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运河中学2017届高三开学调研物理试题
2017年物理真题及解析_201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匀强磁场B 的边缘恰好与a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A.1:1 B.1:2 C.1:4 D.4:12.(3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A.t B.t C.D.3.(3分)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
物块初动能为E 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 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A.B.C.D.4.(3分)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B、C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M、P点.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点.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A.运动到P点返回 B.运动到P和P′点之间返回C.运动到P′点返回 D.穿过P′点5.(3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到小环的距离为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B.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C.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D.速度v不能超过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380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A.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B.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7.(4分)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A.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B.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8.(4分)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有()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9.(4分)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变为120°,A、B、C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下降过程中()A.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mgB.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mg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mgL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M=200.0g,钩码的质量为m=10.0g,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选择某一点为O,一次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1=m/s.(3)将钩码的重力视位小车受到的拉力,取g=9.80m/s2,利用W=mg△x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利用E k =Mv2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E k.计算结果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E k﹣W图象.(4)实验结果表明,△E k总是略小于W.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11.(10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1、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5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 t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1(3V,内阻不计)、电源E2(6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Ω)、滑动变阻器R2(0~500Ω)、热敏电阻R t,继电器、电阻箱(0~999.9Ω)、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选填“R1”或“R2”).(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2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选填“A”、“B”、“C”或“D”)(3)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图1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a、b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c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⑤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Ω【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分)12.(2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3.(8分)(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
【方向】江苏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方向江苏省涟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2016.12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整个装置处于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
质量为m的金属杆ab笔直导轨放置,当杆中通有从a到b的恒定电流I时,金属杆ab刚好静止。
则A.磁场方向竖直向下B.ab受安培力的方向平行导轨向上C.ab受安培力的大小为mgtanθD.ab受安培力的大小为mgsinθ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不同C.两小球落地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A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大3.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B.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C.若将一正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D.若将一负试探电荷由c点移到d点,电势能增加4.己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距离地面高度为2R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卫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大小为B.角速度为C.加速度大小为g D.周期为6π5.如图所示,线圈两端与电阻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在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S极朝下.在将磁铁的S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是A.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由a到b,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B.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由b到a,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C.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由a到b,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D.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由b到a,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全国百强校大联考】2017届高三物理开学检测试题

【全国百强校大联考】2017届高三物理开学检测试题时量: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其中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9-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选对其中一部分计2分,选错或不答的0分,共48分。
)1、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它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是( )A 、匀速圆周运动B 、匀变速曲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匀速直线运动 2、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a 、b 所示,其中a 是恰好与两坐标轴相切于)8,0)和(0,8)两点的14圆弧,b 是过原点O 和点(8,8)的直线. t =0时刻两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关于0~8 s 内两质点的位置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 、t 1时刻两质点再次相遇B 、t 1时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最大C 、在t 1~8 s 内的某时刻两质点再次相遇D 、t =8 s 时,b 在a 前方32 m 处3、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 、原长均为L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与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 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 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 ,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sin 53°=0.8),则Mm等于( )A 、932B 、916C 、38D 、344、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粗糙斜面上,a 、b 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b 的右端用细绳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达到稳定状态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细绳上有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稳定状态时a 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B 、达到稳定状态时b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C 、在细绳剪断瞬间,b 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D 、在细绳剪断瞬间,a 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5、如图甲所示,A 、B 两个长方形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水平力F 作用于B ,已知 A 、B 间及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B 的加速度与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乙图提供的信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得出下列信息哪些是正确的( )A 、A 的质量为0.2 kgB 、B 的质量为1.5 kgC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D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6、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 和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质量为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一起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 、当F 逐渐增大到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 、当F 逐渐增大到1.5T 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 和2m 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23T7、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 ,如果我们观察到条纹以速度v 向上运动,则圆筒的转动情况是(从上往下看)( )A 、顺时针 转速n =v2πLB 、顺时针 转速n =vLC 、逆时针 转速n =v2πLD 、逆时针 转速n =vL8、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 =1 kg 的小球,小球一端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另一端和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力个数不变B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10 m/s 2,方向水平向左C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8 m/s 2,方向水平向左D 、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 =10 2 m/s 29、质量为m 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 作用下,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底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上滑,经B 点时速率为v ,此时撤去F ,物块滑回斜面底端时速率也为v ,若A 、B 间距离为x ,则( )A 、滑块滑回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B 、整个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xC 、下滑过程中物块重力做功为12Fx +14mv 2D 、从撤去F 到物块滑回斜面底端,摩擦力做功为-mgx sin θ10、如图所示,质量M =4 kg 长为L =10 m 的木板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不计长度、质量m =1 kg 的木块以某一速度从右端滑上木板,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若要使木板获得的速度不大于2 m/s ,木块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为(g 取10 /s 2)( )A 、v 0≥10 m/sB 、v 0≤10 m/sC 、v 0≥15 m/sD 、v 0≤15 m/s11、如图所示,某次发射同步卫星时,先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 点经极短时间点火变速后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 ,远地点为同步轨道上的Q ),到达远地点时再次经极短时间点火变速后,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1,在P 点经极短时间变速后的速率为v 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 时的速率为v 3,在Q 点经极短时间变速后进入同步轨道后的速率为v 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v 1<v 3B 、v 4<v 1C 、v 3<v 4D 、v 4<v 212、如图所示,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其左右边界分别为MP 和OQ ,上边界为MO ,ACB 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 ,圆心为O ,AB 为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AC 为14圆弧。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5月) 物理 含答案

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物 理 2017.05本试卷共15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图中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 在竖直面内下落,ab 边以速度v 进入下方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则线框进入磁场时,ab 边两端的电势差U ab 为A .BLvB .14BLvC .34BLvD .14BLv3. 某行星探测器在近地低轨道做圆周运动,周期为6×103s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若某行星质量为10M ,半径为100R ,此探测器绕该行星低轨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 A .6×102s B . 6×103s C .2×104s D .2×106s4.如图所示为航母上电磁弹射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俯视图),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先将开关拨到a 给超级电容器C 充电,然后将开关拨到b 可使电阻很小的导体棒EF 沿水平轨道弹射出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给电容器充电后,M 板带正电B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不断减小C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减小D .若轨道足够长,电容器将放电至电量为0Bc d b a ab 理想斜面实验 扭秤实验 电流磁效应实验 电磁感应实验5.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v -t 图象不可能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将一金属小球置于竖直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间,A 、B 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M 点的电场强度比N 点的大 B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小C .将正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负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附近,小球A 以水平初速度v 瞄准另一小球B 射出.在A 球射出的同时,B 球由静止开始下落,两球刚好在落地时相碰.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在下落过程中 A .以B 球为参考系, A 球做匀速运动B .在相同时间内,A 、B 球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两球的动能都随离地的竖直高度均匀变化D .若仅增大A 球的初速度,两球不会相碰8.如图所示,一绝缘容器内部为长方体空腔,容器内盛有NaCl 的水溶液,容器上下端装有铂电极A 和C ,置于与容器表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开关闭合前容器两侧P 、Q 两管中液面等高,闭合开关后 A .M 处钠离子浓度大于N 处钠离子浓度B .M 处氯离子浓度小于N 处氯离子浓度C .M 处电势高于N 处电势D .P 管中液面高于Q 管中液面9.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 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b 绳在水平方向伸直且长为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 绳的拉力一定大于b 绳的拉力 B .a 绳的拉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若角速度ω2>)tan /( l g ,b 绳将出现拉力D .若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大小可能不变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滑轮摩擦阻力.实验步骤如下:v A BQ P NMa .将长木板倾斜放置,小车放在长木板上,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长木板旁放置一个光电门.b .调整长木板倾角,使得小车恰好能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测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挡光片宽度为d ,小车质量为M .c .记录小车初始位置,测出小车在此位置时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L ,剪断细绳,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d .移动光电门的位置,重新测量L , 让小车从步骤c 中的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重新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运河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运河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3N和4N的共点力,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A.3N B.4N C.5N D.7N参考答案:D解: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3+4=7N,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 (多选)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电源相同,各电阻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计.电流表A1、A2、A3、A4读出的电流值分别为I1、I2、I3、I4,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I1=I2B. I1<I4C. I2=2I1D. I2<I3+I4参考答案:BD3. 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保洁人员为执行保洁任务,必须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A.屋顶对他的摩擦力不变B.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C.屋顶对他的支持力不变D.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参考答案: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以保洁员为研究对象,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出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与θ的关系式,再分析两个力如何变化.【解答】解:以保洁员为研究对象,作出力图.设此人的重力为G,根据平衡条件得:屋顶对他的摩擦力:f=Gsinθ屋顶对他的支持力:N=Gcosθ保洁员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的过程中,θ减小,则f减小,N增大.即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减小,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增大.故选D4. 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参考答案:答案:C5. 倾角为30°的长斜坡上有C、O、B三点,CO = OB = 10m,在C点竖直地固定一长10 m的直杆AO。
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苏州市2017届高三调研测试物理2017.02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B.利用v-t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D.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与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绳中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OB绳中的拉力不变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3.如图所示,虚线是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势线,边上标有电势的值.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恰能沿图中的实线从A 经过B运动到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一定带负电B.A处场强大于C处场强C.粒子在A处电势能大于在C处电势能D.粒子从A到B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从B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4.如图所示是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上抛的频闪照片,甲图是上升时的照片,乙图是下降时的照片,O是运动的最高点.假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据此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 )A.mg1mgB.21mgC.31mgD.105.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正极板与静电计相连,两板间有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检验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6.一个物体静止在质量均匀的星球表面的“赤道”上.已知引力常量G,星球密度ρ.若由于星球自转使物体对星球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该星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 )A .πρG 34 B .G ρπ3 C .πρG 34 D .Gρπ3 7.用两根足够长的粗糙金属条折成“「”型导轨,右端水平,左端竖直,与导轨等宽的粗糙金属细杆ab 、cd 和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已知ab 、cd 杆的质量、电阻值均相等,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 杆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cd 杆沿轨道向下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d 杆一定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 .cd 杆一定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F 做的功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与ab 杆克服摩擦做功之和D .F 的功率等于ab 杆上的焦耳热功率与摩擦热功率之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 1是用氧化锰等金属氧化物烧结而成的热敏电阻,R 0为定值电阻.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压u的表达式u=362sin100πt(V)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4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4D.当R1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大9.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正方体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A的内边长,现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弹力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弹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弹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弹力10.如图所示是研究通电自感实验的电路图,A1、A2是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闭合开关调节电阻R,使两灯泡的亮度相同.调节可变电阻R l,使它们都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重新闭合开关S,则 ( ) A.闭合瞬间,A l立刻变亮,A2逐渐变亮B.闭合瞬间,A2立刻变亮,A l逐渐变亮C.稳定后,L和R两端电势差一定相同D.稳定后,A1,和A2,两端电势差不相同11.质量为2×103kg的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和车速倒数1/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己知行驶过程中最大车速为30m/s,设阻力恒定,则 ( ) A.汽车所受阻力为6×103 NB.汽车在车速为5 m/s时,加速度为3m/s2C.汽车在车速为15 m/s时,加速度为lm/s2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功率为6×104 W12.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R l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两个电压表读数随电流表读数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则( )A.电源内电阻的阻值为10ΩB.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8WC.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功率为0.9WD.图线甲是电压表V2读数随电流表读数变化的图线1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A静止放置于水平面上,小物块B以初速度v0从木板左侧滑上木板,关于此后A、B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4题10分,第15题10分,共计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4.(10分) (1)用游标卡尺测量某小球直径时,为使测量爪靠近小球,应用手指推动部件(如图中“A”、“B”、“C”),并旋紧紧固螺丝再进行读数.如图是卡尺的某次测量其读数为 mm.(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水平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钩码,个数可调.A 的左端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未画出)相连,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系统的加速度.实验中该同学在钩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多次改变m和m’的钩码个数,重复测量.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①实验中除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若干个质量均为50克的钩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外,为了完成本实验,还应有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②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现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测得各计数点到OD点的距离分别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cm,OE=16.14 cm,OF=21.80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 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 为纵轴,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线,由此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µ= .(g取10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10分)一实验小组用某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并通过实验研究该元件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1)该小组连成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其中有两处错误,请在错误的连线上打“×”,并在原图上用笔画出正确的连线.(2)在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A.滑动变阻器R1 (0~5Ω额定电流5A)B.滑动变阻器R2 (0~20Ω额定电流2A)C.滑动变阻器R3 (0~100Ω额定电流0.5A)(3)实验测得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试在方格纸中画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4)把元件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2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0,一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的A点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a=8.0m/s2.g取10 m/s2,sin 370。
【精品】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5月) 物理 含答案

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物 理 2017.05本试卷共15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图中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 在竖直面内下落,ab 边以速度v 进入下方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则线框进入磁场时,ab 边两端的电势差U ab 为 A .BLv B .14BLvC .34BLvD .14BLv3. 某行星探测器在近地低轨道做圆周运动,周期为6×103s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若某行星质量为10M ,半径为100R ,此探测器绕该行星低轨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A .6×102sB . 6×103sC .2×104sD .2×106s4.如图所示为航母上电磁弹射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俯视图),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先将开关拨到a 给超级电容器C 充电,然后将开关拨到b 可使电阻很小的导体棒EF 沿水平轨道弹射出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给电容器充电后,M 板带正电B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不断减小C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减小D .若轨道足够长,电容器将放电至电量为0B c d ba ab理想斜面实验 扭秤实验 电流磁效应实验 电磁感应实验5.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v -t 图象不可能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将一金属小球置于竖直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间,A 、B 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M 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大 B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小C .将正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负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附近,小球A 以水平初速度v 瞄准另一小球B 射出.在A 球射出的同时,B 球由静止开始下落,两球刚好在落地时相碰.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在下落过程中 A .以B 球为参考系, A 球做匀速运动B .在相同时间内,A 、B 球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两球的动能都随离地的竖直高度均匀变化D .若仅增大A 球的初速度,两球不会相碰8.如图所示,一绝缘容器内部为长方体空腔,容器内盛有NaCl 的水溶液,容器上下端装有铂电极A 和C ,置于与容器表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开关闭合前容器两侧P 、Q 两管中液面等高,闭合开关后A .M 处钠离子浓度大于N 处钠离子浓度B .M 处氯离子浓度小于N 处氯离子浓度C .M 处电势高于N 处电势D .P 管中液面高于Q 管中液面9.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 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b 绳在水平方向伸直且长为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 绳的拉力一定大于b 绳的拉力 B .a 绳的拉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若角速度ω2>)tan /( l g ,b 绳将出现拉力 D .若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大小可能不变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滑轮摩擦阻力.实验步骤如下:vA B Q P N Ma .将长木板倾斜放置,小车放在长木板上,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长木板旁放置一个光电门.b .调整长木板倾角,使得小车恰好能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测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挡光片宽度为d ,小车质量为M .c .记录小车初始位置,测出小车在此位置时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L ,剪断细绳,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d .移动光电门的位置,重新测量L , 让小车从步骤c 中的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重新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三物理质量检测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三物理质量检测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旵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 .2sin mg α B . 2s mgco αC . 1tan 2mg αD .1t 2mgco α2.如图所示,P 、Q 是电量相等的两个正电荷,它们的连线中点是O , A 、 B 是PQ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OA <OB ,用E A 、E B 、φA 、φB 分别表示A 、B 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A.E A 一定大于E B ,φA 一定大于φBB.E A 不一定大于E B ,φA 一定大于φBC.E A 一定大于E B ,φA 不一定大于φBD.E A 不一定大于E B ,φA 不一定大于φ3.如图所示,质量m =10kg 和M =20kg 的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物块m 通过处于水平方向的轻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初始时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k =250N/m .现用水平力F 作用在物块M 上,使其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40cm 时,两物块间开始相对滑动,在相对滑动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B .物块m 受到的摩擦力对物块m 不做功C .推力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D .开始相对滑动时,推力F 的大小等于200N 4.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 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加B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C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D .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5.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t 时间到达地面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初速度为tan gt θB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C .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θsin gtD .小球在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 6.如图所示,当R 1的滑片向右侧移动时,电压表V 1和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ΔU 1和ΔU 2(均为绝对值),则( )A .ΔU 1>ΔU 2B .ΔU 1=ΔU 2C .ΔU 1<ΔU 2D .无法判断两者大小.第2题图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O 分. 7.如图所示,物体m 与斜面体M 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
(物理)江苏省苏北四市(宿、连、徐、盐)2017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汇总

苏北四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次调研考试高 三 物 理 试 题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演示微小形变时,运用了放大法B .将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运用了理想模型法C .将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用F -l 图象下梯形的面积代表功,运用了微元法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其v-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 .前2s 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前4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D .第1s 末两物体相遇3.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AC 和BD 悬挂一薄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薄板的重心一定在AC 和BD 的延长线交点处B .BD 的拉力大于AC 的拉力C .剪断BD 瞬间,薄板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BD 斜向下D .若保持AC 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 至竖直方向,则AC 的拉力一直减小4.图示为某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图,各等势面的电势值图中已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 B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B 点的小C .电子由A 点移至B 点电场力做功 -0.17eVD .中心轴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5.电视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个橄榄球空中击剑游戏:宝剑从空中B 点自由下落,同时橄榄球从A 点以速度v 0沿AB 方向抛出,恰好在空中C 点击中剑尖,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橄榄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宝剑下落的加速度B .若以大于v 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 点上方击中剑尖 C .若以小于v 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 点下方击中剑尖D .无论以多大速度沿原方向抛出,都能击中剑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答案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物 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为倡导绿色出行,许多地方提供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小明在某个停放点取了一辆自行车,骑行10min 回到原停放点,共行驶2km .小明在此过程中 A .位移为2km B .路程为2km C .平均速度为sD .最大速度为s2.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变加速直线运动3.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根羽毛和一枚铜钱.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如图所示,在玻璃管内是真空和非真空两种情形下,可以观察到羽毛和铜钱 A .都同时落到底部 B .都不同时落到底部C .只有真空情形下,才同时落到底部D .只有非真空情形下,才同时落到底部4.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连续打下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A . B . C . D .5.某同学在擦黑板.已知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为8N ,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A .2NB .C .20ND .32N6.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绳悬挂一个重物,并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α.当绳中拉力最小时,α等于 A .0°B .30°C .45°D .60°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四张ma 1-关系图线.其中作图正确的是A B C D8.某同学搬一叠书上楼用了时间t ,对书做功W .此过程中该同学对书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 .WtB .W 2t C .t W D .tW 29.如图所示,汽车雨刮器在转动时,杆上A 、B 两点绕O 点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A ω、B ω,线速度大小为v A 、v B ,则A .A ω<B ω,v A =v B B .A ω>B ω,v A =v BC .A ω=B ω,v A <v BD .A ω=B ω,v A >v BaO aO aO aOtvOA B FF10.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十”和“土卫十一”环绕土星做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约为 : 1,轨道半径近似相等,则土星对“土卫十”和“土卫十一”的万有引力之比约为 A .1 :B . : 1C .6.3:1D .13 : 11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弹簧A 下端挂一重物M ,弹簧B 受一竖直拉力F 作用,两弹簧的伸长量相等,未超过弹性限度.则两弹簧弹性势能的关系为 A .E PA >E PB B .E PA <E PB C .E PA =E PB D .无法比较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山坡上斜向下扔出一颗石子.忽略空气阻力,则石子抛出后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 A .均为匀速运动 B .均为匀加速运动 C .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 D .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13.如图所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出一条纸带,O为重物开始下落的起始位置,P 为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点.测得OP间距离为h 、时间为t ,P 前后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Δx ,时间间隔为Δt .则计算P 点瞬时速度v 的表达式为A .t x v∆∆=B .t x v ∆∆=2C .t h v =D .thv 2=14.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6 kg 和2 kg ,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 2.现对A 施加水平拉力F ,要保持A 、B 相对静止,F 不能超过 A .4 N B .8 NC .12 ND .16 N15.如图所示,点电荷+Q 固定,点电荷+q 沿直线从A 运动到B .此过程中,两电荷间的库仑力是A .吸引力,先变小后变大B .吸引力,先变大后变小C .排斥力,先变小后变大D .排斥力,先变大后变小16.下列各图中,正确描绘一个负电荷电场线的是A B CD17.如图所示,矩形线框平面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穿过的磁通量为Φ.若线框面积变为原来的21,则磁通量变为 A .41Φ B .21Φ C .2Φ D .4Φ 18.如图所示,A 、B 是通电导线左右两侧的点,这两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A .均垂直于纸面向里B .均垂直于纸面向外- - - -BABIMF石头ΔxOP hABF++q++QC.A点垂直于纸面向里,B点垂直于纸面向外D.A点垂直于纸面向外,B点垂直于纸面向里19.如图所示,电子e向上射入匀强磁场中,此时该电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A.向左B.向右C.垂直于纸面向里D.垂直于纸面向外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0~23小题.辽宁舰走向深蓝2016年12月20日,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首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编队由辽宁舰和数艘驱护舰,及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组成,由青岛航母军港出发后,航迹跨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区,航经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台湾海峡等海峡水道.2017年1月13日下午编队返回青岛航母军港,顺利完成各项训练科目和科研试验任务.据报道,继成功解决了舰载机的阻拦索高速拦停和滑跃起飞等关键技术后,辽宁舰在此次远航期间开展了全甲板放飞训练,歼-15还与空中加油机完成了加受油训练,同时发射了空对空、空对舰和舰对空等十余枚各型导弹.这次训练是辽宁舰首次出远海训练,促进了航母战斗力建设的深入发展.20.歼-15在空中加受油过程中,若以歼-15为参考系,可看做静止的是A.海岛B.驱护舰C.空中加油机D.辽宁舰上的指挥员21.歼-15在辽宁舰甲板上降落,勾住阻拦索减速的过程中,阻拦索对歼-15做功和歼-15动能变化的情况是A.做正功,动能增加B.做负功,动能增加C.做正功,动能减少D.做负功,动能减少22.辽宁舰航行遇到海浪上下颠簸过程中,停放在甲板上的歼-15对甲板的压力大小为F1,甲板对歼-15的支持力大小为F2.在辽宁舰颠簸过程中,F1和F2的关系是A.向上时F1>F2;向下时F1<F2B.向上时F1<F2;向下时F1>F2C.向上和向下时,都满足F1>F2D.向上和向下时,都满足F1=F223.如图所示,歼-15沿曲线MN向上爬升,速度逐渐增大,图中画出表示歼-15在P点受到合力的四种方向,其中可能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部分2小题,共10分)24.24-A.(本题供选修1-1的考生作答.)如图所示,条形磁铁A沿竖直方向插入线圈B的过程中,电流表G的读数___(填“为零”或“不为零”);若条形磁铁A在线圈B中保持不动,电流表G的读数___(填“为零”或“不为零”).24-B.(本题供选修3-1的考生作答.)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增大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则电流表A的读数将___(填“变大”或“变小”),电阻R0消耗的功率将___(填“变大”或“变小”).B-vNMP④①②③25.(6分)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P 点,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 点,记下拉力F 合的大小和方向.(1)改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记下两个分力,如题25-1图所示.请指出图中两处操作错误. (2)纠正错误后,记下两分力F 1、F 2的大小和方向.如题25-2图所示,用力的图示法在纸上画出表示三个力的箭头,以表示F 1和F 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由图可得,F 1和F 2的合力F =___N . (3)在题25-2图中,表示F 合的线段不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上述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写出两个原因)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共21分).26.(6分)某同学骑车沿平直道路驶向十字路口,发现信号灯还剩5s 变为红灯,他立即以1m/s 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在信号灯变为红灯时恰好停在路口.已知该同学和车的总质量为80kg .求该同学和车在此过程中(1)受到阻力的大小F ; (2)初速度的大小v 0; (3)位移的大小x .27.(7分)地铁车站的轨道往往建得高些.如图所示,列车从A 到O 的进站过程中,在平直轨道的A 处关闭发动机,“冲”到站台的O 处停下来.进站上坡过程中,列车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列车开启发动机从O 到B 的出站过程中,重力势能可转化为列车的动能被再次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设坡高为h ,列车的质量为m ,经过A 、B 时的速度大小均为v 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列车经过A 时的动能E k ;(2)求列车进站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 ;(3)通过计算求与没有坡的情形相比,列车从A 到B 的过程中牵引力少做的功△W .(假设在没有坡和有坡的两种情形下,列车出站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F 12FO PR 0AESRGBA28.(8分)将一根长为L 的光滑细钢丝ABCDE 制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中AD 段竖直,DE 段为43圆弧,圆心为O ,E 为圆弧最高点,C 与E 、D 与O 分别等高,BC =41AC .将质量为m 的小珠套在钢丝上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1)小珠由C 点释放,求到达E 点的速度大小v 1;(2)小珠由B 点释放,从E 点滑出后恰好撞到D 点,求圆弧的半径R ; (3)欲使小珠到达E 点与钢丝间的弹力超过4mg,求释放小珠的位置范围.hO ABAOEDB C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B A A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DDABDBC题号 21 22 23 答案DDB 二、填空题24-A 不为零 为零24-B 变小 变小25.⑴橡皮筋的端点没有再次回到O 点;拴在橡皮筋上的细绳套太短. ⑵⑶力的测量有误差;作图不准确;力的方向记录不准确;等. 三、计算题 26.⑴F =80N ; ⑵v 0=5m/s ; ⑶x =.27.⑴E k =2021mv ; ⑵mgh mv E -=2021Δ; ⑶mgh W =Δ. 28.⑴v 1=0;⑵πLR 342+=;⑶当小珠子从C 点上方低于)34(43πL +处滑下或高于)34(45πL+处滑下时,小珠到达E 点与钢丝间的弹力超过mg 41.。
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题)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
从E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 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B.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C.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1D.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参考答案:BC2.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棒AO,A端用光滑铰链固定于墙上,在O端下面吊一个重物,上面用细绳BO 系于顶板上,现将B点逐渐向右移动,并使棒AO始终保持水平,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BO绳上的拉力大小不变B BO绳上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C BO绳上的拉力对轻杆的力矩先变大后变小D BO绳上的拉力对轻杆的力矩不变参考答案:D3.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拉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1s时物体开始做匀减速运动B.t=3s至t=5s时间内中,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C.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D.t=2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参考答案:B【考点】功的计算;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用水平力F拉着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从t=1s开始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先做减速运动,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当物体速度为零后,物体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的加速度,根据f=μmg求的摩擦因数【解答】解:A、物体在开始在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拉力随时间均匀减小后,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即在1s时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故A错误;B、有图可知,从3s开始,物体处于静止,故t=3s至t=5s时间内中,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故B正确;C、有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4N,根据可知,故C错误;D、有图可知,t=2s时拉力F=3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故D错误;故选:B4.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bc边右侧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匀强磁场区域efg,三角形腰长为l,磁感应强度垂直桌面向下,abef在同一直线上,其俯视图如图所示,线框从图示位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线框中感应电流i及拉力F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时间单位为l/v)参考答案:BD5.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路程C.速率D.位移参考答案:D解:时间、路程和速率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而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为使用筷子的一种姿势。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5月) 物理 含答案

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物 理 2017.05本试卷共15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图中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 在竖直面内下落,ab 边以速度v 进入下方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则线框进入磁场时,ab 边两端的电势差U ab 为A .BLvB .14BLvC .34BLvD .14BLv3. 某行星探测器在近地低轨道做圆周运动,周期为6×103s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若某行星质量为10M ,半径为100R ,此探测器绕该行星低轨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 A .6×102s B . 6×103s C .2×104s D .2×106s4.如图所示为航母上电磁弹射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俯视图),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先将开关拨到a 给超级电容器C 充电,然后将开关拨到b 可使电阻很小的导体棒EF 沿水平轨道弹射出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给电容器充电后,M 板带正电B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不断减小C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减小D .若轨道足够长,电容器将放电至电量为0Bc d b a ab理想斜面实验 扭秤实验 电流磁效应实验 电磁感应实验5.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v -t 图象不可能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将一金属小球置于竖直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间,A 、B 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M 点的电场强度比N 点的大 B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小C .将正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负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附近,小球A 以水平初速度v 瞄准另一小球B 射出.在A 球射出的同时,B 球由静止开始下落,两球刚好在落地时相碰.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在下落过程中 A .以B 球为参考系, A 球做匀速运动B .在相同时间内,A 、B 球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两球的动能都随离地的竖直高度均匀变化D .若仅增大A 球的初速度,两球不会相碰8.如图所示,一绝缘容器内部为长方体空腔,容器内盛有NaCl 的水溶液,容器上下端装有铂电极A 和C ,置于与容器表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开关闭合前容器两侧P 、Q 两管中液面等高,闭合开关后 A .M 处钠离子浓度大于N 处钠离子浓度B .M 处氯离子浓度小于N 处氯离子浓度C .M 处电势高于N 处电势D .P 管中液面高于Q 管中液面9.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 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b 绳在水平方向伸直且长为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 绳的拉力一定大于b 绳的拉力 B .a 绳的拉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若角速度ω2>)tan /( l g ,b 绳将出现拉力D .若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大小可能不变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滑轮摩擦阻力.实验步骤如下:v A BQ P NMa .将长木板倾斜放置,小车放在长木板上,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长木板旁放置一个光电门.b .调整长木板倾角,使得小车恰好能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测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挡光片宽度为d ,小车质量为M .c .记录小车初始位置,测出小车在此位置时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L ,剪断细绳,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d .移动光电门的位置,重新测量L , 让小车从步骤c 中的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重新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物理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高三(上)开学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向西运动,与此同时他发现乙车并没有运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A.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D.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5 N,7 N,8 N B.5 N,2 N,3 N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水平绳AO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火将绳AO烧断,在绳AO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拉力B.弹簧的拉力F=mgsinθ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a=gsinθ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个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6.物体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10m/s,5s后速度大小为v2=15m/s,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A.1m/s2B.10m/s2C.﹣5m/s2D.﹣10m/s2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度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μmg B. C.μ(M+m)g D.ma8.如图为某物体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物体在第1s内和第4s内均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1s内和第4s内加速度相同C.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等于第1s内的位移D.物体在第6s末返回到出发点9.如刚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霞.已知AB问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若µ<tan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B.粮袋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g(sinθ﹣µcos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不论µ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D.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10.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L,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以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极限法(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有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乎行.凑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保征使两个弹簧秤的渎数相等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组同学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且组装完成,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下列对此组同学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A.打点汁时器不应该固定在长木板的最右端,而应该固定在靠近定滑轮的那端,即左端.B.打点汁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实验中不应该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应该在右端垫起合适的高度,平衡小车的摩擦力D.小车初始位嚣不应该离打点汁时器太远,而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 图线如图2,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3)砂和砂桶质量m小车质量M时,才可以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的大小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A.远大于B.远小于C.接近(相差不多)D.大于(4)某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3所示,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打点1时小车的速度是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A。
2017开学 物理试卷答案

2017届高三开学检测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 三、简答题: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1)① 需要 1分 ② 小车质量M 未远大于重物质量m 2分③ A 、B 间距x 2分 、 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2分 222tMd Fx = 2分 (2) 不能 1分11.(1) 300Ω 2分(2) 正极 2分 360Ω 2分 (3) 400Ω 2分 12. A .(选修模块3-3)(12分) (1) B(2) 22107.6⨯ 3.2410⨯(3)解:①CC B B T V T V=3001035003-⨯=B V 33105m V B -⨯= ②W Q U +=∆ A 、C 状态温度相等,内能变化为0V P Q ∆+=0 351021030-⨯⨯⨯+=Q J Q 600-= 向外放热600JB .(选修模块3-4)(12分) (1) BD(2) 2 x 轴负向(3)解:①设折射角为β,则 o sin(90)sin n αβ-=代入数据解得 o37β=②影长 o tan(90)tan l b a αβ=-+ 代入数据解得 1.4m l =C .(选修模块3-5)(12分)(1) D (2)e X I r11927819277-+→43(3)解:①112043E E E W h c -=-==ν h E c 431-=ν②365)()(112130E E E E E W h E m k -=---=-=ν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3.解:(1)V L tB E 245.021=⨯=∆∆=A RE I 211==方向:N 到M (2)T t B 125.05.0=⨯== A R BLv I 211212=⨯⨯==N L BI F 42212=⨯⨯==安 (3)J Rt I Rt I Q Q Q 168822212121=+=+=+=第12B (3)题答图14.解:(1)1cos sin ma mg mg =+θμθ 21/10s m a = (2)Rv mmg E2= s m gR v E /2== 2221212E D mv mv R mg -=s m gR v D /525== Rv mmg F DN D 2=- N mg F D N 606== (3)11t a v = s t 2.01= 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所需的时间 匀加速的位移m t a x 2.0212111==接下来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cos sin ma mg mg =-θμθ 22/2s m a =1222221x L t a vt -=+s t 12= s m t a v v B /422=+=从B 到D 用动能定理:222121B D f mv mv W mgh -=-克 J W f 3=克15.解:(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有水平方向:d t mEq =221 竖直方向: d t v 20=以上联立解得:C N qdmv E /522==(2)设粒子到原点时水平分速度为 : s m v t mEqv x /100===则粒子进入磁场时合速度大小为02v v =方向与y 轴负向成45°粒子进入区域Ⅰ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几何知识可得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为:d r r =+ο45cos 11m r 10221-= 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则有: 211v B qv m r = T B )12(1+=故粒子不能进入磁场区域Ⅱ必须满足: T B )12(1+≥ (3)由几何知识(如图所示)可得粒子在区域Ⅰ、Ⅱ中圆周运动的半径为:m d r 20245sin 1=='ο m d r 10222== 11qB mv r ='由 得T B 21= 22qB mvr =由 得T B 12= s qB m v d qB m t 5012)2832241(21+=⨯⨯++⨯=πππ。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诊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诊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采用的是建立理想模型法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定义电场强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2.一宇航员在一星球上以速度为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秒钟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那么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A.B.C.D.3.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近似视为圆形,若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之比,则由此可求得()A.火星和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B.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C.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D.火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4.物体A、B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0~t2时间内,A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在0~t2时间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C.在0~t1时间内B在前A在后,t1~t2时间内A在前B在后D.在0~t2时间内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5.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A.一样大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D.斜向下抛的最大6.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7.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8.如图,长为2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两小球P、Q,杆可绕中点的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若给P球一个大小为的速度,使P、Q两球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P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杆对其做功为2mgLC.水平位置时杆对P的作用力大小为mgD.Q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其作用力大小为mg9.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8 B.10 C.15 D.1810.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3.0×104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A.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106NB.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108JC.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107WD.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三、简答题:每空3分,共计27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1.某学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其装置如图甲所示,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B、OC为细绳,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力的图示.图甲中弹簧秤B的读数为N;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OA方向的是(填F或F′);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13.如图,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遮光条宽度为d,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气源开通后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和△t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用上述装置测量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用已知量表示);(2)用上述装置探究滑块加速度a与质量M及拉力F的关系,要使绳中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则m与M之间的关系应满足;(3)用上述装置探究系统在运动中的机械能关系,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满足关系式时(用已知量表示),系统机械能守恒.若测量过程中发现系统动能增量总是大于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可能的原因是.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1m/s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2kg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10m/s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求:(1)邮件滑动的时间t;(2)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3)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15.如图,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CD在C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ABC的圆心,B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A、OC与OB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将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A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P点水平抛出,恰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物体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2)物体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压力大小F N;(3)物体在轨道CD上运动的距离x.16.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顶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50N/m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小球,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变,若挡板A以加速度a=4m/s2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弹簧与斜面始终保持平行,g取10m/s2.求:(1)从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达最大时小球所发生位移的大小;(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所经历的时间;(3)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外力对小球的总功.17.如图所示,厚0.2m、长2m的木板AB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C为其中点.木板上表面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右端静止放置一个小物块(可看成质点),它与木板CB部分的动摩擦因数μ2=0.2.已知木板和小物块的质量均为2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为使小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求恒力的最大值F m;(2)当F=20N时,求小物块经多长时间滑到木板中点C;(3)接第(2)问,当小物块到达C点时撤去F,求小物块落地时与木板A端的距离.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诊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采用的是建立理想模型法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定义电场强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保持m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电场强度运用比值法定义.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是真实的实验.【解答】解:A、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简化,质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保持m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故C正确.D、伽利略理想实验是想象的实验,而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是真实的实验.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等.2.一宇航员在一星球上以速度为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秒钟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那么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A.B.C.D.【考点】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mg=m求出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解答】解:根据运动学公式得:g=,根据mg=m,得第一宇宙速度为:v==.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星球表面运行的速度.3.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近似视为圆形,若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之比,则由此可求得()A.火星和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B.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C.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D.火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研究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轨道半径.进一步根据周期之比计算其它量的比值.【解答】解:A、由于无法知道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故不能计算出火星和地球所受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故A错误.B、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由于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和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都知道,所以能求得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故B正确.C、忽略球体自转的影响,万有引力和重力相等,即:,得,由于星球的半径之比不知道,故不可以求得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即,由于星球的半径之比不知道,故不可以求得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比较.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4.物体A、B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0~t2时间内,A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在0~t2时间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C.在0~t1时间内B在前A在后,t1~t2时间内A在前B在后D.在0~t2时间内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A、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A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物体B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错误;B、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故AⅠ的平均速度大于,BⅡ的平均速度小于,故B正确,D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t1时刻,两者速度相等,位移之差最大,此后一段时间内A的位移仍大于B的位移,在位移相等前,A始终在B的前面,故C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5.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A.一样大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D.斜向下抛的最大【考点】平抛运动;抛体运动.【分析】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分析三个球的运动情况,由机械能守恒可以判断落地的速度.【解答】解: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所以三个球的机械能守恒,由于它们的初速度的大小相同,又是从同一个位置抛出的,最后又都落在了地面上,所以它们的初末的位置高度差相同,初动能也相同,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末动能也相同,所以末速度的大小相同.故选:A.【点评】本题是机械能守恒的直接应用,比较简单,也可以直接用动能定理求解.6.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分析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的受力和做功情况,由于弹簧的拉力对圆环做功,所以圆环机械能不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进行分析.【解答】解:A、圆环沿杆滑下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圆环做功,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图中弹簧水平时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可得物体下降的高度为h=L,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量为△E p=mgh=mgL,故B正确.C、圆环所受合力为零,速度最大,此后圆环继续向下运动,则弹簧的弹力增大,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D、根据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知圆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物理过程进行受力、运动、做功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注意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才守恒.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7.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做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运动,下降过程中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分析判断.【解答】解:A、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均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B错误.C、上升过程做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过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运动对称,则运动的时间相等,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运动规律,知道上升和下降过程具有对称性.8.如图,长为2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两小球P、Q,杆可绕中点的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若给P球一个大小为的速度,使P、Q两球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P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杆对其做功为2mgLC.水平位置时杆对P的作用力大小为mgD.Q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其作用力大小为mg【考点】功能关系;向心力;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两个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作用,杆的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小球在最高点与最低点时杆的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杆平行,但可能与杆同向,也可能与杆反向.最低点时方向肯定向上.【解答】解:A、由于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所以P、Q两球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二者的总重力势能保持不变,但单个的小球的重力势能不断变化,Q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P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对其做功是mg2L,所以杆对其做功为﹣2mgL.故B错误;C、在水平位置时,杆的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受力如图,则:.故C正确;D、Q到达最高点时,设在最高点时,假设杆的作用力向下,根据向心力公式得:mg+T=解得:T=mg.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该题中P与Q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系统的力矩平衡,两球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要注意杆对小球可以是拉力,可以是支持力,要注意对小球的受力分析.9.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8 B.10 C.15 D.18【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两次的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分析可能的情况即可.【解答】解:设PQ两边的车厢数为P和Q,当机车在东边拉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Pma,当机车在西边拉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Qm a,根据以上两式可得,,即两边的车厢的数目可能是2和3,或4和6,或6和9,或8和12,等等,所以总的车厢的数目可能是5、10、15、20,所以可能的是BC.故选:BC.【点评】本题不是确切的数值,关键的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两次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来判断可能的情况,本题比较灵活,是道好题.10.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3.0×104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A.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106NB.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108JC.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107WD.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牛顿第二定律.【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得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推力大小;由功的公式求解功;再由功率公式求解功率.【解答】解:由速度和位移公式可得,v2=2as,解得a=3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发﹣0.2(F+F发)=ma;解得:F=1.1×106N;故AD正确;B、弹射器对对舰载机所做的功W=Fs=1.1×106N×100=1.1×108J;故B正确;C、作用时间t===2.5s;平均功率P==4.4×107W;故C错误;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功和功率的公式,要注意正确分析题意,明确物理过程的分析,再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求解.三、简答题:每空3分,共计27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1.某学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9.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s6﹣s3=3a1(2T)2①s5﹣s2=3a2(2T)2②s4﹣s1=3a3(2T)2③a=(a1+a2+a3)解得:a=带入数据解得a=9.60m/s2.故答案为:; 9.60【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其装置如图甲所示,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B、OC为细绳,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力的图示.图甲中弹簧秤B的读数为11.40 N;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OA方向的是 F (填F或F′);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答题.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解答】解:根据图甲可知,弹簧秤B的读数为11.40N,图乙中的F与F′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AO共线的是 F.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故答案为:11.40;F;B【点评】在解决设计性实验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13.如图,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遮光条宽度为d,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气源开通后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和△t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用上述装置测量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用已知量表示);(2)用上述装置探究滑块加速度a与质量M及拉力F的关系,要使绳中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则m与M之间的关系应满足M>>m ;(3)用上述装置探究系统在运动中的机械能关系,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满足关系式时(用已知量表示),系统机械能守恒.若测量过程中发现系统动能增量总是大于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可能的原因是导轨不平,右端高.【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1)光电门测量滑块瞬时速度的原理是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即v=,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2)只有在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时,才可近似认为滑块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3)实验原理是:求出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2,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A,在这个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能:△E p=mgL,增加的动能为:△E k=(M+m)v22﹣(M+m)v12;再比较减少的重力势能与增加的动能之间的关系.将气垫导轨倾斜后,由于滑块的重力势能的增加或减少没有记入,故增加的动能和减少的重力势能不相等,两种情况分别讨论.【解答】解:(1)根据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得: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5月) 物理 含答案-精编

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物 理 2017.05本试卷共15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图中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 在竖直面内下落,ab 边以速度v 进入下方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则线框进入磁场时,ab 边两端的电势差U ab 为A .BLvB .14BLvC .34BLvD .14BLv3. 某行星探测器在近地低轨道做圆周运动,周期为6×103s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若某行星质量为10M ,半径为100R ,此探测器绕该行星低轨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 A .6×102s B . 6×103s C .2×104s D .2×106s4.如图所示为航母上电磁弹射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俯视图),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先将开关拨到a 给超级电容器C 充电,然后将开关拨到b 可使电阻很小的导体棒EF 沿水平轨道弹射出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给电容器充电后,M 板带正电B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不断减小C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减小D .若轨道足够长,电容器将放电至电量为0Bc d baab 理想斜面实验扭秤实验电流磁效应实验电磁感应实验5.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v -t 图象不可能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将一金属小球置于竖直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间,A 、B 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M 点的电场强度比N 点的大 B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小C .将正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负检验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附近,小球A 以水平初速度v 瞄准另一小球B 射出.在A 球射出的同时,B 球由静止开始下落,两球刚好在落地时相碰.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在下落过程中 A .以B 球为参考系, A 球做匀速运动 B .在相同时间内,A 、B 球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C .两球的动能都随离地的竖直高度均匀变化 D .若仅增大A 球的初速度,两球不会相碰8.如图所示,一绝缘容器内部为长方体空腔,容器内盛有NaCl 的水溶液,容器上下端装有铂电极A 和C ,置于与容器表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开关闭合前容器两侧P 、Q 两管中液面等高,闭合开关后 A .M 处钠离子浓度大于N 处钠离子浓度 B .M 处氯离子浓度小于N 处氯离子浓度 C .M 处电势高于N 处电势 D .P 管中液面高于Q 管中液面9.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 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b 绳在水平方向伸直且长为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 绳的拉力一定大于b 绳的拉力 B .a 绳的拉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若角速度ω2>)tan /( l g ,b 绳将出现拉力D .若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大小可能不变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vA BQPNM10.(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滑轮摩擦阻力.实验步骤如下:a .将长木板倾斜放置,小车放在长木板上,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长木板旁放置一个光电门.b .调整长木板倾角,使得小车恰好能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测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挡光片宽度为d ,小车质量为M .c .记录小车初始位置,测出小车在此位置时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L ,剪断细绳,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d .移动光电门的位置,重新测量L , 让小车从步骤c 中的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重新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三物理阶段性测试卷一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三物理阶段性测试〔一〕2007.8 须知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清楚.2.请把第I 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2卷的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 I 卷 (选择题 共72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
每一小题4分,共4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如下列图,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
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①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②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④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如下列图,小球密度小于烧杯中水的密度,球固定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在杯底。
当装置静止时,弹簧伸长△x ,当整个装置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弹簧的伸长将( )A .仍为△xB .大于△xC .小于△xD .等于零 3.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向右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在汽车封闭车厢中的行李架上搭着一块未拧干的湿毛巾,如图3所示,Q 点为车厢底板上位于毛巾正下方的一点.此时毛巾滴水,当从毛巾上同一点依次滴下三滴水时〔设这三滴水都落在车厢底板上〕,不计空气阻力.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这三滴水都将落在O 点的左侧B .这三滴水都将落在O 点的右侧C .这三滴水都将落在O 点处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如图4所示,AOB 为水平放置的光滑杆,夹角∠AOB 等于60°, 杆上分别套着两个质量都是m 的小环,两环由可伸缩的弹性绳连接,假设在绳的中点C 施以沿∠AOB 的角平分线水平向右的拉力F ,缓慢地拉绳,待两环受力达到平衡时,绳对环的拉力T 跟F 的关系是: 〔〕A.T=F ; B.T >F ; C.T <F ; D.T=Fsin30°。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开学考试(8月)物理试题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作答.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都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B.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类比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D考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名师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2.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
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
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C考点:共点力的平衡【名师点睛】本题是共点力平衡中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关键在于运用几何知识分析α的变化,并能列出竖直方向的平衡方程,此题在高考中曾经出现过,有一定的难度。
3.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
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可以知道第一个球经过T 时间落地,第二球落地的时间为2T,依次3T 、4T .逆过来看,相当于一个小球每经过相等时间所到达的位置.可以知道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从下而上,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竖直位移越来越大.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采取逆向思维,把四个小球的运动,等效为一个小球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运河中学2017届高三暑期调研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向西运动,与此同时他发现乙车并没有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 )A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B .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D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 .5 N,7 N,8 NB .5 N,2 N,3 NC .1 N,5 N,10 ND .10 N,10 N,10 N3.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 固定不变,绳OB 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 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 的张力的大小将( ).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4.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被水平绳AO 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火将绳AO 烧断,在绳AO 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拉力θcos mgF =B.弹簧的拉力θsin mg F =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θsin g a =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 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 )A.2f (m +M )MB.2f (m +M )mC.2f (m +M )M -(m +M )gD.2f (m +M )m+(m +M )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个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6.物体某时刻速度大小为110v =m/s ,5s 后速度大小为2v =15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 1m/s 2B. 10m/s 2C.—5m/s 2D. —10m/s 2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水平外力F 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a ,木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μmg B.mFM +mC .μ(M +m )gD .ma8. 右图为某物体的v -t 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 .物体在第1s 内和第4s 内均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在第1s 内和第4s 内加速度相同 C .物体在第5s 内的位移等于第1s 内的位移D .物体在第6s 末返回到出发点9.如刚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霞.已知AB 问长度为L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 ,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 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 到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若µ<tan θ,则粮袋从A 到B 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 B .粮袋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g (sin θ- µcos θ)若L 足够大, 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C .不论µ大小如何粮袋从A 到B 一直匀加速运动.且a>gsin θD .粮袋到达B 端的速度与V 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 、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10.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L ,另 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
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以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D .极限法 (2)图乙中的F 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 (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有( )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B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乎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保征使两个弹簧秤的渎数相等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组同学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且组装完成,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对此组同学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vA.打点汁时器不应该固定在长木板的最右端,而应该固定在靠近定滑轮的那端.即左端B.打点汁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实验中不应该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应该在右端垫起合适的高度,平衡小车的摩擦力D.小车初始位嚣不应该离打点汁时器太远,而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右下图,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3)砂和砂桶质量m 小车质量M时,才可以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的大小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A.远大于B.远小于 C.接近(相差不多)D.大于(4)某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
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由此可求得打点1时小车的速度是m/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2.【选做题】A.[选修3−3](12分)( 1. ).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没有区别,都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C.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D.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2.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abc变化到状态c,吸收了340 J的热量,并对外做功120 J.若该气体由状态a沿adc变化到状态c时,对外做功40J,则这一过程中气体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J.( 3. ).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C.[选修3-5](12分)(1).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B .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C .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 .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2.),.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222 86Rn →218 84Po +________.已知22286Rn 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______天,16 g 的222 86Rn 衰变后还剩1 g.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A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0与质量为3m 的静止小球B 发生正碰,碰撞后小球A 被弹回,其速度变为原来的13,求碰后小球B 的速度.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 =1kg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沿斜面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物体运动的部分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
(g 取10m/s 2,sin370=0.6,sin530=0.8)试求: (1)物体0-1s 物体的加速度,1s-2s 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运动前两秒的位移。
(3)设两秒后,沿斜面F 的大小变为10N 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4.(16 分 )图是2012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 2,根据F -t 图象求: (1)运动员的质量;(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甲乙15.(16分)如图4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m=1.0kg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用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使木板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1.0s后撤去该恒力,此时小物块恰好运动到距木板右端l=1.0m处。
在此后的运动中小物块没有从木板上掉下来。
求:(1)小物块在加速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作用于木板的恒力F的大小;(3)木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江苏省运河中学2017届高三暑期调研物理答题纸一:单选1、 2、 3、 4、 5、 二:多选6、 7、 8、 9、 三:简答:10、(1) (2) (3) 11、(1) (2) (3) (4) 、 12、A.[选修3−3](1) (2) 、 (3)C.[选修3-5](1) (2) 、 (3)四:计算 13: 14: 15:班级: 姓名: 考试号:……………………………………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