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县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中国兽医杂志2020年(第56卷)第6期Chinese Journal of Vete/na/Medicine 青海省互助县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张玉芳
(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畜牧兽医站,青海互助810599)
中图分类号:S855.9文献标志码:B
青海省互助县是青海省人、畜间包虫病的高发区,被全省确定为包虫病流行二类县。
为进一步摸清羊包虫病流行情况,笔者于2019年6月-2020年1月通过威远镇3个牛羊屠宰点对来自县域内饲养的绵羊进行了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调查羊只来自本县南门峡和林川2个脑山乡镇,威远和东山2个半浅半脑山乡镇,西山和蔡家堡2个浅山乡镇和1个牧业乡镇巴扎乡,共调查7个乡镇。
1-2调查方法对屠宰的羊以肉眼观察及手触摸为主,发现包囊肿后进一步观察其特征、囊壁结构及其内容物,统计肝、肺寄生的包囊数及其比率$
2结果
共调查上述乡镇农户饲养的羊864只,感染157只,感染率为18.2%,见表1$从各年龄段统计来看,5岁及以上年龄段屠宰的羊感染率最高,为27.8%,1~2岁年龄段感染的羊最低,为7.1%,见表2;从寄生部位来看,肝、肺混合感染的占40-8%(64/157),单纯肝脏感染的占39.5%(62/157),单纯肺脏感染的占19.7%(31/157),感染强度中以11~20个以上感染的羊只较多;从分型上看,均为单房型,基本符合当地人间的感染部位和临床分型。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部分乡镇调查样本数量较少,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够全面反映本乡镇实际情况。
3讨论
3-
1调查结果反映,互助县羊包虫病感染率由2016年的32-7%下降到18.2%,降了15个百分点。
分析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本县各级业务部门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进一步加大了养殖户的培训力度,养殖户科学养畜水平明显提高,大部分养殖户都能按季节分期驱虫,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养殖格局的转变,规模养殖场户数量逐年增加,而散养户逐年减少,规模户的养殖环境、科学养畜水平较散养户高。
3.2从不同地域乡镇调查来看,脑山、牧业乡镇羊包
收稿日期:2020—02—17
作者简介:张玉芬(1978-),女(土族),兽医师,本科,从事基层动物疫情防治工作,E-mail:843803543@
表1南门峡等7个乡镇绵羊感染情况调查文章编号:0529—6005(2020)06—0056—01
乡镇名检查总数/只只只%
南门峡1252318.4
林川871820.7
威远3156019.0
东山62812.9
西山90910.0
蔡家堡55814.5
巴扎1303123.8
合计86415718.2
表2各年龄段绵羊感染情况调查
年龄段查只只只% 1〜2岁224167.1
3岁3206119.1
4岁1262620.6 5岁1945427.8合86415718.2
虫病感染率较浅山、川水乡镇感染率高,放牧的较圈养的感染率高。
经调查,有80%的养殖户饲养犬只,但对犬的寄生虫防治意识较弱,不按规定开展每月驱虫工作,并且对犬粪便的处理随意,易造成周围环境及饲草料的污染,导致感染。
另外,大多养殖户有用羊下水喂犬的习俗,进一步增加了犬感染的机会,这可能是羊棘球呦感染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3.34从对不年的囊情况,成年羊感染率比幼年羊高,母羊比羯羊感染率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相应增加。
说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如条件适宜,棘球呦的感染机会相应增加,感染强度也随之上升$
3.4近年来,虽然全县羊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部门规定的感染率控制在10%的防,定的$为进防治工作,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做好源头防控,扎实开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工作;(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养殖户科学防控意识;(三)加大检疫监管力度,严格处置病羊脏器,切断传染链;(四)加强防治效果考核,确保如期实现防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文勇,刘宝汉,解安敏,等•青海省互助县畜间包虫病流行
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7,53(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