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森工集团工资制度的演变发展和改革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
158
内蒙古森工集团工资制度的演变发展和改革对策
文/宋宝福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1952年设立,1995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基础上组建内蒙古森工集团(按照正厅局级单位管理),并成为全国57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9个旗市,林业生态主体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

内蒙森工集团在岗全民职工5.4万人,其他混岗大集体知青工6万多人,退休职工7万多人.林区开发建设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2亿立方米,上缴各项税费200多亿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1952——1999年林区工资制度和工资调整情况
1952年林区工资制度为工分制。

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制,计件工资制,职员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

分值按实物价值折算。

例如:某采伐工在三等6级林场采伐6米以上原木,定额为4.3m3,日基本工资10.51分,1953年提高到13.76分。

1952年5月开始补发,每分折合0.2元。

1954年5月林区工资标准为:总技师(专家)工资为1——3级(1420——1200分)、医师、技师工资为4——7级(1090——850分)、技术员工资为13——18级(445——270分)、助理技术员工资18——21级(270——200分)、练习生22——24级(180——140分)。

1956年为适应生产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货币工资制。

改进了工人的工资等级制度和企业的职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制度。

1961年国务院决定给林区职工升级,采运生产工人及山场基层干部升级面为30%,其他战线职工升级面为15%,服务行业和机关干部不升级。

1963年除17级以上职工调级面作适当控制外,18级以下的职工升级面为40%。

1971年对低薪职工进行调资。

1957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三级工,1960年底以前参加工作二级工,1966年底以前参
加工作一级工和低于一级的工人,以及与上述工作年限相同工资等级相似的职工,均可以调整工资。

1977年对1971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调整工资,升级面为40%。

同时,对1971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现行六、七类工资区,工资标准低于38元的,提高到38元;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工资标准低于43元的,提高到43元。

1979年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职工的升级面,全国为40%,从11月1日起执行。

升级职工按本人现任的工资标准差增加工资额,级差小于5元的按5元增加。

1981年10月起,给中小学教职工、医疗卫生单位职工增加工资。

1985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林区机关事业单位16761名职工参加工资套改,人均月增资26.9元。

企业职工按现工资标准额就近就高套入新工资标准,职工套级可级一大级,1982年底以后定级的职工升小一级。

1986年按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厅文件规定,企业开始按职工总数3%进行奖励升级。

1988年按自治区劳动人事厅文件规定,对林业国有企业合同制工人提高15%的工资性补贴。

同年10月1日起,将中小学和幼儿教师现行的工资标准均提高10%。

1989年10月1日起对林区护士工资标准提高10%。

1990年按自治区劳动人事文件规定,对1989年9月30日在册的国营企业固定工、合同制工人、混岗集体工等,在1985年企业套改工资的基础上,加上国务院、劳动人事部和自治区政府规定及劳动人事厅批准的晋级,作为企业标准工资升级的基础。

1991年满归林业局进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改革试点。

1993年按照自治区劳动人事厅文件规定,林区企业职工改行新工资标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CCOUNTING LEARNING
159
1994年林区直属事业单位和企业中文教卫生单位3.2万人参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

同时,林区11.7万企业职工固定一级半升级,人均月增资50元。

1997年1月按照自治区劳动厅文件规定,企业职工改行新工资标准,工人与干部执行同一工资标准。

1999年除自治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外,森工集团要求其他企事业进行岗位工资、岗位技能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从2000年起,自治区对森工集团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不再下发企业增资文件,工资管理权限下放给法人企业,森工集团对所属企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管理。

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
林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2——1983年为第一阶段,林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缓慢。

1952职工平均工资为519元,到1983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到1213元,平均工资年均增长33元。

这一阶段林区职工平均工资虽然增长缓慢,但在全国各行业中林区职工平均工资名列前茅,多年连续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最高。

1984——1999年为第二阶段,林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较快。

1984年林区职工平均工资为1314元,到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到4236元,平均每年增长195元。

这一阶段是林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阶段,木材销售疲软、利润低、企业发展举步维艰,1993——1996年间各企业平均工资拖欠职工工资一年以上,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国和自治区处于中游水平。

1999——2014年为第三阶段,林区职工平均工资高速增长阶段。

2000年林区职工平均工资为4258元,到2014年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到36335元,平均工资每年增长2291元。

这一阶段是林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阶段,国家“天保工程”实施,林区经济形势逐年好转,民生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工资水平基数低,与自治区和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差距显著。

2014年林区职工平均工资36335元,仅相当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平工资54460元的66.7%,全国职工平均工资49969元的72.7%。

1978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615元,当时林区职工平均工资为108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6%。

目前,林区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
三、2014年内蒙森工集团职工工资基本情况
1、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内蒙古森工集团在岗职工55184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6211元,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9.99亿元。

其中:企业单位在岗职工52972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616元,职工工资总额18.88亿元;事业单位在岗职工2212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0526元,职工
工资总额1.11亿元。

四、内蒙森工集团现执行工资制度基本情况
内蒙森工集团所属企事业单位现执行四种工资制度。

企业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参考工资标准,即等级工资制;其中大部分企业从1991年开始进行岗位工资、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改革。

直属事业单位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标准,但没有按2007年国家事业单位新工资标准进行套改;森工集团机关从2003年开始进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

五、内蒙森工集团现行工资制度存在主要问题
(一)企业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距大.森工集团所属19个林业局平均工资最高的和最低相差4980元.
(二)工资制度落后。

津贴补贴政策最早执行的是1979年的文件。

(三)工资增长机制落后。

我们现有工资增长只能靠普调性升级来解决,大部分职工晋升职务或职称,不能晋升工资。

(四)工资制度和标准不统一,造成工资管理难度大.
六、内蒙森工集团工资制度改革相关对策
(一)林区目前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差异以及工资制度落后、工资标准不统一、工资增长机制单一,工资管理难度大等原因,造成各企业间、企事业之间甚至单位内部,职工工资差距较大,分配不尽合理。

而且,大部分企事业单位也强烈要求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与统一工资制度和标准。

因此,可以说,林区工资改革势在必行。

今年4月1日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始全面停伐,各林业局工作职能和任务相同,为我们建立统一的工资制度,提供必要条件。

(二)林区工资制度改革目的是建立一种适应林区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需要的工资制度,通过工资制度改革来调整工资结构、理顺工资关系、缩小同类人员工资差距,使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劳动岗位、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和劳动贡献相结合,与部门管理责任目标和工作业绩挂钩,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一岗一薪、易岗易薪。

(三)要充分认识林区工资制度改革的难度。

目前,林区有企事业单位50多家,在岗职工5万多人,其中:处级干部300多人,科级干部40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312 人。

机构庞大,员工构成复杂,单位之间工资差距较大,各单位同级别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差距大,这些差距给工资制度改革增加了难度。

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从现行工资制度平稳过渡到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把所有矛盾一次解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
160
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整体素质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十分重要。

对此,各技工院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完善。

现阶段,很多院校开展教师考核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满意度、科研成果、同事评价等指标,代表性不强。

可以适当的增加教学成果指标。

此外,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举办“创优评先”活动,结合考核指标从对教师的绩效进行全方位评价,为表现优异的教师提供更多晋升机会。

3.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牢固把握会计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以学生独立思考或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解决。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视频或是图像的形式展现真实案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方法,这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

4.渗透理财观念,培养理财能力。

作为财务会计,做账只是基本能力,理财能力同样不可缺少。

在新形势下,综合型会计人才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财观念,逐渐渗透市场经济意识,使学生树立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收益均等观念,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对此,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的观念。

针对现阶段会计人员知识技能和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建立在职培训教育机制,促进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更新,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会计人员
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的通过学习强化自身的素质水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会计工匠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行业“工匠精神”的全方位落实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技工院校在进行高素质会计工匠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结合市场发展趋势,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培养职业技能熟练、职业道德优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枫.审计离不开“工匠精神”[J].理财,2016(05).[2]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3]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J].职教论坛,2013(34).
[4]何玉润,毛新述.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教学改革[J].商业会计,2012(24).
[5]胡伟.特色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策略[J].财会教育,2015(1).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技师学院)
决。

只能采取平稳过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七、全面停伐后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安排
一要继续贯彻“提低、扩中、限高”的企业工资分配原则,考虑到19个林业局职工平均工资差距依然较大,2015年森工集团职工增资继续向平均工资低的林业局职工倾斜,而且要加大倾斜力度,使19个林业局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缩小到3000元以内。

二需要人事、用工制度配套改革。

全面停伐后,各林业局生产人员要向森林管护和森林经营岗位转岗,各林业局需重新定岗定编。

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工人技术等级人员进行聘任,现在林区大部分林业局没有开展此
项工作。

人事、用工制度配套改革是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

三要完成以上工作基础上选择一家企业、一家事业单位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单位平稳运行后,再召开林区工资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同时下发《森工集团岗位绩效工资试行方案》。

林区工资制度改革全面起动,进入试运行阶段,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修正和完善试行方案,确保林区工资制度改革平稳运行和成功。


参考文献:
[1]韩广武主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志[M].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
上接(第151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