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哪一项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A. 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受阻
B. 中国禁止鸦片贸易
C.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资本积累需求
D.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2、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扩大对中国的贸易市场而发动的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和法国为了共同侵略中国而发动的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先导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日本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而发动的
3、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正式爆发?
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
B、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C、1842年,英军攻陷镇江
D、1840年,英军在广州海面的挑衅
4、1856年重新爆发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5、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B.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导致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D.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封闭落后的状态
6、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目标是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打开中国更多的市场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确立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体系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赔款数额巨大
7、19世纪中叶,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
B. 英国为了打击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推广其工业产品
C. 清政府对外封闭,限制外国贸易
D. 英国与中国在宗教信仰上的冲突
8、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影响,错误的是:
A.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削弱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C.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D.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该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开放哪些城市为通商口岸?
A、广州、上海、福州、厦门、宁波
B、广州、上海、福州、厦门、香港
C、天津、上海、福州、厦门、宁波
D、天津、上海、福州、厦门、香港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除了战争的起因有所不同外,还有什么显著的不同点?
A、战争规模扩大,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迫使清政府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B、战争中中国军队全面抵抗;签订的条约数量较少
C、外敌直接占领北京,劫掠圆明园;签订的条约内容更为苛刻
D、清政府被迫割让更多土地;战火只限于沿海地区
11、《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重要转折点?
A.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标志着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丧失
C. 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D.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1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A. 财政困难、军队腐败
B.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C. 官僚作风、科举制度弊端
D. 海防松弛、士兵战斗力低下
13、以下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A.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的商品倾销需求增加
B.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C. 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对内对外政策封闭保守
D. 中国古代对英国侵略者的抵抗,导致战争爆发
14、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
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 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15、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
A、割让香港给英国
B、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支付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
D、允许英国人在内地设厂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与英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下列哪一项条约在战争中签订并涉及了中国较大幅度的领土损失?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南京条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并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第二题
题目:结合所学,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阐述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第三题
【题目】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结局,使得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转变。

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3.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第四题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

2.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概述鸦片战争战后中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4.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哪些外来侵略威胁?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哪一项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A. 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受阻
B. 中国禁止鸦片贸易
C.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资本积累需求
D.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积累的需求,通过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来扩大市场,而中国成为了其重要的目标。

英国通过鸦片贸易非法输入鸦片,破坏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导致战争爆发。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2、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扩大对中国的贸易市场而发动的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和法国为了共同侵略中国而发动的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先导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日本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而发动的
答案: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选项A、C、D均与历史事实不符。

3、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正式爆发?
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
B、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C、1842年,英军攻陷镇江
D、1840年,英军在广州海面的挑衅
答案:A
解析:1840年,英国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迫使广东沿海的大多数港口关闭,这是鸦片战争开始的重要标志。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4、1856年重新爆发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B
解析:1856年,英法联军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5、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B.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导致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

C.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D.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封闭落后的状态
答案:D
解析:D项表述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封闭落后的状态也开始了本质性的改变。

因此,正确答案为D。

6、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目标是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打开中国更多的市场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确立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体系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赔款数额巨大
答案:C
解析:C项表述错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确立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体系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而不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此,正确答案为C。

7、19世纪中叶,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
B. 英国为了打击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推广其工业产品
C. 清政府对外封闭,限制外国贸易
D. 英国与中国在宗教信仰上的冲突
解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冲突。

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这些经济原因促使英国发动战争。

政治上,清政府对外封闭,限制外国贸易,也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宗教信仰上的冲突并非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因此,D选项不正确。

8、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影响,错误的是:
A.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削弱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C.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D.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条约,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削弱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并使中国开始面临列强的侵略和割据。

虽然《南京条约》的签订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但这并非其最直接的影响。

因此,C 选项错误。

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该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开放哪些城市为通商口岸?
A、广州、上海、福州、厦门、宁波
B、广州、上海、福州、厦门、香港
C、天津、上海、福州、厦门、宁波
D、天津、上海、福州、厦门、香港
解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选项A正确。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除了战争的起因有所不同外,还有什么显著的不同点?
A、战争规模扩大,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迫使清政府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B、战争中中国军队全面抵抗;签订的条约数量较少
C、外敌直接占领北京,劫掠圆明园;签订的条约内容更为苛刻
D、清政府被迫割让更多土地;战火只限于沿海地区
答案:A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规模更大,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迫使清朝被迫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因此选项A正确。

11、《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重要转折点?
A.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标志着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丧失
C. 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D.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答案:A
解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于1842年。

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因此,选项A正确。

1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A. 财政困难、军队腐败
B.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C. 官僚作风、科举制度弊端
D. 海防松弛、士兵战斗力低下
答案:AD
解析: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腐败表现在多个方面。

其中,财政困难导致海防松弛,士兵战斗力低下;军队腐败则是由于官员贪污腐败,军纪不严。

选项A和D
正确地反映了这些腐败现象。

选项B和C虽然也是当时存在的问题,但不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腐败的最直接表现。

13、以下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A.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的商品倾销需求增加
B.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C. 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对内对外政策封闭保守
D. 中国古代对英国侵略者的抵抗,导致战争爆发
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以及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对内对外政策封闭保守。

中国古代对英国侵略者的抵抗是战争爆发后的表现,而非原因。

因此,选项D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4、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
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 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答案:B
解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以及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因此,选项B描述不正确,因为赔偿军费的金额是2100万银元,而非其他数额。

15、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
A、割让香港给英国
B、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支付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
D、允许英国人在内地设厂
答案:B、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解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题中所述的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是正确选项。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与英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下列哪一项条约在战争中签订并涉及了中国较大幅度的领土损失?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南京条约》
答案:C、《瑷珲条约》
解析:《瑷珲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该条约,在条约中以军事行动为要挟,迫使中国共割让了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大一次领土损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并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
1.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扩大国外市场,并争夺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2)清朝统治者的腐朽和落后,对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诸多忌讳和排斥;
(3)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大量倾销鸦片到中国,导致国内白银外流,民生凋敝,引发清政府禁烟运动。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鸦片战争中,清朝的失败导致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结束了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民族意识觉醒:鸦片战争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开始觉醒,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社会矛盾加剧: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继爆发;
(4)民族危机加深: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促使中国人民为挽救国家命运而奋斗。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鸦片战争主要原因和影响的认识。

解答本题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关键知识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包括工业革命的推动、清朝统治者的腐朽和落后、鸦片的贸易等;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民族意识觉醒、社会矛盾加剧和民族危机加深等。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应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将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分别阐述,以达到清晰明了的效果。

第二题
题目:结合所学,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阐述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1)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寻求对中国进行侵略;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外界隔绝,国力逐渐衰弱;
(3)清朝统治腐败,内部矛盾重重,无力抵御外来侵略;
(4)列强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破坏;
(2)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3)中国被迫开放市场,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对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冲击;
(4)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中国民众的抗争意识觉醒,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时,首先需明确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包括列强的侵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腐败以及不平等条约等。

其次,要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包括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民族工业发展、近代化进程开启以及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等。

解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述。

第三题
【题目】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结局,使得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转变。

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3.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3.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英国和法国与清朝政府之间的战争,它使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转化,具体影响包括: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进一步丧失了领土与主权。

•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更深层次的腹地。

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允许外国深入内地经商、传教,俄国还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更深入地思考中国的出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促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并且开始怀疑传统的封建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能。

【解析】3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理解。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并能够将历史事件与社会变化联系起来分析。

解题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思考。

政治方面,战后的条约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主权;经济上,通商口岸的增多使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更加深入内陆;文化上,则是促使了中国知识界对于国情的深入反思和改革探索的开始。

第四题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

2.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概述鸦片战争战后中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4.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哪些外来侵略威胁?
答案:
1.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有:英国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寻找新的市场;英国在中国走私鸦片,引发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政府禁止鸦片贸易,导致英国士兵攻占广州。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加剧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清朝统治削弱;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但长期来看加剧了民族贫困。

3.鸦片战争战后,中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派遣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势力来镇压反抗;派员赴英、法国进行外交活动,试图平息战争;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兴起,但未能阻止外国侵略。

4.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以下外来侵略威胁:英国、法国等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殖民扩张;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侵略野心;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外患迭起。

解析:
1.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是多方面的,英国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引诱中国人民吸食鸦片的蓄谋已久。

同时,中国政府禁止鸦片贸易,导致英国士兵攻占广州,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加剧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3.鸦片战争战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有限。

一方面,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推动了民族工业兴起;另一方面,这些措施并未能有效阻止外部侵略。

4.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外来侵略威胁,如经济侵略、领土侵略、民族矛盾和外患迭起。

这导致中国陷入积贫积弱的状态,为后来的一系列战争埋下了祸
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