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武冈市洞庭学校物理八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湖南省武冈市洞庭学校物理八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D.太阳能
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B.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
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4.图是世警会运动比赛的一些项目。
这些项目中力对物体做功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步枪比赛中,子弹离开枪口后,枪还对子弹做功
B.拔河比赛中,两队僵持不动时,运动员对绳子做了功
C.卧推比赛中,运动员把杠铃向上推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D.定向越野比赛中,运动员背着包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对包袱做了功
5.下面关于压强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利用了大气压强
B.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漂浮的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
C.民航客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庆阳地区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6.如图,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檫,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减小动滑轮的重力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
7.如图所示,货物G重260N,动滑轮重40N,为使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为(扛杆重、绳重、摩擦都忽略不计)
A.100N B.200N C.300N D.400N
8.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男子体操、网球等4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动会。
关于这四项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
9.如图所示,甲、乙两杯子完全相同,现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体积相同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10.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两个物体只有互相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11.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防止
..惯性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A.跳高运动员助跑
B.用木棒拍打脚垫
C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D .司机开车应系好安全带
12.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有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去,利用了惯性
二、填空题
13.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mL.
测量步骤①测整盒酸奶的
质量②喝掉部分酸奶
后,测质量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
后,测质量
测量数据238.7g 151.3g 227.3g
14.—个重为2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拉力作用时恰能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运动了6m,拉力的功率为3W,则拉力做功为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
15.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
16.国内最新“子弹头”列车空载时的总质量为10吨,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约为车重的0.009倍。
沪杭两地的铁路线以200千米计算,该列车运行时间为1小时,则机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焦,机车做功时的功率为
___________瓦。
三、实验题
17.(8分)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m=50g,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不计摩擦,分析表中数据完成表格填空___________。
(3)比较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
18.(8分)下面是某同学做的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1)实验器材:如图,弹簧测力计、溢水杯、物块、小桶、细线等。
(2)实验操作
①分别测出物块和小桶的重力,记下弹簧测力计读数F1、F2。
②将物块浸没至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小桶接住溢出的水,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
③如图E,测出桶和水的总重,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4。
(3)实验数据处理
分别计算出F2与F3的差值及F4与F1的差值,会发现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
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
(4)实验讨论
①实验中是将物块浸没在水中,若物块未浸没,实验结论还正确吗?________。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用所测的物理量(物理量个数尽可能最少
..........,含ρ水)来表示物块的密度ρ物=_________。
19.(8分)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 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h B、h C高处滚下(m A=m B<m C,h A=h C>h 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______;
(2)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______两图来进行实验;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4)小王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纸盒、小球最终都停下来了,所以它们的机械能最终都消失了.你认为小王的观点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
21.(8分)如图所示,作出F1的力臂l1。
(__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甲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罐笼的底面积是1.6m2,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为2800N,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动滑轮及钢丝绳的重、摩擦.求:
(1)拉力F大小是多少?
(2)当装有建筑材料的罐笼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3.(1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重力大小为1N的薄玻璃杯,底面积为20cm2,向玻璃杯中倒入重力大小为3N的水,水的深度是10cm,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力;
(2)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题分析】
能够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取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燃料属于典型的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为答案.
2、D
【解题分析】
A.手提水桶水平匀速行走了一段距离,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B.用力举着杠铃不动,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对重物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石头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石头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人用力推汽车,给汽车一个向前的力,汽车在推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推力对汽车做功.符合题意.
【题目点拨】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3、D
【解题分析】
A.如图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竖直放置,测量物体重时,橡皮筋竖直向下伸长,所以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故A正确;
B.回形针与托盘固定在一起,橡皮筋伸长时随托盘一起向下运动,所以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故B正确;
C.因为钩码的重一定,即每个钩码的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悬挂不同钩码时,拉伸橡皮筋的不同长度,来标注刻度,故C正确;
D.材质或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其弹力不同,所以做成测力计后,其量程也不同,故D 错误;
4、C
【解题分析】
A.气步枪比赛中,子弹离开枪口后,枪对子弹没有推力作用,所以枪对子弹没有做功,子弹能够向前运动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
故A错误。
B.拔河比赛中,两队僵持不动时,运动员的拉力没有使绳子移动一段距离,所以运动
员没有对绳子做功。
故B 错误。
C .卧推比赛中,运动员把杠铃向上推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有推力作用,且杠铃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故C 正确。
D .定向越野比赛中,运动员背着包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上,包袱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员对包袱没有功;竖直方向上包袱没有移动,运动员对包袱也没有做功。
所以运动员背着包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员对包袱没有做功。
故D 错误。
5、C
【解题分析】
A .把药液注入肌肉时,利用了手的推力,不是大气压,A 不符合题意;
B .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重力减小,受到的浮力减小,B 不符合题意;
C .民航飞机起飞时,利用了机翼上方流速大,压强小,下面的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升力,C 符合题意;
D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高,大气压小,D 不符合题意。
6、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或减少额外功的方法来实现;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故A 正确;根据公式η=G/nF 可知,当滑轮组的绕线确定后,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都没关系,故BD 错;定滑轮的轻重对机械效率是没有影响的,故C 错;应选A .
【考点定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B
【解题分析】
根据动滑轮特点,杠杆A 处受到的拉力为:
F A =2
G G +动=260N 40N 2+=150N ; 由图知,F 的力臂为3格,F A 的力臂为4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 ×3格=F A ×4格,
则F =43A F ⨯格格=150N 43⨯格格
=200N 。
故B 正确。
8、C
【解题分析】
A 、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 正确;
B 、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 正确;
C 、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 错误。
D 、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有弹力产生,故D 正确。
9、C
【解题分析】
A .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乙杯中盐水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所以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故A 错误。
B .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也等于重力。
则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在乙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
故B 错误。
C .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两杯中原来装有体积相同的盐水,因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根据m V ρ=可知,甲杯中盐水质量大,则甲杯中盐水的重力大。
有因两杯中放入的鸡蛋是同一个,则甲杯中盐水和鸡蛋对杯底的压力大于乙杯中盐水和鸡蛋对杯底的压力。
根据F p S =
可知,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故C 正确。
D .有B 分析可知,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故D 错误。
10、A
【解题分析】
A .伽利略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摩擦力等于0的理想化条件,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结论;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结论,该项正确;
B .伽利略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该项错误;
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铁吸引铁钉,该项错误;
D.若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该项错误;
11、D
【解题分析】
A、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从而会跳的更高,利用了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木棒拍打脚垫,脚垫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与脚垫脱离,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旅行箱装有小轮,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与惯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司机开车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而造成伤害,属于防止惯性带来不利影响,故D符合题意.
12、D
【解题分析】
A.火车的质量大,其惯性也大,不易停下来,但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 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B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故C错误;
D.抖动衣服后,灰尘由于惯性仍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衣服上面跑出来,这是利用了惯性,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3、1.15×103;200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由步骤①②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m=m1﹣m2=238.7g﹣151.3g=87.4g;由
步骤②③可得,所加水的质量:m水=m3﹣m2=227.3g﹣151.3g=76g,由ρ=可得,喝掉酸奶的体积:V=V水===76cm3,酸奶的密度:
ρ===1.15g/cm3=1.15×103kg/m3;由盒上标注的净含量可知,盒中酸奶的总
质量m 总=230g ,则酸奶的总体积:V 总===200cm 3
=200mL 。
【考点定位】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14、36 0 【解题分析】
第一空.由题可知,物体匀速运动,v =0.5m/s , 由P =Fv 可得,物体所受的水平拉力: F =
P v =3W 0.5m /s
=6N , 物体运动6m 时,拉力所做的功: W =Fs =6N×6m=36J ;
第二空.物体水平运动,沿重力方向上并未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 .
15、形状 运动状态 【解题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题目详解】
[1]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2]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16、81.810J ⨯ 4510W ⨯ 【解题分析】
[1]列车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则有: F=F 阻=0.009G =0.009×10×103kg×10N/kg=900N , 由W=Fs 机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
8900N 200000m 1.810J W Fs ==⨯=⨯
[2]机车做功时的功率是:
841.810J 510W 3600s
W P t ⨯===⨯
三、实验题
17、匀速见解析所示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解题分析】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拉力大小;
实验次数
物理量 l
2
钩码个数n(个) 4 6 钩码上升高度h /m 0.1 0.1 绳端拉力F /N 0.7 1.03绳端移动距离s /m 0.3 0.3
机械效率η
95.2%
97.1
(2)由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升高高度的关系可知,第1次实验时绳子的有效段数: n =
3,由第一次实验的数据可得:
则
(
),即
0.7N
(2N ),得
,由第二次实验的数据可得:
50g
则
(
),即
由第三次实验的数据可
得:
.
g
0.4kg
10N/kg
4N,则
(
,即
(4N
0.1N).得
.。
(3)对比3次实验得出结论: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题目点拨】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2)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确定绳子的有效段数。
(3)对比实验相同的量和变化的量,得出机械效率与变化量的关系;
18、F 2 - F 3 F 4 - F 1 浮力等于排开液体重 正确 223
F F F ρ-水
【解题分析】
由称重法知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F 浮= F 2 - F 3,
根据题意知道,物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小桶溢出的水的重力是:
G 溢出= F 4 - F 1,
分别计算出F 2与F 3的差值及F 4与F 1的差值,会发现F 2 - F 3= F 4 - F 1 第一空.F 2 - F 3 第二空.F 4 - F 1
第三空.由F 2 - F 3= F 4 - F 1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从小桶溢出的水的重力,由此得出结论是:浮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第四空.根据上述实验过程知道,无论物块是浸没在水中还是物块未浸没,浮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总是正确的; 第五空.物体的重力是:
2G F gV ρ==物物 ①
从小桶溢出的水的重力是:
41=G F F gV ρ=-溢水出排②
所以,
41
=
g
F V F ρ-排水 ③ 又因为V V =物排 ,代入①②③解得:
223
=
F F F ρρ-水物。
19、a 、c 纸盒移动的距离 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a 、b 不能 错误 【解题分析】
第一空.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变量为质量,因此应选择a 、c 两组;
第二空.实验中,小球推动纸盒,对纸盒做功,纸盒被推动的越远,说明小球做功越多,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
第三空.小球在由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要控制小球的初始速度相同,应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第四空.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变量为速度,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下滑时到达底端获得的速度不同,因此应选择a 、b 两图来进行实验;
第五空.若平面绝对光滑,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匀速一直运动下去,因此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第六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
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
四、作图题
20、
【解题分析】
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所以过O点向作用于A点的拉线作垂线,则垂线段即为动力的力臂L,如图:
点睛:重点要理解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画力臂是最常见的考试题型之一,注意多练习熟练掌握力臂的画法.
21、
【解题分析】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将F1作用线反向延长,过支点O,作该延长线的垂线段,该垂线段即为F1的力臂l1。
如图:
五、计算题
22、(1)2000N(2)2500Pa(3)70%
【解题分析】
(1).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所用的时间为:
10m =20s 0.5m /s
h t v =
=物物 由图乙可知,20s 时拉力做的功为40000J ,由图像可知绳子股数n =2,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为: s =2h =2×10m=20m 因此拉力F 大小是:
40000=2000N 20J
m
W F s =
=总 ; (2).由题意知()1
2
F G G =
+笼,即 22?2000N -2800N =1200N G F G =-=笼
装有建筑材料的罐笼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F 压=G +G 笼=2800N+1200N=4000N 对地面的压强为:
2
4000N =2500Pa 1.6m
F p =S =压 ; (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为:
2800N
×100%=70%222?2000N
Gh Gh G Fs F h W W F η====
=
有总
. 答:(1).拉力F 大小是2000N ; (2).对地面的压强是2500Pa ; (3).机械效率为70%. 23、(1)2N ;(2)2000Pa . 【解题分析】
(1)水对杯底的压强:
331.010kg/m 10N/kg 0.1m 1000Pa p gh ρ==⨯⨯⨯=,
由F
p S
=
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 -421000Pa 2010m 2N F pS ==⨯⨯=;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杯的总重:
1N 3N 4N F G G 杯水'=+=+=,
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42
'4N 2000Pa 2010m F p S -'=
==⨯. 【题目点拨】
重点是固体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注意本题中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必须先求出压强,再利用F PS =求压力,不可根据液体的重求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