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要求: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及失稳分析;了解临界力和临界应力的概念;熟练掌握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中小柔度杆件的临界应力;
习题:10-1+线上测试
16
16
复习
2
课程各章重难点内容回顾、梳理、总结并答疑。巩固课程的知识点。
基本要求:掌握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掌握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了解斜弯曲;掌握第二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复杂应力状态。
习题:9-2+线上测试
15
15
第十章压杆稳定
第一节压杆稳定的概念及失稳分析
第二节临界力和临界应力
第三节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2
重点: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中小柔度杆件的临界应力
习题:1-1、1-2+线上测试
2
2
第二章拉伸与压缩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第三节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截面的应力
第四节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2
重点:绘制轴力图、轴向拉、压时的变形、位移的计算。
难点: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截面法求轴力,绘制轴力图;掌握轴向拉、压时的胡克定律及变形、位移的计算。
第七节强度理论
2
重点:强度理论
基本要求:掌握用应力圆确定极值切应力及其所在平面的方位;了解广义胡克定律;掌握强度理论。
习题:8-7+线上测试
14
14
第九章组合变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
第三节第二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复杂应力状态
2
重点: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
习题:6-1+线上测试
10
10
第六章弯曲应力
第二节梁弯曲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第三节梁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2
重点:梁的强度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梁弯曲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掌握梁的强度计算;了解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习题:6-4+线上测试
11
11
第七章弯曲变形
第一节弯曲变形的计算
第二节梁的刚度计算
第三节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第四节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2
重点:弯曲变形的计算、刚度的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弯曲变形的概念和变形程度的量度;熟练掌握积分法求梁的变形;掌握查表法和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计算;了解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习题:7-1+线上测试
12
12
第八章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一节应力状态概述
第二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第四节材料力学的内力及截面法
第五节应力
第六节应变。
2
重点:截面法的步骤有哪些,如何用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
难点:理解杆件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基本形式。
基本要求:掌握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和设计计算;具有利用压杆稳定的强度理论,设计和校核压杆的稳定性能力。
XXXX大学2023-2024学年第1学期
《材料力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材
信息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孟庆东主编)
周次
序号
授 课 内 容 摘 要
(含实验或习题课等)
授课时数
重难点及基本要求
课外完成作业
备注
1
1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构件的外力与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习题:3-2+线上测试
5
5
第四章扭转
第一节扭转的概念和工程实例第二节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计算
第三节切应力互等定理与剪切胡克定律
第四节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2
重点: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绘制。
难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基本要求:理解扭转的概念及变形特点,能正确计算外力偶矩;明确纯剪切的相关概念,深刻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理;理解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析;掌握圆轴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和刚度的计算方法。
2
重点: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和理解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意义。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理解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意义。
习题:5-7+线上测试
9
9
第六章弯曲应力
第一节梁弯曲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
重点:梁弯曲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基本要求:掌握纯弯曲时梁弯曲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掌握轴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及平行轴定理;掌握弯曲正应力计算的分析与举例。
4习题:4-13+线上测试
7
7
第五章弯曲内力
第一节弯曲与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梁的计算简图及分类
第三节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2
重点:理解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和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基本要求:了解弯曲的概念,掌握平面弯曲产生的条件;掌握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习题:5-4+线上测试
8
8
第五章弯曲内力第四节剪力图和弯矩图、第五节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第六节弯矩图的叠加法
第三节利用应力圆确定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方位
2
重点: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应力状态概述;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熟练掌握利用应力圆确定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方位。
习题:8-2+线上测试
13
13
第八章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四节用应力圆确定极值切应力及其所在平面的方位
第五节三向应力圆及最大切应力
第六节广义胡克定律
第三节剪切和挤压计算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综合强度计算举例及其他剪切计算。
2
重点:连接件的剪切和挤压面的判定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受力特点;掌握连接件的剪切和挤压面的判定方法;会综合运用拉压、剪切和挤压强度条件对连接件进行强度计算;
掌握将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联系,实现控制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的综合应用。
习题:2-2+线上测试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第二章拉伸与压缩
第五节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第七节拉伸和压缩超静定问题
2
重点:一次超静定杆系的求解。
基本要求:掌握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了解一次超静定杆系的求解。
习题:2-3+线上测试
4
4
第三章剪切与挤压
第一节剪切的概念和剪切的强度条件
第二节挤压的概念和剪切的强度条件
习题:4-11
6
6
第四章扭转
第五节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第六节扭转变形和刚度条件
2
重点: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基本要求:理解扭转的概念及变形特点,能正确计算外力偶矩;明确纯剪切的相关概念,深刻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理;理解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析;掌握圆轴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和刚度的计算方法。
习题:10-1+线上测试
16
16
复习
2
课程各章重难点内容回顾、梳理、总结并答疑。巩固课程的知识点。
基本要求:掌握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掌握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了解斜弯曲;掌握第二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复杂应力状态。
习题:9-2+线上测试
15
15
第十章压杆稳定
第一节压杆稳定的概念及失稳分析
第二节临界力和临界应力
第三节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2
重点: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中小柔度杆件的临界应力
习题:1-1、1-2+线上测试
2
2
第二章拉伸与压缩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第三节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截面的应力
第四节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2
重点:绘制轴力图、轴向拉、压时的变形、位移的计算。
难点: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截面法求轴力,绘制轴力图;掌握轴向拉、压时的胡克定律及变形、位移的计算。
第七节强度理论
2
重点:强度理论
基本要求:掌握用应力圆确定极值切应力及其所在平面的方位;了解广义胡克定律;掌握强度理论。
习题:8-7+线上测试
14
14
第九章组合变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
第三节第二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复杂应力状态
2
重点: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
习题:6-1+线上测试
10
10
第六章弯曲应力
第二节梁弯曲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第三节梁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2
重点:梁的强度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梁弯曲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掌握梁的强度计算;了解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习题:6-4+线上测试
11
11
第七章弯曲变形
第一节弯曲变形的计算
第二节梁的刚度计算
第三节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第四节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2
重点:弯曲变形的计算、刚度的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弯曲变形的概念和变形程度的量度;熟练掌握积分法求梁的变形;掌握查表法和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计算;了解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习题:7-1+线上测试
12
12
第八章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一节应力状态概述
第二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第四节材料力学的内力及截面法
第五节应力
第六节应变。
2
重点:截面法的步骤有哪些,如何用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
难点:理解杆件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基本形式。
基本要求:掌握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和设计计算;具有利用压杆稳定的强度理论,设计和校核压杆的稳定性能力。
XXXX大学2023-2024学年第1学期
《材料力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材
信息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孟庆东主编)
周次
序号
授 课 内 容 摘 要
(含实验或习题课等)
授课时数
重难点及基本要求
课外完成作业
备注
1
1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构件的外力与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习题:3-2+线上测试
5
5
第四章扭转
第一节扭转的概念和工程实例第二节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计算
第三节切应力互等定理与剪切胡克定律
第四节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2
重点: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绘制。
难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基本要求:理解扭转的概念及变形特点,能正确计算外力偶矩;明确纯剪切的相关概念,深刻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理;理解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析;掌握圆轴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和刚度的计算方法。
2
重点: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和理解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意义。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理解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意义。
习题:5-7+线上测试
9
9
第六章弯曲应力
第一节梁弯曲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
重点:梁弯曲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基本要求:掌握纯弯曲时梁弯曲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掌握轴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及平行轴定理;掌握弯曲正应力计算的分析与举例。
4习题:4-13+线上测试
7
7
第五章弯曲内力
第一节弯曲与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梁的计算简图及分类
第三节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2
重点:理解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和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基本要求:了解弯曲的概念,掌握平面弯曲产生的条件;掌握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习题:5-4+线上测试
8
8
第五章弯曲内力第四节剪力图和弯矩图、第五节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第六节弯矩图的叠加法
第三节利用应力圆确定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方位
2
重点: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应力状态概述;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熟练掌握利用应力圆确定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方位。
习题:8-2+线上测试
13
13
第八章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四节用应力圆确定极值切应力及其所在平面的方位
第五节三向应力圆及最大切应力
第六节广义胡克定律
第三节剪切和挤压计算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综合强度计算举例及其他剪切计算。
2
重点:连接件的剪切和挤压面的判定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受力特点;掌握连接件的剪切和挤压面的判定方法;会综合运用拉压、剪切和挤压强度条件对连接件进行强度计算;
掌握将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联系,实现控制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的综合应用。
习题:2-2+线上测试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第二章拉伸与压缩
第五节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第七节拉伸和压缩超静定问题
2
重点:一次超静定杆系的求解。
基本要求:掌握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了解一次超静定杆系的求解。
习题:2-3+线上测试
4
4
第三章剪切与挤压
第一节剪切的概念和剪切的强度条件
第二节挤压的概念和剪切的强度条件
习题:4-11
6
6
第四章扭转
第五节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第六节扭转变形和刚度条件
2
重点: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基本要求:理解扭转的概念及变形特点,能正确计算外力偶矩;明确纯剪切的相关概念,深刻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理;理解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析;掌握圆轴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和刚度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