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得与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的得与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确实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所带来的收益。
因此,在小学阶段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足矣。
这一课题被郑重而严肃的摆在了家长们面前。
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让孩子按时按点地坐在书桌前写作业,要天天陪孩子学习。
于是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活动,每天雷打不动地陪孩子学习,目的无非是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也希望我的学生家长们能在孩子的学习上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这种家长陪读式的学习对孩子是奏效的,他们的作业每天都会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如果哪一天偶尔有哪个孩子没有完成家庭作业,家长们会首先做自我检讨。
家长陪孩子学习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功课”。
最近我读了尹建莉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感触颇深。
她做为一个懂教育的母亲,用自己培养孩子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写出了“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的文章。
女儿圆圆在她的精心教育和培养下,养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正如她在文中所说:
“家长陪孩子的学习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
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屈服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
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
这段文字无疑给当今陪读的家长当头一棒,看看我们的家长们,无论寒风肆虐的冬天还是酷暑难耐的夏天,从校门到家门,总有他们陪同的身影;从餐桌到书房,孩子一旁更少不了“兢兢业业”陪坐的家长,家长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周末和节假日。
陪读、陪训、陪练、陪行,再苦再累家长们都做的心甘情愿。
陪学习就能让孩子养成我们所期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吗?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类家长,因为陪孩子学习付出了时间和辛苦,就产生了讨债心理,当孩子成绩不好或习惯不好时,就会气急败坏地说:“我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学习,是想让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你居然反过来监督妈妈,钻妈妈的空子,学习成绩还这么差。
”熟不知,这样的话更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时也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没有好处。
学生是养成习惯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热情和主动性,习惯是很难养成的。
枯燥无味的说教、限制会让孩子望而却步,十分不情愿地“听从”。
只有让孩子拥有了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才能开辟出孩子内心渴望求知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