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眼眶内侧壁骨折的复位及重建的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下眼眶内侧壁骨折的复位及重建的效果研究
陈伟;周顺华;余涛;刘复平;童宗靖;郭睿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眼眶内侧壁骨折复位及其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1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眼眶内侧壁骨折复位及接受重建手术的诊治过程,并术后随访观察.结果 1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均接受骨折复位及重建手术,2周后所有患者鼻腔眼眶内部异物反应消失,无溢泪现象,且脸部恢复情况较好,眼球整体恢复情况较好,无1例出现眼球内陷症状,手术3个月内复视现象基本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重建手术方案,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恢复时间,且手术操作比较方便,创伤较小,符合现代美容学要求,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4(020)005
【总页数】3页(P437-439)
【关键词】鼻内镜;眼眶侧壁骨折;复位;重建;效果
【作者】陈伟;周顺华;余涛;刘复平;童宗靖;郭睿
【作者单位】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南常德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南常德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南常德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南常德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南常德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南常德415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
眼眶位于人体面部中间部分,眼眶骨折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于人体眼眶相对薄弱区域所引起的[1],常见于眼眶下壁及眼眶内侧壁中[2]。
临床上一般将眼眶内
侧壁称作纸样板,是眼眶内最为菲薄的区域,遭受暴力侵袭则容易骨折[3]。
常见致病原因包括钝器击伤与交通意外事故等[4-5]。
眼眶内侧壁骨折后,可能由于骨折部分软组织的嵌入而造成眼球活动的障碍,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眼球内陷及眼球复视等并发症[6],一般患者多伴有鼻骨、筛骨及上颌骨骨折,且对患者的面容造成一定的影响[7]。
因此,眼眶内侧壁骨折后的复位与重建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对最近几年来收治的10例眶内侧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收治1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 37~59岁,平均年龄(46.1±0.8)岁;病程1~7 d。
交通意外致伤者6例,钝器击伤者4例;其中右眼内侧壁骨折5例,左眼内侧壁骨折4例,双眼眶内侧壁骨折1例;其中3例患者伴有眼球左右活动受限,且眼球轻度内陷。
7例
患者视力下降检测提示屈光不正,视野正常。
所有患者在经过为期1周的保守治
疗后,临床表现无显著缓解。
CT检查提示其眼眶内侧壁存在明显骨折现象,眼眶
内软组织突入筛窦,眼眶纸板呈劈裂及塌陷状,内直肌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及变粗现象。
见图1。
1.2 治疗方法
10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眼眶内侧壁骨折复位及重建术。
术前用1‰的肾上腺素棉片擦拭患者鼻腔黏膜,在0°鼻内镜指导下切除钩突,显露上颌窦窦口,并吸出窦
内残留积血,然后开放所有筛房。
同时注意保护黏膜及活动骨质,避免加重骨折。
清除额窦及筛房内残留积血,暴露眼眶内侧壁的解剖关系,观察骨折的具体位置与形态,除去骨折碎片,选用钳夹柔和剥离眼眶内侧壁填充内容物,利用镊子轻微牵拉眼眶内部直肌,使眼外肌脱离骨折部分。
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缺损部分较少的患者在完成复位后,选用吸收性鼻用棉片填充筛窦腔内。
对骨折部分缺损范围较大的患者则在将其眼眶骨膜分离后,选用高密度、眼底型多空聚乙烯进行修复,首先将纳入材料整合成缺损部位的大小,并在温度为80℃的盐水下软化塑形后置入眼眶内
侧壁骨折缺损部位,保持黏膜与骨质的重叠性。
对眼眶内侧壁联合底壁及鼻骨骨折患者,则首先利用鼻骨复位仪器对患者骨折下壁进行纠正,然后修复其内侧壁。
术后在其眼眶内侧壁内填充纳吸棉片,保障双侧眼球位置的对称性。
密切关注患者眼球位置及其活动情况,嘱患者适量活动眼球,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恢复锻炼。
术后3 d内行眼眶 CT扫描,术后 7、14、30、90 d经鼻内镜检查眼眶内侧壁骨折
部位的复位情况,对眼球出现外移的患者,则迅速清除骨折部分的填充物,确保两侧眼球的对称性。
2 结果
经鼻内镜下眼眶内侧骨折重建手术后,10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眼球内陷症状,两
侧眼球位置对称情况较好,眼球活动自如,视力较手术前并未下降。
10例患者在
手术后3个月内复视现象基本恢复,无溢泪现象,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
术后
50 d患者鼻腔填充物基本消失,CT提示其眼眶内侧壁恢复情况较好,如图2所示。
所有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鼻腔及眼部症状改善详细情况见表1。
图1 患者术前右眼眶内侧壁骨质CT图像
图2 术后CT复查图像
表1 所有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鼻腔及眼部症状改善情况(例)时间例数复视完
全消失基本消失周边复视眼球内陷稳定残留眼球运动正常好转并发症通气不
畅流泪感染7 d 10 4 2 4 10 0 9 1 4 5 2 14 d 10 5 2 3 10 0 10 0 2 1 0 30 d 10 7 1 2 10 0 10 0 0 0 0 90 d 10 9 1 0 10 0 10 0 0 0 0
3 讨论
眼眶骨折通常是由于人体受到外力击伤而导致眼眶内压升高,致使眼眶薄弱部分发生爆裂,引起骨折,一般以眼眶内侧壁骨折最为常见[8-9]。
临床上对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的常规诊断主要采取平片扫描的形式,但由于眼部疾病症状或有相似,常造成误诊现象的产生。
伴随着当前医疗科技的发展,CT扫描的普及应用,在明确判断患者的骨折部位,定位骨质缺损范围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选用CT增强扫描联合水平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软组织、直肌肿胀、变形、扭曲的情况,显示眼球出血状况,明确分辨出骨折线,能够为手术前对患者的全面评估提供较好的参考。
对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的传统治疗主要选用经鼻外内眦部手术入路复位的方式,但此种方案对人体创伤较大,通常会在脸部预留瘢痕,影响美观[7]。
同时随着当前鼻内镜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其在眼鼻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组研究的1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重建修复手术,大部分患者在术后14 d内眼球功能及视力情况基本恢复正常,且无1例患者脸部存在较大瘢痕。
此外,经鼻内镜的重建手术对患者眼眶周围神经血管并无任何损伤影响,术后患者眼部并无存在较强的异物感。
同时本组研究提示,选用鼻内镜下重建修复手术能够清晰地暴露眼眶内侧壁的解剖关系,明确指示骨折碎片的所在位置,显示骨折复位后眼眶内侧壁的具体形态。
由于在重建复位过程中,手术仅会触碰到患者的眼眶骨膜,并不会对眼眶内部组织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眼眶周围的肿胀现象,降低了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不会导致二次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亦可通过调节眼眶骨折残缺部分的填充物来
改变眼球的位置,对空缺较大的患者则可选用相关生物材料进行修复,排异性较低,愈合情况良好。
另外,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发现
患者眼眶黏膜并未出现粘连现象,同时显示对手术时机的把握也相当重要。
若在眼眶内侧壁击伤较短时间内迅速进行手术,会对手术视野的把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加术中出血量,如等待时间过长,则同样会造成骨膜粘连,导致瘢痕的形成,不便于手术[6]。
综上,对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行经鼻内镜重建修复手术能够提高骨折修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优化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手术恢复时间,但同时需注意手术时机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冯长生,张海侠,程远侠.Medpor填充物经鼻内镜行眶内壁骨折复位术的
临床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19(2):158-159.
[2]顾析玲,楼志平,姚文丽.鼻内镜下眼眶内侧壁骨折的复位及重建的效果分
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171-2172.
[3]李皓谆,邓蔚,莫兰,等.鼻内镜下鼻中隔软骨修复治疗爆裂性眼眶内侧壁
骨折[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9):394-396.
[4]黄健.鼻内镜下硅胶板联合EC耳脑胶修复爆裂性眼眶内侧壁骨折17例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9(9):999-1000.
[5]吴彦桥.爆震性眶壁骨折及导航辅助鼻内镜下眶壁复位进展[J].山东大学
耳鼻喉眼学报,2011,25(5):49-53.
[6]王俞明,王莉,苏薇洁,等.经泪阜入路修复眼眶内侧壁骨折后眼球内陷[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7(5):271-273,285.
[7]张耀利,王大全,傅伟,等.经鼻入路手术治疗复杂眶壁骨折疗效观察[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2):133-135.
[8]胡明,潘中柱,周正娟,等.鼻内镜下硅胶管支撑修复爆裂性眼眶内侧壁骨折[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4):211-212.
[9]李宪华,吕金红,侯玉凡,等.鼻内镜下经鼻腔鼻窦径路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复术[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8):8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