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刍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刍议
地方文献是指记载具有地域特征的知识、信息等内容的文献资料,可以弥补传统馆藏中地方资料的不足,为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助力,而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地方文献的建设中,应依据不同需求,采取灵活措施,积极探索出地方文献建设的有效途径。
标签: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
一、地方文献的概念
地方文献是指记载具有地域特征的知识、信息等内容的文献资料,主要记述的是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其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其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声像以及其他样式的材料。
从内容上讲,地方文献源于特定的区域,记载的是发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等,其取材直接,内容翔实,编写类目细致,可信度较高。
尤其是地方志、族谱等资料,内容均来自本地实践,它们所记录的大量史料,往往是官修史书所缺乏记述的部分,是地方史的重要补充。
地方文献内容广泛,涉及许多领域,除传统的印刷文本之外,还包括有碑文、手迹、档案、音像等文献形式,不少还是珍贵的孤本,这也是其他文献所无可比拟的。
地方文献在进行科学研究、经济建设、传承与创新文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史料价值
史料价值是文献特有的价值之一,也是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而地方文献又有其鲜明的地域性特质,因此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尽管在不同时期,各类地方文献的史料价值会有所差异,但这无碍于其作为特定地区基本史料的地位。
例如,地方志记载了一个地区人文与自然的传承与变迁,即是研究该地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民情、自然资源等沿革的重要见证;谱牒以记述宗族沿革为主,是研究家庭、宗教、民俗和人口学等的重要资料。
此外,一个地区的户口、关税、田赋、物产的文献记载则是研究经济历史和现状必不可少的资料。
以此来看,地方文献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尤其对本地区而言,体现得更为突出。
(二)经济价值
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其重要前提就是要清楚地认识当地的历史和现状,而这就必然离不开挖掘该地的地方文献以获得相关知识。
可以说,只要合理、充分地吸收、消化、利用相关史料,就一定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并进而体现出不同程度的经济价值[1]。
(三)文化价值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献是深入研究文化现象及内涵的文化产品,而地方文献就是反映某一地域或群体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的文献集成。
地方文献在保存地域文化方面一般均具备系统化、全面化的特征,而这一功能又往往是其他文献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地方文献也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化价值。
必须指出,地方文献保护与研究对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的促进作用与时间延续成正比。
就是说,只有坚持长期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加大研究力度,地方文献的文化作用与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才能够更好地为区域文化的创新进步与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2]。
综合来看,地方文献较好地显现了一个地区的政治演进、经济发展、文化变
迁的脉络,就其特征而言一般兼具地域性、多样性、持续性、稀缺性等特点。
其间蕴涵有宝贵的历史记载,具有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是进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的必备参考资料。
二、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馆藏中地方资料不足的问题,为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助力,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极有必要,具体来说,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主线,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坚实后盾,其工作也应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为核心。
近年来,地域研究不断升温。
地方文献集中体现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在教学科研中,高校师生可以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研究,详尽了解本地区的基本信息,有利于尽快认知地方经济文化的总体状况,构建相关科研教学工作的基础。
因此,教师和科研人员对相关文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这就需要图书馆应积极主动与教学科研机构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效举措,加强地方文献建设,为教学和科研人员提供良好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信息中心,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需要
地方文献记叙了大量本地区的翔实资料,通过对各类地方文献信息的搜集和查阅,可以加强学生对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理解和認知,使得学生较好地了解地方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需要面对地方需求,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建立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平台,以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区域化人才的需求[3]。
(三)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地方文献来源于地方发展的实践,内容广泛,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对区域发展作出的全方位总结,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概况。
因此,地方文献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比拟的文献价值和社会功用,可以为地方有关部门在制定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决策时提供资料和借鉴,避免出现主观性失误。
在这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地方文献建设,充分利用地方文献,深入挖掘其价值,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主动为地方各级领导和部门提供研究成果,为各科研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料情报,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4]。
三、加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途径
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大多数高校在推进地方文献建设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地方文献的建设中应依据不同环境、需求以及馆藏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出地方文献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妥善计划,积极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文献搜集是开展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前提,为此,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做好地方文献收藏专业人员的人才储备、确定经费来源、建立专职部门等基础性工作。
征集地方文献工作对采集人员提出了特殊要求:他们应当熟悉地方文化,对馆藏地方文献的情况要有所了解,同时对于地方文献的内容、文献征集领域、文献征
集类型、文献出版发行时间、文献价值鉴定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还要了解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掌握征订规模,明确地方文献的征集渠道,并对拟定收集的地方文献进行初步鉴定、分类等[5]。
针对地方文献分散性的特征,在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采购策略,采取多种征集方式,大力推进馆际协作,采取多种渠道购买或交换地方文献资料。
要注意与出版地方文献的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争取地方文化单位以及考古部门的支持,努力收集各种地方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积极鼓励地方人士捐赠文献资料,扩充征集文献的来源。
(二)做好地方文献的整理
从流程上讲,征集工作是高校地方文献建设的基础。
为方便读者使用,对征集到的各类地方文献,高校图书馆有必要进行认真细致的修复、养护和考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详细的分析、分类、登记、建立分类目录。
对征集到的地方文献还应该按照内容不同,按学科分类进行登记,对一些有特殊价值的文献应建立专门的馆藏室进行管理,以保护珍贵文献,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价值。
对征集到有破损、残缺等状况的文献,需进行谨慎地修复、养护;为了使地方文献取得更大的利用效率,图书馆应将征集到的地方文献尽快分编、上架,设立地方文献目录索引和圖书专柜,并将地方文献书目作为特定馆藏录入书目数据库,实行外借流通。
(三)推进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在管理、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通过对文献的采集、整理和二次加工,对馆藏各类地方文献资源进行计算机数字化处理,建立地方文献数字化资源库,以提供更加便捷和广泛的服务,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效率。
同时,发掘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上反映的地方信息,按照专业特色、馆藏价值等因素进行编辑,使之成为具有学术价值和馆藏价值的地方文献,实现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
(四)加强地方文献的利用
地方文献是一种稀有的宝贵文献资源,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利用。
要注意立足于学校和地方的需求,及时了解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把散布在各种文献中的零星信息加以提炼,编辑成专题资料,及时提供给读者。
对馆藏各类地方文献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分析,提炼出具有一定专业方向、有特殊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类、加工、编辑等二次加工,将静态的地方文献转变为动态的有效信息,为密切联系学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地方文化研究,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参考文献,强化服务,使地方文献得到充分利用,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总之,地方文献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馆藏中地方资料的不足,为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助力,其建设极有必要性。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措施,积极探索出地方文献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茶秀花.地方文献的价值与收集工作的探讨[C]//胡银仿.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上).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郭绍全.论地方文献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C]//石丽珍.全国地方文献工作研究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任云飞.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献[J].集宁师专学报,2002,(2).
[4]李德成.浅谈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C]//张淑香,许西乐.21世纪图书馆
理论与实践.南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5]曹淑斌.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