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基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基础知识讲解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节《自然环境》
要点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1)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2)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3)主要地形区:中部分布着地势高峻的地形单元,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

方法总结1
地形特点的描述
一般描述某区域地形,从地形类型复杂程度、主要地形组成类型、地势特点、地表形态、海岸线曲折情况等方面入手。

(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单一;地形以xx为主;平均海拔高/低。

(2)地势起伏大/小;地表崎岖/平坦;xx方向高,xx方向低(由xx向xx倾斜)。

(3)海岸线平直/弯曲。

……
2.亚洲的河流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

(1)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这些河流最终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3)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河流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方法总结2
在地形图中,河流流向可作为地势特点判断的依据。

如亚洲的河流多由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由此可判断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地理之最
方法总结3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要点2:复杂的气候
亚洲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具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气候类型:
亚洲主要有九种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方法总结4
在世界所有的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①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亚洲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亚洲东部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④亚洲北冰洋沿岸为寒带气候。

⑤亚洲赤道穿过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⑥亚洲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2)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亚洲南北跨纬度广,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②海陆因素: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

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干湿状况悬殊。

③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多样。

(3)气候类型及分布: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面积:亚洲的9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原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东西距离最长,陆地面积广大;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除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很多地区气温年较差也较大,降水不均匀,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特征。

方法总结5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差异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1)成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①冬季盛行偏北风,纬度较高的地区盛行西北季风,纬度较低的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寒冷干燥,低温少雨。

②夏季盛行偏南风,东部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南部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流温暖湿润,高温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