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秦淮2017-2018期中试卷
![秦淮2017-2018期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65c58645acfa1c7aa00cc28.png)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九年级化学注意事项:本试卷1至15题为选择题,共30分,16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50分。
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Cl-35.5 K-39 Mn-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沸点D.氧化性2.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露天焚烧垃圾B.处理工业废水C.治理工地扬尘D.禁止焚烧秸秆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过滤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B.汞C.金刚石D.硫酸铜5.下列关于化学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观点证实了古代关于原子的猜想D.法国化学家阿伏加德罗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6.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钠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C.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B.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软水一定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C.氧化反应都较剧烈,并发光、放热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会改变10.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明矾作为絮凝剂使杂质沉降B.步骤Ⅰ可除去不溶性杂质C.步骤II中使用的X可能是活性炭D.得到的澄清的水是纯净物1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的液体体积A.大于20mL B.小于20mlC.等于20mL D.无法确定12.科学家在﹣100℃合成了物质X(分子模型如图,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5cebf033d4b14e852468f3.png)
2017-2018学年第1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和答题纸。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Mn-55 Zn-65 Ba-137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要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 KClB. O2C. NaOHD. HNO3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铜丝B. 硝酸钾溶液C. 蔗糖D. 熔融的氯化钠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常温常压下,32g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B. 在常温常压下,11.2L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C. 1molNH4+中含有电子数为8N AD.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H2和CO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4N A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B. 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C. 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6.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漏B. 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C. 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更大D. 若用CCl4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下层液体呈紫红色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 过滤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 2H2O O2↑+H2↑B. 2H2O+2Na=2NaOH+H2↑C. 2H2O+2F2=4HF+O2D. H2O+3NO2=2HNO3+NO9.在酸性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4+、Mg2+、SO42-、Cl-B. Ba2+、K+、OH-、NO3-C. Al3+、Cu2+、SO42-、Cl-D. Na+、Ca2+、Cl-、CO32-10.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K+的物质的量相等B. 只有Cl—的物质的量相等C.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不同D.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金中期中化学DA
![金中期中化学DA](https://img.taocdn.com/s3/m/88274ac1a58da0116c174921.png)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南京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 D2. C3. A4. B5. D6. C7. B8. D9. C 10. A 11. C 12. AB 13. D14. BC 15. CD16. (1) 增大固体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2) 2Cu 2++2H 2O=====电解2Cu +O 2↑+4H + (3) 将Fe 3+还原为Fe 2+(4) 2Fe 2++H 2O 2+2H 2O=====500℃2FeOOH ↓+4H + 减慢滴加H 2O 2溶液的速率,同时搅拌 (5) 6CoCO 3+O 2=====500℃2Co 3O 4+6CO 217. (1) 羟基、醚键(2) 取代反应,还原反应(3) OH OHO(4) CH 3HOCHOOH 或CHOHOCH 3OH(5) CH 3――→HNO 3/H 2SO 4NO 2CH 3――→KMnO 4/H +NO 2COOH ――→Fe/HCl NH 2COOH ――→(1) NaNO 2/H 2SO 4(2) H 2SO 4OHCOOH(5分)18. (1) 加快滴定反应速率2MnO -4+5H 2C 2O 4+6H +===2Mn 2+ 10CO 2↑+ 8H 2O(2) n (C 2O 2-4)=n (MnO -4)×5/2=0.040 00 mol·L -1×20.00 mL ×5/2=2.000 mmol n (Cu 2+)=n (S 2O 2-3)=0.050 00 mol·L -1×20.00 mL =1.000 mmol 由电荷守恒:n (K +)=2n (C 2O 2-4)-2n (Cu 2+)=2.000 mmol ×2-1.000 mmol ×2=2.000mmol结晶水m (H 2O)=m -m (C 2O 2-4)-m (Cu 2+)-m (K +)=0. 336 0 g -0.002 000 mol ×88 g/mol -0.001 000 mol ×64 g/mol -0.002 000 mol ×39 g/mol=0.0180 gn (H 2O)=0.0180 g/18 g·mol -1=1.00 mmoln (K +)∶n (Cu 2+)∶n (C 2O 2-4)∶n (H 2O)=2.000 mmol ∶1.000 mmol ∶2.000 mmol ∶1.000 mmol=2∶1∶2∶1化学式为K 2Cu(C 2O 4)2·H 2O19. (1) Cu +H 2O 2+2H +===Cu 2++2H 2O盐酸浓度过大时HCl 易挥发(2) Al 2O 3+3C +3Cl 2=====高温2AlCl 3+3COC 、CO 和O 2反应放热,提供Al 2O 3和C 、Cl 2反应所需能量(3) 增强体系导电能力,Cl 2生产消耗电能,整体过程并不减少电能消耗(4) 向酸性蚀刻废液中滴加2 mol/L 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6,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3% 水合肼溶液,至不在产生气体为止,过滤,洗涤至洗涤液中加2% 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为止,干燥。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849620de80d4d8d15a4ff3.png)
2017-2018学年第1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和答题纸。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Mn-55 Zn-65 Ba-137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要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 KClB. O2C. NaOHD. HN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钾是盐,A错误;B、氧气是单质,B错误;C、氢氧化钠是碱,C错误;D、硝酸是酸,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名师点晴】掌握酸碱盐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是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铜丝B. 硝酸钾溶液C. 蔗糖D. 熔融的氯化钠【答案】D【解析】【分析】电解质是指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详解】A、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硝酸钾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蔗糖等都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熔融的氯化钠属于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答案】C【解析】【分析】A、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度介于1nm~100nm之间;B、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C、滤纸的孔径比较大,胶体和溶液都可以通过;D、胶体的介稳性可以利用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以及聚沉知识解答.【详解】A、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度介于1nm~100nm之间,故A正确;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粒使光线发生散射,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度,小于100nm,滤纸孔径大于100nm,所以二者都可以通过滤纸,故C错误;D、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离子而形成带电胶粒,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所以可以稳定存在,但是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达到一定的条件就会发生聚沉,所以胶体是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的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的介稳体系,故D正确;故选C。
金中期中化学
![金中期中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72585319de80d4d8d15a4f21.png)
南京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Cu—6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需中和处理后再排放B.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C. 汽车尾气经三元催化剂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积极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1817ClB. Al3+的结构示意图:C.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D.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氧化镁熔点很高,可用于耐高温材料B. 碳酸钠具有碱性,可用于胃酸中和剂C. 铝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可用于钢铁工业中大量炼铁D.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4.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图1图2图3图4A. 利用图1所示操作制备氢氧化铁胶体B. 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NH3C. 利用图3所示装置证明H2CO3酸性强于苯酚D. 利用图4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5.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Z与Y属于同一周期,与X属于同一主族B.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C. Y的简单离子小于X的简单离子半径D. 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强酸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在碱性条件下,Cl2氧化Na2SO3:Cl2+SO2-3+H2O===2Cl-+SO2-4+2H+B. 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I-氧化为I2:H2O2+2I-===I2+2OH-C.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AlO-2+CO2+2H2O===Al(OH)3↓+HCO-3D.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HCO-3+Ca2++OH-===CaCO3↓+H2O7.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8. 2()①C(s)+H2O(g)===CO(g)+H2(g)ΔH1=+131.0 kJ·mol-1②CO(g)+H2O(g)===CO2(g)+H2(g)ΔH2=-41.0 kJ·mol-1③CO(g)+2H2(g) CH3OH(g)ΔH3=-99 kJ·mol-1④CO2(g)+3H2(g) CH3OH(g)+H2O(g)ΔH4()A. 反应①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C.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D. ΔH4=-58 kJ·mol-19. 常温下,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Al3+、Na+、SO2-4、Cl-B. c(SO2-3)=0.1 mol·L-1的溶液:K+、MnO-4、SO2-4、H+C. 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2-3、Na+D. c(Fe3+)=0.1 mol/L的溶液:Na+、NH+4、Cl-、I-10.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高一化学-南京金陵中学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最新
![高一化学-南京金陵中学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acdfbff524de518964b7d30.png)
南京金陵中学2018-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 分)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醋酸B.硫酸钡C.石墨D.二氧化碳2.下列反应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Na→NaOH B.Na2CO3→NaHCO3C.Na2O2→NaOH D.Na2O→NaOH 3.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渐滴入另一溶液时,用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装置实验,得到溶液)A.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硫酸铜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Fe2O3与稀硫酸反应O2-+2H+H2OB.Ca(HCO3)2和Ca(OH)2溶液反应Ca2+ + HCO3-+OH-CaCO3↓+H2O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O32-+ 2H+ H2O + CO2↑D.Ba(OH)2和稀硫酸反应Ba2+ + H+ + OH-+ SO42-BaSO4↓+ H2O5.下列反应中盐酸作还原剂的是()A.CuO +2HCl =CuCl2 +H2O B.Fe(OH)3+3HCl =FeCl3 +3H2OC.Zn+2HCl=ZnCl2 +H2↑D.2KMnO4 + 16HCl =2KCl+2MnCl2 +5 Cl2↑+ 8H2O 6.在一试管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 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其中。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在水面下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浮动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H2O所含有的分子数约为N AB.同温同压下,以任意比例混和的CO和H2 22.4L ,完全燃烧消耗O2体积为11.2L 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氢气,电子转移数为2N AD.常温常压下,4g氢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 A8.关于Na2CO3、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加入溶液的体积导电性A.同温下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两种固体与同浓度盐酸放出气体的速率:Na2CO3 <NaHCO3D.Na2CO3不能转化为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Fe3+、SO42-、OH-B. Na+、Ca2+、CO32-、NO3-C. Na+、H+、Cl-、HCO3-D. Na+、Cu2+、Cl-、SO42-10.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的原子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0.5mol NH3 ②标况下22.4L氦气(He) ③4℃时9mL水④0.2mol Na3PO4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11.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Fe2+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NO3→NO;Br2→2Br-;ClO-→Cl-;MnO4-→Mn2+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FeCl2溶液,得到Fe3+最多的是()A.HNO3 B.Br2C.ClO-D.MnO4-12.把质量分数分别为1%与9%的甲物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同样把质量分数分别为1%与9%的乙物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下表中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后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B.混合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C.混合后甲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D.混合后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分)13.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溶液仍为紫色B.最后溶液变蓝色C.最后溶液褪色D.有气泡产生14.关于反应2Na2O2+2H2O = 4NaOH +O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2 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当有1molNa2O2反应转移1mol电子D.H2O既不是还原剂,又不是氧化剂15.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可与CO2和H2O反应且都有同一种物质生成B.都能漂白有色物质C.露置于空气中最终能变成同种固体物质D.均能和盐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16.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和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N 2和CO ;C .同体积、同密度的N 2和CO ;D .同压强、同体积的N 2和CO ; 17.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H 2SO 3+I 2+H 2O 2HI+H 2SO 4 ②2FeCl 3+2HI 2FeCl 2+2HCl+I 2③3FeCl 2+4HNO 3 2FeCl 3+NO↑+2H 2O+Fe (NO 3)3 A .H 2SO 3>I ->Fe 2+>NOB .I -> H 2SO 3> Fe 2+>NOC .Fe 2+> I -> H 2SO 3>NOD .NO> Fe 2+> H 2SO 3> I -18.向含有0.2 mol NaOH 和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慢慢通入CO 2气体6.72L(标准状况)。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化学期中试卷答案及评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化学期中试卷答案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4f74ef4693daef5ff73d04.png)
金陵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2SO4 = 2H+ + SO42-B.Ba(OH)2 = Ba2+ +2OH-C.NaHCO3 = Na+ + H+ + CO32-D.Na2CO3 =2Na+ + CO32-2.下列试剂可用来萃取碘水中碘的是①四氯化碳②苯③酒精④醋酸A.①②③④B.①和②C.①和③D.①和④3.标准状况下,下列关于相同体积O2和O3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同B.电子数相同C.原子数相同D.质量相同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碳原子数是N AB.56g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 N AC.0.1mol/L Na2SO4溶液含有的钠离子数为0.2 N AD.常温常压下,2g H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6.下列反应中,水只做还原剂的是A.2H2O 通电O2↑+2H2↑B.2Na + 2H2O = 2NaOH+ H2↑C.CaO + H2O= Ca(OH)2D.2F2 + 2H2O= 4HF+O27.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Cu2+、SO42-、Cl- B.K+、Na+、Cl-、NO3-C.Al3+、NH4+、HCO3-、Cl-D.K+、Na+、OH-、SO42-8.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
其核心步骤反应为Al2O3+3Cl2+3C2AlCl3 + 3CO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l2O3为氧化剂B.CO为氧化产物C.AlCl3为还原产物D.C为还原剂9.下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有显著变化的是A.向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至完全中和B.向Ba(OH)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至完全中和C.向Ba(OH)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至沉淀完全D.向BaCl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10.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 + Fe2+= Fe3++ Ce3+、Sn2++ 2Fe3+ = 2Fe2++Sn4+。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测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a6ee0248d7c1c709a14523.png)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NaHSO4+NaOH;H2SO4+NaOHB. NaHCO3+H2SO4;Na2CO3+HClC. Cu(OH)2+HCl;Cu(OH)2+CH3COOHD. BaCl2+H2SO4;Ba(OH)2+H2SO4参考答案:AA. NaHSO4+NaOH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H2SO4+NaOH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正确;B. NaHCO3+H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H+= CO2↑+ H2O;Na2CO3+HCl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2H+= CO2↑+ H2O,故B错误;C. Cu(OH)2+HCl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 2H+= Cu2++ 2H2O;Cu(OH)2+CH3COOH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CH3COOH= Cu2++2CH3COO-+2H2O,故C错误;D. BaCl2+H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42-= BaSO4↓;Ba(OH)2+H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42-+ 2H++ 2OH-= 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A。
2. 下列质量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1克H2 B. 11克CO2 C. 8克O2 D. 4.5克H2O参考答案:A3. 将下列各种液体①苯②四氯化碳③碘化钾溶液④己烯,分别与溴水混合后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原溴水层几乎是无色的是A.只有② B.只有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略4. 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Cl2、FeCl3、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仍有剩余,则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A. Fe3+、Cu2+B. Fe3+、A13+C. Fe2+、A13+D. Fe2+、Fe3+参考答案:C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Fe3+> Cu2+> Fe2+> A13+;加入还原剂铁粉后,铁粉有剩余,说明溶液中Fe3+还原为Fe2+,溶液中Cu2+还原为Cu,而铁不能置换铝;所以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Fe2+、A13+;C正确;正确选项:C。
河西18高三期中答案
![河西18高三期中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e7c573e45c3b3567ec8bc7.png)
河西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形成性质量调查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 卷(选择题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CBACCADDACBCBABDC(每小题2分,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19.(18分)(1)(1分)34(1分)Na +[O ]2-Na +(1分)(2)KOH (1分)分别取绿豆粒大小一样的Na 、K ,同时放入到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观察反应剧烈程度(合理即可给分,1分)(3)ClBr (1分)2Br −−2e −=Br 2(2分)(4)r (K +)、r (O 2−)、r (F −)、r (Al 3+)(2分)(5)Al 3++3H 2OAl(OH)3+3H +(2分)Al(OH)3(1分)(6)H−O−O−H (1分)2HCl+2FeCl 2+H 2O 2=2FeCl 3+2H 2O (2分)2H 2O 2O 2↑+2H 2O (2分)20.(13分)(1)SO 2+2NH 3·H 2O =2NH 4++SO 32−+H 2O (2分)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 (合理即可给分,2分)(2)①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2分)②碳比硅非金属性强(或酸性:亚硫酸>碳酸>硅酸,合理即可给分,2分)③浅黄色浑浊(1分)SO 2或H 2SO 3有氧化性(合理即可给分,1分)氯水(合理即可给分,1分)氨水(合理即可给分,1分)④(1分)+927FeCl 3ΔNaOH溶液21.(10分)(1)有蓝色沉淀生成(2分)3Fe 2++2[Fe(CN)6]3−=Fe 3[Fe(CN)6]2↓(2分)(2)O 2+2H 2O +4e −=4OH −(或2H ++2e −=H 2↑,2分)实验②装置能实现牺牲阳极对阴极保护(合理即可给分,1分)(3)K 3[Fe(CN)6]可能将Fe 氧化为Fe 2+(1分)Mg (合理即可给分,2分)22.(5分)(1)CH 4O (1分)(2)氧化反应(1分)(3)HCOOCH 2CH 2CH 3、HCOOCH(CH 3)2(1分)(4)2CH 3OH +O 22HCHO +2H 2O (1分)(5)AC (1分)23.(18分)(1)3Cl 2+6OH −ClO 3−+5Cl −+3H 2O (2分)放缓通入Cl 2的速率(1分)(2)减少N 2H 4·H 2O 的挥发(1分)NaClO 溶液(2分)N 2H 4·H 2O +2ClO −=N 2↑+2Cl −+3H 2O (2分)(3)①4(2分)<(2分)②10(2分)HSO 3−+OH −=SO 32−+H 2O (2分)高于34℃(1分)趁热过滤(1分)催化剂/△˃40℃。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1e4afa7f1922791688e82c.png)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Cl:35.5 K:39 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每题3分,共69分)1.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D.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只要是有机溶剂即可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H3B.CuC.硝酸溶液D. NaCl4.将4gNaOH固体溶于5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0mol/L B.0.5mol/LC.1mol/L D.缺少数据,无法计算5.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是常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其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6.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MgO、H2SO4、Na2O、CaCl2B. P2O5、NaHSO4、Ca(OH)2、KClC. MnO2、HNO3、KOH、K2CO3D. CH3OH、CH3COOH、C2H5OH、CH47. 200mL5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是()A.1 B.2 C.6.02×1023 D.1.204×10248. 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O2 B.N2 C.Cl2 D.CO29.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A Na2CO3 AgNO3 HNO3B AgNO3 Na2CO3 HClC AgNO3 Na2CO3 HNO3D AgNO3 K2CO3 HNO310. 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叙述错误的是()A、Na2CO3俗名为纯碱,故它属于碱类B、Na2CO3属于含氧酸盐C、Na2CO3属于钠盐D、Na2CO3属于碳酸盐11.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KOH溶液 B.Fe(OH)3胶体 C.盐酸 D.NaNO3溶液12. 任何气态物质,在同温同压下,如果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的()A.体积也相同 B.密度也一定都相同C.体积都约是22.4升 D.所含的分子数不同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OH===Na++O2-+H+ B.FeCl3===Fe3++Cl3-C.Ca(NO3)2===Ca2++2(NO3)2- D.H2SO4===2H++SO42-14.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A.100ml2mol/LFeCl3溶液 B.75ml 1mol/LMgCl2溶液C.150ml 3mol/LKCl溶液 D.25ml 2mol/LAlCl3溶液15.氧气的摩尔质量是()A.32g B.16g C.32g/mol D.16g/mol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盐酸与碳酸钡反应 CO32-+2H+===CO2↑+H2OB.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C.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D. 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17.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 B.NO3— C.Ag+ D.Ba2+18.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H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19.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熔融的氯化钾反应制备金属钾,其化学方程式为:Na+K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金陵中学2017~2018第1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金陵中学2017~2018第1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aa01ef9168884868662d63f.png)
金陵中学高一化学阶段测试(60分钟,100分)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Ag:108 Ba:137请将选择题答案做在答卷纸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实验时,万一酒精灯被打翻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布盖住火焰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点燃或加热通有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的装置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2.0.2 mol CH4的质量为A.1.6 g B.3.2 g C.5.6 g D.8 g3.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Na+数约为A.6.02×1023B.3.01×1023 C.0.5 D.14.将5 mol/L的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从中取出 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 mol/L B.0.25 mol/L C.0.1 mol/L D.1 mol/L5.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反应B.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6.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A.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 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C.CaCO3和CaCl2(溶解、过滤、蒸发) D.泥水中的不溶性泥沙(萃取)7.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 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28.4 B.28.4 g·mol-1 C.71 D.71 g·m ol-1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8.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A.150 mL 1 mo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CaCO3B.NaOH C.Al2O3D.HCl10.相同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①②B.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配套K12】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配套K12】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d045babceb19e8b8f6ba46.png)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Cl:35.5 K:39 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每题3分,共69分)1.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D.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只要是有机溶剂即可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H3B.CuC.硝酸溶液D. NaCl4.将4gNaOH固体溶于5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0mol/L B.0.5mol/LC.1mol/L D.缺少数据,无法计算5.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是常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其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6.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MgO、H2SO4、Na2O、CaCl2B. P2O5、NaHSO4、Ca(OH)2、KClC. MnO2、HNO3、KOH、K2CO3D. CH3OH、CH3COOH、C2H5OH、CH47. 200mL5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是()A.1 B.2 C.6.02×1023 D.1.204×10248. 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O2 B.N2 C.Cl2 D.CO29.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A Na2CO3 AgNO3 HNO3B AgNO3 Na2CO3 HClC AgNO3 Na2CO3 HNO3D AgNO3 K2CO3 HNO310. 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叙述错误的是()A、Na2CO3俗名为纯碱,故它属于碱类B、Na2CO3属于含氧酸盐C、Na2CO3属于钠盐D、Na2CO3属于碳酸盐11.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KOH溶液 B.Fe(OH)3胶体 C.盐酸 D.NaNO3溶液12. 任何气态物质,在同温同压下,如果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的()A.体积也相同 B.密度也一定都相同C.体积都约是22.4升 D.所含的分子数不同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OH===Na++O2-+H+ B.FeCl3===Fe3++Cl3-C.Ca(NO3)2===Ca2++2(NO3)2- D.H2SO4===2H++SO42-14.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A.100ml2mol/LFeCl3溶液 B.75ml 1mol/LMgCl2溶液C.150ml 3mol/LKCl溶液 D.25ml 2mol/LAlCl3溶液15.氧气的摩尔质量是()A.32g B.16g C.32g/mol D.16g/mol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盐酸与碳酸钡反应 CO32-+2H+===CO2↑+H2OB.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C.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D. 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17.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 B.NO3— C.Ag+ D.Ba2+18.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H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19.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熔融的氯化钾反应制备金属钾,其化学方程式为:Na+KCl NaCl+K↑。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ed525dca6294dd88d0d26ba6.png)
金陵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16S 32Mg 24 Zn 65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 1.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2H O 所含质子数为8N AB .1摩尔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C .在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A 122.4ND .0.5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2.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971010m --之间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 .用平行光照射NaCl 溶液和3Fe(OH)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 .3Fe(OH)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3. 下列各组离子方程式可用2H OH H O +-+=表示的是A .硫酸溶液中和氢氧化钠溶液B .硫酸溶液中和氢氧化钡溶液C .盐酸溶解氧化铜D .盐酸溶解氢氧化镁 4. 需要有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A .23FeCl FeCl →B .24MnO Mn +→C .234SO SO -→D .222H O H O →5.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①用于实验室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B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C .③用于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后放出碘的苯溶液D .④用于除去CO 中混有的2CO6.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 、B 、C 、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OH HCl H O Cl --++B .2222Ca(OH)Cu Ca Cu(OH)++++C .22Fe Cu Cu Fe ++++D .32Fe 2H Fe H ++++↑7. 在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A .2222F 2H O 4HF O ++B . 222Na 2H O 2NaOH H ++↑C .22CaO H OCa(OH)+D .2222H O2H O ↑+↑电解8. 已知:22Fe Cu Fe Cu ++++和3222Fe Cu2Fe Cu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3Fe +、2Cu +、2Fe +氧化性依次减弱B .可发生反应:32Fe 2Fe 3Fe +++C .Fe 、2Fe +、Cu 还原性依次减弱D .将铁、铜混合粉末放入3FeCl 溶液中,铁粉先溶解9. 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①2MnO 322KClO 2KCl 3O +↑△②22HgO 2Hg O +↑△③424222KMnO K MnO MnO O ++↑△④2MnO 22222H O O 2H 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A .3:1:1:2B .2:2:2:1C .3:1:4:2D .2:1:1:110.饮用水中的3NO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3NO -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3NO -还原为2N ,反应的转化为:3222A l N a N ON a O HN a A l O N H O ++→++(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OH 表现碱性B .2NaAlO 是氧化产物,2N 是还原产物C .每生成21mol N 转移10mol e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3AgNO 溶液中加入Cu 粉:2Cu 2Ag Cu 2Ag +++=+B .向2CaCl 溶液中通入2CO :2223Ca CO H O CaCO 2H ++++=↓+C .饱和3FeCl 溶液滴入沸水中制3Fe(OH)胶体:323Fe 3H OFe(OH)3H +++↓+D .4CuSO 溶液与2Ba(OH)溶液混合:2244Ba SO BaSO +-+=↓ 1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K +、2Cu +、OH -、24SO -B .K +、Na +、Cl -、3NO -C .2Zn +、4NH +、3NO -、Cl - D .K +、Na +、23CO -、24SO -13.下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有显著变化的是A .向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至完全中和B .向2Ba(OH)溶液中滴加盐酸至完全中和C .向2Ba(OH)溶液中滴加硫酸至完全中和D .向2BaCl 溶液中滴加3AgNO 至沉淀完全14.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煤为燃料煅烧碳酸钙;②用饱和23Na CO 溶液吸收步骤①中产生的2CO (转化为小苏打3NaHCO );③使步骤①中产生的CaO 跟水反应生成消石灰;④消石灰跟23Na CO 溶液反应,所得产品之一循环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 .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C .该厂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煤、纯碱D .该厂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小苏打及烧碱 15.在a L 243A l(S O)和424(NH )SO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2BaCl ,恰好使溶液中的24SO -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交加热可得到c m o l 3NH ,则原溶液中的3Al +浓度(mol /L)为A .22b ca- B .2b ca- C .23b ca- D .26b ca- 三、填空(共50分) 16.(6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B .升化C .结晶D .分液E .蒸馏F .过滤G .加热分解 ⑴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⑵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 ⑶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⑷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两种互溶液体 ; ⑸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 ⑹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17.(9分)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24K SO 、23K CO 、KCl ).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①取草木灰加水溶解;②过滤、取滤液;③蒸发滤液;④冷却结晶.⑴在①②③④的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填序号).⑵为检验草木灰中的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四份,完成以下实验报告Ⅱ.取第二份溶液,先滴加 ⑶步骤Ⅲ所得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如果错应该如何改进: . 18.(14分)已知硫酸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⑴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31.84g cm -⋅的浓硫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⑵30%的硫酸溶液和50%的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或“=”)40%. ⑶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 L -⋅的硫酸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 “>”“<”或“=”)11mol L -⋅.⑷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31.84g cm -⋅的浓24H SO 来配制250mL 11mol L -⋅的稀24H SO .请回答下列问题:a .在配制稀24H SO 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还有; .b .经计算,需浓24H SO 的体积为.现有①10mL ②20mL ③50mL 三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的量筒是 (填代号).c .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会造成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有 (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24H SO 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③未等稀释后的24H SO 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⑤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⑥定容时,俯视标线19.(10分)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3MgCO ,含少量3FeCO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⑴3MgCO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⑵加入22H O 氧化时,反应体系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4FeSO 、22H O 、24H SO 、243Fe (SO )、2H O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填化学式,下同)、还原产物是 .⑶滤渣2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⑷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①8004222MgSO C 2MgO 2SO CO ++↑+↑℃②80042MgSO C MgO SO CO ++↑+↑℃③8004MgSO 3CMgO S 3CO ++↑+↑℃反应①中若生成40gMgO ,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mol . 20.(11分)在100mL 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42g 氢氧化钡固体,充分反应后(若溶液体积不变),过滤、干燥得沉淀2.33g ,经测定滤液c(OH )0.1mol /L -=.试求: ⑴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⑵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⑶原混合溶液与足量金属锌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2H 的体积是多少?金陵中学期中考试答案三、16.FCDEAG17.(1)①②③(2)I.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I.盐酸,氯化钡溶液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高一化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试题 最
![高一化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试题 最](https://img.taocdn.com/s3/m/30ea912867ec102de2bd89d1.png)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8届高三化学试题2018年2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6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Mg -24 Si -28 P -31 S -32 K -39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Roger .D .Kormberg ,他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蛋白质均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B .蛋白质均易溶于水,均能跟浓硝酸作用变黄C .HCHO 溶液或(NH 4)2SO 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D .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2.依据物质的相关数据,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利用物质的相关数据作出的相应推断不合理...的是 A .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 .依据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推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C .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推断相同状态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D .依据液体物质的沸点,推断将两种互溶液态混合物用蒸馏法分离的可行性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含少量的杂质),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4.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比Cl 2、O 3、KMnO 4氧化性更强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工业上可先制得高铁酸钠(离子反应为2Fe(OH)3 +3C1O -+ 4OH -= 2FeO 42-+ 3Cl -+ 5H 2O),然后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OH ,可析出高铁酸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铁酸钠溶解度比高铁酸钾大 B .每生成l mol Na 2FeO 4,转移3 mol 电子C .高铁酸钾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中的还原性杂质D .高铁酸钾溶液是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5.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 2O 3(s)+3CO(g) = 2Fe(s)+3CO 2(g) △H = -24.8kJ /mol Fe 2O 3(s)+31CO(g) = 32Fe 3O 4(s)+31CO 2(g) △H = -15.73kJ /mol Fe 3O 4(s)+CO(g) = 3FeO(s)+CO 2(g) △H = +640.4kJ /mol 则14gCO 气体还原足量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时对应的△H 约为 A .-218kJ/molB .-118kJ/molC .+218kJ/molD .+118kJ/mol6.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 .AgNO 3 溶液中加入Cu :Cu +Ag +=Cu 2++Ag B .NaHCO 3溶液中加入CH 3COOH :CO 32-+2CH 3COOH =CO 2↑+2CH 3COO -+H 2O C .0.1mol FeBr 2 溶液中通入足量Cl 2 : 2Fe 2++2Br -+2Cl 2=2Fe 3++Br 2+4Cl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 3和Ba(OH)2两溶液混合: HCO 3-+Ba 2++OH -=BaCO 3↓+H 2O7.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①F 2和Br 2的沸点;②NH 3和PH 3的沸点;③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熔沸点;④25℃时,pH 都等于3的硝酸和硫酸溶液中,H+的浓度;⑤氮气和氨气通常状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⑥SO 3和SO 2的熔点;⑦H -和H +的离子半径;⑧金刚石晶体和石墨晶体中,每个最小碳环里所含的实际碳原子数 A .②⑥⑦B .②③⑤C .①②④D .⑤⑥⑦8.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 L N 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3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NO 2和N 2O 4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 AC .56g 铁与足量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78gNa 2O 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4N A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024b11bcd126fff7050bc5.png)
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u=64 N=14 Na=23 Ne=20 O=16 S=32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下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4.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0.4 mol氧气B.4℃时,5.4 mL H2OC.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D.10 g氖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AgNO3+Cl-=AgCl↓+NO3-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32-+2H+=H2O+CO2↑7.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A.3Br2+6KOH=5KBr+KBrO3+3H2OB.MnO2+4HCl(浓)MnCl2+2H2O+Cl2↑C.2KNO32KNO2+O2↑D.NH4NO3N2O↑+2H2O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有1、2、3、4四个区域。
高一化学-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金陵
![高一化学-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金陵](https://img.taocdn.com/s3/m/f6dac3f7e009581b6bd9ebbe.png)
2018~2018学年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 一 化 学 试 卷注意:1、本试卷答题时间共100分钟,分值为100分。
2、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请将Ⅰ卷的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卷可能用到得原子量:H —1 O —16 Fe —56 Cu —64 Mg —2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 .不使电池渗泄的电解质腐蚀其他物品D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2.在Na 2O 2与水反应中,叙述正确的是 A .O 2是还原产物B .NaOH 是氧化产物C .Na 2O 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 .Na 2O 2中,-1价的氧既得电子,又失电子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CO 32-+2H +=CO 2↑+H 2O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Ca 2++2ClO -+SO 2+H 2O =CaSO 3↓+2HClO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D .钠与水反应:Na +2H 2O =Na ++2OH -+H 2↑ 4.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 .Na 2OB .KOHC .MgCl 2D .H 2O 5.如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 ④②①③C. ③①②④D. ④①②③6.我国“嫦娥一号”顺利进入绕月轨道,实现绕月探测。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 2He ,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 2He 的形式存在。
关于3 2He 和42He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 2He 和4 2He 互为同位素 B.4 2He 比3 2He 多一个质子C. 4 2He 原子核内有4个中子D. 3 2He 和4 2He 是同一核素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B.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定是离子化合物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8.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9793d3e4a7302768e9939c4.png)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a —13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NH 4Br 的电子式:Br -N H H +B .S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6288C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D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的溶液中:Fe 2+、NO 3-、SO 42-、Na+ B .c (H +)/c (OH -)=1012的溶液中:NH 4+、Al 3+、NO 3-、Cl -C .由水电离的c (H +)=1×10-14mol·L -1的溶液中:Ca 2+、K +、Cl -、HCO 3- D .c (Fe 3+)=0.1mol·L -1的溶液中:K +、ClO -、SO 42-、SCN-4.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可以与CO 2反应放出O 2,可用于潜艇中的供氧剂B .硅酸钠溶液呈碱性,可涂在木材的表面作耐火剂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D .明矾溶于水可形成有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 .配制溶液B .中和滴定C .制备乙酸乙酯D .制取收集干燥氨气6.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6g 由NO 2和N 2O 4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0. 2NAB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C .标准状况下,1.12LCCl 4含有C-Cl 键的数目为0.2N AD .将0.1mol FeCl 3溶于 1L 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有0.1N A 个Fe 3+Cl 35177.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 .氯气通入水中:Cl 2+H 2O2H ++Cl -+ClO B .Cu 溶液于稀HNO 3: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C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AlO 2-+CO 2+2H 2O= Al(OH)3↓+HCO 3-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Fe(OH)3= FeO 42-+3Cl -+H 2O+4H +8.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且与表中的条件也匹配的是9.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 )A.B.C.D.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无毒、不燃烧,在化学与生活中能够使用的化学物质.解答:解:A、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则使用该标志,故A 正确;B、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故B错误;C、警示标记为放射性物品,而浓硫酸无放射性,不能使用该标志,故C错误;D、警示标记为氧化剂,浓硫酸不能使用该标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警示标记,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及相应的警示标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是分清每个警示标记代表的意义.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到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考点:药品的取用;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蒸发和结晶、重结晶;分液和萃取.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实验室做实验剩余的药品,也要“三不”:不拿出实验室,不拿随意丢弃,不能放回原瓶;B.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NaOH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B.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C.NaOH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时应尽量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C错误;D.蒸发时待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把剩余的水蒸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实验方法的积累.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6.02×1023个磷酸分子为1mol,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分析;B、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C、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结合分子组成计算原理数目;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解答:解:A、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的质量,6.02×1023个磷酸分子为1mol,则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故A正确;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质量分别为1mol×28g/mol=28g,1mol×2g/mol=2g,所以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故B正确;C、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氧气分子中含2个O原子,所以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故C正确;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不能确定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结构、状态、性质及存在条件等.4.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mol氧气B.4℃时,5.4mLH2OC.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D.10g氖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再根据n=计算水、氖的物质的量,根据n=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式计算各物质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由N=nN A可知,原子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原子数目越多.解答:解:A.0.4mol氧气中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0.4mol×2=0.8mol;B.5.4mLH2O的质量=5.4mL×1g/mL=5.4g,其物质的量==0.3mol,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0.3mol×3=0.9mol;C.标况下,5.6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0.25mol,含有原子总物质的量=0.25mol×3=0.75mol;D.10g氖的物质的量==0.2mol,为单原子分子,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0.2mol,由N=nN A可知,原子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原子数目越多,故5.4mLH2O含有原子数目最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粒数目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注意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密度比为16:11②密度比为11:16③体积比为16:11④体积比为11:16(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质量相同计算出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计算并比较体积、密度关系.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设两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g,则SO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11:16,根据知,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64g/mol:44g/mol=16:11,根据V=知,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44g/mol:64g/mol=11:16,所以①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有关公式的利用.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AgNO3+Cl﹣═AgCl↓+NO3﹣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32﹣+2H+═H2O+CO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硝酸银为可溶性盐,应拆成离子形式;B.电荷不守恒;C.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D.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解答:解: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Ag++Cl﹣═AgCl↓,故A错误;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方程式:Cu+2Ag+═2Ag+Cu2+,故B错误;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故C正确;D.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离子方程式:CaCO3+2H+═H2O+CO2↑+Ca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难度不大.7.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A.3Br2+6KOH=5KBr+KBrO3+3H2OB.MnO2+4HCl(浓)MnCl2+2H2O+Cl2↑C.2KNO32KNO2+O2↑D.NH4NO3N2O↑+2H2O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则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歧化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只有Br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A选;B.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B不选;C.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C不选;D.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但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1价,不符合题意,为归中反应,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歧化反应、归中反应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Cl2+2KBr═Br2+2KClB.2NaHCO3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4Fe(OH)3D.CH4+2O2CO2+2H2O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A、Cl2+2KBr═Br2+2KCl是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4;B、2NaHCO3Na2CO3+H2O+CO2↑是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4Fe(OH)2+O2+2H2O═4Fe(OH)3是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D、CH4+2O2CO2+2H2O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3.解答:解:A、Cl2+2KBr═Br2+2KCl是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4,故A 错误;B、2NaHCO3Na2CO3+H2O+CO2↑是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4Fe(OH)2+O2+2H2O═4Fe(OH)3是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1,故C错误;D、CH4+2O2CO2+2H2O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准确判断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时解题的关键.9.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Mg变为MgO时化合价升高,故M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B.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S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利于生产、生活D.在反应2H2O2H2↑+O2↑中,H2O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B.2H2S+SO2=3S↓+2H2O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食物腐败,钢铁腐蚀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2H2O2H2↑+O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解答:解:A.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则Mg变为MgO时,M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M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正确;B.2H2S+SO2=3S↓+2H2O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既被氧化也被还原,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S,故B正确;C.食物腐败,钢铁腐蚀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利于生产、生活,故C错误;D.2H2O2H2↑+O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0.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金属钠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钠,出现变暗现象;B.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具有吸水性;C.氢氧化钠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最终变成白色粉末为碳酸钠;D.整个过程中只有Na→Na2O的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因钠很活泼,易被氧化,则金属钠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钠,出现变暗现象,故A正确;B.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可观察到“出汗”,故B正确;C.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最终风化变成白色粉末为碳酸钠,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只有Na→Na2O的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余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钠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明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11.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盐酸B.K2SO4C.CuCl2D.NaOH溶液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会出现气体,如果溶液质量减轻,则说明从溶液中放出气体的质量大于溶液增加的质量,根据金属钠和下列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依据差量法进行计算.解答:解:A.钠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根据方程式知,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故A错误;B.钠与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故B 错误;C.钠先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Cl2═2NaCl+Cu(OH)2↓,将两个方程式相加:2Na+2H2O+CuCl2═H2↑+2NaCl+Cu(OH)2↓,由方程式知,溶液的质量减轻,故C正确;D.钠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钠及氢氧化钠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方程式分析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即可.1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A.最后溶液变蓝色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溶液仍为紫色D.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并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紫色溶液褪色,以此解答.解答: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过氧化钠过量,且有强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因氧化而褪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过氧化钠能使紫色溶液褪色的性质.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4分,弃选、错选均不得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试题如果只填写了一个答案且正确得2分.)13.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FeSO4和Fe2(SO4)3的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nm~36nm(1nm=10﹣9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不能通过滤纸D.磁流体微粒的直径比Fe2+小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属于该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分散系,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溶液,故A错误;B.该分散性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故B正确;C.该分散性属于胶体,可以通过滤纸,故C错误;D.磁流体属于胶体,胶粒的直径大于溶液中离子的直径,磁流体微粒的直径比Fe2+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度大小.1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数是0.5N AB.N A个氧气分子和N 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C.常温常压下,2.86 g Na2CO3•10 H2O含有的Na+数为0.02N 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代入n=计算CO的物质的量,然后带入计算分子数;B、N A个氧气分子和N A个氮气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其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代入n=计算出Na2CO3•10 H2O,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a2CO3•10 H2O物质的量的2倍;D、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Cl﹣的数目.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n==0.5mol,分子数为0.5N A个,故A正确;B、N A个氧气分子和N A个氮气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其质量比等于32g/mol:28g/mol=8:7,故B正确;C、2.86 g Na2CO3•10 H2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a2CO3•10 H2O物质的量的2倍为0.02mol,因此含有钠离子的数目为0.02N A,故C正确;D、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Cl﹣的数目,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公式的联合应用.15.在pH=1的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a2+、Cl﹣、HCO3﹣、K+B.ClO﹣、K+、SO42﹣、Ba2+C.CH3COO﹣、K+、Na+、CO32﹣ D.Fe2+、Ag+、NO3﹣、K+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pH=1的溶液呈强酸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说明该组离子中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离子且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酸性条件下,HCO3﹣、H+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SO42﹣、Ba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强酸性条件下,CO32﹣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酸性条件下,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共存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为易错点.16.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亚硝酸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A.N2B.N2O3C.NH3D.N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N元素的化合价应降低,以此来解答.解答:解:亚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N元素的化合价应降低,A.N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可能为亚硝酸的还原产物,故A选;B.N2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不会是亚硝酸的还原产物,故B不选;C.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能为亚硝酸的还原产物,故C选;D.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不会是亚硝酸的还原产物,故D不选;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剂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时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7.Pb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Cu+2Fe3+═Cu2++2Fe2+B.10Cl﹣+2MnO4﹣+16H+═2Mn2++5Cl2↑+8H2OC.2Fe2++Cl2═2Fe3++2Cl﹣D.5Pb2++2MnO4﹣+2H2O═5PbO2+2Mn2++4H+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由题意知:Pb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解答.解答:解:A.Cu+2Fe3+═Cu2++2Fe2+,反应中三价铁离子为氧化剂,铜离子为氧化产物,三价铁氧化性大于铜离子氧化性,符合题意,故A不选;B.10Cl﹣+2MnO4﹣+16H+═2Mn2++5Cl2↑+8H2O,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为氧化剂,氯气为还原剂,高锰酸根离子氧化性强于氯气,符合题意,故B不选;C.2Fe2++Cl2═2Fe3++2Cl﹣,反应中氯气为氧化剂,三价铁离子为氧化产物,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符合题意,故C不选;D.5Pb2++2MnO4﹣+2H2O═5PbO2+2Mn2++4H+,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为氧化剂,二氧化铅为氧化产物,高锰酸根离子氧化性强于二氧化铅,不符合题意,故D选;故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准确判断氧化剂、氧化产物,熟悉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8.用下列方法制取氧气:①KMnO4受热分解②KClO3受热分解(用MnO2作催化剂)③2H2O22H2O+O2↑④2Na2O2+2H2O═4NaOH+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四种方法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 )A.3:2:1:4 B.1:1:1:1 C.1:2:1:2 D.2:2:1:1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加热高锰酸钾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转移电子是4mol,氯酸钾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转移电子是12mol,2H2O22H2O+O2↑,转移电子是2mol,2Na2O2+2H2O═4NaOH+O2↑中转移电子是2mol,根据转移电子的数目和获得氧气的量进行计算.解答:解:加热高锰酸钾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转移电子是4mol,氯酸钾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转移电子是12mol,2H2O22H2O+O2↑,转移电子是2mol,2Na2O2+2H2O═4NaOH+O2↑转移电子是2mol,当获得氧气的质量均是32g,即1mol时,转移电子数分别是4mol、4mol、2mol、2mol,所以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2:2:1: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注意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值=转移电子数这一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19.某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化学纯”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90mL、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②④⑥(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玻璃棒、100mL容量瓶.(2)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①(选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规格的量筒.(3)实验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B.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C.烧杯没有洗涤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溶液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100mL 容量瓶;(2)根据稀释定律c1V1=c2V2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来选择合适的量筒;(3)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影响.解答:解:(1)由于实验室无90mL容量瓶,故应选用100mL的容量瓶,即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溶液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故不需要的是②④⑥,还需要的是玻璃棒、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②④⑥;玻璃棒、100mL容量瓶;(2)由于实验室无90mL容量瓶,故应选用100mL的容量瓶,则配制出100mL1mol•L﹣1的稀硫酸.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8.4mol/L.设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取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则:100mL×1mol/L=V mL×18.4mol/L,解得V=5.4mL;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故应选择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5.4,①;(3)A.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A不选;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B选;C.烧杯没有洗涤,会造成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C不选;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低,故D 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难度中等,注意根据c=理解溶液配制原理与误差分析.20.(1)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铝②酒精③CO2④稀H2SO4溶液⑤CaO固体⑥NaCl溶液⑦液态HCl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④⑥(填序号),属于电解质的有⑤⑦(填序号).(2)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的离子为Na+、Ca2+、Ba2+、Cl﹣、CO32﹣、SO4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进行以下实验:①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②过滤,用足量的稀盐酸处理滤渣,发现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但滤渣不能完全溶解;③将上述气体通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先变得浑浊,然后又逐渐变得澄清透明;④向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又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不溶解.由此可以确认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Na +、CO 32﹣、SO 42﹣;不可能大量存在Ca 2+、Ba 2+.试写出指定实验中所所有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BaCO 3+2H +=Ba 2++CO 2↑+H 2O ; ③CO 2+Ca +2OH =CaCO 3↓+H 2O ,CaCO 3+CO 2+H 2O=Ca 2++2HCO 3﹣;④Ag ++Cl =AgCl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1)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或电子,如金属或电解质溶液能导电;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和大多数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①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可能含有CO 32﹣、SO 42﹣,则不含有Ca 2+、Ba 2+,由溶液电中性可知应含有Na +;②过滤,用足量的稀盐酸处理滤渣,发现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但滤渣不能完全溶解,则溶解的为碳酸钡,不溶解的为硫酸钡沉淀;③将上述气体通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先变得浑浊,然后又逐渐变得澄清透明,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④向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又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不溶解,生成沉淀为AgCl ,因加入氯化钡,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Cl ﹣.解答: 解:(1)⑤⑦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且是化合物,所以是电解质;②③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①铝中有自由电子,能导电,④⑥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答案为:①④⑥;⑤⑦;(2)①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可能含有CO 32﹣、SO 42﹣,则不含有Ca 2+、Ba 2+,由溶液电中性可知应含有Na +;②过滤,用足量的稀盐酸处理滤渣,发现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但滤渣不能完全溶解,则溶解的为碳酸钡,不溶解的为硫酸钡沉淀;③将上述气体通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先变得浑浊,然后又逐渐变得澄清透明,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④向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又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不溶解,生成沉淀为AgCl ,因加入氯化钡,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Cl ﹣.则一定含有Na +、CO 32﹣、SO 42﹣,一定不含有Ca 2+、Ba 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反应的相关离子方程式为:②BaCO 3+2H +=Ba 2++CO 2↑+H 2O ,③CO 2+Ca 2++2OH﹣=CaCO 3↓+H 2O ,CaCO 3+CO 2+H 2O=Ca 2++2HCO 3﹣,④Ag ++Cl ﹣=AgCl ↓,故答案为:Na +、CO 32﹣、SO 42﹣;Ca 2+、Ba 2+;BaCO 3+2H +=Ba 2++CO 2↑+H 2O ;CO 2+Ca 2++2OH﹣=CaCO 3↓+H 2O ,CaCO 3+CO 2+H 2O=Ca 2++2HCO 3﹣;Ag ++Cl ﹣=AgCl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1.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8HNO 3═3Cu (NO 3)2+2NO ↑+4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