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然著作《七种体型隐藏的心灵密码——身心能量整合的秘密》第7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现在问你一些问题,如果你有情绪,可以哭出来,想说什么也都可以人生经历,看 看你是怎么长大的。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我按摩着她的背部。
“挺平静的。”她平静的声音下涌动着巨大的情绪暗流。 “你还记得爸爸妈妈把你送走的过程吗?你还记得那个孩子会经常想什么 吗?现在你在内心和那个孩子做个连结。你可以回到很久之前,去看看那个孩子 你还得在你四五岁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吗?”我开始按摩她尾椎及腰椎的位置。她 开始了哭泣。“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性格的主要特点, 在六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而黄帝内经讲“腰为肾之府,肾主惧”,所以腰这里 储存着人的不安,而尾椎又对应着六岁以前的经历。这个地方如果摸上去是干瘪 的,说明在生命的最早期缺乏双亲的支持和陪伴,不安的感觉也就无时不在,特 别强烈。 “一个孩子在干活儿,洗衣服。” “你做一件事情,走近那个孩子。” 她不回答,我感觉到了一股力量,推开我的力量。
一次“身心能量整合疗法”初级班的课堂上,学员张晓莉主动站起来向我咨 询。她说自己的后背一直很疼,尤其是看到我在课堂上处理其他学员的问题,她 感到好像自己也经历了一次洗礼,很受触动,后背就更疼了。其实疼痛很多时候 是在提醒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了,也是治愈我们的过程。每一次 上课,我都会在课堂上挑选一些学员做现场处理,而每一次的处理,都会调动和 释放很多能量,所以课堂上的心理能量场是非常有利于治疗身心疾病的。这会让 很多即使没有被现场治疗的人产生共鸣,有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得到治愈。
但是,他们不会给自己留下时间,而是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工作和思虑当中。 他们也很少给自己的亲人留时间。他们能给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信任,因为信 任对于他们而言是太困难的事情。同样,他们给身边人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信任。 而他们一旦信任你,就会下意识地把你当成他自己来对待,他就会在潜意识当中 相当严格地要求你,同时也不让你闲下来——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对你最好的礼物。
当我检查张晓莉的身体时,发现她的后背是完全弓起来的,腰部又是凹陷下 去的,违背了正常的生理弯曲。这说明她很可能是思虑型。而她能如此主动地提 出问题,我想她的困扰一定很大的了。
“能跟我们讲一讲你心里经常想些什么吗?”我通常都是以一个开放性的问 题开始我的治疗。
张晓莉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我很小就会打算自己将来的生活。” “从小你就在规划自己的人生,因为没人能帮助你,是吗?”很难想象一个 小孩就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的情景。 “是这样的。” “你小时候跟谁长大的?” “爷爷奶奶。”张晓莉的肩胛部是塌陷的,这里的缺失代表她童年时父母养 育的缺失,所以我猜测她不是跟父母长大的。这个问题显然触动了她的心事,她 开始抽泣。 “你能告诉我你的眼泪代表什么吗?” 没有回答,隐忍的抽泣一声声传来。 “你可以哭出来。”随着我的鼓励,哭声渐渐清晰起来。 “我们通过认识人的身体来认识到这个人是怎样长大的。她的整个生理弯曲 是变形的,这是个很苦命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而且她父母 的感情很不好。是这样吗?”我一边按摩一边给所有的学员做讲解。 “他们两个是经常吵架。”张晓莉的回答印证了我的话。 “他们两个经常冲突。是吗?” “对。” 之所以知道她的父母之间有冲突,是因为她的脊椎不但生理弯曲变形了,而 且还形成了脊柱侧弯。我们左半个后背代表和母亲的关系,右半个则代表和父亲 的关系,当父母的关系是高度冲突、紧张的,并且这种冲突长期严重影响着我们 的情绪时,我们后背左右两侧的肌肉,韧带和经络就会不同程度的紧张起来,体 现出来就是脊椎在这两股对抗力量的冲突与纠结中侧弯了。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是 父母关系的写照。在我们五行家庭系统中,父亲是属火,代表天;而母亲属水, 代表地。当天地经常激烈的冲撞时,可想而知孩子一定长期处在紧张、焦虑、惊
“你能吗?告诉我。”我需要穿越她的阻抗,穿越她的人生,带她一起。 “我不敢。” “那个孩子在看着谁?你能知道吗?” 还是沉默。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孩子,有的理论把它叫做内在 小孩。这个内在小孩决定着我们成年以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众多的心理 问题和心身疾病的起因都和这个内在小孩的缺失有关。所以在我的治疗中,我常 常会带个案穿越自己,去接触那个内在小孩,看看它的需要,满足它的缺失,从 而在内心深处开始自发的疗愈。但是张晓莉却不愿意接触她的内在小孩,她一句 “我不敢”里该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和疼痛啊。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吗?” 沉默。 “还记得她吗?”我追问道。妈妈是每个人心中力量的源泉,也是我最常借 用的资源。 “记得。” “如果妈妈在你面前,你想和她说什么?讲出来,把你最想说的话讲出来, 我们在陪伴你。” 沉默! “和妈妈讲出来。” 沉默!! “喊出来。”我示意助教握住她的手,给她一些力量。 她终于开始哭泣。 “喊出来,那是一句什么话?” “我想告诉你,我才是孩子。”声音还是很轻。 思虑型通常都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强烈的不安全感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总 是要行动,在创造中抵抗着焦虑与紧张;另一种则是很缺乏行动力,容易陷入抑 郁,在抑郁中哀叹着自己的焦虑。像张晓莉,她的臀部是干瘪的,这种人通常都 是很缺乏行动力的。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能量,他们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很难有勇 气去面对过去的痛苦和童年的恐惧,所以阻抗会显得很严重,“沉默”、“看不见” 和“不知道”是他们最常见的回答。我很清楚,此时需要咨询师有更多的耐心,
第七章 思虑型:防患于未然
思虑型有很强的逻辑性,他们总是考虑很多事情,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他们 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总能发现别人想不到的危险,他们的人生总是围绕着一个中 心:杜绝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思虑型的认知当中,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而且自己是不被保护的。他们认 为:要想安全,就要把一切的危险都考虑到,并且提前避免所有的危险,提前解 决所有的障碍。所以思虑型是天生的安全卫士,他们总是时刻提高警惕,及时发 现困难和危险。在思虑型的身边,你会很安全,因为他们把所有不安全的因素都 考虑到了。但你会感觉很不安全,因为他们的神经片刻都不放松,他们的焦虑和 紧张会感染你,让你觉得这是一个不安全的世界。他们的格言是: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
呢?”他说:“那我还是下飞机吧。”于是,他匆忙下了飞机。可是当我到达北京, 开始上课的时候,却意外的在课堂上见到了他。原来,就在他下了飞机之后又觉 得听课很重要,于是搭了下一班飞机连夜赶到了北京。但是,在三天的课上,他 一直在为没有见老师的事情而焦虑。就这样,他每天都处在两难中,惶惶不可终 日。
这样的人,我把他们称作思虑型。他们每天忧心忡忡,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他们有很强的创造力,不停地寻找着能让自己安下心来的事物;他们通常在事业 上发展的很好,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他们就像飞转的车轮一样,不停地运 转着;他们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稳定的环境,他们一般不喜欢改 变现状,因为改变太不安全了——他们一直都在追求着稳定和安全。因为焦虑, 他们行色匆匆。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和思虑型开玩笑,说:“无论我问你什么问题,你一 定都会回答‘可能吧,差不多吧,也许吧’。”当我刚刚说完这句话后,就像是证 明一样,他通常会马上跟一句:“也许吧。”于是经常会引起哄堂大笑。他们很少 肯定地回答问题,一个是因为肯定地回答要承担责任。那对他们来说太不安全了。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永远都处在一个怀疑的状态,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他们不会肯定 地回答。
◆沉默的背后——思虑型的故事 ◆怎么吃都不长肉——思虑型的外在表现 ◆没有安全的世界——思虑型的内心世界 ◆自我调节:假如你是思虑型
◆沉默的背后——思虑型的故事
王先生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与他初识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我跟他讲了“身 心能量整合疗法”的大致构架,他很感兴趣,恰好过几天我在北京就有一期“身 心能量整合疗法”初级班,他很想参加。可是,他同时还有一件想做的事情,就 是要去杭州见一位老师。于是他就问我:“肖老师,您说我是去听课呢?还是回 杭州去见那位老师呢?”我回答他:“你自己决定!”他很为难,因为他去听课就 不能见老师,去见老师就不能听课。他进行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思想斗争,终于决 定跟我去听课。然而,当我们两个已经登上前往北京的飞机,且飞机即将起飞的 时候,他突然跟我说:“我要是去听课就真的见不到老师了!”我说:“那怎么办
词,这正是我需要的。 “现在什么感觉?”我一边按着她的肩胛部位一边问。 “安全的感觉。”她轻轻地回答。其实不是我给她安全的感觉,而是肩胛这
个部位通常与父亲和母亲相联结。只有她重新建立起与父母的联结,才有可能找 到安全感。这个世界是否安全?他人是否能够信赖?每个人的答案截然不同,这 些基本的信念,形成于我们生命最早的几个年头,也就是我们对家庭的感觉和与 父母的联结。弱小的孩子,只能从养育者那里获取安全感,肩胛处塌陷源于和父 母联结不良,代表着安全感的缺失,并成为性格中焦虑与紧张的发源地。
恐之中,这种性格特征往往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你能告诉我你经常都想些什么吗?”虽然这个问题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但
张晓莉的回答并没有提供咨询所需的线索,所以我又一次追问。 这次她没有回答,思虑型多半都是多疑的人,她大概也在揣测我再一次问她
的用意。“虽然你在规划人生,你找到自己的家了吗?”我直接点出了问题所在。 “没有,我一直在找一种让自己很安全的感觉。”她开始碰触“安全”这个
通过轻柔的按摩和温和的引导,让她感到安全和受保护,再和她一起找到内心能 量的源泉和问题突破口。
“喊出来!妈妈、我才是孩子。” “妈妈,我才是孩子。” “我需要你照顾,喊出来!” “我需要你照顾。我不想做你的妈妈!” “妈妈是个小孩子,是吗?” “恩。” “爸爸呢?” 沉默。看来爸爸也是一个难题。 “你看着爸爸,你想和他说什么。”我很希望她能自己说点什么,她自己的 话最有力量。但是她却不开口。我只好继续带领她:“你可以这样和他讲吗?爸 爸,我很无奈。” 她很犹豫地回答一个“嗯”,看来很多的情绪都被她压抑着。 “你做了爸爸妈妈的妈妈,是吗?” 张晓莉一边哭,一边又试图爬起来擦眼泪。 “不要管你的眼泪,让它继续流,你能和自己在一起吗?”思虑型通常会比 较介意自己的表现,所以她不停地去擦眼泪,也是她无意识中希望留给人们一个 好的形象。但是现在正是打破她固化模式的好时机,让她开始感觉跟自己在一起, 而不需要去向外界索求:“你能做到吗?如果你做不到,我们帮不到你,你愿意 做下去吗?” “我愿意。” “告诉我这个世界上谁能帮你?” “自己。”这是个标准答案,但从她回答的速度看,这个回答来自头脑的反 射,但并非出自内心。 “我们现在可以帮助你,你愿意吗?” “恩。” “我们在拉你的手,你已经长大了,而且你非常有力量。你有这样一个经历, 你长大了。你照顾着你的爸爸和妈妈,你是一个很棒的孩子。我相信你有力量自
“你能走近她吗?” “我不行。” “因为你们之间有一堵墙,她谁都不会信任的,她也不会信任你。是吗?” “是。” “这个世上你最信任谁?” 没有回答。信任对于思虑型来说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能告诉我吗?” “没有。” “这个世界上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是吗?你能看到这个孩子在一个空旷的地 方,她在看着你。她经常问自己我来自哪里,是这样吗?” “是,我是谁?” “是,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她很害怕,因为她找不到自己。她自己是不存在 的,对吗?” “对。” “知道她在等谁吗?”在我提问的时候,张晓莉忽然支起身子,向旁边的助 教要纸巾来擦鼻涕,这又是一个信号:她在推开我。“不要管你的眼泪也不要管 你的鼻涕,”我把手放在她头上,继续说:“今天,我们在陪伴着你,我们去找回 你自己。你愿意吗?” “愿意。” “我们去看看那个孩子她在等谁?你试着走近她,好吗?” 沉默,依然是沉默。我明确地知道,这种沉默意味着阻抗。阻抗是心理治疗 中常遇到的情况,它是个案对自己的某些情绪或经历的回避。阻抗对于个案来说, 就是她加强了自我防御,而对于咨询师来说,往往也证明找对了治疗方向。人的 心理跟人的身体一样,遇到疼痛就会收紧,条件反射一般离开那个使自己疼痛的 物体。而疼痛恰恰意味着改变的必要性,所以咨询师在心理治疗中都会很注重阻 抗的处理,在阻抗产生的地方常常潜藏着转折性突破口的出现。 “我们共同做一件事情,我们在陪伴着你,我们帮助你,我们共同走近那个 孩子。可以吗?” 还是沉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