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

合集下载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打印版】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打印版】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18年1月5日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C【解析】C项,强加因果。

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找出答案。

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A项,“唐人古诗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情感更丰富”推论错误。

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伏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是错误的。

D项,“更具艺术性”文中无据。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D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A【解析】A项,“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误,是起着铺垫的作用。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语言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

最新-一中物理试卷答案 精品

最新-一中物理试卷答案 精品

临川一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4分×10分=40分)二、实验题(共17分)11、(1)(3分)222)2(4t d L n +π (2)(3分) 5.980(3)(2分) B12、(1)(5分)A 、 游标卡尺 内径D B 、 水管中心 C 、 水落地点的中心 水平射程x (2)(4分)Q =yg xD 2412π 三、计算、作图题:(共63分)13、(6分)14、(10分)解:人、车到达B 点所用时间t=s 330=10s 设汽车匀速运动时间为t 1,则AB=v 1t 1+21v (10-t 1) ∴ t 1=6s汽车刹车处离A 点距离L=v 1t 1=60m刹车加速度a = 1110t v -=2.5m/s 215、(13分)解:设一年时间为T ,则三个月的时间为41T ,三个月时间地球绕太阳t转过90°角,如图所示,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r ,则由几何关系得DQ=r 2a =mF 而DQ=PQ -PD=m a a 32FT 9T 21)T 45(21222=-∴r=64m FT 292 故所求F 引 =M 16mFM29T 2(22ππ=r 16、(15分)解:(1)长直杆的下端运动到碗的最低点时,长直杆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 R=2321mv ⨯ v B = v C =32Rg (2)长直杆的下端上升到所能达到的最高点时,长直杆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

mgh mv =⨯2221 32Rh =17、(19分)解:(1)设分别由A 、B 释放的物体沿圆弧轨道运动到O 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M 21A v v A =gh 2 mg4h=221B mv v B =gh 22设n 次碰撞后大物体速度最小,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A -nmv B =(M+nm )v min当Mv A -nmv B =0时,大物体速度最小 解得n=50次2)第1次碰撞:Mv A -mv B =(M+m )v 1 第2次碰撞:(M+m )v 1+m v B =(M+2m) v 2 第3次碰撞:(M+2m )v 2-m v B =(M+3m )v 3 第4次碰撞:(M+3m )v 3+m v B =(M+4m )v 4 ┆ ┆ 第50次碰撞:(M+49m )v 49+m v B =(M+50m )v 50 两边相加得:Mv A =(M+50m )v 50解得:)50(50m M M v += A A v m m mv )50100(100+==A v 3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50m )gh ′=250)50(21v m M + 解得:h ′=h 94得。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PDF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PDF版

第3页共15页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4页共15页1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为12n E E =,其中n=2,3,4…。

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写做22111R λ⎛⎫=- ⎪⎝⎭,n=3,4,5,…。

式中R 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

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伯常量R 可以表示为()A.1E hc -B.12E hcC.12E hc -D.1E hc15.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M 、N 、Q 是以电场线上一点O 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OQ连线与直线MN 垂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O 点电势与Q 点电势相等B.M 、O 间的电势差大于O 、N 间的电势差C.将一负电荷由M 点移到Q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正电荷在Q 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O Q 垂直且竖直向上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200V,两个电容器完全相同,静电计读数U 和电压表读数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U=100V,U′=100V B.U=0,U′=200V C.U=200V,U′=0D.U=100V,U′=017.如图,一根足够长的直导线水平放置,通以向右的恒定电流,在其正上方O 点用细丝线悬挂一铜制圆环.将圆环从a 点无初速释放,圆环在直导线所处的竖直平面内运动,经过最低点b 和最右侧c 后返回()A.从a 到c 的过程中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B.圆环从b 到c 的时间大于从c 到b 的时间C.圆环从a到b通过的电量小于从b 到c通过的电量D.圆环从b 到c 产生的热量大于从c 到b 产生的热量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 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电感,其直流电阻与定值OIb a cE NQ O M临川一中2018高考全真模拟试题理科综合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全国百强校word版】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word版】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铀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B.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C.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D.用能量为11.0eV 的光子照射时,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 ,用两根轻绳OP 和'P O 在P 点栓结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相距0.4m 的O .'O 两点上,绳OP 长0.5m ,绳'P O 长0.3m ,今在小球上施加一方向与水平成37θ=角的拉力F ,将小球缓慢拉起,绳'P O 刚拉直时,OP 绳拉力为1T ,绳OP 刚松弛时,'P O 绳拉力为2T ,则12T T为(sin370.6=,cos370.8=)( )A.3:4B.4:3C.3:5D.4:516.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 b 、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 星的周期为T ,a b 、两颗星的距离为l ,a b 、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r ∆(a 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 星的),则( ) A.b 星在周期为l rT l r-∆+∆ B.a 星的线速度大小为()l r Tπ+∆C.a b 、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ll r -∆ D.a b 、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l rl r+∆-∆17.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的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3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从A 点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下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该推力,小物块能到达最高位置C 点,小物块上滑过程中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设A 点为零重力势能参考点,210/g m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最大重力势能为54JB.小物块加速时的平均速度与减速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D.推力F 的大小为40N18.我国位处北半球,某地区存在匀强电场E 和可看做匀强磁场的地磁场B ,电场与地磁场的方向相同,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分别竖直向下和水平指北,一带电小球以速度v 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某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方向为自南向北 B.小球可能带正电 C.小球速度v 的大小为E BD.小球的比荷为()22vB E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端接在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内阻为r 的交流电源上,输出端接理想电流表及阻值为R 的负载,如果要求负载上消耗的电动率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sin 100m e t E π=B.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为r RC.电流表的读数为22mRrED.负载上消耗的热功率24mrE20.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期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所示,现一半径为R 的现状圆环其环面的竖直对称轴CD 上某处由一固定的磁单S 极子,与圆环相交的磁感应根对称轴成θ角,圆环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 大小相等,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R 为一闭合载流I ,方向如图的导体圆环,该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BIRB.若R 为一闭合载流I ,方向如图的导体圆环,该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2sin BIR πθC.若R 为一如图方向运动的带电小球所形成的轨迹图,则小球带负电D.若将闭合导体圆环从静止开始释放,环中产生如图反方向感应电流,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21.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等边三角形ABP 的边长为L ,顶点P 恰好位于一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直轨道'P O 的最低点,'O 为竖直投影点O 处三角形AB 边的中点,现将一对等量异种电荷固定于A 、B 两点,各自所带电荷量为Q ,在光滑直导轨'P O 上端'O 处将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套在轨道上(忽略它对原电场的影响)由静止开始释放,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可忽略,则小球沿轨道'P O 下滑过程中( )A.小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5gB.小球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小球到达轨道底端P的速度为gLO与P处场强大小之比为22:1D.轨道'三.非选择(一)必考题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 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的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卷(2021年整理)

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卷(2021年整理)

(完整)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卷(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卷(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卷(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卷2018。

5.25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各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中均含有蛋白质B。

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分离细胞器C. 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和脂质比值小于其外膜D。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2.利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动物细胞的活力,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荧光素,积累在细胞内并能发出绿色荧光.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一种低渗溶液B。

FDA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

荧光素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一定范围内,发光强度与细胞活力呈正相关3。

下列关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中,合理的是()A。

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用蛙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统计C. 生态缸的制作: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缸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 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4。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P:31 Cl:35.5 Cr:52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B.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D.肺泡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进而导致硅肺2.下列有关某二倍体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有丝分裂会出现姐妹单体的分离 B.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C.只有无丝分裂不存在细胞核的解体 D.各种细胞分裂过程的细胞周期相同3.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D.若不加入酶,装置A、B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小于S3溶液浓度4.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降低B.图丙中兴奋是从左向右传导的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侧D.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②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而不需要解旋酶B.③过程直接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酶、ATP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二代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75% D.图2中最早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是a,核糖体沿箭头①方向移动6.如图是某家族中一种遗传病(基因用G、g)的家系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若Ⅲ—2含有g基因,则该基因来自Ⅰ—1的概率为0或1/2C. 若要了解Ⅲ—6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只需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即可D. 最好观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以准确统计分析Ⅲ—2的染色体的数目和特征7.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利用粒子大小差异的是()A.过滤豆浆B.酿酒蒸馏.精油萃取D.海水晒盐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C.大量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能够自动转为有序运动D.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J ,同时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5102⨯,则气体内能增加了5105.0⨯5105.1⨯2.如图所示,用一根与活塞相连的细线将绝热气缸悬挂在某一高度静止不动,气缸开口向上,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缸内活塞可自由活动且不漏气。

现将细线剪断,让气缸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D.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增大3.如图所示,a 和b 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两条等容图线,如果气体由状态A 变到状态B ,则此过程中关于气体的正确说法是( )A.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吸热,内能增加B.外界对气体做功,放热,内能减少C.气体不对外界做功,放热,内能减少D.气体对外界做功,吸热,内能增加4.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 形管,右侧直管中有一部分空气被一段水银柱与外界隔开,若在左管中再注入一些水银,平衡后则( )A.下部两侧水银面A 、B 高度差h 减小B.下部两侧水银面A 、B 高度差h 增大C.下部两侧水银面A 、B 高度差h 不变D.右侧封闭气柱体积变小6.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500 kg ,发动机的推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 、B 、C 三点对应的时刻分别为9s 末、25s 末、45s 末,(假设该星期表面没有空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器升空上升的时间是9s B.探测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C.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4 D.发动机的推动力约为16667N2m/s 7.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和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a 车追上b 车1t B.在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2t C.在到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1t 2t D.在到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1t 2t 8.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无初速度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m ,QN 长度为4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9.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

数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上)期中试卷(理)(解析版)

数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上)期中试卷(理)(解析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8届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复数z1=i,z2=1+i,则复数z=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A.1 B.C.2 D.2.(5分)设集合,,则()A.M=N B.M⊊N C.N⊊M D.M∩N=∅3.(5分)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命题“若x>y,则x>|y|”的逆命题B.命题“x>1,则x2>1”的否命题C.命题“若x=1,则x2+x﹣2=0”的否命题D.命题“若x2>0,则x>1”的逆否命题4.(5分)已知角θ满足,则的值为()A.B.C.D.5.(5分)设函数y=f(x),x∈R,“y=|f(x)|是偶函数”是“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5分)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2,S n,3a n成等差数列,则S5的值是()A.﹣243 B.﹣242 C.﹣162 D.2437.(5分)在△ABC中,B=60°,,AC边上的高为2,则△ABC的内切圆半径r=()A.B.C.D.8.(5分)已知f(x)=x3,若x∈[1,2]时,f(x2﹣ax)+f(1﹣x)≤0,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1 C.a≥D.a≤9.(5分)已知平面向量,满足||=||=1,=,若||=1,则||的最大值为()A.B.C.D.10.(5分)若任意x∈R都有f(x)+2f(﹣x)=3cos x﹣sin x,则函数f(x)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A.B.C.D.11.(5分)若函数f(x)=x﹣sin2x+a sin x在(﹣∞,+∞)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A.[﹣1,1] B.[﹣1,] C.[﹣,] D.[﹣1,﹣] 12.(5分)设函数f(x)是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f'(x),且有xf'(x)<3f(x),则不等式8f(x+2015)+(x+2015)3f(﹣2)>0的解集为()A.(﹣∞,﹣2017)B.(﹣2017,0)C.(﹣2017,﹣2015)D.(﹣∞,﹣2018)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已知曲线,y=2﹣x,与x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则S=.14.(5分)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单调递增,若实数a满足,则a的取值范围是.15.(5分)已知函数f(x)=﹣kx(k∈R),在区间[,e2]上的有两个零点,则k的取值范围.16.(5分)已知,数列{a n}满足,则a201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ω>0),函数,且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1)求函数f(x)的表达式;(2)设,且,求cosθ的值.18.(12分)已知数列{a n}是等比数列,首项a1=1,公比q>0,其前n项和为S n,且S1+a1,S3+a3,S2+a2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b n}满足,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19.(12分)已知命题p:∀x∈R,4mx2+x+m≤0.(1)若p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有命题q:∃x∈[2,8],m log2x+1≥0,当p∨q为真命题且p∧q为假命题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0.(12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D∥BC,AD=6,BC=2AB=4,E,F分别在BC,AD上,EF∥AB,现将四边形ABCD沿EF折起,使BE⊥EC.(1)若BE=1,在折叠后的线段AD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CP∥平面ABEF?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A﹣CDF的体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21.(12分)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E:+=1(a>b>0)的左、右焦点,离心率为,M,N分别是椭圆的上、下顶点,•=2.(1)求椭圆E的方程;(2)过M(0,1)作直线与E交于A,B两点,求三角形AOB面积的最大值(O是坐标原点).22.(12分)已知函数f(x)=2ln x+x2﹣mx(m∈R).(1)若f(x)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有两个极值点x1,x2(x1<x2),求f(x1)﹣f(x2)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z1=i,z2=1+i,∴z=z1•z2=i(1+i)=﹣1+i,∴复数z=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1),到原点的距离是.故选:B.2.B【解析】集合={x|x=(2k+1),k∈Z},={x|x=(k+4),k∈Z},∵2k+1表示奇数,k+4表示整数,∴M⊊N,故选:B.3.A【解析】A中命题“若x>y,则x>|y|”的逆命题是“若x>|y|,则x>y”,无论y是正数、负数、0都成立;B中命题的否命题是“x≤1,则x2≤1”,当x=﹣1时不成立;C中命题的否命题是“若x≠1,则x2+x﹣2≠0”,当x=﹣2时,x2+x﹣2=0,故错误;D中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原命题假,故错误.故选A4.D【解析】由,得=cos2()==.故选:D.5.B【解析】“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x∈R,可得y=|f(x)|是偶函数.反之不成立,例如f(x)=x2,满足y=|f(x)|是偶函数,x∈R.因此,“y=|f(x)|是偶函数”是“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6.B【解析】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2,S n,3a n成等差数列,∴2S n=2+3a n,即S n=1+a n,当n=1时,S1=1+a1,解得a1=﹣2,当n≥2时,a n=S n﹣S n﹣1=1+a n﹣1﹣a n﹣1,即a n=3a n﹣1,∴数列{a n}是以﹣2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S5==﹣242故选:B7.B【解析】由题意,设△ABC中,B=60°,=b,AB=c,BC=a,AC边上的高为2,可得△ABC的面积S==4,即ac sin B=,可得ac=16.…①由余弦定理:cos B=,可得a2+c2﹣48=ac,…②由①②解得:或:,△ABC的内切圆半径r==2(﹣1).故选:B8.C【解析】f(﹣x)=﹣f(x);f′(x)=3x2>0;∴f(x)在(﹣∞,+∞)上单调递增;∴由f(x2﹣ax)+f(1﹣x)≤0得:f(x2﹣ax)≤f(x﹣1);∴x2﹣ax≤x﹣1,即:x2﹣(a+1)x+1≤0;设g(x)=x2﹣(a+1)x+1,则:;∴.故选C.9.D【解析】∵||=||=1,=,∴cos A==﹣,∴A=π,由余弦定理可得AB2=P A2+PB2﹣2P A•PB cos A=1+1+1=3,∴AB=3,即||=,∵||=1,当A,B,C在同一直线上时,||有最大值,∴||=||+||=+1,故选:D.10.A【解析】任意x∈R都有f(x)+2f(﹣x)=3cos x﹣sin x①,用﹣x代替x,得f(﹣x)+2f(x)=3cos(﹣x)﹣sin(﹣x),纪f(﹣x)+2f(﹣x)=3cos x+sin x②;由①②组成方程组,解得f(x)=sin x+cos x,∴f(x)=sin(x+);令x+=kπ+,k∈Z,解得x=kπ+,k∈Z,∴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kπ+,k∈Z.故选:A.11.C【解析】函数f(x)=x﹣sin2x+a sin x的导数为f′(x)=1﹣cos2x+a cos x,由题意可得f′(x)≥0恒成立,即为1﹣cos2x+a cos x≥0,即有﹣cos2x+a cos x≥0,设t=cos x(﹣1≤t≤1),即有5﹣4t2+3at≥0,当t=0时,不等式显然成立;当0<t≤1时,3a≥4t﹣,由4t﹣在(0,1]递增,可得t=1时,取得最大值﹣1,可得3a≥﹣1,即a≥﹣;当﹣1≤t<0时,3a≤4t﹣,由4t﹣在[﹣1,0)递增,可得t=﹣1时,取得最小值1,可得3a≤1,即a≤.综上可得a的范围是[﹣,].另解:设t=cos x(﹣1≤t≤1),即有5﹣4t2+3at≥0,由题意可得5﹣4+3a≥0,且5﹣4﹣3a≥0,解得a的范围是[﹣,].故选:C.12.C【解析】根据题意,令g(x)=,其导数g′(x)==,又由函数f(x)是在(﹣∞,0)上有xf'(x)<3f(x),即xf'(x)﹣3f(x)<0,则有g′(x)<0,即函数g(x)在(﹣∞,0)上递减;8f(x+2015)+(x+2015)3f(﹣2)>0⇒(x+2015)3f(﹣2)>﹣8f(x+2015)⇒>,即g(﹣2)>g(x+2015)又由﹣2<x+2015<0,解可得﹣2017<x<﹣2015;即不等式的解集为(﹣2017,﹣2015);故选:C.二、填空题13.【解析】方法一:,解得:,则A(1,1),则将阴影部分分成两部分,S1=dx==,三角形的面积S2=×1×1=,∴所围成的面积S=+=,故答案为:.方法二:,解得:,则A(1,1),则所围成的面积S=(2﹣y﹣y2)d y=(2y﹣y2﹣y3)=(2﹣﹣)=,故答案为:.14.[,2]【解析】∵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等价为f(log2a)+f(﹣log2a)=2f(log2a)≤2f(1),即f(log2a)≤f(1).∵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单调递增,∴f(log2a)≤f(1)等价为f(|log2a|)≤f(1).即|log2a|≤1,∴﹣1≤log2a≤1,解得≤a≤2,故答案为:[,2]15.[,)【解析】由f(x)=0,可得kx=,即为k=在区间[,e2]上有两个实数解.即直线y=k和g(x)=在区间[,e2]上有两个交点.由g′(x)=,可得g(x)在[,)递增,在(,e2]递减,即有g(x)在x=取得最大值;由g()=﹣e2,g(e2)=,可得当≤k<时,直线y=k和函数g(x)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即有函数f(x)在区间[,e2]上的有两个零点.故答案为:[,).16.1009【解析】∵,∴f(x)+f(1﹣x)==1+sin(x﹣)﹣sin(x﹣)=1,∵数列{a n}满足,∴a2017=f(0)+f()+f()+…+f()+f(1)=1009×1=1009.故答案为:1009.三、解答题17.解:(1)由题意,(ω>0),函数,∴==因为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所以,ω=1∴函数f(x)的表达式为(2)由,得<0∵∴,即在第四象限.那么cos(θ)=;cosθ=cos[()+]=第(2)题另解:.因为,所以cosθ>0,故.18.解:(1)因为S1+a1,S3+a3,S2+a2成等差数列,所以2(S3+a3)=(S1+a1)+(S2+a2),所以(S3﹣S1)+(S3﹣S2)+2a3=a1+a2,所以4a3=a1,因为数列{a n}是等比数列,所以,又q>0,所以,所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由(1)知,,,所以,=20+21+22+…+2n﹣1﹣n•2n,=.故.19.解:(1)∵∀x∈R,4mx2+x+m≤0,m=0时不成立.∴4m<0且△=1﹣16m2≤0,解得m≤﹣.∴p为真命题时,m≤﹣.(2)对于命题q:∃x∈[2,8],m log2x+1≥0⇒∃x∈[2,8],m≥﹣,又x∈[2,8]时,﹣∈[﹣1,﹣],∴m≥﹣1.∵p∨q为真命题且p∧q为假命题时,∴p真q假或p假q真,当p假q真,有,解得m>﹣;当p真q假,有,解得m<﹣1;∴p∨q为真命题且p∧q为假命题时,m<﹣1或m>﹣.20.解:(1)AD上存在一点P,使得CP∥平面ABEF,此时.证明:当时,,过点P作MP∥FD交AF于点M,连接EM,则有,∵BE=1,可得FD=5,故MP=3,又EC=3,MP∥FD∥EC,故有MP=∥EC,故四边形MPEC为平行四边形,∴CP∥平面ABEF成立;(2)设BE=x,∴AF=x(0<x≤4),FD=6﹣x,故.∴当x=3时,V A﹣CDF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3,此时EC=1,AF=3,FD=3,,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设点F到平面ADC的距离为h,由于V A﹣CDF=V F﹣ACD,即,∴,即点F到平面ADC的距离为.21.解:(1)由题知,F2(c,0),M(0,b),N(0,﹣b),,∴•=c2﹣b2=2.,∴a2﹣2b2=2,①∵e=,∴c=,∴,②①②联立解得a2=4,b2=3,∴椭圆E的方程为.(2)设A(x1,y1),B(x2,y2),显然直线AB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y=kx+2,代入3x2+4y2﹣12=0,整理得(3+4k2)x2+16kx+4=0,则△=(16k)2﹣4×4(3+4k2)>0,即k2,,,AB===所以O到的距离d=,所以三角形AOB面积S(k)==4设t=4k2﹣1,所以S(t)=4=4≤4当且仅当t=,即t=4,即4k2﹣1=4,即k=时取等号,所以△AOB面积的最大值为.22.解:(1)∵f(x)=2ln x+x2﹣mx的定义域为(0,+∞),且f(x)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增,∴f′(x)=+2x﹣m≥0,即m≤2(+x)在区间(0,+∞)恒成立,∵2(+x)≥4=4,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m≤4,即实数m的范围(﹣∞,4];(2)由(1)知f′(x)=+2x﹣m=,令2x2﹣mx+2=0,∵5<m<时,f(x)有两个极值点,此时x1+x2=>0,x1x2=1,∴0<x1<1<x2,∵m=2(+x1)∈(5,),解得<x1<,由于x2=,于是f(x1)﹣f(x2)=(x12﹣mx1+2ln x1)﹣(x22﹣mx2+2ln x2)=(x12﹣x22)﹣m(x1﹣x2)+2(ln x1﹣ln x2)=﹣x12+4ln x1,令h(x)=﹣x2+4ln x,则h′(x)=<0,∴h(x)在区间(,)内单调递减,∵h()=16﹣﹣8ln2=﹣8ln2,h()=4﹣﹣4ln2=﹣4ln2,即﹣4ln2<f(x1)﹣f(x2)<﹣8ln2,故f(x1)﹣f(x2)的取值范围为(﹣4ln2,﹣8ln2).。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某些原子核能够放射出β粒子,说明原子核内有β粒子C.核泄漏污染物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核反应方程式为,X 为电子D.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5.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图甲、乙所示,若两车在t=6s内相碰,则t=0时刻两车相距距离最大为()A.60B. 80mC. 100mD.90m16.一矩形线圈abcd放在水平面上,线圈中通有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

在ab边的右侧距ab 边的距离与bc边的长度相等处,放置水平长直导线MN,MN通有由M到N的电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已知载流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kI/r,式中常量k>0,I为电流强度,r为距导线的即离。

则()A.ad边不受安培力作用B. ab边、cd边受到的安培力之比为2:1C.若水平面光滑,线圈将向右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若水平面粗糙,线圈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17.如图所示,纸面为竖直面,MN为竖直线段,空间存在平行于纸面的足够宽广的水平方向匀强电场,其大小和方向未知,图中未画出,一带正电的小球从M 点在纸面内以0v 的速度水平向左开始运动,以后恰好以大小为02v v =的速度通过N 点。

已知重力加速度g ,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正确的是( )A .小球从M 到N 的过程经历的时间gv t 0=B .可以判断出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C .从M 点到N 点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 .从M 到N 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一直增大 18.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两端分别接有四个阻值相同的灯泡,已知4盏灯均能发光,则L 1和L 4两端的电压的之比为( )A .1∶1B .1∶3C .3∶1D .4∶119. 在平直轨道上取A 、B 、C 、D 四点,每一段的长度为d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D 间的动摩擦因数位2μ,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A 点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初速度,则小物块将停在C 的右边B .若初速度,则小物块在BC 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C .若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则小物块的初速度为 D. 若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则从B 点运动到D 的时间时间为20.我国在2018年12月8日发射的“嫦娥四号”,可以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动发射了240多颗不同用途的卫星。

火箭升空过程中向后喷出高速气体,从而获得较大的向前速度。

火箱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燃料燃尽时火篇获得的最终速度。

影响火带最大速度的因素是A. 火箭向后喷出的气体速度B. 火箭开始飞行时的质量C. 火箭喷出的气体总质量D. 火箭喷出的气体速度和火箭始、末质量比【答案】D【解析】分别用M、m表示火箭初始质量和燃料燃尽时的质量,表示喷气速度大小,则火箭喷气过程动量守恒,有,即火箭最大速度,影响火带最大速度的因素是火箭喷出的气体速度和火箭始、末质量比,D正确.2. 一位物理老师用一段铜导线核一块磁铁演奏一曲《菊花台》的视频惊艳网友,网友直呼“史上最牛物理老师”。

他是这么做的:在一块木板上固定两颗螺丝钉,用一段铜导线缠绕在两颗螺丝钉之间,扩音器通过导线与两螺丝钉连接。

将磁铁放在铜导线旁边,手指拨动铜导线,另一只手握着螺丝刀压着铜导线,并在铜导线上滑动,优美动听的乐曲就呈现出来了。

根据上面所给的信息,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手指拨动铜导线,铜导线的振动引起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B. 手指拨动铜导线,使铜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电流通过扩音器放大后发声C. 声音的音调变化是通过手指拨动铜导线力的大小来实现的D. 手指拨动铜导线,铜导线中产生直流电流【答案】B3. 1938年德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哈恩等发现用中子轰击铀核的产物中含有中等质量的原子核钡和氪,这种现象称为核裂变,其反应方程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方程中的X为质子B. 方程中的X为电子C. 由方程可得钡核的比结合能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大D. 此核反应能自动延续下去,故铀核的体积对于维持核反应是无关紧要的【答案】C【解析】根据核反应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方程中的X为,AB错误;根据比结合能曲线可知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大,轻核和重核的比结合能小,铀核是重核,故钡核的比结合能比铺核的比结合能大,C正确;该反应能自动延续下去,但是如果铀块的体积太小,裂变产生的大部分中子就会从铀块表面穿出而不能碰到铀核,因而不可能将该反应继续下去,所以钮块的体积对于维持该反应是很重要的,D错误.4. 图甲所示电路中,三只小灯泡A、B、C完全相同,R为电容器,线圈L的直流电阻不计,在某段时间内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内磁场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在该段时间内A. 副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变B. A、B灯中的电流相等C. B、C灯中的电流相等D. 三只灯中的电流相等【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内磁场均匀变化,副线圈内的磁场也均匀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副线圆两端电压恒定,电流方向不变,A正确;电容器对直流电流起隔断作用,B灯中没有电流;因为电流恒定,所以电感线圈相当于导线,电阻不计,A灯和C灯两端电压相等,两灯中电流相等,BCD均错误.5.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两段半径均为R的光滑半圆形细杆平滑拼接组成“S”形轨道,一个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轨道上,小环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始终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临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其中第8、9、10题为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开普勒研究了行星运动,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使亚力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陷入困境2.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一小段时间后突然受一恒定水平向右的风力的影响,但着地前一段时间风突然停止,则其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物块,甲从竖直固定的1/4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轨道半径为R,圆弧底端切线水平,乙从高为R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物块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B.两物块到达底端时动能相同C.两物块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在增大D.两物块到达底端时,甲物块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大于乙物块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4.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该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2s末距离出发点最远B.拉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拉力在2s末撤去的D.摩擦力大小为10N5.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和2m的半圆球A和圆球B,其中B球球面光滑,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

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两球能够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竖直下滑,已知a < g,(g为重力加速度),则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 C. D.6.“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全真模拟(最后一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全真模拟(最后一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全真模拟(最后一模)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αB. X为电子C.D. 16g铋210经过15天时间.还剩2g未衰交,则铋210的半衰期为5天【答案】C2,质量数少4.变为钍核A正确;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0,可知x为电子,B正确;CD正确.2. α、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α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在0〜5s内.α、b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物体c的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α的加速度为0.4m/s2【答案】D【解析】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b和c为直线,斜率恒定,故b、c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斜率正负不同,即速度正负不同,即方向不同,AC错误;a的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b的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所以两者反向运动,故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B正确;因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抛物线经过(0,10)点和(5,20D错误.【点睛】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位移时间图像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3.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直杆.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轻环套在杆上。

不计质量的滑轮用轻质绳OP悬挂在天花板上,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环上,不计所有摩擦。

现向左缓慢拉绳,当环静止时,与手相连的绳子水平.则OP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B. θ【答案】C【解析】当轻环静止不动时,PQ绳的拉力与杆的压力等大反向共线,所以PQ绳垂直于杆,由几何关系可知,绳PQ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于滑轮的质量不计,则OP对滑轮的拉力与两个绳子上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OP的方向一定在两根绳子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上,由几何关系得OP C正确.4.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荧光屏MN上方分布了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1T、方向与纸面垂直,距离荧光屏h=16cm处有一粒子源S,以速度v=l×106m/s不断地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比荷q/m=l×108C/kg的带正电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粒子打在荧光屏范围的长度为()A. 12cmB. 16cmC. 20cmD. 24cm【答案】C【解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解得当粒子的轨迹与屏幕相切时为临界情况,即打到荧屏上的边界,找到圆心O(到S点的距离与到MN的距离相等的点),如上图,设粒子打在荧屏上最左侧的C则范围的长度为x1+x2=20cm;故选C。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临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数学理科试卷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复数1z i =,21z i =+,则复数12z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A .1BC .2D .22.设集合1|,36k M x x k Z ⎧⎫==+∈⎨⎬⎩⎭,2|,63k N x x k Z ⎧⎫==+∈⎨⎬⎩⎭,则( ) A .M N =B .M N ⊂≠C .N M ⊂≠D .M N =∅3.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x y >,则||x y >”的逆命题B .命题“若1x >,则21x >”的否命题 C .命题“若1x =,则220x x +-=”的否命题 D .命题“若20x >,则1x >”的逆否命题 4.已知角θ满足2sin()263θπ+=,则cos()3πθ+的值为( )A .19-B .9C .9-D .195.设函数()y f x =,x R ∈,“|()|y f x =是偶函数”是“()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n S ,3n a 成等差数列,则5S 的值是( ) A .243-B .243C .162-D .242-7.在ABC ∆中,60B =︒,AC =AC 边上的高为2,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 )A .B .1)C 1D .1)8.已知3()f x x =,若[]1,2x ∈时,2()(1)0f x ax f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a ≥C .32a ≥D .32a ≤9.已知平面向量PA ,PB 满足||||1PA PB ==,12PA PB ⋅=-,若||1BC =,则||AC 的最大值为A 1B 1C 1D 110. 若任意x R ∈都有()2()3cos sin f x f x x x +-=-,则函数()f x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 A .4x k ππ=+,k Z ∈ B .4x k ππ=-,k Z ∈C .8x k ππ=+,k Z ∈D .6x k ππ=-,k Z ∈11.若函数1()sin 2sin 3f x x x a x =-+在(,)-∞+∞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B .11,3⎡⎤-⎢⎥⎣⎦C .11,3⎡⎤--⎢⎥⎣⎦D .11,33⎡⎤-⎢⎥⎣⎦12.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f x ,且有'()3()xf x f x <,则不等式38(2015)(2015)(2)0f x x f +++->的解集为( ) A .(,2017)-∞-B .(2017,0)-C .(2017,2015)--D .(,2018)-∞-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曲线y =2y x =-,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 ,则S = .1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若实数a 满足212(log )(log )2(1)f a f a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15.已知函数ln ()()x f x kx k R x =-∈在区间21,e e ⎡⎤⎢⎥⎣⎦上有两个零点,则k 的取值范围 . 16.已知11()sin()22f x x =+-,数列{}n a 满足121(0)()()()(1)n n a f f f f f n n n-=+++++…,则2017a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1cos ,1)a x ω=+-,(3,sin )b x ω=,(0ω>),函数()f x a b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1)求函数()f x 的表达式; (2)设(0,)2πθ∈,且6()5f θ=,求cos θ的值. 18.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首项11a =,公比0q >,其前n 项和为n S ,且11S a +,33S a +,22S a +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n b 满足n nn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19.已知命题p :x R ∀∈,240mx x m ++≤.(1)若p 为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有命题q :[]2,8x ∃∈,2log 10m x +≥,当p q ∨为真命题且p q ∧为假命题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D ⊥,//AD BC ,6AD =,24BC AB ==,E ,F 分别在BC ,AD 上,//EF AB ,现将四边形ABCD沿EF 折起,使BE EC ⊥.(1)若1BE =,在折叠后的线段AD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CP 平面ABEF ?若存在,求出APPD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A CDF -的体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F 到平面ACD 的距离.21.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E :22221x y a b +=(0a b >>)的左、右焦点,离心率为12,M ,N 分别是椭圆的上、下顶点,222MF NF ⋅=-.(1)求椭圆E 的方程;(2)过(0,2)P 作直线l 与椭圆E 交于A ,B 两点,求三角形AOB 面积的最大值(O 是坐标原点).22.已知函数2()2ln f x x x mx =+-(m R ∈).(1)若()f x 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1752m <<,且()f x 有两个极值点1x ,2x (12x x <),求12()()f x f x -取值范围.临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数学理科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BBADB 6-10:DBCDA 11、12:DC 二、填空题 13.76 14.1,22⎡⎤⎢⎥⎣⎦15.4212k e e ≤< 16.1009 三、解答题17.解:(1)()3(1cos )sin 2sin()3f x a b x x x πωωω=⋅=+-=-,因为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所以22ππω=,解得1ω=,所以()2sin()3f x x π=-.(2)由6()5f θ=,得3sin()35πθ-=-, ∵(0,)2πθ∈,∴(,)336πππθ-∈-,∴4cos()35πθ-=, ∴cos cos()cos()cos sin()sin 333333ππππππθθθθ=-+=---413()525=⨯--= 18.解:(1)因为11S a +,33S a +,22S a +成等差数列, 所以3311222()()()S a S a S a +=+++, 所以3132312()()2S S S S a a a -+-+=+, 所以314a a =,因为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所以23114a q a ==, 又0q >,所以12q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2n n a -=. (2)由(1)知12n n b n -=⋅,01211222322n n T n -=⋅+⋅+⋅++⋅…,1212 1222(1)22n n n T n n -=⋅+⋅++-⋅+⋅…,所以[]012112(21)2(32)2(1)22n n n T n n n --=⋅+-⋅+-⋅++--⋅-⋅ 012122222n n n -=++++-⋅…1(12)2(1)2112n n n n n -=-⋅=-⋅--.故(1)21n n T n =-⋅+.19.解:(1)∵x R ∀∈,240mx x m ++≤,∴0m <且21160m ∆=-≤,解得0,11,44m m m <⎧⎪⎨≤-≥⎪⎩或∴p 为真命题时,14m ≤-. (2)[]2,8x ∃∈,2log 10m x +≥,即[]2,8x ∃∈,21log m x≥-. 又[]2,8x ∈,2111,log 3x ⎡⎤-∈--⎢⎥⎣⎦,∴1m ≥-. ∵p q ∨为真命题且p q ∧为假命题,∴p 真q 假或p 假q 真,当p 假q 真,有1,1,4m m ≥-⎧⎪⎨>-⎪⎩解得14m >-; 当p 真q 假,有1,1,4m m <-⎧⎪⎨≤-⎪⎩解得1m <-.∴p q ∨为真命题且p q ∧为假命题时,1m <-或14m >-. 20.解:(1)AD 上存在一点P ,使得//CP 平面ABEF ,此时32AP PD =. 理由如下:当32AP PD =时,35AP AD =, 过点P 作//MP FD 交AF 于点M ,连接EM ,则有35MP AP FD AD ==, ∵1BE =,可得5FD =,故3MP =,又3EC =,////MP FD EC ,故有//MP =EC ,故四边形MPEC 为平行四边形,故有//CP 平面ABEF 成立.(2)设BE x =,∴AF x =(04x <≤),6FD x =-, 故21112(6)(6)323A CDF V x x x x -=⋅⋅⋅-⋅=-+, ∴当3x =时,A CDF V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3,此时1EC =,3AF =,3FD =,DC =AC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2AD DC AC ADC AD DC +-∠===⋅,∴sin ADC ∠=,1sin 2ADC S DC DA ADC ∆=⋅⋅⋅∠=,设点F 到平面ADC 的距离为h ,由于A CDF F ACD V V --=,即133ADC h S ∆=⋅⋅,∴h =F 到平面ADC21.解:(1)由题知,2(,0)F c ,(0,)M b ,(0,)N b -, ∴22222MF NF c b ⋅=-=-,∴2222a b -=-,①∵12c e a ==,∴12c a =,∴222234b ac a =-=,② ①②联立解得24a =,23b =,∴椭圆E 的方程为22143x y +=. (2)设11(,)A x y ,22(,)B x y ,显然直线AB 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2y kx =+, 代入2234120x y +-=,整理得22(34)1640k x kx +++=,则22(16)44(34)0k k ∆=-⨯+>,即214k >,1221634k x x k -+=+,122434x x k=+,||AB ===所以O 到l的距离d =,所以三角形AOB面积()S k ==设2410t k =->,所以()S t ===, 当且仅当16t t =,即4t =,即2414k -=,即k =时取等号, 所以AOB ∆22.解:(1)()f x 的定义域为(0,)+∞,()f x 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2'()20f x x m x =+-≥,即22m x x≤+在(0,)+∞上恒成立, 由224x x+≥,所以4m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4]-∞. (2)由(1)知2222'()2x mx f x x m x x-+=+-=,当1752m <<时,()f x 有两个极值点,此时1202mx x +=>,121x x =,∴1201x x <<<, 因为1112()m x x =+17(5,)2∈,解得1142x <<,由于211x x =, 于是2212111222()()(2ln )(2ln )f x f x x mx x x mx x -=-+--+22121212()()2(ln ln )x x m x x x x =---+-2112114ln x x x =-+, 令221()4ln h x x x x =-+,则2232(1)'()0x h x x--=<, 所以()h x 在11(,)42上单调递减,11()()()24h h x h <<,即12114(1ln 2)()()16(1ln 2)416f x f x --<-<--, 故12()()f x f x -的取值范围为15255(4ln 2,16ln 2)416--.。

最新-2018年江西省临川一中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 精

最新-2018年江西省临川一中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 精

2018年江西省临川一中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压强越大,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度都增大2.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用Q表示物体放出的热量,用W表示物体对外做功,用ΔU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则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示为下列哪些代数形式A.ΔU=Q+WB.ΔU=Q-WC.ΔU=W-QD.ΔU=-Q-W3.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转轴匀速转动,周期为T.从中性面开始计时,1时感应电动势为2V,则此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当t=T122VA.22V B.2V C.2V D.24.如图1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正在减小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2mC.遇此波发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波的频率必为50HzD.遇此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障碍物尺寸应大于等于4m5.如图2所示,点光源与光屏相距20cm,在点光源与光屏垂线SO的中点平行光屏放置一圆木板,木板直径为5cm,SO经过木板圆心,当点光源沿SO向木板方向运动了5cm,运动时间为2.5s,则光屏上阴影半径增大的平均速度为图2A.2cm /sB.1cm /sC.0D.5cm /s6.一物体沿倾角为θ1斜面滑下时,加速度刚好为零.若把该斜面的倾角增为θ2(小于9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物体沿倾角为θ2的斜面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gcos(θ2+θ1)/cosθ1B.gcos(θ2-θ1)/cosθ1C.gsin(θ2-θ1)/cosθ1D. gsin(θ2+θ1)/cosθ17.如图3所示,小物块A 的质量为M=10kg ,B 质量为m=2.5kg.A 、B 用一轻绳连接跨过无阻力的定滑轮且处于静止状态.A 与平台间动摩擦因数μ=0.25(与最大静摩擦因数相等).现用竖直向上的F 拉A 物,且F 由零线性增大至100N 过程中,B 下降高度恰为h=2m ,(A 未与滑轮相碰)则上述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g=10m /s 2)图3A.1m /sB.2m /sC.3m /sD.08.光的干涉现象不易观察,由于对两列光要求较高,直到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对于光的干涉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是波叠加一种特殊情况B.托马斯·杨是将一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保证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C.白光通过光的干涉形成彩色光带与棱镜形成的彩色光带原理相同D.只要两列光相交,就能形成稳定干涉图案9.人们在学习近代物理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完全正确的说法是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B.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C.原子核反应中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因此辐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10.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 /p ,p 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数.同样光也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p=h /λ.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v ,则E=hv ,p=h /λ=hv /c ,被电子吸收后有hv /c=m e v ,hv=21m e v 2解得:v=2c ,电子的速度为光速的2倍,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有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B.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有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C.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D.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频率会减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二、实验题(共17分)11.(5分)现提供以下两组器材,请任意选择一组器材测量火车匀加速起动时的加速度:(1)小球(体积很小),细线,刻度尺.(2)小球,细线,弹簧秤(不计重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你的测量可得到的计算加速度的式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2分)描绘金属丝的伏安特性曲线.器材如下:A.金属丝R:额定电压2V,电阻约为20ΩB.电压表V1:量程1V,内阻认为是无穷大C.电压表V2:量程2V,内阻认为是无穷大D.电流表A:量程3A,内阻不计E.电阻箱R1:电阻最大值为99.9ΩF.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5Ω,额定电流2AG.干电池三节E,开关一个S,导线若干测量时要求结果尽量准确.(1)仪表应选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压或限流)接法.(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3)若要测定金属丝的额定功率,试叙述主要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题图三、计算或论述题(共63分)13.(9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18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准时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9点半飞船正常入轨,在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的椭圆轨道运行.15时55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启动“神舟六号”轨控发动机,对飞船实施了变轨控制.飞船尾部喷出桔黄色的火焰,飞行加速,进入了离地面高为343km的圆周轨道运行.已知飞船在圆周轨道运行的线速度v=7.8km/s,圆周半径r=6721km,试估算地球的质量为多大?(G=6.67×10-11N·m2/kg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4.(9分)如图4,长度为L的轻杆OA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杆的中点作用有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杆与竖直线成θ角时,小球速度为v,求:图4(1)此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2)当杆第一次运动至竖直方向时小球的动能.15.(10分)折射率为2的半圆形透明柱体上方有一块平行于透明体平面的屏MN,柱的半径为R,一细束平行光垂直于柱的平面射到圆心O上,如图5所示.若柱体绕过O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转45°,在此过程中,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屏上的光斑的移动方向和移动区间是怎样的?图516.(10分)如图6a所示在某一真空空间,两虚线之间(距离很短可忽略不计)存在匀强电场,方向由1虚线指向2虚线,两虚线间的电压为定值U=1.8×118V,在虚线的上方和下方存在着垂直于纸面的大小恒定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如图6b所示,大小B=1T,t=0的时刻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一个比荷为q/m=118C/kg的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在t=0时刻刚好以v0=118m/s的速度垂直于下虚线从A点进入磁场区域,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做周期性的运动.图6(1)大致画出带电粒子一个周期的运动轨迹.(2)带电粒子运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3)粒子从t=0时刻开始运动6.28×10-2s的过程中,粒子运动了几个周期.17.(11分)如图7所示,U形导线框与水平面成α角放置,下端放有质量为m的金属棒ab,ab与导线框间无摩擦,它们围成的矩形边长分别为L1、L2,回路的总电阻为R.从t=0时刻起,在垂直斜面向上方向加一个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B=kt(其中k>0),那么:图7(1)在t为多大时,金属棒开始离地?(2)在金属棒离地时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多大?18.(14分)如图8所示,光滑矩形斜面ABCD的倾角θ=30°,在其上放置一矩形金属线框abcd,ab的边长l1=1m,bc的边长l2=0.6m,线框的质量m=1kg,电阻R=0.1Ω,线框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重物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且靠近;重物质量M=2kg,离地面的高度为H=4.8m;斜面上efgh区域是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AB到ef的距离为4.2m,ef到gh的距离为0.6m,gh到CD的距离为3.2m,取g=10m/s2;现让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开始时刻,cd边与AB边重合),求:图8 图9(1)通过计算,在图9中画出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到cd边与CD边重合时(不考虑ab边离开斜面后线框的翻转),线框的速度—时间图像.(2)计算线框abc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铀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B.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C.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粒子,这就是衰变的实质D. 用能量为11.0eV的光子照射时,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答案】C【解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裂变时释放能量是因为发生了亏损质量,△E=△mc2,故A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由:E km=hγ-W逸出功得,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B错误;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C正确;11.0eV的能量不等于基态与其它能级间的能级差,所以不能吸收而发生跃迁,故D错误;故选C.2. 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用两根轻绳OP和在P点栓结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相距0.4m的O. 两点上,绳OP长0.5m,绳长0.3m,今在小球上施加一方向与水平成角的拉力F,将小球缓慢拉起,绳刚拉直时,OP绳拉力为T1,绳OP刚松弛时,绳拉力为T2,则为(,)()A. B. C. D.【答案】C【解析】绳O'P刚拉直时,OP绳拉力为T1,此时O′P绳子拉力为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所以α=53°,所以α+θ=90°;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T1=mgsinα;绳O'P刚松弛时,O′P绳拉力为T2,此时OP绳子拉力为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T2=mgtanα,由此可得:,所以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3.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则()A. b星在周期为B. a星的线速度大小为C. 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D. 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答案】B【解析】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则周期相等,所以b星的周期为T,故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r a+r b=l,r a-r b=△r,解得:,则a星的线速度大小,a、b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故B正确,C错误.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则有:m a r aω2=m b r bω2,解得,故D错误.故选B.4. 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的水平面的夹角为300,质量为3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从A点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下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该推力,小物块能到达最高位置C点,小物块上滑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设A点为零重力势能参考点,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物块最大重力势能为54JB. 小物块加速时的平均速度与减速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C.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 推力F的大小为40N【答案】D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sin30°-μmgcos30°=ma1,代入数据可解得:F=40N,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速度-时间图象、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等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图线求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表达式不同.5. 我国位处北半球,某地区存在匀强电场E和可看做匀强磁场的地磁场B,电场与地磁场的方向相同,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分别竖直向下和水平指北,一带电小球以速度v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某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运动方向为自南向北B. 小球可能带正电C. 小球速度v的大小为D. 小球的比荷为【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因直线运动,且f=qvB,因此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根据左手定则,因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分别竖直向下和水平指北,那么小球一定带负电,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则与磁场的方向相反,则运动的方向由东向西方向运动,故AB错误;由上分析可知,电场力与洛兹力的合力竖直向上,由于夹角不知,因此它们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则不能确定v的大小为.故C错误;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则:,所以小球的比荷:.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小球在重力、电场力与洛伦兹力作用下的运动,理解直线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理由,掌握左手定则的内容.注意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端接在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内阻为r的交流电源上,输出端接理想电流表及阻值为R的负载,如果要求负载上消耗的电动率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VB.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为C. 电流表的读数为D. 负载上消耗的热功率【答案】BC【解析】周期T=4×10-2s,角速度,所以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 sin(50πt),故A错误;设原副线圈中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电流分别为I1和I2,电压分别为U1和U2,则U1=E−I1r,电阻R消耗的功率P=U2I2=U1I,即P=(E−I1r)I1=−I12r−E I1;可见I1=时,P有最大值,,此时,则,所以,故B正确;电流表的读数为有副线圈电流的有效值:原线圈电流有效值为,则:,故C正确;负载上消耗的功率,故D错误;故选BC.7. 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期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所示,现一半径为R的现状圆环其环面的竖直对称轴CD上某处由一固定的磁单S极子,与圆环相交的磁感应根对称轴成θ角,圆环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相等,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21年整理)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21年整理)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的全部内容。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1. 许多科学家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B 。

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是由安培提出来的C 。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

库仑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2. 用质量为M 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 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

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 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FB. mgC. ()22F mg +D. ()22F Mg mg ++3。

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x —t 图线如图所示。

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0t 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 在00t 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在增大C. 在00t 时间内的,乙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甲的平均速度大小D 。

在002t 时间内,甲、乙通过的位移相同4。

如图,小物块以初速度0v 从0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从0点斜向上抛出一个速度大小为02v 的小球,物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P 点相遇。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4分,第1-7小题为单项选择,8-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1.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如此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A.B.C.D.2.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假设空气阻力作用可忽略,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小明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研究小明在空中姿态时可把小明视为质点C.起跳时地面对小明做正功使小明获得初动能D.小明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3.如下列图,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如此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A.1:2cosθB.2cosθ:1 C.2sinθ:1 D.1:2sinθ4.如下列图,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A、B都有沿切线方向且向后滑动的趋势B.B的向心力是A的向心力的2倍C.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D.假设B先滑动,如此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A小于盘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B5.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开展,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在航天控制中心对其正上方某卫星测控时,测得从发送操作指令到接收到卫星已操作信息需要的时间为t〔设卫星接收到操作信息立即操作,并立即发送已操作信息回中心〕,假设该卫星运行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A.B.C.D.6.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u和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g取10m/s2,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最大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C.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7.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V/m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C.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升高D.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5V8.如下列图,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α=3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mg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剪断左侧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大小为gD.剪断弹簧最左侧瞬间,a球加速度大小为09.质量一样的A、B两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起同时受到大小不同的水平外力F A、F B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F A;经过4t0,撤去B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F B.两物体运动的v﹣t关系如下列图,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f A:f B=1:1B.A、B两物体所受水平外力大小之比F A:F B=12:5C.水平外力做功之比为W A:W B=4:1D.A、B两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2:110.如下列图,质量为m=1kg的物体自空间O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现仿此抛物线制作一个光滑滑道并固定在与OA完全重合的位置上,然后将此物体从O点由静止释放,受微小扰动而沿此滑道滑下,在下滑过程中物体未脱离滑道.P 为滑道上一点,OP连线与竖直成45°角,此时物体的速度是10m/s,取g=10m/s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v0为2m/sB.物体沿滑道经过P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为m/sC.OP的长度为5mD.物体沿滑道经过P点时重力的功率为40w二、实验题〔此题共2小题,每空2分,第11题4分,第12题10分,共14分〕1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屡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并计算初速度.〔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段保持水平B.应该利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一样E.应该用秒表测出小球运动的时间F.应该用重锤线画出竖直轴y轴G.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某同学根据所描绘出的运动轨迹,测量了轨迹上的不同点的坐标值.根据所测到的数据以y为纵坐标,以x2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图象,发现为过原点的直线,并测出直线斜率为k,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如此初速度v0=__________.1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与数字化信息系统探究“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将小车拉到水平轨道的O位置由静止释放,在小车从O位置运动到 A位置过程中,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了弹簧弹力与小车位移的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还得到了小车在 A位置的速度大小v A;另外用电子秤测得小车〔含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总质量为m.回答如下问题:〔1〕由图〔b〕可知,图〔a〕中A位置到力传感器的距离____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弹簧原长.〔2〕小车从O位置运动到A位置过程中弹簧对小车所做的功W=__________,小车的动能改变量△E k=__________.〔用m、v A、F A、F0、x A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3〕假设将弹簧从小车上卸下,给小车一初速度v0,让小车从轨道右端向左端滑动,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得到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c〕所示,如此小车所受轨道摩擦力的大小f=__________.〔用m、v0、t m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4〕综合步骤〔2〕、〔3〕,该实验所要探究的“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表达式是__________.〔用m、v A、F A、F0、x A、v0、t m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三、计算题〔此题共5小题,共46分.第13小题7分,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9分、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13.在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中,一辆赛车的总质量为m,一个路段的水平转弯半径为R,赛车转此弯时的速度为v,赛车形状都设计得使其上下方空气有一压力差﹣﹣气动压力,从而增大了对地面的正压力.正压力与摩擦力的比值叫侧向附着系数,以η表示.要上述赛车转弯时不侧滑,如此需要多大的气压动力?14.动车组是城际间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舒适等特点而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有一动车组由六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m=8×104 kg.其中第一节、第二节带动力,他们的额定功率分别是P1=2×107W和P2=1×107W〔第一节车厢达到额定功率如功率不够用时启动第二节车厢〕,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g=10m/s2〕〔1〕求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2〕假设列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求t=10s时,第一节和第二节车厢之间拉力的值.15.如下列图,长L=1.5m,高h=0.45m,质量M=10kg的长方体木箱,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当木箱的速度v0=3.6m/s时,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50N,并同时将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轻放在距木箱右端的P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木箱落到地面.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他摩擦均不计.取,求:〔1〕小球从离开木箱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2〕小球放上P点后,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3〕小球离开木箱时木箱的速度.16.如下列图为一传送带装置模型,斜面的倾角θ,底端经一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相连接,质量m=2kg 的物体从高h=30cm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25,与水平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2=0.5,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一段时间以后,物体又回到了斜面上,如此反复屡次后最终停在斜面底端.传送带的速度恒为v=2.5m/s,tanθ=0.75,g取10m/s2.求:〔1〕物体第一次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2〕从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求传送带对物体所做功与物体对传送带做功.〔3〕从物体开始下滑到最终停在斜面底端,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17.如下列图,空间有场强E=1.0×103V/m竖直向下的电场,长L=0.4m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05kg带电q=5×10﹣4C的小球,拉起小球至绳水平后在A点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运动至O点的正下方B点时,绳恰好断裂,小球继续运动并垂直打在同一竖直平面且与水平面成θ=30°、无限大的挡板MN上的C点.试求:〔1〕绳子至少受多大的拉力才能被拉断;〔2〕A、C两点的电势差;〔3〕当小球刚要运动至C点时,突然施加一恒力F作用在小球上,同时把挡板迅速水平向右移动3.2m,假设小球仍能垂直打在档板上,所加恒力F的方向的取值范围.2015-2016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4分,第1-7小题为单项选择,8-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1.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如此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该题考察了应用速度﹣﹣时间图象解决物体的追击与相遇问题,相遇的条件是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等.应用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这一规律,分析两物体是否会相遇.【解答】解:在速度﹣﹣时间图象里,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A、图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所以选项A错误;B、图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所以选项B错误.C、图象也是在t=20s时,两图象面积相等,此时一辆赛车追上另一辆;所以选项C正确.D、图象中当t=12.5s时,a的位移为x==71.875m,b 的位移为7.5×12.5m=93.75m,之后始终是B快,故不相遇,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图象法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应用图象法时注意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即图象的纵、横坐标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两条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的物理意义各如何.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图象具有直观、简单等优点;但是用图象法研究问题,一定要根据题意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景,正确画出物体的运动图象,这是应用图象解题的关键.2.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假设空气阻力作用可忽略,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小明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研究小明在空中姿态时可把小明视为质点C.起跳时地面对小明做正功使小明获得初动能D.小明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质点的认识.【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对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解答】解:A、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也是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错误.B、研究小明在空中姿态时,小明的姿态对跳高的成绩会有影响,所以不可把小明视为质点,故B错误.C、在小明起跳过程中,地面相对于小明的脚没有位移,所以不做功,故C错误.D、在小明下降过程,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变了.3.如下列图,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如此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A.1:2cosθB.2cosθ:1 C.2sinθ:1 D.1:2sinθ【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两个滑块分别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绳子对两侧的拉力大小相等.【解答】解:设绳的拉力为F,对两个滑块分别受力分析,如下列图:根据力的平衡可知:m A g=Fsinθm B g=Fsin2θ因此:【点评】此题关键是分别对两个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根底问题.4.如下列图,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A、B都有沿切线方向且向后滑动的趋势B.B的向心力是A的向心力的2倍C.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D.假设B先滑动,如此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A小于盘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B【考点】向心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定量思想;比例法;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A、B两物体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两物体的角速度大小相等,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判断.【解答】解:A、A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可知A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B受到盘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故A错误.B、因为A、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角速度相等,轨道半径相等,根据F n=mrω2,知向心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对AB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盘对B的摩擦力 f B=2mrω2.对A分析,有:B对A 的摩擦力 f A=mrω2,如此知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故C正确.D、对AB整体分析,有:μB•2mg=2mrωB2,解得ωB=,对A分析,有:μA mg=mrωA2,解得ωA=,假设B先滑动,可知B先达到临界角速度,可知B的临界角速度较小,即μB<μA,故D错误.【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A、B两物体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大小相等,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展求解.5.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开展,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在航天控制中心对其正上方某卫星测控时,测得从发送操作指令到接收到卫星已操作信息需要的时间为t〔设卫星接收到操作信息立即操作,并立即发送已操作信息回中心〕,假设该卫星运行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A.B.C.D.【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与其公式、图像.【分析】由匀速运动的可求得地球到卫星的距离,再由向心力公式可求得地球的质量.【解答】解:由x=vt可得:卫星与地球的距离为x=Ct;故卫星的半径为:r=R+x=R+Ct;由万有引力公式可得:G=m解得:M=应当选:B.【点评】此题考查向心力公式与运动学公式,要注意明确光速度为C,并能正确求出卫星的半径.6.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u和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g取10m/s2,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最大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C.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当△x为0.1m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此时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根据k△x=mg求出k,再求出最低点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最低点的加速度,与刚开始接触时比拟得出什么时候加速度最大,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为0.1m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为0.1m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所以可得:k△x=mg解得:弹簧的最大缩短量为△x最大=0.61m,所以F最大=20N/m×0.62m=12.4N.弹力最大时的加速度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为10m/s2,所以压缩到最短的时候加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C、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独的小球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故D错误.应当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能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以与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知道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一直做毒攻,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难度适中.7.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V/m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C.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升高D.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5V【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势;电势能.【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方程法;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两个等量的同种正电荷,其连线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由O点沿中垂线指向外侧;电量为2C仅在运动方向上受电场力作用从C点到B、到A运动的过程中,根据V﹣t图可知在B点的加速度为运动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如此判断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变化情况和加速度变化情况.【解答】解:A、据V﹣t图可知带电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最大为2m/s2,所受的电场力最大为2N,据E=知,B点的场强最大为1N/C,故A正确.B、据V﹣t图可知带电粒子的速度增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C、据两个等量的同种正电荷,其连线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由O点沿中垂线指向外侧,故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减小,故C错误.D、据V﹣t图可知A、B两点的速度,在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场力做的功W BA=10J,再用U AB==V=﹣5V,故D错误.应当选:A.【点评】明确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的特点是解此题的关键,据V﹣t图获取加速度、速度、动能等物理量是解此题的突破口.8.如下列图,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α=3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mg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剪断左侧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大小为gD.剪断弹簧最左侧瞬间,a球加速度大小为0【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与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解细线的拉力和弹簧的弹力大小.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球的瞬时加速度.【解答】解:A、B、对a球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得:细线的拉力为 T==2mg弹簧的弹力F=mgcotα=mg,故AB正确.C、剪断左侧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小球a所受的合力F合=T=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故C错误.D、剪断弹簧最左侧瞬间,细绳的拉力也发生变化,小球将开始做单摆运动,所以小球a所受的合力F合=mgcosα,加速度为gcosα,故D错误;应当选:AB.【点评】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的根本运用,知道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而剪断弹簧的瞬间,细线的拉力会发生变化.9.质量一样的A、B两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起同时受到大小不同的水平外力F A、F B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F A;经过4t0,撤去B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F B.两物体运动的v﹣t关系如下列图,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f A:f B=1:1B.A、B两物体所受水平外力大小之比F A:F B=12:5C.水平外力做功之比为W A:W B=4:1D.A、B两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2:1【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定性思想;方程法;摩擦力专题.【分析】根据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过程,求出各自运动的加速度之比,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的从而求出摩擦力之比,水平外力大小之比;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加速阶段和整个过程的面积比得出位移比,进而可求合外力做功和抑制摩擦力做功之比;由功率的定义式可得功率之比【解答】解:A、由图象可得,A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B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2=,故AB受到的摩擦力为f=ma,故摩擦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由图象可得,A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B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两物体所受水平外力大小之比F A:F B=12:5,故B正确;C、由上知,A、B两物体所受水平外力大小之比F A:F B=12:5,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即为位移,故AB位移之比为1:2,故做功之比,6:5,故C错误;D、在整个过程中位移之比为6:5,故摩擦力做功之比为6:5,功率P=可知,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2:1,故D正确应当选:AB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通过图象得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两个力的大小之比,以与知道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10.如下列图,质量为m=1kg的物体自空间O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现仿此抛物线制作一个光滑滑道并固定在与OA完全重合的位置上,然后将此物体从O点由静止释放,受微小扰动而沿此滑道滑下,在下滑过程中物体未脱离滑道.P 为滑道上一点,OP连线与竖直成45°角,此时物体的速度是10m/s,取g=10m/s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v0为2m/sB.物体沿滑道经过P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为m/sC.OP的长度为5mD.物体沿滑道经过P点时重力的功率为40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1. 许多科学家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B. 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是由安培提出来的C.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库仑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2. 用质量为M 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 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

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 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FB. mgC.()22F mg + D.()22F Mg mg ++3. 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x-t 图线如图所示。

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0t 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 在00t 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在增大C. 在00t 时间内的,乙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甲的平均速度大小D. 在002t 时间内,甲、乙通过的位移相同4. 如图,小物块以初速度0v 从0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从0点斜向上抛出一个速度大小为02v 的小球,物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P 点相遇。

已知物块和小球质量相等(均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可能是光滑的B. 在P 点时,小球的动能等于物块的动能C.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离斜面最远D. 小球和物块到达P 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相等5. 如图所示,一电子以0v 的初速度沿平行金属板的轴线射入金属板空间。

从电子射入的时刻开始在金属板间加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压,假设电子能穿过平行金属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只可能从轴线到上极板之间的空间射出(不包括轴线)B. 电子只可能从轴线到下极板之间的空间射出(不包括轴线)C. 电子可能从轴线到上极板之间的空间射出,也可能沿轴线方向射出D. 电子射出后动能一定增大6. 太阳系中某行星A 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但科学家里在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动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t 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

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 ,它对A 的万有引力引起A 行星轨道偏离,假设其运动轨道与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 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B 绕太阳运动的圆轨道半径为( )A. t R t T -B. 23t R t T ⎛⎫ ⎪-⎝⎭ C. 23t T R t -⎛⎫ ⎪⎝⎭D. 23t R t T - 7. 在真空中A 、B 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2Q 和-Q ,以AB 连线中点O 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场强大小关系有,a b c d E E E E >=B. 电势高低关系有a b a b d φφφφφ>==、C. 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 将一正点电荷没沿直线由a 运动到o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小于将该正点电荷沿直线由o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8. 如图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理想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将发生变化。

电压表12V V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12U U ∆∆、,已知电阻R 大于电源内阻r ,则( )A. 电流表A 的示数增大B. 电压表2V 的示数增大C. 电压表1V 的示数增大D. 1U ∆小于2U ∆9. 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从零开始逐渐升高到最大值,开始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不计重力),从点P 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 进入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 为磁场边界,它与极板的夹角为030θ=。

小孔Q 到板的下端C 的距离为L ,当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好垂直CD 边射出,则( )A. 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222m qB L U m =B. 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22m qB L U m=C. 能够从CD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23m mt qBπ=D. 能够从CD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6m mt qBπ=10. 如图,一物体m 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固定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力F 做功为60J ,此后撤去恒力F ,物体又经t 时间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是45JB. 撤去力F 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JC. 开始时物体所受的恒力2sin F mg θ<D. 物体的最大重力势能是45J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1. (6分)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完全相同。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求出。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A. 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B. 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C. 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D. 防止纸带上点迹不清晰(2)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E 、F 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0.87cm 、4.79cm 、8.89cm 、16.91cm 、26.03cm 、35.15cm ,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则由该纸带可知本次实验中橡皮筋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m/s 。

12. (9分)现有一只电压表有刻度但无刻度值,提供以下可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一个电压表的满偏电压g U 。

A. 待测电压表1V ,满偏电压约3V ,内阻13000v R =Ω,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B. 电流表A :量程0.6A 、内阻A R 约0.1ΩC. 电压表2V :量程15V 、内阻2v R 约15k ΩD. 标准电阻110R =ΩE. 标准电阻210R k =ΩF. 滑动变阻顺R :最大阻值200Ω G . 学生电源E ,电动势15V ,内阻不计 H. 开关一个(1)为了尽可能精确地测量电压表的满偏电压,标准电阻应选__________________,电表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方框中已画出部分实验电路图,请你完成剩余的部分电路图,并标上题目中所给仪器的字母代号。

(3)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压表1V 的指针偏转了n 格,可计算出满偏电压g U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式中除题目已给的物理量外,其他字母符号表示的物理量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45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如图所示,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一车队,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第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止线相齐,汽车长均为 4.0l m =,前面汽车尾部与相邻汽车的前端相距均为1 1.0d m =。

为了安全,前面汽车尾部与相邻汽车的前端相距至少为2 5.0d m =才能开动,若汽车都以22/a m s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绿灯亮起瞬时,第一辆汽车立即开动,求:(1)第六辆汽车前端刚到达停止线时的速度大小v ;(2)从绿灯刚亮起到第六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相齐所需最短时间t 。

14.(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都为m 的物块A 和B ,A 紧靠着固定的竖直挡板,A 、B 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 、B 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 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为2092mv 。

在A 、B 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的长略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

放手后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 继续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向左匀速运动、速度为0v 的物块C 发生碰撞,碰后B 、C 立刻形成粘合体并停止运动,C 的质量为2m ,求:(1)B 、C 相撞前一瞬间B 的速度大小; (2)绳被拉断过程中,绳对A 所做的功W 。

15. (9分)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θ,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B点。

物体A的质量为m,开始时物体A到B点的距离为L。

现给物体A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使物体A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物体A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被弹回到B点。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此过程中:(1)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16.(9分)如图所示,绝缘光滑水平面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相切于C。

竖直直径GC左侧空间存在足够大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

GC右侧空间处处存在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水平向里。

一质量为m,电荷量q的带正电滑块(可视为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恰好能通过圆周的最高点G进入电场。

已知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mgEq=,AC间距为4L R=,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滑块落回水平面的位置距离C点的距离x。

17.(11分)一足够长的粗细均匀的杆被一细绳吊于高处,杆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一个细环,如图所示,断开轻绳,杆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杆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杆立即获得等大反向的速度。

已知杆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重力加速度为g,k>1)。

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

求:(1)杆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的过程中,环的加速度;(2)杆与地面第二次碰撞前的瞬时速度;(3)从断开轻绳到杆和环静止,摩擦力对环和杆做的总功。

参考答案1. B2. D3. C4. A5. C6. B7. A8. AC9. AC 10. BC 11. (1)B (2) 2.28 12. (1)E C(2)如图:(3)()121V V NUR n R R +;电压表2V 示数U13. (8分)解:(1)第六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的距离()115125.0s d m =+=由212v as =,得10/v m s =(2)设第二辆汽车刚开动时,第一辆汽车至少已行驶的时间1t , 则第二辆汽车刚开始时,第一辆至少行驶的距离221 4.0s d d m =-=,而22112s at =, 从绿灯刚亮到第六辆汽车刚开始至少所需时间21510.0t t s == 第六辆汽车刚开动到前端与停线相齐所需时间3 5.0vt s a==, 从绿灯刚亮起到第六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相齐所需短时间23t t t =+,得15.0t s =14. (8分)(1)B 与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02B mv mv =,解得:02B v v = (2)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块B 的动能,则212p BO E mv =,解得:03BO v v = 绳子拉断过程,A 、B 系统动量守恒BO B A mv mv mv =+,解得0A v v =由动能定理可得,绳对A 所做的功为2201122A W mv mv == 15. (9分)(1)物体A 由开始运动直至B 点的过程,设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cos mg mg ma θμθ-= ①由运动学公式得:2202B v v aL -= ②联立①②两式得()22sin cos B V gL v θμθ=-+ (2)设弹簧最大压缩量为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