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缓解上消化道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其主要由食管、十二指肠或胃等屈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现病理改变进而引发出血[1]。

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胃黏膜损伤、消化道溃疡以及肠胃邻近器官发生病变等[2]。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包括呕血、贫血、便血、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呼吸困难。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严重的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3]。

本文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并比较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护理中的效果。

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女15例,男2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4.8±8.7)岁,出血原因包括胃黏膜损伤9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7例、肝硬化6例。

研究组女18例,男21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35.7±8.4)岁,出血原因包括胃黏膜损伤7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5例、肝硬化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出血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检测患者脉搏、血压、体温和神智,观察患者有无呕吐、腹泻、便血和便秘等症状,出血期间禁食,并指导按时合理用药。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①密切观察病情:科室护理人员实行弹性化的流动排班制度,保证每时每刻均有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病情及各生命体征能得到密切观察,一旦患者病情出现恶化,需即刻通知值班医生对其进行抢救;②优质生活护理:医护人员需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及舒适的住院环境,勤更洗患者被罩、床单及衣物,保持患者身体清洁,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需做好口腔、足部和会阴部位清洁,指导患者床上小范围肢体运动,保持血液循环,防治压疮产生;③饮食指导:由于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身体情况较差,常会出现头晕、出血等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消化道出血期间患者需禁食,禁烟禁酒,严格控制盐摄入;
④健康教育: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自身疾病缺少认知,常常会表现出焦虑、抑郁、敏感和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热情、细致的关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认真倾听患者要求,尽力解答患者问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患者紧张和害怕心理,同时为患者详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诱发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引导患者以积极、健康和乐观的心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患者护理后采用SDS及SAS对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分;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有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9%(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31/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食管、胰胆、十二指肠和胃等发生病变时所引发的出血,同时还包括胃空肠吻合手术后空肠病理改病出血[4]。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内科最为常见的一种急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及黑便等[5]。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发展快速,严重患者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由于该病常会反复发作,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进而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本文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并比较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护理中的效果。

结果显示,经过有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缓解上消化道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可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萍,毕君富,廖芝顺,等.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97-98.
[2] 吴燕红.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6-37.
[3] 斯春玲. 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14-615.
[4] 冯敏芳.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2):18-19.
[5] 郭红霞,王春波,白晓丹.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