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主管药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答案0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主管药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47) (总分8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
A. 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B. 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制必须是互溶性的
C. 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
D. 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E. 无不良刺激性
2. 在栓剂制备中加入硬脂酸铝的作用是
A. 增稠剂
B. 硬化剂
C. 乳化剂
D. 吸收促进剂
E. 防腐剂
3. 水性凝胶的基质一般由以下各项加水、甘油或丙二醇等制成,但除外
A. 明胶
B. 淀粉
C. 纤维素衍生物
D. 海藻酸钠
E. 阿拉伯胶
4. 下列关于栓剂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 栓剂系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
B. 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
C. 栓剂的形状因使用腔道不同而异
D. 目前常用的栓剂有直肠栓、阴道栓
E. 肛门栓的形状有球形、卵形、鸭嘴形等
5. 下列关于气雾剂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吸入气雾剂到达肺部,能迅速起局部作用,还可以迅速吸收并起全身作用
B. 能使药物直接达到作用部位,分布均匀,起效快
C. 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D. 气雾剂的组成与喷雾剂和粉雾剂相同
E. 溶液型气雾剂是二相气雾剂
6. 下列哪些物质不属于二相气雾剂的组成
A. 氟利昂
B. 蒸馏水
C. 滑石粉
D. 乙醇
E. 氟利昂蒸馏水和乙醇
7. 冷冻干燥制品的正确制备过程是
A. 预冻→测定产品低共熔点→升华干燥→再干燥
B. 预冻→升华干燥→测定产品低共熔点→再干燥
C. 测定产品低共熔点→预冻→升华干燥→再干燥
D. 测定产品低共熔点→升华干燥→预冻→再干燥
E. 测定产品低共熔点→干燥→预冻→升华再干燥
8. 影响微囊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 微囊的粒径越小释药速率越大
B. 囊壁越厚释药越慢
C. 硬脂酸能够延缓药物释放
D. 药物的溶解度与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无关
E. 在不同的pH下释药速率可能不同
9. 不是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释、控释目的的方法是
A. 包衣
B. 制成微囊
C. 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D.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E. 制成植入剂
10. 药剂中TTS或TDDS的优点不包括
A. 避免肝首过效应
B. 延长有效作用时间
C. 减少了胃肠给药副作用
D. 适宜于剂量大药物
E. 患者可以自主用药
11. 影响乳剂释药特性与靶向性的因素不包括
A. 乳滴粒径
B. 油相的影响
C. 水相的影响
D. 乳化剂种类
E. 乳剂类型
12. 下列方法中属于化学法制备微囊的是
A. 改变温度法
B. 多孔离心法
C. 界面缩聚法
D. 单凝聚法
E. 复凝聚法
13.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不包括
A. 药物的分子量
B. 皮肤的水合作用
C.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D. 透皮吸收促进剂
E. 药物的颜色
14. 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范畴的是
A. 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
C. 酶工程
D. 发酵工程
E. 化学工程
15. 冷冻干燥法制备蛋白质类药物制剂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 冷冻干燥产品外观
B. 含量
C. 干燥温度
D. 辅料选择
E. 干燥时间
16. 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药物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变化属于稳定性问题
B. 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
C. 药物制剂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
D. 稳定性研究可预测药物制剂的有效期
E. 药物制剂稳定性分化学、物理稳定性
17. 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粒子强度无关
B. 液体制剂的辅料影响药物稳定性,而固体制剂的辅料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C. 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
D. 零级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E. 经典恒温法适用于所有药物的稳定性
18. 生物利用度是指
A. 药物从机体内排泄出体外的速度与程度
B. 药物从机体内消除的速度与程度
C. 药物在机体内分布的速度与程度
D. 制剂中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E. 药物被机体代谢的速度与程度
19. 下列关于软膏剂基质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
B. 羊毛脂可作为软膏剂油脂性基质
C. 聚乙二醇为油脂性基质
D. 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变化
E.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释药性能
20. 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
A. 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B. 药物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C. 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D. 药物重量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E. 药物体积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21. 目前,用于全身治疗作用的栓剂主要是
A. 鼻道栓
B. 阴道栓
C. 肛门栓
D. 尿道栓
E. 耳道栓
22. 有关凝胶剂的错误表述是
A. 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和双相分散系统之分
B. 混悬凝胶剂属于双相分散系统
C. 卡波姆是凝胶常用的基质材料
D. 卡波姆在pH1~5时具有最大黏度和稠度
E. 盐类电解质可使卡波姆的黏性下降
23. 以下不是肛门栓特点的是
A. 可通过直肠给药并吸收进入血液而起到全身作用
B. 药物可不受胃肠酸碱度和酶的影响
C. 栓剂塞入直肠的深处2cm
D. 在体温下可软化或融化
E. 以上都不是
24. 下列制剂属于煎膏剂的是
A. 秋梨糖
B. 川贝枇杷膏
C. 固元膏
D. 糠酸莫米松乳膏
E.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25. 下列不属于常用囊材中天然高分子囊材的是
A. 硼酸
B. 阿拉伯胶
C. 海藻酸盐
D. 壳聚糖
E. 甲基纤维素
26. 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不包括
A. 溶出原理
B. 扩散原理
C. 质子泵原理
D. 渗透压原理
E. 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
27. 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有
A. 每日剂量大于15 mg的药物
B.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
C. 离子型药物
D. 熔点高的药物
E. 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
28. 下列关于靶向制剂表述错误的是
A. 注射用靶向制剂首先应符合一般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B. 应做到无毒、无热原、无过敏性、无降解物质
C. 载体中药物的突释效应低
D. 载体应具备体内分布广泛、控制释放和无毒性可生物降解等基本要求
E. 不同给药方式,对粒径的要求不同
29. 常用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A. 溶剂法
B. 饱和水溶液法
C. 研磨法
D. 冷冻干燥法
E. 喷雾干燥法
30. TDDS的特点不包括
A. 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
B. 减少了胃肠道给药的个体差异
C. 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D. 大面积给药,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
E. 存在皮肤的代谢和储库作用,可增加毒副作用
31. 蛋白质类药物人胰岛素生长因子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A. 侏儒症
B. 高血糖
C. 高血脂
D. 高血压
E. 佝偻病
32. 不可作为冻干保护剂用于制备蛋白质类药物的是
A. 甘露醇
B. 山梨醇
C. 蛋白酶
D. 蔗糖
E. 右旋糖酐
33. 以下各因素中,哪项不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
A. 安瓿的理化性质
B. 药液的pH
C. 药液的离子强度
D. 溶剂的极性
E. 附加剂
34.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不包括
A. 一般属于多相体系的反应
B. 固体药物降解速度较慢
C. 降解反应一般始于固体外部
D. 固体制剂中的均匀性较液体制剂好
E. 药物的固体剂型在降解过程中常出现平衡现象
35.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不包括
A. 胃肠道内的代谢分解
B. 药物的剂型
C. 药物的规格
D. 肝脏的首过作用
36. 化学药软膏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 粒度
B. 融变时限
C. 微生物限定
D. 无菌
E. 装量差异
37. 按下列处方配置的软膏,其基质应属于处方:硬脂酸120 g,单硬脂酸甘油脂35 g,液状石蜡60 g,凡士林10 g,羊毛脂50 g,三乙醇胺4g,羟苯乙酯1g,蒸馏水适量制成1000 g
A. 油脂性基质
B. 水溶性基质
C. O/W型乳膏剂
D. W/O型乳膏剂
E. 凝胶
38. 通过直肠给药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栓剂,在使用时塞入距肛门口约多少厘米为宜
A. 6 cm
B. 4 cm
C. 2 cm
D. 10 cm
E. 8 cm
39. 不属于软膏剂质量要求的是
A. 均匀、细腻、无刺激
B. 膏体应成透明状
C. 无酸败、异臭、变色
D. 无过敏性
E. 眼用软膏的配置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0. 关于气雾剂表述正确的是
A. 按医疗用途可分为吸入气雾剂、皮肤和黏膜气雾剂及空间消毒用气雾剂
B. 二相气雾剂一般为混悬系统或乳剂系统
C. 按气雾剂相组成可分为一相、二相和三相气雾剂
D. 吸入型气雾剂的微粒大小以在5~50μm 范围为宜
E. 气雾剂系指将药物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41. 影响吸入气雾剂吸收的因素表述错误的是
A. 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快
B. 油/水分配系数小的药物吸收快
C. 药物吸湿性大会妨碍药物吸收
D. 微粒太细则进入肺泡囊后大部分由呼气排出
E. 药物微粒大小不同,在呼吸道各部位沉积的位置也不同
42.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需进行粒度测定的气雾剂种类不包括
A. 混悬剂气雾剂
B. 吸入型粉雾剂
C. 外用气雾剂
D. 乳剂型气雾剂
43. 不能用于液体药剂矫味剂是
A. 泡腾剂
B. 消泡剂
C. 芳香剂
D. 凝胶剂
E. 甜味剂
44. 有关单凝聚法表述错误的是
A. 本法成囊在液相中进行
B. 凝聚过程通常不可逆
C. 囊材浓度越高,越易凝聚
D. 温度升高不利于凝聚
E. 电解质中阴离子促进凝聚作用比阳离子大
45. 控释小丸或膜控剂型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
A. 助悬剂
B. 增塑剂
C. 成膜剂
D. 乳化剂
E. 致孔剂
46. 评价药物制剂靶向性的参数有
A. 包封率
B. 相对摄取率
C. 载药量
D. 峰面积比
E. 清除率
47. 下述表述不是药物制备成脂质体作用的是
A. 作为药物载体使药物具有靶向性
B. 增加药物溶解性
C. 具有缓释性,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D. 降低药物毒性
E. 提高药物稳定性
48. 不属于非特异性蛋白质稳定剂的是
A. 蔗糖
B. 海藻糖
C. 甘油
D. 1%山梨醇
E. 乳糖
49.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外界因素不包括
A. 湿度
B. 包装材料的铝箔
C. 储存点的光线
D. 复方制剂的配伍
E. 温度
50. 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概念错误的是
A. 生物利用度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B. 是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
C. 生物利用度包含药物的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
D. 生物利用的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
E. 生物利用的速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药物被吸收速度的相对比值
51. 研磨法制备油脂性软膏剂时,如果药物是水溶性的,宜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用哪种物质吸收药物的水溶液,再与基质混合
A. 十六醇
B. 液状石蜡
C. 蜂蜡
D. 羊毛脂
E. 单硬酯酸甘油酯
52. 常用的包合材料不包括以下哪项
A. 环糊精
B. 核酸
C. 淀粉
D. 纤维素
E. 动物脂肪
53. 关于有局部作用的栓剂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缓慢持久作用
B. 需加吸收促进剂
C. 熔化或溶化速度应较快
D. 脂溶性药物应选择水溶性基质
E. 常选择肛门栓剂
54. 一般来说要求W/O型乳剂型软膏基质的pH不大于
A. 0.7
B. 7.5
C. 8.0
D. 8.5
E. 6.5
55. 属于气雾剂的缺点的是
A. 容器生产成本高
B. 给药频繁
C. 首过效应明显
D. 携带易发生爆炸伤人
E. 生物利用度低
56. 下列关于喷雾剂表述错误的是
A. 喷雾剂多用于舌下、鼻腔黏膜给药
B. 喷雾剂指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释出的制剂
C. 喷雾剂一般为多剂量型
D. 喷雾剂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乳剂型和混悬型
E. 喷雾剂的雾粒粒径较小,适于肺部吸收
57. 对气雾剂的抛射剂要求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蒸汽压小于大气压
B. 无毒、无致敏反应和刺激性
C. 不与药物发生反应
D. 不易燃易爆
E. 无色、无味、无臭
58. 脂质体的骨架材料为
A. 吐温、胆固醇
B. 磷脂、胆固醇
C. 司盘、磷脂
D. 司盘、胆固醇
E. 磷脂、吐温
59. 小于100 nm的纳米囊和纳米球可缓慢积集于
A. 肝脏
B. 脾脏
C. 肺
D. 淋巴系统
E. 骨髓
60. 下列关于缓、控释制剂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给药频率有所减少
B. 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
C. 缓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过程
D. 缓控释制剂只能用于口服给药途径
E. 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减小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61. 被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其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
A. 粒径大小
B. 荷电性
C. 疏水性
D. 表面张力
E. 相变温度
62. 下列可增加药物溶出速率的载体是
A. 胃内漂浮物
B. 微球
C. 固体分散体
D. 渗透泵片
E. 脂质体
63. 口服控释制剂的特点不包括
A. 可减少给药次数
B. 可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
C. 可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D. 有利于降低首过效应
E. 有利于降低毒副作用
64. 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细胞亲和性和组织相容性
B. 延长作用时间
C. 具有靶向性
D. 提高药物稳定性
E. 以上皆是
65. 由于共价键的原因引起的蛋白质不稳定性不包括
A. 水解反应
B. 氧化反应
C. 消旋化
D. 二硫键的断裂
E. 蛋白质变性
66. 为提高非注射给药的蛋白质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可采用的办法是
A. 对药物进行化学修饰或制成前体药物
B. 应用吸收促进剂
C. 使用酶抑制剂
D. 制成肠溶制剂
E. 离子电渗法经皮给药
67. 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表述错误的是
A. 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B. 主动转运可被代谢抑制剂所抑制
C. 促进扩散需要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
D. 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可出现饱和现象
E. 被动扩散转运速率与膜两侧浓度差成正比
68. 在软膏剂中加入维生素E的作用是
A. 增稠剂
B. 防腐剂
C. 抗氧剂
D. 吸收促进剂
E. 乳化剂
69. 栓剂的一般质量要求不包括
A. 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栓剂外形应完整光滑
B. 使用时应事先进行灭菌
C. 应无刺激性,能融化、软化或溶解
D. 应有适宜的硬度
E. 应能与分泌液混合,逐步释放出药物
70. 关于有全身作用的栓剂叙述错误的是
A. 栓剂的作用时间一般比口服片剂的作用时间长
B. 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
C. 栓剂插入肛门深部,可完全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
D. 适用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的患者和儿童
E. 药物直肠吸收较口服吸收好
71. 下列属于软膏剂常用基质的是
A. 抗氧剂
B. 油脂性基质
C. 乳剂型基质
D. 保湿剂
E. 防腐剂
72. 为了使乳剂型气雾剂产生的泡沫持久,常加入的泡沫稳定剂是
A. 甘油
B. 乙醇
C. 维生素C
D. 尼泊金乙酯
E. 滑石粉
73. 以下不是影响浸出的因素是
A. 药物粒度
B. 药材成分
C. 浸出的温度、时间
D. 浸出压力
E. 浸出溶剂
74. 不是药物固体分散体常用的验证方法是
A. 溶剂法
B. 溶解度及溶出速率法
C. 热分析法
D. 红外光谱法
E. 核磁共振法
75. 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微囊材料是
A. 聚乳酸
B. 硅橡胶
C. 卡波姆
D. 明胶-阿拉伯胶
E. 醋酸纤维素
76. 有关渗透泵片的释药速率表述不恰当的是
A. 释药速率与pH无关
B. 药物的释放速率取决于膜的渗透性能和片芯的渗透压
C. 片芯中药物浓度逐渐低于饱和溶液,释药速率也逐渐下降
D. 片芯中药物未完全溶解时,释药速率以恒速进行
E. 释药速率一定程度上受胃肠道可变因素影响
77. 通过避免生理过程的自然吞噬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
A. 被动靶向制剂
B. 主动靶向制剂
C. 物理靶向制剂
D. 化学靶向制剂
E.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78. 不属于半合成高分子微囊囊材的是
A. 壳聚糖
B. 羧甲基纤维素钠
C.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D. 甲基纤维素
E. 乙基纤维素
79. 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原理,制备缓(控)释制剂可采用的方法有
A. 制成微囊
B. 增加制剂的黏度
C. 将药物包藏于不溶性骨架中
D. 将药物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E. 包衣
80. 使被动靶向制剂成为主动靶向制剂的修饰方法不包括
A. 免疫修饰
B. 前体药物
C. 磁性修饰
D. PEG修饰
E. 糖基修饰
81. 关于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
A. 蛋白质大分子是一种两性电解质
B. 蛋白质大分子在水中表现出亲水胶体的性质
C. 蛋白质大分子具有旋光性
D. 蛋白质大分子具有紫外吸收
E. 蛋白质大分子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主要是由肽键来维持的
82. 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A. 胃酸催化降解
B. 胃肠道内酶水解
C. 饮食影响药物吸收
D. 胃肠道黏膜通过性差
E. 肝脏的首过效应
83. 生物等效性是指
A. 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B. 一种药物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C. 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制成同一剂型,其质量指标符合同一规定标准时所具有的质量性质
D. 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起质量指标符合同一规定时所具有的质量性质
E. 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84. 下列关于软膏基质叙述错误的是
A. 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
B. 水溶性基质释药快、易溶于水、能耐高温不易霉败
C. 水溶性基质对季铵盐类药物没有配伍变化
D. 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
E. 硬脂醇是W/O型乳化剂,但常用在O/W 型乳膏剂中
85. 关于可可豆脂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具同质多晶性质
B. 宜与水合氯醛配伍
C. 为白色或淡黄色、脆性蜡状固体
D. 为公认的优良栓剂基质
E. β晶型最稳定
86. 下列不属于水性凝胶基质的是
A. 卡波姆
B. MC
C. CMC- Na
D. 液状石蜡
E. 以上都不是
87. 制备乳膏剂时,O/W型乳化剂中常需加入
A. 润滑剂
B. 防腐剂
C. 助悬剂
D. 填充剂
E. 抗氧剂
88. 关于混悬型气雾剂叙述错误的是
A. 混悬药物微粒粒径应在10μm以下
B. 采用混合抛射剂以调节适宜的密度与蒸气压
C. 药物在抛射剂中的溶解度越小越好
D. 抛射剂与混悬固体药物的密度接近,有利于制剂稳定
E. 应选择加入适宜的润湿剂与助悬剂
89. 药典规定的各类型的气雾剂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是
A. 泄漏率
B. 雾滴(粒)分布
C. 喷射速率和喷出总量
D. 每瓶总揿次和每揿主药含量
E. 无菌和微生物限度
90. 以下属于浸出制剂的特点是
A. 不具有多成分的综合疗效
B. 适用于不明成分的药材制备
C. 不能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
D. 药效缓和持久
E. 毒性较大
91. 从乳浊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称为
A. 单凝聚法
B. 溶剂-非溶剂法
C. 液中干燥法
D. 喷雾干燥法
E. 喷雾冻凝法
92. 下列关于包合物叙述错误的是
A. 包合过程属于物理过程
B. 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中形成包合物
C. 主分子具有较小的空穴结构
D. 包合物为客分子被包嵌于主分子的空穴中形成的分子囊
E. 客分子必须与主分子的空穴形成和大小相适应
93. 可用作控缓释制剂溶蚀性骨架材料的是
A. 乙基纤维素
B. 无毒聚氯乙烯
C. 聚乙烯
D. 硅橡胶
E. 蜂蜡
94. 以下属于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
A. 药物毫微粒
B. pH敏感脂质体
C. 乳剂
D. 磁性微球
E. 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
95.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物理化学法制备微囊的是
A. 单凝聚法
B. 溶剂-非溶剂法
C. 研磨法
D. 液中干燥法
E. 改变温度法
96. 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条件不包括
A. 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
B. 吸收完全或具有吸收规律
C. 半衰期在2~8小时的药物
D. 药效缓和的药物
E. 剂量一般在0.5~1.0 g
97. 微球的主要特性是
A. 聚合性
B. 稳定性
C. 主动性
D. 降低毒性
E. 栓塞性
98. 红细胞生成素中采用的缓冲溶剂是
A. 枸橼酸钠-枸橼酸缓冲剂
B.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剂
C. 醋酸-醋酸钠缓冲剂
D. 甘氨酸-盐酸缓冲剂
99. 蛋白质类药物经直肠给药的优势是
A. 水解酶活性低,pH接近中性
B. 血管相对其他给药部位丰富
C. 药物吸收后可进入上腔静脉,避免首过效应
D. 生物利用度较其他途径高
E. 给药方式简便
100. 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
A. 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B. 头孢菌素遇氯化钠溶液产生头孢烯4-羟酸钙沉淀
C. 两性霉素B加入复方氯化钠溶液中,药物发生聚集
D. 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或紫色
E. 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
101. 关于药物稳定性研究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处方设计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新药的理化稳定性进行测定
B. 热、光、氧气、水分、pH及辅料等对药物的稳定性都可能产生影响
C. 任何一个药物制剂都应在所要求的贮藏条件下保存
D. 药物的含量或效价都应保持在质量标准要求的限度以上
E. 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对新药上市后的评价有指导作用
102. 下列制剂中不能迅速起效的是
A. 莫西沙星片
B. 乌拉地尔注射液
C. 硝酸甘油舌下片
D. 布地奈德气雾剂
E. 吗啡注射液
103. 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水值是指
A. 1 g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B. 常温下100 g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C. 一定量的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D. 100 g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E. 常温下1g基质所吸收水的克数
104. 下列物质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
A. 可可豆脂
B. 甘油明胶
C. 脂肪酸甘油酯类
D. 棕榈酸酯
E. 椰油酯
105. 有关眼膏剂,不正确的表述是
A. 应无刺激性、过敏性
B. 应均匀、细腻、易于涂布
C. 必须在清洁、灭菌的环境下制备
D. 常用基质中不含羊毛脂
E. 成品不得检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106. 下列属于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是
A. 皂土
B. 石蜡
C. 聚乙二醇
D. CMC
E. 乙醇
107. 关于乳剂型气雾剂叙述错误的是
A. 乳剂喷出后呈泡沫状
B. 如外相为药物水溶液,内相为抛射剂,则可形成W/O型乳剂
C. 药物可溶解在水相或油相中,形成O/W型或W/O型
D. 泡沫的稳定性与抛射剂的用量有关
E. 常用乳化剂为聚山梨脂、脂肪酸山梨坦、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108. 溶液型气雾剂发挥发挥全身作用的雾粒大小应为
A. 0.5~1μm为宜
B. 3~10μm为宜
C. 1~5μm为宜
D. 不超过10μm为宜
E. 0.5~5μm为宜
109. 药材常用的浸出溶剂是
A. 乙醚
B. 乙醇
C. 氯仿
D. 石油醚
E. 非极性溶剂
110. 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
A. 微晶态→无定形→分子状态
B. 无定形→分子状态→微晶态
C. 微晶态→分子状态→无定形
D. 分子状态→微晶态→无定形
E. 分子状态→无定形→微晶态
111. 有关包合物的特征表述不恰当的是
A. 可提高稳定性
B. 增大溶解度
C. 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D. 具有靶向作用
E.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12. 下列关于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A. 提高结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效
B. 可进行肝肠循环
C. 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
D. 固体制剂给药频次可减少
E. 可避免首过效应
113. 关于膜剂和涂膜剂的表述,以下正确的是
A. 膜剂仅可用于皮肤和黏膜伤口的覆盖
B. 常用的成膜材料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C. 匀浆流延制膜法是将药物溶解在成膜材料中,涂成宽厚一致的涂膜,烘干而成
D. 涂膜剂是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成膜材料溶剂中,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E. 涂膜剂是指药物与成膜材料混合制成的单层或多层供口服使用的膜状制剂
114. 固体分散体的优点不包括
A. 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B.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C. 改善药物的溶出与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D. 使液态药物固体化
E. 水溶性载体可起到缓解作用
115. 纳米粒的常用制备方法包括
A. 单凝聚法
B. 天然高分子聚合法
C. 研磨法
D. 冷凝法
E. 注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