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腊八节的作文1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腊八节的作文1000字
相关腊八节的作文1000字篇一
爷爷八十岁时,背着手,在雪地上走路嗖嗖快。

腰不弯,气不喘,寒风掠过谢顶脑门时,后勺一圈儿白发就势扯上了银色胡子,蜿蜒地
挂在腮边。

他声如洪钟,常吓得儿孙们颤抖。

见着黄米饭就笑眯眯的,非常温顺。

那时,母亲为了讨爷爷欢心,一到冬天就隔三差五地焖黄米饭。

尤其到腊八日子,黄米饭做得更要有名堂。

淘米时要轻搓慢漂,挑出
匀溜的白底紫花饭豆,先煮了八分熟,捞起来攒进小碗里。

烧沸水下锅,奶黄的米粒翻滚,铁勺子沿了锅边转圈搅动,灶坑里秸秆呼呼响。

少顷,豆子们愉快地散进来,淡淡的甜香在蒸汽里氤氲。

直到泛出稠
亮稠亮的光泽,跳动地映入眼帘,盛起一撮儿,拽出黏黏的一道豆花
绺子。

母亲就麻利地取出一个大肚蓝边瓷罐,放在锅台角上,一勺一
勺往里装黄米饭,满满登登后,细心地盖上盖。

盖子上正好搁进去两
个小碗,一小碗白糖,一小碗荤油梭子。

先用小棉被包了,再一闪身
到柜橱里取一块干净的屉布子,兜着罐底系出一个结实的结,恰能容
胳膊伸进套子里,挎着走。

屋外的阳光冻得哆嗦,雪花聚在窗台上,堵得视线都瘦了。

母亲
吆喝着,从大柜里掏出两条厚棉裤,规规矩矩地站在炕上,我们偷偷
地捅那大棉裤,它们变得东倒西歪,像是不停地笑。

豁牙子弟弟淌出
口水,我们脱掉只能猫在屋里的薄棉裤,穿上迈不开步的厚棉裤。


腰连着兜兜,两根带子从后背斜拉过来,扣和钮挤在肩膀上。

完后,
又包了围巾,只露出眼睛,搬起那个黄米饭包裹。

母亲先走几步,用
力推开房门,屋里涌动的白色气体咆哮着鼓出来,我和弟弟也站在门
外了。

腊八冻掉下巴,差不多是一年里最冷的天。

土房子缩脖低头的挺着,栅栏门、羊肠道都默不作声地抽着脸,平时三五条疯跑的狗,正
夹着尾巴,堆在窝里草堆旁,凄凉地哼哼。

爷爷家在后趟房的东头,
风夹了雪粒子吹过来,我和弟弟趔趄着,眉心和鼻子头通红通红,似
要结冰了。

鞋底子邦邦硬,踩在雪地里发出喤喤的响,我伸手拉弟弟,他的鼻涕流出来了,冻在鼻子头上。

看他撇嘴要哭,我连忙喊着:
“那个黑老鸹!”他仰起脖子,忘了冷,看见高处一根电线上裹了厚
厚的霜,亮晶晶的,正蹲着一个黑老鸹,探头探脑,左右张望。

忽而,--嘎--嘎--嘎--扇几下翅膀,飞走了,簌簌落下一串串霜花。

我搀着弟弟,胳膊让这个棉包袱坠得生疼,手插不进兜里暖和,
冻得红刺刺的,皮都肿起来了。

好不容易看见爷爷家大门桩子了,那
是一截老树的枯木桩子。

一半身子被抹进黄泥墙里,露初半侧疙瘩琉球、愤怒的脸,顶部锯掉了,积了一坨子雪,像戴了白绒帽子,静静
地立在栅栏边上。

前两年,我一看见它就哭,它像爷爷,我就怕他发
火的样子。

我曾拿着长木杆子,把爷爷家窗户纸糊的外屋门捅得稀巴烂,爷爷从外边回来,跳起来、大声喊着,要用大板子砸死我!我一
看见他,就逃得远远地。

我和弟弟好不容易拽开爷爷家的门,冰把门缝隙封死了,发出嘎
巴一声。

爷爷在里屋喊开了:谁呀!我的腿一抖,忙答应着,三步两
步冲进屋,把包裹放在炕上,一层层打开,端出瓷罐。

黄米饭还冒热气,爷爷的眼睛眯着,奓着手,大声叫着:筷子!筷子!小嫂子忙递
过来一双筷子。

爷爷把瓷罐捧在怀里,先夹一口白糖,抿一口黄米饭,目光柔和地咂着嘴,白胡子都快把嘴唇盖上了,一撅一撅的。

哦,爷
爷的眉毛都是白的,粉红的脸颊,粉红的鼻子头,粉红的脑门,像个
孩子一样。

小嫂子拉着我的手,学着爷爷的样子:今儿早起来就念叨,腊八了,得吃黄米饭,黏黏下巴,要不出门该冻掉了!奶奶活着时,爷爷
睁开眼睛就吃上黄米饭了!小嫂子委屈地低头说:“爷爷说我做的黄
米饭不好吃。

”我看着小嫂子,不知说什么好,爷爷的大孙媳妇多好
看呢。

奶奶走很多年了,爷爷炕上的铺盖卷都是两套。

他一套,奶奶一套。

太阳下山就睡觉,他给奶奶先铺上被子,叨叨咕咕说着话,直到
自己也睡去了。

天空还挂着月牙,爷爷就携着黎明的清凉下地干活了。

他愿意种糜子,老秋时,那些垂头羞涩的糜穗子,秀气、文静又朴实,像奶奶一样。

小仓房里满囤的糜子,奶奶就会欣喜地捧起来,金红色
的糜粒子,光滑饱满,从指缝间倏忽地过了。

就像现在,爷爷喜欢这
种感觉,香甜地吃一顿黏米饭。

相关腊八节的作文1000字篇二
这个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
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个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
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
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
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其中以北平的最
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
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
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
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
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

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能够摆上双狮或是
四头小狮子。

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能够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

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个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之说,意指腊八这个天非常冷,吃腊八粥能够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

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关中一带到了这个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

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