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两栖类动物手术的实验操作
2.学习泰盟软件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了解心肌电兴奋性的特点,观察前期收缩与代偿间歇
二、实验对象:蟾蜍
三、实验原理:略
四、实验步骤:略
五、实验结果:
图1. 心肌收缩曲线
图2.蟾蜍心室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示意图
图解:
图1所示为蟾蜍心肌收缩曲线,青色图标表示额外刺激.由图可知,当刺激落在有效不应期
(收缩期+舒张早期)内不引起反应;当刺激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1)AB段--表示心肌正常收缩时间:1.22s(注:平均时间)2)EC段--早搏时间:0.65s 3)CFD段-代偿间歇:1.95s
图2所示为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心肌细胞在相对不应期接受刺激产生的期前兴奋,可引起一次提前于正常收缩的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称为期前收缩;若正常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会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正常的节律性收缩,因此在前期收缩之后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六、讨论与分析
问题:是不是有期前收缩就一定有代偿间歇?
答:有期前收缩不一定会出现代偿性间歇。

如果心律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也可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在这种情况下,代偿间歇就不会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