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器官的显微结构(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器官的显微结构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根茎叶显微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根被:单子叶植物表皮分-裂形成多列细胞,其细胞壁木栓化,成为一种无生命的死组织,起保护作用,这种组织称为根被。
2.内皮层:为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无细胞间隙。
3.维管射线:形成层细胞活动时,在一定部位也分生一些薄壁细胞,这些薄壁细胞沿径向延长,呈辐射状排列,贯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称次生射线,位于木质部的称木射线,位于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两者合称维管射线。
4.异常构造:在根的正常次生构造形成后,由于三生分生组织的活动,产生一些额外的维管束和附加维管柱、木间木栓等而形成的构造。
5.落皮层:老周皮内方的组织被新周皮隔离后逐渐枯死,这些周皮以及被它隔离的颓废组织的综合体常易剥落,称落皮层。
6.颓废组织:初生韧皮部被推向外侧,遭受挤压破裂成为没有形状的组织。
7.心材:在木材横切面上的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质地较硬,常积累一些代谢产物,称为心材。
8.年轮:双子叶植物木质茎中,一年中早材和晚材是逐渐转变的,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当年的秋材与第二年的春材界限明显,形成一同心环层。
9.两面叶:叶片的上、下表皮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下方,而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的叶。
10.等面叶:叶片的上下两面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无明显的区别,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气孔和
栅栏组织的叶。
11.维管束鞘:包围在维管束外围的一层或多层薄壁或厚壁组织细胞。
12.栅栏组织:上表皮以内,由一或数列呈长圆柱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呈栅栏状,胲叶绿体多,叶上表面颜色深。
二、简答题
1.简述并绘简图表示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横切面)(注上名称)。
(1)表皮位于最外层,单层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间隙,外壁突出形成根毛(吸收表皮)。
根被:有的表皮常分-裂成多层细胞,细胞壁木质化或木栓化,起保护作用。
(2)皮层表皮内方,占根较大部分。
多层排列疏松有间隙的薄壁细胞。
常分为外、中、内皮层3层。
①外皮层:单层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无间隙。
②中皮层:多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有间隙。
③内皮层:单层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无间隙,细胞壁呈凯氏带或U字型(马蹄形)或全部的木质化、木栓化增厚。
少数未增厚细胞称通道细胞。
(3)维管柱:占根较小部分。
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髓4部分。
①中柱鞘:也称维管柱鞘,紧贴内皮层的维管柱最外方组织,多为单层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间隙,具潜在分-裂能力。
②初生木质部:分二至多束(几原型),呈星角状或脊状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组成辐射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外始式)。
③初生韧皮部:分布于初生木质部星角间呈团状。
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
④髓:由薄壁细胞组成。
单子叶植物具髓,双子叶植物不具髓。
2.简述并绘简图表示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横切面)(注上名称)。
(1)周皮:为最外面的数层细胞,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
①木栓层:为多个排列紧密整齐的扁长方形木栓细胞组成,细胞壁木栓化,死细胞,常呈褐色。
②木栓形成层: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产生的,向外分生木栓层,向内分生栓内层。
③栓内层或皮层:为数层薄壁细胞,排列较疏松,有的栓内层比较发达,称为次生皮层,但通称为皮层。
(2)维管柱:包括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和维管射线。
①韧皮部:分为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
②形成层:在次生韧皮部内方,由数列排列紧密、整齐的扁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
③木质部:分为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
④维管射线:分为韧皮射线和木射线。
位于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多弯曲,由1至2列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外部常与韧皮部组织分离而出现大型裂隙。
位于木质部的称木射线,由1至2列薄壁细胞组成,呈放射状排列,并与韧皮射线相连接,组成维管射线。
3.简述并绘简图表示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横切面)(注上名称)。
(1)次生构造不发达,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相类似。
(2)①最外为表皮,常有气孔、毛茸、角质层等附属物;少数植物表皮下有少量的木栓层或周皮。
②皮层外侧常有厚角组织。
③多数为无限外韧维管束,环列;形成层不明显或仅有束中形成层,活动有限。
髓和髓射线发达。
4.简述并绘简图表示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次生构造(横切面)(注上名称)。
(1)与双子叶植物地上茎的构造相类似。
(2)①常具木栓层或周皮,少数种类具有表皮或鳞叶组织。
②皮层中常有叶迹维管束和根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③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成环状排列。
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④贮藏薄壁组织发达,机械组织多不发达。
5.简述及绘简图表示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点(横切面)(注上名称)。
(1)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终身只有初生构造,没有次生构造,不能无限增粗。
(2)茎的最外面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起保护作用,一般不产生周皮,禾本科植物表皮内方常分布数层基本组织。
(3)表皮以内为基本薄壁组织和星散分布于其中的有限外韧维管束,因此没有皮层和髓及髓射线之分。
6.简述及绘简图表示双子叶植物叶片(两面叶)的构造(横切面)(注上名称)。
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的构造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1)表皮位于叶片表面,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二者多由1列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外壁角质化加厚,壁外具角质层,表皮上可见角质层、气孔、毛茸、蜡被等。
下表皮气孔数常较多。
少数植物为复表皮。
(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常又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以内,由一或数列呈长圆柱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呈栅栏状,胲叶绿体多,叶上表面颜色深。
海绵组织位于下表皮以内,栅栏组织之
下,由一或数列类圆形或不规则状的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有发达的间隙和孔下室,含叶绿体少,叶下表面颜色浅。
(3)叶脉为叶片中的维管束,分布叶肉间,主脉位于上、下表皮以内,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其木质部呈半月形,位于维管束的上方,韧皮部位于下方,中间有不发达的形成层,近表皮处常有厚角组织。
主脉分枝形成侧脉和细脉,结构愈来愈简单,叶脉末端仅为1―2个螺纹管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