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疾病隔离与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疾病隔离与预防
一、隔离原则
1.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2.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3.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4. 建筑布局符合相应的规定。
二、标准预防
1.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⑴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⑵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⑶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2. 标准预防措施
①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②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③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④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⑤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⑥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⑦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⑧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隔离标志为蓝色
1.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2. 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 常见疾病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4. 患者的隔离
①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②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③应减少转运如需要住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如需要转运或该患者如去其它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用后的器械设备、环境表面均需清洁消毒。
5.医务人员的防护
①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②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脱下的隔离服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③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四、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隔离标志为黄色
1.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2. 传播距离较远。
3. 常见疾病结核、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
4. 预防原则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标准预
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5. 患者的隔离
①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②安置于负压病房。
无负压病房的隔离于单间,也可与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同居一室,室内空气必须直接排出室外。
患者病房门上挂上“止步”警告牌。
③病情容许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④应严格空气消毒。
6. 医务人员的防护
①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
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进入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带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③建议接触严重开放性肺结核的医务人员首先要进行结核感染的初步检查,在此之后的3个月要复查。
对于结核菌试验由阴转阳的医务人员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进行预防治疗。
五、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隔离标志为粉色
1.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
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2. 近距离(1米以内)传播。
3. 常见疾病百日咳、白喉、流脑等。
4. 预防原则标准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5. 患者的隔离
①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②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③减少转运当需转运,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④病情容许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
⑤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⑥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6. 医务人员的防护
①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②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带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