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的早期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意外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起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再发率高、机体功能恢复慢。

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中,约3/4存在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致残者达40%[1]。

偏瘫和失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早期给以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护理,可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脑血管意外患者56例,通过早期康复和常规护理相结合,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5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死48例;肌力在Ⅱ级以下31例,Ⅲ~Ⅳ级25例,失语患者25例。

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确诊后,予以对症治疗及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功能恢复情况。

护理:⑴心理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康复期长,生活不能自理,常产生焦虑、悲观、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功能锻炼急于求成,更使病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患者,鼓励家属多关心、照顾病人,使病人得到家人的关怀和支持,解除后顾之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⑵偏瘫患者的护理:只要不影响抢救和治疗,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①体位变换:翻身能刺激全身的反应和活动,可抑制痉挛和减少患者受压。

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制定病人翻身卡,病情允许时,1~2小时翻1次身,根据不同体位垫以大小不同的软枕,防止肢体受压及悬空。

②关节被动活动及按摩:给患者每个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可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每天用温热水擦洗患肢2次。

每晚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煎剂浸泡熏洗患肢,边浸泡边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

③生活自理训练:为尽早使病人恢复生活自理,可尝试着让患者进食,更衣,接物等,鼓励病人尽可能用患肢协助完成各项动作,对病人的微小进步给以肯定与赞赏,在进行训练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劳或急于求成。

④主动活动:随着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应适当增加主动活动,如桥式运动,坐位训练,站立及步行训练等。

运动和休息交替,密切观察锻炼时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的恢复情况,并给以详细指导,及时纠正,逐步康复。

⑶失语患者康复护理:患者意识清醒2周左右,病情稳定,且能够集中训练30分钟时,即可开始语言训练,发病3~6个月是失语症恢复的高峰期。

采用渐进教学法,从发音器官开始发单音节、单字、单词,从认人、物品名称,反复读认,巩固效果。

同时利用各种刺激法,强化病人的应答能力,根据失语不同类型及程度给以针对性指导。

并提供有关手册或录音磁带,嘱家属耐心协作,不宜过急,对病人每一进步都表示肯定。

⑷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给以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如吸吮,喉抬高,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等训练,并配合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

轻度吞咽障碍者主要是选择体位和摄食训练。

结果
经过早期康复训练,入院后1个月肌力提高Ⅱ级以上39例,肌力提高Ⅰ级以上14例,肌力无明显改善3例。

病人出院后,通过部分跟踪随访及电话回访,失语患者发病后3个月进行简单对话12例,能说简单词组9例,无明显改善5例,效果满意。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血管意外的病死率逐渐降低,致残率却相对提高,早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加强心理护理、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及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减轻因疾病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创伤,能最大限度地改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尽早恢复工作或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7.
2 韩雄.脑卒中诊断与治療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