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偃师二职高高三年级种植专业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种植专业月考试卷
姓名:分数:
一、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植物被动吸水的动力是()。
A、根压
B、蒸腾拉力
C、吐水
D、伤流
2、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
A、叶片
B、茎
C、根系
D、花果
3、气孔的总叶面积约占总叶面积的()%。
A1—2 B、3—5 C、6—8 D、10—12
4、植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克数叫()。
A、经济系数
B、叶面积系数
C、蒸腾系数
D、吸湿系数
5、下列植物中表现明显顶端优势的是()。
A、水稻
B、玉米
C、柳树
D、小麦
6、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
A、土壤肥力
B、土壤供肥性
C、土壤保肥性
D、土壤结构性
7、土壤腐殖质占有机质的()%。
A、20—30
B、50—60
C、60—80
D、85—90
8、改良酸性土通常施用()。
A、石灰
B、石膏
C、磷石膏
D、明矾
9、土壤中最有效的水分是()。
A、吸湿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膜状水
10、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分裂的()。
A、间期
B、末期
C、后期
D、中期
11、甘薯的块根是由()发育而来。
A、下胚轴
B、主根
C、侧根
D、不定根
12、能延迟叶片衰老,具有保鲜作用的植物激素是()。
A、赤霉素
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13、土壤空气中通常()高于大气含量。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汽
D、还原气体
14、土壤的重要保肥方式是()保肥作用。
A、机械吸收
B、物理吸收
C、生物吸收
D、离子交换吸收
15、某植物根细胞的水势为25Pa,周围土壤溶液水势为25Pa,在此条件下,根细胞表现为()。
A、吸水
B、失水
C、水分交换达到平衡
D、都不对
16、冬季镇压可保苗越冬,其根本原因是()。
A、土壤导热率增大
B、土壤导热率减小
C、土壤热容量减小
17、辐射逆温在()时强度最大。
A、日落后
B、半夜
C、夜间
D、黎明前
18、在光合作用中,电子的最终供体和最终受体分别是()。
A、H2O NADP+
B、NADP+H2O
C、CO2H2O
D、NAD+NADP
19、C4植物CO2固定的最终产物是()。
A、PGA
B、草酰乙酸
C、RUDP
20、下列代谢中()既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大部分能量,有为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原料。
A、光合作用
B、水分代谢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次生壁是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壁层。
()
2、水在共质体中的移动不跨越任何细胞膜,移动的阻力较大。
()
3、赤霉素可以打破休眠,促进发芽。
()
4、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值越大,湿度越大。
()
5、用红墨水染色法测种子生命力,凡种胚被染成红色的为活种子。
()
6、通常情况下,将吸湿系数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下限。
()
7、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可产生2个子细胞。
()
8、光照度低于光补偿点,植物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9、糖酵解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
()
10、在呼吸作用中,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
()
11、土壤含水量越高,热容量越大。
()
12、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
13、表土镇压可以起到提墒的作用。
()
14、地面最高温度表的感应液体为水银。
()
15、土体内孔隙垂直分布为上虚下实。
()
16、扩散为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气体交换的主要方式。
()
17、石膏可以改良土壤酸性,石灰可以改良土壤碱性。
()
18、植物的根、叶发生萎蔫时,呼吸作用加强。
()
19、三羧酸循环进行是在无氧的条件下。
()
20、糖酵解是在细胞质内进行的。
()
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蒸腾系数:
2、光合作用:
3、土壤耕性:
4、生长:
5、有效积温:
四、间答:(25分)
1、什么是呼吸作用?其生理意义有哪些?(6分)
2、什么是光能利用率?农业生产上是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7分)
3、植物需水的两个关键时期是什么?合理灌溉的指标有哪些?(5分)
4、测定空气湿度的方法是什么?其原理是什么?(7分)
五、计算:(20分)
1、诸葛镇2月6日20时的气温14℃,2月7日08时、14时、20时的气温分别是4℃、10℃、12℃,最低气温为-2℃,求出2月7日的日平均气温?(8分)
2、今称某土壤湿土重17克,烘干后重15克,土壤2密度为1.2g/cm3,田间持水量为30%,求(1)土壤质量含水量?(2)土壤相对含水量?
(3)土壤容积含水量?(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