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考试研究中心命制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
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反应是反应热的必要源泉,可以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必要能量。

反应A+B C ΔH <0分两步进行,①A+B
X ΔH >0,
②X C Δ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
的是
A .
B .
C .
D .
2.为了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
B .
C .
D .
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 2O(g)
CO(g)+H 2(g)。

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 .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 .CO 与H 2O 浓度相同时
D .1mol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 键
4.在25 ℃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
浓度为1.0×10-13
mol/L ,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可能呈酸性 B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 .该溶液的pH 一定是1 D .该溶液的pH 不可能
为13
5.在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0-13mol·L -1,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Fe 2+、Na +、NO 3-、SO 24-
B .Na +、K +、Cl -、SO 24-
C .Na +、Ag +、F -、NO 3
- D .K +、Ba 2+、Cl -、HSO 3
-
6.1 g 火箭燃料N 2H 4(g )燃烧,生成N 2(g)和H 2O(g),同时放出16.7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 2H 4+O 2=N 2 + 2H 2O △H =- 534.4 kJ/mol B .N 2H 4+O 2 =N 2 +2H 2O △H =-1068.8 kJ/mol
C .N 2H 4(g )+O 2(g) =N 2(g)+2H 2O(g) △H =-534.4 kJ/mol
D .1 2 N 2H 4(g)+1 2
O 2(g)=
1
2
N 2(g) + H 2O(g) △H =+267.2 kJ/mol 7.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 +2Ag +Cu 2++2Ag ,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电子从银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
B .工作一段时间后,右烧杯中电极重量减轻
C .电池工作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
D .反应过程中银电极上有气泡
8.为减缓钢铁设施在如图所示的情境中腐蚀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装置设计符合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B .金属M 的还原性应该比Fe 的还原性弱
C .当水体环境呈较强酸性时,钢铁设施表面会有气泡冒出
D .当水体环境呈中性时,发生的反应有22O 4e 2H O 4OH --
-+=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已知反应: (1)CH 4(g)+2O 2(g)=CO 2(g)+2H 2O(l) △H =akJ/mol
(2)CH 4(g)+2O 2(g)=CO 2(g)+2H 2O(g) △H =bkJ/mol 。

其他数据如表:
化学键 C‒O O‒O C ‒H O‒H 键能/(kJ•mol ‒1)
798
x
413
463
A .上表中x =
1796+b
2
B .H 2O(g)=H 2O(l)的△S <0,△H =(a-b)kJ/mol
C .当有4N A 个C‒H 键断裂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为akJ
D .a >b 且甲烷燃烧热为bkJ/mol
10.已知常温下1
30.1mol L NaHSO -⋅溶液pH 7<,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3
Na
HSO c c +
-=
B .溶液中:()()()233
23
HSO SO H SO c c c -->>
C .溶液中:()()()()()233
Na H SO HSO OH c c c c c ++
---
+=++
D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发生反应:2H OH H O +-
+=
11.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 (g ) + Y (g )⇌2Z (g ) + W (s ) 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
B .平衡后加入 X ,平衡正向移动,X 、Y 的转化率均增大
C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ΔH 增大
D .平衡后加入少量 W ,逆反应速率增大
12.已知:
2CO(g)+O 2(g) =2CO 2(g) ΔH=−566 kJ·mol −1;Na 2O 2(s)+CO 2(g)
人教版高中地理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试题
2
= Na 2CO 3(s)+
1
2
O 2(g) ΔH=−226 kJ·mol −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和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的燃烧热为283 kJ
B .上图可表示由1 mol 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 −452 kJ·mol −1
D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可以求算Na 2O 2(s)+CO(g)=Na 2CO 3(s)的反应热
1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
CO 2(g)+N 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ΔH >0
B .若该反应在T 1℃、T 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
C .在T 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
D ,则此时υ正>υ逆
D .若状态B 、C 、D 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p(C)=p(D)>p(B)
14.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NaOH 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测得溶液温度高于室温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向Na 2SO 3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后,
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Na 2SO 3溶液已变质
C 向pH =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铵溶液,溶液pH 增大
醋酸铵溶液呈碱性
D
向含有少量CuCl 2的MgCl 2溶液中,滴加几滴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K sp [Mg(OH)2]>K sp [Cu(OH)2] 15.用0.1mol/LNaOH 溶液滴定40 mL0.1mol/LH 2SO 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 2SO 3的a1
a2
K K =1×107.19
B .0.1 mol/LNaHSO 3溶液的pH=4.25
C .图中Y 点对应的溶液中,3c (23SO -
)=c (Na +)+c (H +)-c (OH -) D .图中Z 点对应的溶液中:c (Na +)>c (23SO -)>c (3HSO -)>c (OH -)
16.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
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电源a 端为负极
B .Fe 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6
C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Cl -2e -=2H ++Cl 2
D .电路中转移1mol 电子,需要消耗11.2LO 2(标准状况)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

17.(8分)参考下列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是1molNO 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 2和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 1的变化是________,ΔH 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请写出NO 2和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49.0kJ·mol -1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 H ∆=-192.9kJ·mol -1
又知③H 2O(g)=H 2O(l) H ∆=-44kJ·
mol -1 则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 2和O 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2019年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12月4日发布报告:研究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趋缓。

CO 2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问题的有效途径。

(1)CO 2甲烷化反应是由法国化学家PaulSabatier 提出的。

CO 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产生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COOH 是CO 2转化为CH 4的中间体:
CO 21I E kJ/mol −−−−−→活化能HCOOH II
E kJ/mol
−−−−−→活化能CH 4。

当镍粉用量增加10倍后,甲酸的产量迅速减少。

当增加镍粉用量时,CO 2镍催化氢化制甲烷的两步发应中反应速率增加较大的一步是_____________(填“I”或“II”)。

(2)CO 2经催化加氢可以生成低碳烃,主要有两个竞争反应:
人教版高中地理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试题
3
反应I :CO 2(g)+4H 2(g)CH 4(g)+2H 2O(g) 反应II :2CO 2(g)+6H 2(g)
C 2H 4(g)+4H 2O(g)
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和4molH 2,测得平衡时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T 1℃时,CO 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T 1℃时,反应I 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

(3)已知CO 2催化加氢合成乙醇的反应原理为2CO 2(g)+6H 2(g)C 2H 5OH(g)+3H 2O(g)△H <0。

m 代表起始时的投料
比,即m=
22(H )
(CO )
n n 。

m=3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p(总)=20aMPa ,
恒压条件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T 4温度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d 的分压p(d)=_ ____________。

19.(11分)(1)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氯碱工业的基础。

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是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中A 极要连接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_______(填“c”或“d”)位置流出。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上该怎么听课主动、认真,紧跟老师思路
我们都知道,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能否把握好每节课的45分钟,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产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没听懂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即使是原本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搞懂的问题,可能你需要花上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

每一个中考状元都有个学习心得,那就是要做好听课管理。

的确,听课看起来十分平常,但当我们中的很多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求各种“学习技巧”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我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听课的,提高听课的效率,比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

那么,生活中的你们呢?你是个认真听课的人吗?有句老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对于学习,却不是如此。

如果你认为上课可以不听讲,课后再恶补,那么你就错了。

上课听讲尤其是有效率的听讲,才是提高成绩的引擎。

而有的同学总是喜欢自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往往导致事倍功半,成绩无法提高。

孙玲是周星的同桌,周星是班上的尖子生,巧的是,她们还是邻居,因此,对于孙玲来说,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上初中的时候,原本孙玲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高中以后,和学习委员成了同桌后的她也铆足了劲儿搞学习。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她也并没有怎么请教周星,她做得很到位的地方估计还是对周星的听课笔记“研究”得比较透彻,基本上每天晚上回家之后,她都会去周星家借笔记,这已经成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

“妈,今天该轮到你帮我跟周星借笔记了吧!”孙玲对在厨房
炒菜的妈妈说。

“学习的事儿你怎么老来麻烦我啊?”妈妈开玩笑说。

“我这不是不好意思了嘛,天天跟周星借笔记,她会不会烦我了呢?”
这我可不知道,我看你呀,还是自己上课要好好听,做好自己的笔记,不懂的再去问老师,这样,就不用跟周星借笔记了呀。

” “是啊,我也觉得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为什么我花的时间比周星多,每天回来研究她的笔记,还考得没她好呢,就是因为我没有利用好课堂时间吧……”是啊,课堂时间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时间啊。

故事中的孙玲为什么总是找同桌周星借笔记?因为她没有把握好课堂的听课时间。

而实际上,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

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除了把握好课堂时间以外还有很多。

但无论如何,把握课堂时间都是极为重要的。

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不得不让父母为自己报各种补习班,以为这样就能查缺补漏、提高成绩。

但实际上,我们也发现,那些在课后“恶补”的学生并不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这是为什么?其实,还是方法的原因。

那么,具体来说,你该如何做到把握好每一堂课呢?第一,做好预复习、专心听讲。

第二,学会做课堂的主人,而非被动式地接受课堂知识。

最有效的听课方式是积极的、主动的,你只有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动精神,才会大胆提问,大胆发表看法,积极参加讨论。

因此,正确听课的做法如下。

第一,带着问题上课。

如果你带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就会保持着较强烈的求知欲。

此时,你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重点、难点和要点。

第二,紧抓老师思路。

学生听讲须注意教师讲课中的逻辑性。

如果听时遇到某一问题没听懂可迅速记下来,此时不必死钻“牛角尖”,还要顺着教师的讲解去听,那个问题可伺机思考或提问。

中学时代,听课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听好课是学习之基础,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如果你能做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你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听课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要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