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突破 必考部分》专题1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节课件 苏教版 精品
2020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新增分一轮课件: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2020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新增分一轮课件: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https://img.taocdn.com/s3/m/7d06f68f960590c69ec37658.png)
谦辞,但因为交际对象是校方,所以在本句中运用不当,可以改为 “ 母校 ” 。 “躬”意为“亲自”,“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不能躬临”可以改为 “不能参加”。
1 2 3 4
2.(2016· 江苏)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 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真题精做
1.(2014· 江苏)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题提示 B项“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
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
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 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辞、谦辞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等等。 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 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 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 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
②刻印社
③碑帖馆
④书画社
B.①古董行
C.①碑帖馆 D.①碑帖馆
②书画社
②刻印社 ②书画社
③刻印行
4.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比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小强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说:“阿姨,不好啦,小强出 车祸了!”
近年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图文转换2实战演练苏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图文转换2实战演练苏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ccc4556529647d262852a3.png)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图文转换2 实战演练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图文转换2 实战演练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图文转换2 实战演练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六图文转换1.如图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闭门造车B.风马牛不相及C.按部就班D.牛头对上马嘴解析:选D。
由漫画重点人骑在“牛”身上“胡编乱造”式的创作,联系现实可知,讽刺牛头对上马嘴的社会问题。
2.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
解析:选A。
本题注意结合“炖着吃"和“烤着吃”两个内容加以分析即可。
3.阅读下边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传统如陷阱,陷入便不能自拔。
B.只有走出传统,才能推陈出新。
C.面对传统,应当学会自我救赎。
D.泥古不化,易被传统捆住手脚。
解析:选D.通过围成圈的竹简和里面伸出的双手这一画面,可看出其隐性信息为“束缚”。
4.阅读下面的表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平均每天花在数字媒介阅读上的时间比例对象时间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初中生及以下1小时以下55.13%60.75%78.24%79.17%1~4小时40.52%36。
72%19.71%19。
12%4小时以上 4.35% 2.53% 2.05% 1.71%B.很少有学生整天通过数字媒介阅读C.高中生数字媒介阅读时间相对较短D.数字媒介已成为所有人的阅读方式解析:选D。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课件 (共26张)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课件 (共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d48f6cafaaea998fcc220ee5.png)
答案示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液态金属具有类生物学现象。
解析: 首先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找出新闻的陈述对象“谁”我国科学家。 然后从“干什么”角度概括事件主体一研究液态金属。新闻的后半部分介绍了研 究进展和结果。最后用一句话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50个字。
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在暑期档备受瞩目,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猫眼数据显 示,《哪吒》上映首日综合票房、上映首周综合票房均创同类电影最高纪录。诸 多评论中,这部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国产原创动画作品里程碑式作品。一旦有国产 动画作品引起广泛好评,总会有声音讨论“国漫崛起”。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 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不够成熟。下 一部《哪吒》这样的精品或许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到来。不过从2005年《关于促 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布以来,国家不断有支持政策出台。随着二 次元用户的崛起以及大量盗版作品的下架,动漫产业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移动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平台的崛起,也助推了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市 场环境之中,更多优秀国漫作品的诞生值得期待。
答案: 吸碳; “略施魔法” ; 光合作用
解析: ①读题,明确题干要求以及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本 题题干要求就是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 就是碳链式反应。 ②整体把握段落,区分句间关系,划分层次。本段落共有5句话,其中第1句话指出了 说明的中心——科学家发现了碳链式反应。再根据表示过程的“开始”“接 着”“最终”三个词语,把其余的4句话分为三层,其中3、4句为一层,第2句、第5 句各为一层。 ③筛选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根据上述分析,提取的关键词 是表示过程的,因此可以确定第1个层次与“开始”相对应的核心动词是“吸碳”, 第2个层次与“接着”相对应的核心动词是“略施魔法”,第3层次与“最终”相 对应的核心词是“光合作用”,由此可得出三个关键性词语。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 技法突破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 技法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6888bdfa9b89680203d8252a.png)
(二)易混虚词辨析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了 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 秀的小品演员”。 [即时小练]
9.在下面各句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偶尔 偶然 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几片雪花飘落, 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②刚才 刚刚 一场胜利,让恒大刷新了中国足坛的诸多纪录,但相较于恒大 的野心,这一切才________开始。
[即时小练] 10.在下面各句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而且 反而
在气温接近或超过 37 ℃时, 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 ________ 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 ②和 还是
重要的东西有时也会迟来一步,无论是爱情________生活。
答案:①“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 句意思相反, “不但”则只与“反而”搭配。根据句意,应选 “反而”。②“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 配, 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 根据句意, 应选“还 是”。
6.看词性语法 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确定词的语 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即时小练]
6.在下面各句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内涵 蕴涵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______与品味。 ②热诚 热忱
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 队,满怀________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4.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场合等角度辨析 例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辨析介词“对”和“对于”的区 别: (1)适用对象:都表示指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 情况下,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改用“对”。例如:他对(对 于)集体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十分关心。 (2)适用范围:“对”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作“对 待”“向”等意思时, “对”不能换成“对于”。如:①老师 对我就像对待她的亲生孩子一样。②他对我说:“你要当心 啊!” (3)运用场合:“对”多用于口头语体;“对于”的色彩庄 重些,更适合于书面语体。
2020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新增分一轮课件: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2020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新增分一轮课件: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87940e05f111f18583d05a5a.png)
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________。 A.精益求精 √ B.励精求治 C.精益求精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数不胜数 数不胜数
1
2
3
4
5
5.(2018· 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__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 仅仅当作一场____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 实__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一、意义辨析 1.辨析角度 (1)词义侧重点 ①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
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 ”,但“场面”侧重指“一定场合
下的情况”,而“局面”侧重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状态”。 ②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 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 但“沉思”侧重指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侧重指思考的“深入”,“寻思” 侧重指思考的 “ 反复 ” 。再如 “ 扩大 ” 与 “ 扩充 ” 都有 “ 向外发展 ” 的意思,但 “扩大”侧重指“由小到大”,“扩充”侧重指“增长充实”。
(1)命题情境化: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文段中考查。
(2)题型较稳定:均是“四选一”式客观选择题,且题干均是“正选”式(选最恰当的 一组)。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
题点一 准确辨析近义实词 题点二 正确使用成语(含其他熟语)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二+核心突破一+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二+核心突破一+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3560ee8b9f3f90f76c61b96.png)
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1.(2008·江苏)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答案 D解析A项“碰撞、融合、交流”语序不当,应为“碰撞、交流、融合”。
B项成分残缺,“培养”缺少宾语,应在“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后加“的习惯”。
C项搭配不当,应把“克服”和“充分考虑”二者位置对调。
试题评点该题分别考查了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试题难度不大,只是A项的语序不当是江苏卷首次考查,且是短语之间的语序不当,粗心的考生可能误判。
2.(2009·江苏)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答案 C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改为“极端气象事件的发生频率正在提高,破坏强度正在增加”。
B 项搭配不当,应去掉“要克服”。
D项缺少主语,应将“由于”移至“青少年”后。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课件: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六+核心突破二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课件: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六+核心突破二](https://img.taocdn.com/s3/m/e009ce97a0116c175f0e48e8.png)
③说明性语段。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规律。一般介
绍事物的状态、构造、类别、功能,揭示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
(2)找出主干,提取中心 每一个语段都应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展开, 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 。 准确地把握语段的中心,也是提炼语意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有这几种 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出现在段首或段尾;②组合关 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 (3)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内容复杂的语段,可以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 次,留主舍次;最后提炼,形成答案。要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内 容全面。 (4)比对选项,看选项概括内容是否有遗漏,是否准确。
解析
答案
点拨关键
提炼语意常用的几种方法: (1)筛选信息,舍次取主 对所给信息进行筛选,将次要的信息如修饰语、事例等删去,只保留 最主要的信息。
①记叙性语段。记叙(陈述)一种现象(状态或事实),在语段中包含几个
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
②议论性语段。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发
A.万有引力 B.引力波 √ C.引力波 D.万有引力 解析
引力波 首次(美国) 爱因斯坦 预测存在
发现 发现 预测 证明存在
影响(意义) 影响(意义) 证明 影响
A项“万有引力”只是一个引入话题,不属于关键词。真正的说
明主体是“引力波”。排除A、D两项。 C项提取不全面,未把“影响”概括进去。故选B。
第一章 专题六
பைடு நூலகம்
核心突破二 掌握关键的提炼能力
——读懂为要,答题有别
内容索引
提炼语意的提炼方法与答题要领
提炼语意
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研训四衔接连贯
![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研训四衔接连贯](https://img.taocdn.com/s3/m/42677e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8.png)
题型研训四衔接连贯1.(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__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解析排序时要善于找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
①句应在最前面,与第一句一起从总体上介绍芭蕉的特点。
“蕉阴”一词应在“覆盖面积大”之后,因为先有“覆盖面积大”,然后才有“蕉阴”;先有“吸收热量大”等条件,才会有“最舒适”的环境,所以①③相连。
由②④中的动词看,应先“种上”,再“配上”“点上”,这样才符合事物的逻辑顺序。
据此,运用排除法可确定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2.(2018·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与所给的供排句,明确语段是讲述“理性经济人”关于利己主义的假设在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的变化。
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增分突破ppt课件下载
![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增分突破ppt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733d6d44a1c7aa00b52acbc8.png)
自我诊断
现场采样
规范提升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 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个字。(5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 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__①____。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__②__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 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_③_____, 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自我诊断
现场采样
规范提升
【即时小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病毒一开始只是在局部范围内暴发,构不成全球威胁。
当___①_____,人们才开始投入人力和物力,展开研究。美国 将感染的医生接回国内,等于___②_____。之所以敢这么做, 是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 目前在制备疫苗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但 ___③_____,我们 大可不必担心。
现场采样
规范提升
现场满分答案 完善你的答案
满分领悟
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 5分 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
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 是否连贯顺畅。
自我诊断
现场采样
规范提升
解析 理解文段大意,结合前后语境,推断所填内容。做题 时要注意:①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②弄清材料的陈 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 特点等;③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 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答案 ①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②也要治理互联网。 ③都需要法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1轮)江苏专课件:第1章第6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1轮)江苏专课件:第1章第6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06fdb8bb700abb68a882fb42.png)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生境界 写作说到底是做人,做人应有底气。为人胸襟广博, 高瞻远瞩,为文自有飒爽豪杰之气。 把仿句和写作结合起来更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能 根据给定的句式仿写出精彩而整齐的文句,写作时也 必定善于旁征博引,巧于铺排,使文章具有一种神采 飞扬之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怎样才能仿出形神兼备、精当确切的句子?具体 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审题 审例句的语言形式,审例句内部的逻辑结构,审例句 的思想意蕴,审例句的审美趣味。 2.强化语言表达 严格按照例句的结构范式组织语言,使修辞一致,手 法相同,构成整齐、简练、精美的句段。 3.平时注意阅读积累 广泛阅读并及时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胸中富 甲兵,笔底有飞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试题精解】本题考查仿用句式。注意要语意连贯, 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表现环保主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参考答案】 (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让他滋润世间 万物。鸟是人类的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试题精解】分析示例所给的句子,我们会发现是一 个由比喻句形成的排比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分析 排比句的内部关系,看看它们是层递还是平行排列, 同时还要注意比喻的设喻角度。例句分别从听觉、味 觉和视觉角度进行设喻,并且形成了一个并列的句式。 明确了这些,再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进行造句就可以 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肯定句与否定句变换,要特别注意弄清否定的次 数,一重否定表示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 定的意思。 (3)散句变换为整句,变换后要形成排比或对偶。 (4)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变换,要注意反问句的特点: 肯定的形式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形式表达的 是肯定的意思。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六+核心突破一+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六+核心突破一+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f8a2d3f8c75fbfc67db227.png)
专题六提炼语意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一、提炼一般性语段及非连续性文字材料语意1.(2011·江苏)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海区特点,②地质构造,③历史记载。
解析材料共四句话,最后一句是结论,是对前三句的总括。
前三句话每句话一个信息要点:第一句说明了海底地形平缓和近海水深相对较浅;第二句说明了地质构造的特点是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第三句则以历史资料作为佐证。
试题评点该题属于常规的定向压缩题,不过,在题干要求上有了新变化:要求概括“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
“哪些方面”是审题的关键点,再看“结论”是什么,“结论”在该语段的第四句中,有“因此”一词提示,这意味着“因”就在前三个句子中。
从第二句中很容易提取出“地质构造”这个方面;第三句需要概括,不可直接提取“相关资料”,应把“两千年来”与“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合并概括为“历史记载”(历史资料)。
最难的是对第一句的概括。
该句讲了三点,分别是“大陆架宽广”“地形平缓”“水深较浅”,如果都提取出,字数会超;只提取一点,就会有偏重和遗漏;于是只能用一个词把这三个要点都概括进来,它就是“海区特点”。
该题虽说是常考的定向概括题,但角度有变化,不再是“要点概括”,而是“方面(要素)概括”。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备考与素养课件苏教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备考与素养课件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cc519570b84ae45c3b358c60.png)
10.诚然、固然、虽然 (1)诚然:表肯定语气,语气较重;表让步,语气较轻。 例:发牢骚,诚然也不可少,然而纸上谈兵,终不免书生之见。 (2)固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让 步,语气较轻。 例:茶馆固然不大,不过生意还是兴隆的。 (3)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肯定的语气最轻。 例:茶馆虽然不大,但是生意却很兴隆。
6.而且、反而 (1)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 例:冬小麦不但在冬天不怕冷,而且能在低温下萌芽、生长。 (2) 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不仅没 有”等呼应。 例:今天这风不但没停,反而更大了。
7.尽管、不管 (1) 尽管:表示让步,引出的分句的内容是事实,常与“还 是”“但是”呼应。 例:尽管路途这么远,他还是坚持要去。 (2)不管:表示条件,引出的分句的内容是假设的,常与“都” 等呼应。 例:不管路途多么远,我都坚持要去。
2. 【火中取栗】 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的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如: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 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3. 【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 况。 如:喜讯传来,首都北京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 在广场举行庆祝仪式。
8.虽然(尽管)、即使 (1)虽然(尽管):只表示让步,不表示假设,引出的情况是事实, 后与“可是、但是”等词呼应。“虽然”让步的程度比“尽 管”轻。 例:虽然你亲自去了,但是也没能解决什么问题。 (2)即使: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例:即使你再跑一趟,也仍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9.但是(可是)、不过、只是 (1)但是(可是):表转折关系,语气最重。 例:尽管河水很凉,但是大家还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2)不过:表转折关系,语气较重。 例:两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过都是朋友间工作问题上的争 论。 (3)只是:表转折关系,语气最轻。 例:他还是那么乐观直爽,只是比原来显得苍老了一点。
江苏省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6图文理解与辨析_语言文字运用考点扫描(含解析)
![江苏省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6图文理解与辨析_语言文字运用考点扫描(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e5175802d276a201292eaa.png)
专题06 图文理解与辨析-语言文字运用【考点解读】图文理解与辨析是江苏省高考每年必考内容,属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考点。
预测2020年高考,也是江苏省的必考内容。
图文理解与辨析类试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一、图表理解与辨析是将指定的图表漫画内容运用文字表述出来,一般分为四个选项,让考生辨析正误。
图表:指图谶之表徵;注明各种数字并表示各种进度情况的图册和表格的总称。
在对统计信息在可视化时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图表的定义:图表泛指在屏幕中显示的,可直观展示统计信息属性(时间性、数量性等),对知识挖掘和信息直观生动感受起关键作用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很好的将对象属性数据直观、形象地“可视化”的手段。
图表设计隶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范畴。
图表设计是通过图示、表格来表示某种事物的现象或某种思维的抽象观念。
二、图画理解与辨析是将指定的图画内容运用文字表述出来。
图画:绘画;用线条、色彩构成的形象或肖像;地图。
图画文字转写就是把图画、人物肖像等转写为文字内容。
一般分为四个选项,让考生辨析正误。
三、漫画理解与辨析是将指定的漫画内容运用文字表述出来。
一般分为四个选项,让考生辨析正误。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品种,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有较强娱乐性,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型。
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纷纭世事的理解及态度,是含有讽刺或幽默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绘画。
它同其他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特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
它具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漫画可以把古今中外的人物同时邀集到一起,让他们在一个画面上演出奇异怪诞而又意蕴深邃的喜剧。
它不受时空观念的限制,人与物之间也可以对话,不同质、不同类的事物可以嫁接、杂交,可以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可以人神交游,幻想与现实同存,从而使画面产生幽默、诙谐、怪诞、风趣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