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练习评讲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上好练习评讲课
——练习评讲课的反思很多英语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上练习评讲课比上新课要累得多!还有的老师觉得,自己在持续地批改和讲解同一道题目,而学生还是持续地在做错。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方面,但是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很多老师在讲解习题时,都仅仅简单的核对一下答案,或不分重点难点,按部就班,一题一题的往下讲解。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觉得枯燥无味,注意力下降,课堂效率所以很难提升。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也有过类似的困惑。

为了改变这种低效率的做法,近年来我特别注重和同事们一起交流讲练习的方法和形式,也尝试着在练习课中使用不同的方法。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认真准备。

对于每一份练习,最好自己先做一遍,这样,能够了解整份试题的难易水准,以及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另外,如果时间来得及,最好先批改再讲,在批改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统计一下错误率。

这样,在讲练习的时候能够有针对性地讲,避免把时间花在不必要讲的题上。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最重要的部分,我会将最重要的题放在一节课的最先的时间里。

还有的时候,讲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许会感到有些疲倦,我会放一段音乐,让他们稍作放松,然后再继续讲。

比如,我们用的双语报,每期的B版都有一首经典英文歌曲,学生也很感兴趣,有时候我会先放歌曲,然后提醒学生接下来
我要讲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请他们务必认真听,这样往往效果不错。

当然,这需要每次提前到网上下载这些歌曲。

二、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

实践证明,无论一节课需要讲的习题有多少,都不能整节课从头讲到尾,要适当地留一些空间和时间给学生。

就是说,我们不用面面俱到,有时候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一无所获。

适当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他们将讲过的练习重新温习一遍,既能够让他们主动地注重某些题,也能够让他们有时间巩固做错了的题。

对于有的习题能够不讲,留给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主动地去讨论或是主动来问我,这样至少他们是主动地在学比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

三、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丹麦语言学家叶帕森曾说:“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

学生必须泡在水里,并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才能像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练习课上,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组活动则是一种省时、省力,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小组活动能够是两个学生即同桌之间一小组;也能够四人一小组,学生不需要移动座位,只要前排的两人一转身就能够面对第二排的两人实行四人小组活动。

老师能够指定成绩较好的学生为组长,以组长为主持人展开讨论。

讨论前,老师能够先向学生公布准确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分析出错原因。

从第一题开始,如本组组员全对就实行第二题。

出错的组员如能自己分析出原因,也可实行下一题;如果
分析不出原因,由其他答对的组员解答。

组长把本组组员都没答对或分析不出原因的题目记录下来,以便于教师解答。

又或者老师可先不公布准确答案,由学生们自由讨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争持不下时才请老师。

通过交换,使学生借鉴他人的正误,反省、衡量自己。

四、请学生上台当小老师。

这个想法源于一次课堂经历。

有一次我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学生在下面说话,我非常恼火,因为讲话的学生一个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而另一个竟然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

我心想,:“成绩差也就算了,怎么还不好好听课,而那个好学生怎么也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我心里很想立刻惩罚他们,但还是忍住了,我想还是先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吧,于是我就问他们原因,原来那个成绩差的说他根本听不懂,而那个成绩好的的却说,这些题目太容易了,完全不用听。

这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那些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来教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呢?此后我经常尝试这个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天天讲课,习以为常了,而偶尔换成一个同学在讲台上当老师,这是很新鲜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很多。

而且,学生讲课的时候,因为角度不同,他们会强调一些我们作为老师不曾注意的方面。

此外,对于上台讲课的那个学生来说,至少他首先得真正搞懂搞透这份练习,否则也不可能上台当老师。

对于这个讲课的学生来讲,这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巩固知识的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作为老师,我们往往更多的注重知识的本身,而不是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这恐怕是我们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吧。

有句古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那么学生学了多少,就掌握了多少,效率当然会提升。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地去寻求提升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节练习课的反思
龚金娟这次练习课的内容是双语报15期B版的讲解。

一般来说,对于一份这样的报纸习题,我们只用一节课时间讲完。

但是本期习题有一个特点:SECTION B的练习中,有好几组易混词组的填空,我在做题的过程中,估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果然,布置学生做完习题后第二天收上来批改的时候,我发现正确率很低。

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是有好几个学生问了问题,说when 和while,还有besides 、except 、except for 和but他们到底该怎么区别呀?
我于是想到,干脆这节课其他的题我就不讲了,如果能把这几组易混词让学生真正搞懂,这节课的目的也许就达到了。

于是我又重新构思了这节练习课的安排(原本打算把整份试题讲完)。

因为是下午的第一课,很多学生往往精神不振,于是课前我放了这期报纸的经典英文歌曲给他们欣赏。

欣赏过后,我很轻松地谈到班级的整体情况,又询问他们对于不同同学的看法。

然后学生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用besides、except 、except for和but造了一些句子,而这些句子对他们来说又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因而学生很快领会了这几个词的区别。

于是我再请一个学生来讲习题中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都能准备地辨别这几个词了。

在讲when 和while的时候,我先写了一些句子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然后再请学生来总结规律,再回到他们练习中的错题时,他们都能说出所以然了。

尽管这个过程比我自己讲所花的时间长多了,但是我认为,如果我讲,或许又有很多人听不进去,但是这样让他们
自己去探索总结,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在让学生自己来讲那几组易混词的区别之后,本课的重点就已经基本完成了。

我于是提醒学生下课后要记得复习那些句子,我第二天要听写相关的句子。

重新回顾这节课,也许还能找出一些处理不当的地方,但是对于临时改变讲课的构思,果断地丢掉一部分练习不讲的做法,我仍然觉得是明智的。

我们的课堂并不在乎一共讲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乎学生吸收了多少。

2011年12月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