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33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躬自厚而薄责于外。
译文:反躬自问要严厉一点,而责备别人要宽松一点。
——《春秋繁露·仁义法第二十九》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
译文:过分富贵就容易骄奢,过分贫穷就容易忧愁。
——《春秋繁露·度制第二十七》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译文:得志成功之时,不能不有所警惕。
此言得志成功更应谨慎,切不可得志忘形,否则便会祸生患至。
——《春秋繁露·竹林》
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
译文:天地生育万物是用来养活人的。
——《春秋繁露·服制像第十四》
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译文:善事没有因为小而不作的,恶事没有因为小而不去除的。
——《春秋繁露·盟会要第十》
乱国之臣,虽不墓杀,其罪皆宜死。
译文:扰乱国家的臣子,即使不是篡权就君,他的罪过也该处死。
——《春秋繁露·楚庄王第一》
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
译文:如果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那么儿子就不像儿子的样子:如果君主不像个君主的样子,那么臣子就不像的臣子的样子。
——《春秋繁露’玉杯第二》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译文:使百姓服从君主,使君主服从于天,这是春秋的大义啊。
——《春秋繁露·玉杯第二》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译文:不懂的就要问,不会的就要学。
——《春秋繁露·执贽》
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译文:能够让万民之心归往,得到天下万民的拥戴,一定是无敌于天下的。
——《春秋繁露·灭国上第七》
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
译文:不能立功,即使有贤名,也不能给予他奖赏。
此言奖赏要依功而行,而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名誉好坏。
——《春秋繁露·考功名》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译文: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不在于爱自己;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不在于端正别人。
——《春秋繁露·仁义法第二十九》
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译文:善于调养自身的人,以积蓄精力为最宝贵;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以积聚贤才为正确的途径。
——《春秋繁露·卷七》
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译文:要想判断弯和直,最好用绳子来衡量;要判断是非,就要按照圣人对事物的定义称谓来判断。
——《春秋繁露·卷十》
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译文:君子如果在羞辱中苟活,还不如光荣地死去。
——《春秋繁露·卷二》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天生的浑朴素质;善良,是教育的结果。
——《春秋繁露·卷十》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译文:用仁义的方法来帮助别人,用道义来端正自身。
——《春秋繁露·仁义法》
赏罚用于实,不用于名。
译文:赏罚要落到实处,就要有事实依据,不能只为了虚名而任意赏罚。
赏是为了激励,罚是为了警醒,如果二者不能据实而行,那么赏罚就毫无意义。
——《春秋繁露·考功名》
不知来,视诸往。
译文:不知道未来,就要看看过去。
历史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可以通过历史,知晓未来。
——《春秋繁露·精华》
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译文: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纲”,其大意是,臣子必须服从国君,儿子必须服从父亲,妻子必须服从丈夫。
——《春秋繁露》
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译文:君子认为屈辱的活着,不如光荣的死去。
——《春秋繁露·竹林》
卵待复而为雏,茧待缲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
译文:鸟蛋须孵才能变成小鸟,蚕须缲才能抽出丝,人须经过教育才能人性变善。
这句话以孵蛋为鸟、缲蚕成丝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人性的改变需要经过学习与教化的道理。
意在强调学习对改造人的重要性。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译文:善于为人师的,既要使自己的理论或学说臻至完美,又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
此言良师应当为人师表,道德文章并重。
——《春秋繁露·玉杯》
无伐名木,无斩山林。
译文:不要砍伐名贵珍稀的树木,不要伐尽山上的林木。
这个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即要保护珍稀树木,反对滥伐山林。
——《春秋繁露·求雨》
匿病者,不得良医。
译文: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人,不会有高明的医生为其治疗。
这句话用来比喻掩饰自己的过失。
——《春秋繁露·执贽》
圣人积聚众善以为功。
译文:圣人善于积聚众人的力量而成就大业。
此言治国安邦要发挥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众人的作用。
——《春秋繁露·考功名》
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译文:气中的纯净部分是精华,人中的纯洁者是贤才,修身养性的以积累精气为宝贵,治理国家的以聚拢贤才为原则。
——《春秋繁露·通国身第二十二》
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辅其邪枉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
译文:有些人不仁不智,但却拥有一些才能,这些才能一定会帮助他的邪狂之心,帮助他做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约束,这样会增加其错误,家重其罪恶。
这说明了无德有才之人对社会的危害。
这种人很有才干,狡计百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加以约束,激浊扬清,他们只会做更大的坏事,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危害。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译文:君子不隐暪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发问,不会的就去学习。
遂则教化行而风俗美。
——《春秋繁露》
人有喜怒哀乐,犹天之有春夏秋冬也
译文:人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就像天有春夏秋冬四季一样自然。
——《春秋繁露·卷十七》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译文:天地之间的气是一个整体,分化为阴阳两极,又生出四时的变化,再表现为五行的演变。
——《春秋繁露·卷十三》
卵待复而为雏,茧待缲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
译文:鸟蛋需孵化才能变成小鸟,蚕须缲才能抽出丝,人须经过教育才能人性变善。
——《春秋繁露》
夫人之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
译文:有仁义道德的人,虽然贫穷,但却能自得其乐;那种毫无仁义道德的人,虽然富有,但却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财产。
——《春秋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