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扦插苗的根系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尾松扦插苗的根系结构
陈惠敏
【摘要】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间,采用不同直径的穗条和不同容器进行马尾松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直径对马尾松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性状(Ⅰ级不定根数、Ⅰ级不定根根长)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插穗直径的增加,扦插苗生根率、生根性状依次递增.选择瑞典BCC 77穴有边缝的容器来扦插马尾松,扦插苗产生的Ⅰ级不定根数量最多,效果最好.
【期刊名称】《种子》
【年(卷),期】2014(033)003
【总页数】4页(P110-113)
【关键词】马尾松;扦插;插穗直径;生根率
【作者】陈惠敏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福建漳平 3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8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也是福建省的造林“当家”树种和主要工业原料林树种。
伴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对松木资源需求量的急速增长,马尾松造林显示出非常广阔的前景。
目前,该树种良种供应主渠道是种子园。
“六五”期间福建省营建的种子园目前已基本进入投产盛期,但由于投产迟、单产低且不稳定,希望获得一定种子产量的预期目标大多未能实现,造成良种供求矛盾突出。
为解决良种供求矛
盾,无性扦插育苗和种子园生产种子一起构成良种繁殖的主要形式。
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是国家级马尾松种质资源收集库,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对马
尾松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进行了研究,在马尾松扦插繁殖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对马尾松扦插苗的根系结构[1]研究很少。
本试验将针对这方面开展研究,探讨马尾松扦插效果,旨在为提高马尾松扦插育苗的生根率、降低育苗成本和马尾松扦插育苗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供林业生产上实际应用。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场部内的简易温室塑料大棚内,东经 117°35',北纬25°15',海拔350~400 m,年平均气温20.3℃,年平均降雨量1 509 mm,相对湿度77%,无霜期310 d以上。
1.2 穗条来源
穗条来自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厚福良种繁殖基地采穗圃[2]内。
前人研究表明,采穗母株对扦插效果影响很大,为此,笔者选择2012年3月份营建的采穗圃的母株,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萌条作为穗条。
1.3 采穗及插穗处理
采穗时间选择在9月中旬的早晨。
采下的穗条当天下午就制好穗,当天扦插完成。
将采下的穗条自然站立着放入桶底装有少量清水的桶内并用湿毛巾覆盖以防止穗条失水。
采回来的穗条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用单面刀片切去切口的变色部分,保持切口平整并保留余下的全部针叶,穗条长5~10 cm,切口处沾上生根粉,然后扦插。
1.4 扦插基质
基质为椰糠∶珍珠岩∶黄心土比例为4∶3∶3。
基质在扦插前1 d配制搅拌均匀入苗盘,用50%的多菌灵溶液对基质进行充分的消毒,备用。
1.5 试验设计
1.5.1 不同直径扦插试验
试验安排在2012年9月中旬,设置5种不同直径的穗条,即≤0.25 cm、0.26 ~0.3 cm、0.31 ~0.35 cm、0.36 ~0.4 cm 和 0.41 ~0.5 cm;每处理分 3 个重复,每重复40根插穗,同时设置10个插穗进行定期观察生根状况;2013年3月中旬
开始全面调查生根率和其它生根性状(Ⅰ级不定根数量及根长)。
1.5.2 不同容器扦插试验
扦插容器[3]为瑞典BCC集团生产的单杯苗盘系统,见图1,一种苗盘是有77
个独立的苗杯有边缝的苗盘,穴容积为150 cm3,简称“77有”;一种苗盘是40
个苗杯虽独立却连体无边缝的苗盘,穴容积为75 cm3,简称“40无”;一种苗盘
是有96个独立的苗杯无边缝的苗盘,穴容积为65 cm3,简称“96无”;一种苗
盘是有96个独立的苗杯有边缝的苗盘,穴容积为65 cm3,简称“96有”。
来扦插试验,每处理分3个重复,调查Ⅰ级不定根数量。
数据处理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
1.6 插后管理
马尾松扦插繁殖成功的关键在于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控制[4,5]。
马尾松扦插期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90%之间,理想的气温应当控制在25℃左右。
扦插好的育苗盘放在温室内用砖头砌成的苗床上培育,利用空气切根原理架空育苗具体做法:扦插后的第1个月(形成愈伤组织前),每天从08:00~17:30大约隔2 h喷雾1次,在13:00增加1次喷雾。
因为是在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0% ~90%之间,保持插穗的松针湿露但不积水;1个月后适当降低喷雾的次数,相对湿度保持在70% ~80%之间.另外,在扦插苗生根前拉起遮阳网,避免阳光的直射和降低晴天时温室内过高的温度;要注意每天通风。
插后,定期轮换喷施适当浓度的多菌灵、
代森锌、敌克松杀菌剂溶液,刚开始每周2次,对插穗进行消毒和降低插穗的水
分蒸腾;愈伤组织产生后还要定期喷施叶面肥或点施颗粒复合肥以补充插穗生长的养分需求。
2.1 马尾松扦插苗的根系结构
马尾松扦插苗的根系结构[6]不同于实生苗,见图 2。
马尾松扦插生根时一般在穗条基部(即切口处)先形成愈伤组织(如图2②),然后从愈伤组织上长出不定根,称之为Ⅰ级不定根。
从Ⅰ级不定根再长出的根称之为Ⅱ级不定根。
从Ⅱ级不定根发出的细小的根称之为须根。
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穗条切口烂掉一截穗条,不定根就从针叶基部直接长出。
扦插苗的根系没有主根,只有不定根,生根能力强的,在离穗条切口以上10~20 mm处,在针叶基部也可长出不定根(如图2①)。
2.2 不同插穗直径的的扦插苗根系调查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插穗直径的增加,扦插苗生根率越来越高,穗条直径为0.36~0.4 cm时,生根率最高,达95.3%,Ⅰ级不定根数量也达到最多。
至于穗条长、插穗深对扦插苗生根的影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生根率的影响不是很大。
2.3 不同容器的的扦插苗根系调查(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用瑞典BCC 77穴有边缝的容器来扦插马尾松,扦插苗产生的Ⅰ级不定根数量最多,效果最好。
另外3种的容器生根情况差别不是很大,有无边缝对扦插苗生根没有很大影响。
马尾松是属于难生根树种,在扦插繁殖优良品种过程中还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如穗条长度多少最适合扦插、插穗深度是多少最有利于马尾松扦插生根等等。
生产上要采取各种能促进生根的方法来培育扦插苗。
选择马尾松穗条直径在0.3~0.50 cm的穗条来扦插,其扦插生根效果显著。
扦插生根能力主要与容器的大小有关,基质越多,扦插生根能力越大,反之,则越小;为培育壮苗,促进苗木上山造林后早生快长,同时,为降低造林及运输成本,宜选容积100~150 cm3的容器
来扦插马尾松或其他树种。
【相关文献】
[1]吕文.难生根树种嫩枝扦插技术及生根机理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1993,9(3):14 -20. [2]李永进,丁贵杰,全红梅,等.插穗直径和洗脱处理对马尾松插穗生根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1):104-107.
[3]洪长福.桉树不同容器扦插育苗效果比较[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6):26 -28. [4]陈惠敏,陈亚斌,林文奖.不同调节剂和管理方式促进马尾松扦插生根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4):84 -86.
[5]谭建萍,马明呈,张文.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柴达木地区枸杞嫩枝插穗根系生长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5):23 -26,59.
[6]廖成章,余翔华.分形理论在植物根系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2):192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