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活动课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莲文化活动课的反思
11月10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在八(7)班上了一堂名为《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学习课。
下课铃一响,心里感觉既轻松,又失落。
轻松是因为,等待的时间实在不好过,巴不得早点把课上了,早点得到大家的建议和指点。
失落那么是因为自我感觉课上得不太满意,有点遗憾。
为了准备这堂课,我自己觉得还是花了不少精力的。
虽然这一学年我没有在教学岗位上,但一直没有落下对教学业务的学习和提升。
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师集训,教学比武,远程教育,只要有时间,我都参加了,为的就是不想从教学岗位脱离出来,更不希望当一个上不了讲台的老师。
我常常把坐办公室当成“思过崖”,处理各种后勤业务之余,我通常会看看书籍,学做课件,浏览博客,写写日志,力争使自己在这样一个别样的三尺讲台耕耘,力争做一个不断学习的进取型教师。
这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既是一个时机,也是一个挑战。
通过这一堂课,我看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也感受到了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莲文化的魅力》是一堂综合性学习课,课题较大,内容海量,融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对多媒体的依赖很强。
在制作课件时,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整合自己和处理的各类资料,并尽可能地使这些资料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我制作的《荷风莲韵》课件,应该说是我这段时间勤学苦练的结晶。
课堂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学生陶醉在旋律中,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图片,又不时激起学生的.惊叹;简洁明快的版块设计,使教学环节流畅自然;富有动感的动画效果,那么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趣
味。
课前,我能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课内,我的课件为教学发挥作用;课下,不少同事都来要拷贝课件。
想想自己以前几乎是个“电脑盲”,现在的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是啊,爱学习就会有进步,肯钻研就会收获。
课堂上比拟令自己满意的,应该是我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和与他们进行了平等的互动。
几乎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给了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了比拟中肯的评价。
没有千篇一律的虚夸,对表现得好的同学,我很自然地表示出对他的欣赏;也没有刻意的回避,在发现了问题的时候,我委婉地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同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
课堂不是秀场与T台,学生不是道具或背景,老师不是导演和演员,这堂课,我很认真地让它真实、干净。
缺乏的地方也有很多,几乎是当时就发现了,现场想改,却无计可施。
首先,我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课前备课还是不充分,俗话说“功夫在诗外”,不无道理。
学生不喜欢发言的现象,其实早就该引起注意,应该把提问的方式再多设计一下,让学生有发言的欲望,让他们不自觉地就想展示自己,但,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做好。
再就是,课堂上诵读的方式较少,也很单一,可以用齐读,对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愿望的,我也没有及时调整。
一堂读书声不多的语文课,应该称不上是成功的语文课,实在很令人遗憾。
再就是,我自己的教学语言不那么简洁,教态是亲切了,语言却也过于繁琐,达不到自己力求的简洁明快的效果。
课前设计时也曾考虑过,有些很经典的语言能一语中的,恰到好处,应该直接运用在课堂的某一环节,但一进课堂就难以把握好尺度,“要言不繁”应该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目标。
还有,课前虽与几名老师有过交流,向
他们征求过建议,设计了一套较好的流程,但一堂课下来,仍然觉得自己的课上得有些缺憾,如果再来一次,也许会缺点和漏洞少些。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真的,只有这种遗憾,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发现自身缺乏,才能永保前进的动力。
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课堂教学之后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它能使人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