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1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12.9
《宋词研究》作业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宋代第一篇系统论述词体特点的文章是__清照_____所著的《词论》。
2、清照的《___渔家傲___》(天接云涛连晓雾)词,展示了她精神境界雄奇阔大的一面。
3、向子諲的《酒边词》,以南渡为分界线,分为”__江南新词___”和”江北旧词”
4、常被看作上承轼、下启辛弃疾的南宋前期词人是元干和孝祥。
5、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__豪____”,就注意到了、辛之间的重要区别。
6、夔词向来被评价为清空骚雅。
7、炎批评吴文英词,如”_七宝楼台___,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8、”金源一代一坡仙”是指秉文。
9、北宋灭亡后,对轼词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且推广词不遗余力的金国文人是蔡松年。
10、最早提出婉约、豪放之说的是明代人綖。
11、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是清照,
12、《易安词》的作者是清照。
13、《漱玉词》的作者是清照。
14、《断肠词》的作者是朱淑真。
15、《樵歌》的作者是朱敦儒。
16、《芦川词》的作者是元干。
17、《于湖词》的作者是孝祥。
1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所著词集名《稼轩词》。
19、《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辛弃疾。
20、《放翁词》的作者是陆游。
22、《白石道人歌曲》的作者是夔。
23、《梅溪词》的作者是史达祖
24、《后村长短句》的作者是克庄。
25、《后村别调》的作者是克庄
26、《龙洲词》的作者是过。
27、《频洲渔笛谱》的作者是周密。
28、《草窗词》的作者是周密
29、《碧山乐府》的作者是王沂。
30、《花外集》的作者是王沂。
31、《齐东野语》的作者是周密。
32、《梦窗词》的作者是吴文英。
33、《山中白云词》的作者是炎。
34、《须溪词》的作者是辰翁。
35、《遗山乐府》的作者是元好问
36、《时贤本事曲子集》的作者是绘。
37、《骩骳说》、《晁无咎词话》的作者是晁补之。
38、《诗话总龟》的作者是阮阅。
39、《古今词话》的作者是湜。
40、《复雅歌词》的作者是鮦阳居士。
41、《碧鸡漫志》的作者是王灼。
42、《能改斋漫录》的作者是吴曾。
43、《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是胡仔。
44、《续骩骳说》的作者是朱弁。
45、《作词五要》的作者是缵。
46、《直斋书录》歌词解题的作者是振。
47、《诗人玉屑》的作者是庆之。
48、《词话》、《中兴词话补遗》的作者是黄升。
49、《怀古录》的作者是模。
50、《浩然斋雅谈》、《草窗词评》的作者是周密。
52、《乐府指迷》的作者是义父。
53、《钦定词谱》的作者是王奕清。
54、《词林正韵》的作者是戈载。
55、填词用的谱有两类,一是词谱,一是_ 音谱______。
56、《彊村丛书》的作者是_朱祖谋(朱孝臧、朱彊村) 。
57、《唐宋词人年谱》:___夏承焘____ 。
58、《全宋词》的编者是唐圭璋。
59、《全金元词》的编者是唐圭璋。
60、《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6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6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6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6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7、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9、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7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7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7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74、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尔恩怨相尔汝!
75、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76、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77、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7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80、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8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8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8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8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8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86、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8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88、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8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90、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9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92、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3、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94、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95、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96、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9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9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99、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00、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101、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仲谋。
10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仲谋处。
10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5、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106、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07、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08、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109、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110、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11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13、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114、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115、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116、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117、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118、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119、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120、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121、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122、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23、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1、易安体:
清照的词在当时被称为易安体。
其最显著的特色是以“寻常语”入词,它不是一般的俚言俗语,而是从口语中提炼的、明白省净、富有表现力的诗的语言。
以寻常的语言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这就是易安体艺术魅力所在。
2、宋末遗民词:
指宋末元初周密、王沂、炎等遗民词人的词作。
他们继承周邦彦、夔的衣钵,往往以凄凉苦咽的词风表达故国之思。
词中多比兴寄托之作,是宋词的尾声。
第三部分简答题
1、最早的专论词体的文章是什么?
答:最早论词的专文是欧阳炯的《花间集序》。
2、最早的宋人词话是什么书?
答:最早的宋人词话是元丰初绘的《本事曲》,多数偏于纪事。
3、晁补之的《评本朝乐章》评述了什么人的作品?
答:《评本朝乐章》评述了柳、欧、、黄、晏(殊)、、七家词,是《词论》问世之前一篇重要的词评。
4、之仪的《跋吴思道小词》持一种什么样的词学观点?
答:《跋吴思道小词》以花间为宗,对、黄多有异论,下开易安“别是一家”之说。
5、词“别是一家”之说是什么人提出来的?
答:是清照。
6、清照的专论词体的是什么文章?
答:是《词论》
7、《南宋四名臣词集》收的什么人的作品?
答:收录了光、纲、鼎、胡铨四人的别集。
8、“孤雁”是对宋代哪位词人的称呼?为什么这样称呼?
答:“孤雁”是指南宋词人炎。
他的作品《解连环·孤雁》写孤雁,生动传神,所以为他赢得了“孤雁”的称号。
9、“二窗”是指宋代哪两位词人?
答:周密,号草窗;吴文英,号梦窗。
10、《复雅歌词》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该书成于南宋初,是一部词的总集,采唐至北宋末词四千三百余首,凡五十卷。
署名鲖阳居士作,真实作家未定。
11、《乐府雅词》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南宋曾慥编辑的一部词的总集。
12、《草堂诗余》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南宋书坊编集,何士集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以类编次。
13、《花庵词选》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南宋淳佑间黄昇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前者十卷,凡134家;后者十卷,凡89家。
因黄昇号“花庵词客”,故此二集合称《花庵词选》。
14、《阳春白雪》的编者是谁?
答:是南宋人闻礼。
15、《绝妙好词》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是周密编集的南宋歌词。
尚清雅一派。
作八卷,今残本七卷。
始于孝祥,终于仇远。
共132家。
16、《名儒草堂诗余》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此书为元代凤林书院所刊,不著编辑者姓氏。
录南宋遗民词六63家,词203首。
又名《续草堂诗余》。
17、《中州乐府》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是金代文人元好问所编,本与元氏所编《中州集》为一编,是一部辑录金代词人作品的词集,所录词人36人、词作124首,各人皆有小传,兼评诗词。
第四部分:名句赏析与作品分析:
(一)名句赏析: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几句是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首中的句子。
写词人思念丈夫的心情。
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无尽的思念却又涌上心头。
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说:“然易安亦从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胎出,特工耳。
”确实如此,清照的词句是从作中化用来的,但相比之下,词更形象、更细腻、更生动,因而能成为千古名句。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是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的最后三句。
关于这首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仔细品味,确实,末三句是全词的亮点。
词写孤寂之愁。
愁的证
明,以人之“瘦”见出。
而“莫道不消魂”一语很有力,是一个跌宕,也是一个铺垫。
“帘卷西风”,很巧妙,西风卷帘,现出帘外黄花,由黄花之瘦,更见人之瘦,十分形象。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几句是清照《声声慢》词的开篇。
作者连用十四个叠字,而且凝练地熔铸了特定的生活容、概括了主人公的心境,在文字音韵方面,是词史上的一种创举。
同时,这十四个字,一开始就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本词是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的。
开篇即写“寻寻觅觅”,可见她从一开始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西望,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接着的“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再紧接着的“凄凄惨惨戚戚”是进一步写此时心中的感受。
仅此三句,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
所以,此三句的好处,不仅在于用字之妙,更在于与全篇融为一体。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几句,原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
本词,原是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之中,主人公苦苦寻找“那人”而未见,却忽然在元夜将尽之时、灯火阑珊之处看见了她!写出了那种意外的惊喜,那种悲喜莫名的感动,那种令人热泪盈眶的一瞬间!
王国维《人间词话》以词为例,说明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须经历三个境界,以这几句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即是着眼于词中写的那种苦苦追寻之后蓦然得之的境界。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几句词出自夔《慢》。
这两句写一种物是人非的感受。
经历了金兵的侵扰之后,一片残破,旧桥仍在,而人事已非,只余桥下寒波,映衬冷月。
通过萧瑟寂寥冷清的气氛渲染,显出作者的伤乱情怀,表露了对国家衰亡的悲痛,情调凄怆,词笔清劲。
(二)作品简析:
请简要评析下列作品(或主要特色,或写作技巧,或词中的意趣、哲理,等等
1、清照《一剪梅》
一剪梅
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闺房秀户的生活理想伴随着丈夫明诚的出仕而结束。
丈夫离去,夫妻分别,给清照的生活带来了情感的缺失,于是一改甜蜜宁静的词作风格而写出了几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作品,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离别,但却互相惦念,一种离愁,由两人分担,“离怀别苦”也就弱了许多,更何况还有时时传情锦书的慰藉呢。
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映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清照爱情词的一个重要特色。
而末三句,以逼近口语的词句,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不去的相思之情,愁的重点,还在于词人自身。
2、清照《醉花阴》
醉花阴
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清照这首词的语言很具有特色。
“人比黄花瘦”一语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
另外还用了白描手法,“薄雾浓云”、“玉枕纱橱”、“东篱把酒黄昏”、“帘卷西风”等创造了水墨画般的清婉秀逸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