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学士史光柱先进事迹与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人学士史光柱先进事迹与精神
第一篇:盲人学士史光柱先进事迹与精神
史光柱先进事迹与精神
黄祖鹏八(1)班
史光柱,一位军人,一位作家。

他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品味与学习。

他获得过一等功一次,二,三等功各两次。

1984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因排长受了重伤,史光柱奉命代理排长,指挥战斗。

在身负八处重伤,左眼球被打出眼眶,右眼也被打进两块弹片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继续指挥战斗。

最终,他完成了任务。

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

战争结束后,年仅20的他,却住进了医院。

双目失明,残疾的情况,使这位在战场上都不曾屈服的年轻人,感到了绝望,也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于是,他在不吃不喝不讲话的情况下度过了三天。

终于,他吃东西了,他感到,世间并不全是坎坷,也有平路。

于是,他开始适应这种生活,他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去努力,去拼搏。

在艰辛的努力下,他学会了盲文,读完了深圳本科学业。

成为了中国第一位盲人学士。

他的精神,如同那小草,亦如那岩石。

小草有的,不是磅礴的力量,而是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推荐访问)。

即使渺小,即使微弱,也要将自己的力量献给这浩瀚的世界。

将绿意带给人间。

而石头有的,不是那恢宏的气势,而是那份不服输的意志,就算是高温烈火,或是那寒冷冰霜,都磨灭不了它心中的那份坚韧。

即使命运对他不公平,它也默默承受。

他要告诉人们,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做那昙花的一现。

要有一颗不屈服于困难的坚韧的心。

这样,才能显现出自己的价值。

史光柱的精神,就是那小草与岩石的精神。

我们应向他学习,向他致敬!
第二篇:盲人自办广播站7年先进典型事迹
来到**县边远偏僻的中都乡中联村境内,你就会听到久违的广播声音。

广播的内容很丰富,天气预报、报纸摘要、乡村新闻、农技服务等。

该县两丫坪办事处的领导介绍说,这个广播服务站,是一位盲人私人出钱办起来的。

办“广播服务站”的是这个村二组的村民**。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先天性双目失明,所以喜欢通过听广播来了解党的方那一世小说网针政策和大山外边的信息。

可是后来,乡政府的广播站由于没人播音“瘫痪”了,通往村组的广播电线也没了。

**小时候家里穷,全是靠周围邻居扶持过日子。

他看到周围邻居由于没了广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失去脱贫致富的信心,就想做一件实事来回报父老乡亲。

20XX年,**从家里拿出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了多年的1000多元钱,买来了广播播音设备,在家里建起了“广播服务站”。

他坚持每天分清晨、中午和黄昏播放3档节目,主要播放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等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农村群众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

7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他从未间断过播音。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左)与县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张娟(右)在了解情况
提起“广播服务站”,该村村民王雨庆直夸好:“我最喜欢听天气预报了,听了天气预报,我种田心里就有底了。


20XX年腊月的一天,该村一位姓韩的村民家里失火了。

**知道后立即在广播里播了个请求全村群众来救火的通知。

不到3分钟,附近的村民就赶到了现场,将火扑灭了。

**自费办“广播服务站”、义务为群众开展广播服务的事迹,引起了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视。

去年,该县残联给他送去了600元钱,支持继续把“广播服务站”办下去,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服好务。

中都乡政府也每年固定给他发200元钱的“工资”。

**说,他一定要将“广播服务站”办下去,让党的声音和群众致富的信息传入大山深处的千家万户。

异世球皇伪娘冷血的传奇之旅步步生莲一剑惊仙重生之官道
第三篇:市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盲人按摩师
,男,55岁,中共党员,市**医院盲人按摩师。

同志早年因患急性青光眼致盲后自学了盲文,参加东升医院盲人按摩班学习,获得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大专证书。

他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娴熟的按摩手法,治好了数不清的患者,不但积累了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急性腰扭伤等病的丰富临床经验,而且不断将临床经验实践并升华为理论,其医疗学术论文
多次在医学杂志发表,他撰写的论文《擦法推拿的探讨》于被评为中华医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在省盲人医疗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中,同志获得了主治按摩医师资格。

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坚持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职业道德的“立足点”,有诺必践,以诚信的作风取信于病人、同行和社会。

每月前来该科就诊的病人数量达4000多人次,优质服务让绝大部分光顾过的病人成为了“回头客”,形成了“忠实顾客群”。

尽自己的努力去关心他人、回报社会。

1999年,他为践行自己助残扶贫的愿望,与科里13名盲人一道,带着捐款和衣服,克服种种困难和不便,来到河源探访当地的盲人家庭。

在河源,“扶贫之旅”的成员深感“输血”不如“造血”有效,于是,决定资助当地的盲人到学习按摩,掌握一技之长。

当年,就有5名河源盲人来到,接受为期半年的按摩学习,不但资助了她们的学费、生活费,安排她们住宿,还利用休息日,手把手地教她们学盲文。

,当“扶贫团”一行再次来到河源时,他欣慰地发现“小学员”们大都脱贫致富了。

自1993年以来,先后荣获“市职工生产操作能手”和“第二届市杰出残疾员工”提名奖,荣获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民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获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榜样”荣誉称号,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第四篇:先进事迹史
“吃里扒外”的车间领头雁
--记济三煤矿选煤厂储运车间主任史作兴
提起史作兴,给人一种憨厚、本分、少言寡语的第一印象。

可了解他、接近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就是这个“胖子”是选煤厂唯一的一个维修钳工专业的高级技师,20XX年还被集团公司聘为优秀技能人才。

“吃里”,作为“舵手”的他管理细致,精打细算,带领着储运车间全体员工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扒外”,因为“有活”所以敢“揽活”的他积极参与选煤厂系统优化改造项目,他带着的那个机电修队伍已经成长为敢打敢拼的“突击队”。

一、精细管理的“好舵手”
很多人都知道,储装运系统作为选煤厂生产系统的关键环节,影响着矿井商品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