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1、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教学难点:1、经济危机涉及到的概念。
2、全面、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
导入新课: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过那些国际会议?形成了什么体系?有何影响?展示:学习目标,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特点、影响?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根本目的、中心措施、作用、意义?(巡视、参与小组活动)通过看书自学,掌握基本知识点。
通过做题,检测知识点预习情况。
通过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点拨:A危机的影响?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失业人数剧增。
2、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政局动荡。
B新政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展示: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图片、资料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重点讲解: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固有矛盾造成的产品相对过剩)2、罗斯福新政的前提、创新之处?介绍罗斯福生平以及罗斯福担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
初中历史_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特点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以避免。
﹙2﹚通过展示危机下美国民众的生活写照,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对资本家恶劣本性的鄙夷。
(3)通过罗斯福个人生平的介绍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教学方法:(一)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录像、文字资料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问题式教学法(注重将问题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以疑导读,制造学习兴奋点,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3、情境教学法。
4、练习法(二)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
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师:为什么要用引号圈起繁荣呢?这个繁荣又为是怎么崩溃?请阅读P20-21第一个蓝框后回答。
生:因为繁荣是虚假的!追问:怎么个虚假法?——股市都是泡沫!师:对了,解释股票含义,得出股市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结论。
当时的牛市看起来形势大好,但其实背后没有经济增长为依托,是虚假的。
初中历史_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4课经济大危机》的教学设计设计者:宁方焕学科:世界近代史年级:九年级下册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本次课共要完成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利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2、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三、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和课件3、资料库:(1)、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2)、生产过剩(3)、美国经济危机(黑色星期四)(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扩散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分钟)播放<<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反映了历史上发生的什么事件。
问题:视频中反映了历史发生的什么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又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4课经济大危机(二)、认定目标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定本课学习目标。
教师: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医生”的身份来为它诊治一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步骤:看病情、查病因、开处方、观疗效。
(三)、精讲点拨1、经济大危机(1)、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多媒体课件出示:看病情,学习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标志、特点和影响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美国纽约股市崩溃》,学生自主探究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和标志;美国纽约股市崩溃(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和史料《经济危机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材料: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九年级历史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1)

英
国 街 头 求 职 者
I know 3 trades. I
英 国
speak 3 languages.
街
头
Fought for 3 years. Have 3 children.
求
我会三项技能,职我会说 三国语言,我已经有者三年工
And no work for 3 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
months. But I only
•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 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 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 人家的场景。
“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 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胡佛总统
美国经济风云突变
认真观看视频,分析以下问题: 1、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 2、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 3、此次危机的特点。
并完成练习册第15页知识点一。
这次经济危机是从哪个
国家最先开始的? 美国
经济危机首先从哪个市
场反映出来? 股市
股票: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失业 人数
1700 万
476万
近300 万
85万
300万
3000 万
经济大危机特点——破坏性特别大
股 票 市 场 崩 溃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企 业 、 银 行 倒 闭 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个人资产蒸发
竖立在汽车 上的牌子写 道 : “ 100 美 元可买下这 辆轿车。在 股市上丧失 了一切,急 需现钞。”
初中历史_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4课经济大危机》的教学设计设计者:宁方焕学科:世界近代史年级:九年级下册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本次课共要完成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利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2、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三、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和课件3、资料库:(1)、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2)、生产过剩(3)、美国经济危机(黑色星期四)(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扩散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分钟)播放<<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反映了历史上发生的什么事件。
问题:视频中反映了历史发生的什么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又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4课经济大危机(二)、认定目标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定本课学习目标。
教师: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医生”的身份来为它诊治一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步骤:看病情、查病因、开处方、观疗效。
(三)、精讲点拨1、经济大危机(1)、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多媒体课件出示:看病情,学习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标志、特点和影响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美国纽约股市崩溃》,学生自主探究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和标志;美国纽约股市崩溃(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和史料《经济危机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材料: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教案新人教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类似于经济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题型整理
1.简答题:请简述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和特点。
答案:起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激化,特别是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特点包括: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力巨大,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量大幅下降。
2.论述题:请论述罗斯福新政对缓解经济大危机的作用。
答案:罗斯福新政通过一系列措施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对缓解经济大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措施包括:实行银行假日,阻止银行恐慌蔓延;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生产,提高就业率;实施《社会保障法》保障民生,减少社会不满;推动公共工程,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农民利益,恢复农业生产和市场信心。
3.比较题:请比较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异同。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大萧条时代:1929-1939》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罗斯福与新政》作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解读》作者:泰勒·柯文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历史背景、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大危机的知识点,掌握对经济大危机的理解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精品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本课在教材的编写中大量使用图片,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即从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的感性认知到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理性认知。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思考和探究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学习,认识到: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本课在教材的编写中大量使用图片,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即从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的感性认知到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理性认知。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教案一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 有何影响 ?(分层复习)1.会议:A、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B、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2、影响:A、巴黎和会:1919-1920年,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就是凡尔赛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B、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
其中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3、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4、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6、“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济大危机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济大危机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背景。
2.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3.了解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体系的重大影响。
4.意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关联。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经济大危机2.经济大危机的起因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4.经济大危机和全球经济体系5.经济大危机与政治、文化的关联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学生们学过经济的基础知识,对经济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包括经济内部消费、涨落,金融市场的波动等。
了解政府调控市场的目的及方法等。
如果可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本次学习的内容。
2.了解什么是经济大危机•让学生回顾经济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背景。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经济大危机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介绍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和进一步影响。
向学生展示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价格的变化,雪球效应的出现等。
•分析经济大危机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生产和消费过程、经济和金融制度、全球经济体系等。
第二课时4.了解经济大危机和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了解经济大危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介绍世界范围内的反应和紧急措施。
•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和发展,以及经济大危机在这个过程中的中心位置。
•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和历史背景提供了更深刻地认识20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体系演变的价值。
第三课时5.了解经济大危机与政治、文化的关联•引导学生思考经济、政治、文化三而并重的关联。
•国家制度和国际制度下政治与经济、文化有何关联。
•经济大危机对政治、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教学方式1.采用讲授、讨论、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配合实际资料,如图片、视频等进行课堂展示,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深化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3.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长设计学习小组,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教案新人教版

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能够理解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困境的历史背景,认识经济大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2.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资料,分析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学生能够对经济大危机进行客观、全面的历史解释。
4.学生能够对经济大危机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思考,认识不同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互动式教学:我在课堂上采用了问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分析具体的国家政策举措,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批判性思维培养: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a.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经济大危机的短文,阐述其起因、过程和影响。
b.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一个国家在经济大危机期间的经济政策和举措,分析其效果和影响。
c.请学生结合课本资料,总结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案例分析(15分钟)
同学们,了解了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查阅课本第49页的资料,选取一个国家,分析其在经济大危机期间的经济状况和政策举措。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
4.小组讨论(10分钟)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经济大危机期间的政策措施和各国应对策略。请同学们分成小组,结合你们之前的分析,讨论以下问题:各国在经济大危机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危机?这些措施是否有效?为什么?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本内容次要包括两部分:1、“繁荣”及其崩溃;2、罗斯福新政本课内容属于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次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一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本钱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绝对不变。
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以国家调理经济为次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家力图以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毕竟他们挑起了和平,和平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经济危机不仅仅是本钱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严重危机,也是全部本钱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本钱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局势产生了严重影响,推进了世界全体性发展进程。
所以本课在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指点思想和理论根据认真贯彻以有效教学、有效学习为特点的高效学习。
银丰学校的“RQE”成绩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是“尊重规律、成绩导学、体验成功”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理念就是“尊重规律是根本,成绩导学是核心,体验成功是升华”。
在师生共度的学习过程中,经过恰当的学习方式,师生以尽可能少的工夫、精力和物力投入,让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是教师高效指点和先生高效自主、合作、探求学习的无机融合。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924——1929年本钱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1929——1933年发生了本钱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危机中的苦楚;理解繁荣背后隐含着的危机要素;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效果。
2、能力目标:经过引导先生观察考虑和探求“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特点、影响”,培养先生综合、分析历史成绩的能力;引导先生经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本钱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先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情、历史人物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经济大危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经济大危机》教案【学案】科目:历史课题:《经济大危机》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2.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状况与经济危机的发生背景。
3.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
教学重点:1.了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和影响。
2.掌握处理经济危机的经验以及拥有了解决方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刻画美国经济大危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讲述。
教学准备:1.所需教材:教材“历史”九年级下册3.3“经济大危机”。
2.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1.引入(15分钟):通过提问、幻灯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对此事件进行认知和分析:(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美国经济大危机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展示幻灯片):展示有关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事件的严重性。
2.讲解(30分钟):通过幻灯片及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起因、经过和解决方法,强调供求关系、商品经济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教师讲述):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发展迅猛,股票蒸蒸日上。
然而,由于石油价格下跌、农民生产过剩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出现了危机。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陷入低迷。
(教师呈现):通过供求关系图,让学生了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进而掌握当时经济发展的特点、危机的影响以及应付危机的经验。
3.练习(20分钟):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分析经济危机背景、影响和解决方法的不同连接,让学生掌握有关此事件的历史基础和解决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分成小组,研究美国经济大危机事件,整理经济危机背景、影响和解决方法的不同连接,形成表格,进行汇报,发表自己的观点。
4.作业(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以及据此事件所表达的经济规律等方面进行思考,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_2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教材分析】(1)《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里第4课内容,本课在一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世界由重建和繁荣到再次走向世界大战的分水岭,并深刻地影响到二战后世界的发展,并且在当今世界仍具有指导作用。
(2)本课共有两个子目。
第一子目“繁荣及其崩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影响、第二子目罗斯福新政,介绍了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但是九年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本课涉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学生理解较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补充。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九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
因此,本课以老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法与学法】1、根据新课程标准、历史学科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交流,分析资料,总结归纳,即“自学---互学---理解---提升”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
2、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用“温故知新导入----自主导学----小组合作----内化提升”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4 经济大危机》word教案 (10)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 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 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读教材p20-21回答下列问题:
(1)危机产生的原因,
(2)危机爆发的标志
(3)危机的特点
(4)危机的影响
怎样全面认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从世界范围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 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 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读教材第 二目“罗斯福新政”,自主完成
罗斯福就任的时间
实施新政的目的
新政的措施
新政的影响
我们从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中得到了怎样的历史启迪?
教师总结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作为美国历史著名的总统,他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在困难面前,大胆改革,勇于进取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1)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4 经济大危机》word教案 (1)

第4课经济大危机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分析1.经济大危机(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的相对稳定时期。
(2)爆发: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纽约爆发,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4)表现:工人大量失业,生活流离失所;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
(4)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求出路。
2.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3)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4)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整。
(5)评价: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难点分析1.怎样全面认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1)概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孪生兄弟,所谓经济危机其实就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工人生活流离失所,而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这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反衬出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
(2)特点:①它范围特别广: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②它持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历时达四年之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 有何影响 ?(分层复习)
1.会议:
A、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
B、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
2、影响:
A、巴黎和会:1919-1920年,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就是凡尔赛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B、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
其中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3、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4、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6、‚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繁荣‛及其崩溃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展示插图,辅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综合)
A、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C、灾难: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二、罗斯福新政(演示相关图片等资料,辅助学生讨论分析、评价人物)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根据这些话,你觉得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2、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A、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B、实际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A、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B、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练习巩固】
1、完成第23页‚练一练·选择题‛: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D )
A、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政策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
3、学生预习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