方” 合柴胡龙骨牡蛎汤,以息风止痉、滋阴养心。

加僵蚕、胆南星等化痰息风; 远志、益智仁等镇心安神; 加生地、煅龙骨、煅牡蛎等滋阴潜阳; 加陈皮、茯苓、山药等健脾化痰; 加川芎、丹皮以行气活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