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英雄。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付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大禹是怎样不辞辛劳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制服洪水的。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的词句体会大禹不辞辛劳、大公无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1.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大禹治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大禹治理洪水的结果怎样吗?(板书:制服)2. 谁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二. 创设情境,朗读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1. 课件展示洪水,看到这场来势凶猛的洪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音乐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
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 引导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凶猛。
[师生的评价充满激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入境读书,体会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三. 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学习二——四自然段)1. 请学生默读课文二——四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
2. 了解禹是在什么情况下治水的?3. 了解禹是怎样治水的,体现禹的聪明才智。
(板书:开凿、挖通、垒起、引入)[引导学生比较大禹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不同之处,体会禹的聪明才智。
]4.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故事的了解,体会禹的大公无私。
(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
我抓住这一“空白”补讲这个故事,使学生顺利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起表达的欲望,在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情、达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1篇】《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点: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1.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
提问:结合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2.出示大禹头像,简介大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出示三组词语,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1)第一组:洪水泛溢、毒蛇猛善、伤害、灾难。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聚焦“灾”字,看字形猜猜“灾”字的意思。
揭示“宀”表示房子,房子里边着火表示灾难。
③说说读了这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④出示句子,放在语境中再次练读。
指导读好第二句的停顿。
(2)第二组:教训、驱赶、恢复。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3个词语搭配短语。
如“吸取教训、驱赶毒蛇猛兽、恢复农业生产”。
③读词语想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相机理解“恢复”就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文中是指百姓又像以前一样生活了。
(3)第三组:淹没、灾难、重新、耕种。
①自由练读这组多音字,根据词语的语境练习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②指名读,及时正音。
③出示一组新词,如“沉没、重新再来、难民、种花”,巩固读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治水前的景象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9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幼儿进行过“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大禹治水》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创造的情感,通过创造体验,让孩子们建立创造就在生活中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爱提问、善思考、勤动手、会创造的行为习惯。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和爱惜资源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3、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学会一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发明创造给人们带一来的。
方便,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尝试在生活中,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中有创造1、看录象: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
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5。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7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7篇)《大禹治水》教学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无家可归”、“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十三年、三次、一次也没有”等词语。
2通过课文留白处理、角色换位等方法,体会大禹治水吃尽千辛万苦,感悟到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一:复习检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大禹治水。
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小老师带读)2上节课我们知道古代有个人教“大禹”,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呢?(治水)。
关于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小朋友们上节课提出了几个问题:治水的原因、方法、结果。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中。
二:精读课文分析原因:1首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课文,找找看哪一小节是说大禹治水的原因的?(第一小节,指读)2读了第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水很多,很大,到处弥漫,这样的洪水我们说是“滔滔”,你能读出洪水的汹涌吗。
(指读)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是啊这个故事发生在4000多年之前啊真的是很久很久啊(指导读好很久很久。
)滔滔的洪水把农田淹没了会有什么后果?大水把房屋也冲到了会有什么后果?凶猛的洪水袭来,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没有家住了,这就叫无家可归。
(指导朗读)可恶的洪水,是人们失去了生命,人们只好过着痛苦的无家可归的生活,现在你再用心读读,把你的感受都都出来。
(指读)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让我们一起满怀同情来读读。
(齐读)了解方法:1孩子们,你就是禹,你就在这滔滔的洪水中,看着人们随时会被大水夺取生命,你会怎么想。
2是啊,禹和你们一样,他下决心——引读指导朗读。
大禹治水的决心就是这么大,可是治理洪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是怎么治理的呢?请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3(1)出示填空题:大禹治水,它先是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
出示句子:读一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千山万水)只翻过一座山,淌过一条河?每座山都翻过,每条河都游过,这就叫走遍了千山万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3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10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
3、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贴有生字的大转盘、印有“识字小博士”字样的小奖章。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
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
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标然段;(2)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
(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1)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2)评选出小组的“朗读小状元”。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这一环节把主要活动放在“读”上,读书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引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注重读的面,让全体同学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读的要求明确,学生易于操作。
)5、交流识字情况。
(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淹没农田冲倒百姓父亲带领修筑才能制伏挖洞水势辛苦入学a、小组合作认读。
b、开火车检查。
(2)做“大转盘”游戏认读生字。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很多,在引导学生读文时,教师巡视可发现:有一些字是学生普遍认读困难的,如:“势、淹、伏、制、领”等。
因此可以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贴在课前准备的转盘上。
〉(通过大转盘的游戏,帮助学生加强认读,突破识字难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禹陵、禹庙】同学们,浙江绍兴有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那是纪念谁的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大禹的古代英雄。
同学们,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的父亲是鲧。
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人世世代代所传颂,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吧!【课件出示课题:15 大禹治水】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想要了解些什么预设: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2、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整体教学可以使繁文简教,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始,引导学生质疑,抛出两个问题,使本课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同学们,请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段落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拼读拼读。
提示:“洪、伤、耕”是后鼻音;“难”是前鼻音;“蛇、兽、伤”是翘舌音;“灾”是平舌音;“难”在本课中读nàn。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拼读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男女生PK拼读,看看哪组拼读等更精彩同学们,一起来拼读拼读吧。
大禹治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禹治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大禹治水》课文。
1. 课文阅读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逐句解读,理解课文大意;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2. 名人典故阅读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讲解大禹的故事情节;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理解名人典故中的内容;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大禹治水的意义和教育意义。
3. 思维导图制作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制作大禹治水的思维导图;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分享自己对大禹治水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教师通过课文朗读和学生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问答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意义;2.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开场1.教师问候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教师介绍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学习过的历史故事和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阅读教学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逐句解读,理解课文大意;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 名人典故阅读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讲解大禹的故事情节;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理解名人典故中的内容;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大禹治水的意义和教育意义。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了解神话想象丰富、具有神奇色彩的特点,掌握“窟、栖、悯、矗、拯、疏、跋、涉、锹”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赏析神话故事。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力量。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精神。
2、难点:分析合乎人物身份、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以及大禹形象。
[教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一般知识。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整体内容。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理清课文思路,分析第一部分。
2、难点:理解禹的不平凡的出生。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的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代有个伟大的人物,他一心解救被洪水转困的百姓,十三年锲而不舍、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他就是大禹。
(二)了解神话。
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三)出示幻灯,进行字词教学。
(四)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思路。
讨论后明确:第一部分(1—4)写鲧治水被杀和禹的出生。
第二部分(5-14)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三部分(15-17)写大禹哭石生启,被尊为“大禹王”。
(五)讲读第一部分。
1、课文如何描绘这场大水灾?说明什么?明确:课文从田淹、房毁、人们无处栖身这几方面突出了上古这场水灾水势的浩大、灾难的深重。
这样写既点明了治水的必要,也为鲧治水失败被杀作了伏笔。
2、面对这场灾难,众神、鲧、天帝各采取了什么态度?明确:众神: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鲧:费尽心机偷来息壤,拯救人民;天帝对鲧违背他的旨意非常恼怒,派火神杀了鲧。
3、鲧是怎样治水的?如何评价他?明确:鲧治水方法不对,但他具有为拯救人民而不惜冒犯天帝的勇敢和刚强的行为,是一个英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1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
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比治水前后,环境的变化体会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代传说的故事。
2、生答后,板书:大禹治水(注意禹的写法)师:既然是神话故事,那课文中提到的神奇的人物和事物都有哪些?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勾画出他们的名字并记在心中,想想他们“神”在何处。
(生自由读书,思考,勾画)。
生:课文中讲到的神奇的人物和事物有鲧、天帝、火神、禹、息壤。
师:(课件出示词语)我们来读一读这些神奇的名字。
(生齐读)。
鲧、禹、天帝、火神、息壤师:谁来说说他们“神”在何处?生:鲧可以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洪水,我觉得很神。
生:息壤这种土能自生自长,永远也用不完,也很神。
师:这些神奇的人物和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来简单说说?二、质疑课题,聚焦问题。
师:你们读书很用心,初步体会到了这个故事的神奇。
请大家再读题目。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1、过渡:带着这些问题,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书本,进行自学,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并且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
2、读后学生交流:治水3、学习“治”,领读,指名认读,齐读课题。
提问:大禹治的是什么水?板书:洪水,并认读“洪”三、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如果让你针对课题来提问,会有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疏理板书:为什么治水?怎样治水?结果如何?)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边读边为自己的问题找答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Hale Waihona Puke 有关对应的文字。〔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
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学、交流,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体会他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生字词。
2、板书课题。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两方面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过渡:大禹治的是什么水?那是怎样的洪水呢?2、从文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人们心情如何?(指导朗读)3、我们一起看看这可怕的洪水(看视频)。
4、齐读一自然段。
(二)其它原因。
1、大禹治水,除了来自自然灾害方面的原因,还来自哪方面?2、指名说。
三、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大禹的精神。
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大禹怎样治理洪水的?(1)指名回答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2)鲧采用了什么方法?是鲧办法好,还是禹办法好呢?(3)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禹办法好。
2、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艰辛?(1)你觉得禹当时治理洪水容易吗?(引导学生找句子,抓重点词语理解。
)(2)指导朗读。
3、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1)比较句子。
(2)指导朗读。
(3)师讲述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4)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四、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治水的结果。
1、治水结果如何?2、屏幕出现洪水退后的美丽景色。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出示禹画像,师:面对他,你想说什么?2、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英雄们!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历尽千辛万苦舍小家、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教案篇二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点体会大禹做事专心致志,不辞劳苦。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文字:介绍大禹。
大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
舜命禹继续治水。
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
“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口述: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板书:15大禹治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大禹简介,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翘舌音“蛇兽伤仍”前鼻音“训”。
②识记生字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
“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减一减:“亚”减“一”是“业”。
猜谜语:“家里失火了。
”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毒蛇狠毒青蛇野兽走兽受伤伤人仍然仍旧后退退出继续继承后续训练培训恢复恢弘(3)识字游戏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并能按顺序说清楚。
教学难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一起喊喊他的名字(板:大禹),他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生:治水,师补全课题)师板“治”,生一起书空2、给生字“治”找找朋友(指名说,并结合学生回答写出本课的词语“治理”)3、你还能从文中找出“治”的同音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师板“制”,引导学生一起跟老师书空生字“制”)谁是火眼金睛,找出课文中“制”字所组的词?(板:制服)4、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生:洪水)师生齐写“洪”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四千多年前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吧!2、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录像(放录像)3、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
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读读这一段,读出对这些受灾人民的同情。
《大禹治水》教案一等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等奖3篇

1、《大禹治水》教案一等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禹治水》教案_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点】体会大禹做事专心致志,不辞劳苦。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文字:介绍大禹。
大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
舜命禹继续治水。
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
“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口述: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板书:15大禹治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大禹简介,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翘舌音“蛇兽伤仍”前鼻音“训”。
②识记生字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五)15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五)15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五)中的《大禹治水》一课,该内容属于人教(部编版)教材的第五章。
文章讲述了大禹如何带领人民治理洪水,体现出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精神。
详细内容包括:大禹治水的原因、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大禹治水的精神,激发他们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以及他公而忘私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洪水泛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禹治水》。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过程和成果。
c. 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要点。
d. 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大禹治水的精神。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难点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个类似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大禹治水的精神,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大禹治水》2. 内容:大禹治水的原因、过程、成果以及大禹的精神品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描述大禹治水的过程。
2. 答案示例:大禹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治理好了洪水。
他一心为民,公而忘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毒、蛇”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3、积累“洪水、防洪”等六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洪水泛滥时人们的生活非常痛苦的情景。
教学重点: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
2、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教学难点: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洪水泛滥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朗读生字及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灿烂历史,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禹”,我们又称他为大禹。
板书:大禹。
引导学生读一读。
2、教师继续引导:大禹是我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一位英雄,他的伟大功绩主要是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大禹治水的故事。
板书课题:15、大禹治水学生齐读课题。
3、理解词语“治水”。
“治”是“治理”的意思,“水”指的是“洪水”,“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就是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a、借助拼音朗读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就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遍。
b、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出示本课的15个生字,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
指生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仍”应该读reng,第二声,不要读成第一声。
“难”是一个多音字,在“灾难”一词中,读nan,第四声;在“困难”一词中读nan,第二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根据提示复述这个神话故事。
3.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大禹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学流程一、质疑激趣。
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古代文字“水”,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字念什么?2.板书“水”。
水孕育了生命,滋润着万物,自古以来人们都依水而居。
可是当水向四处无边蔓延,泛滥成灾时,这水也就成了可怕的洪水,板书“洪水”(教师范写,学生临摹)3.而这水化作洪水时,带给人们的将是无数的灾难。
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4000多年前,看一看面对可怕的洪水,作为部落首领的禹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大禹治水)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为什么在“禹”前加上个“大”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大禹治水》。
二、走进文本,感受人们痛苦生活。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说说你从画面里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3.多么凶猛的洪水啊,它——(生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多么无情的洪水啊,它——(生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多么可怕的洪水啊,它——(生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4.此时,人们的生活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痛苦)三、深入文本,体会大禹的精神。
1.后来,是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呢?(大禹)他用了什么方法治水呢?(疏导的办法)(1)用“拆词法“理解:疏通+引导就是疏导。
出示句子“他和大家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学生齐读。
(2)这就是大禹采用的治水办法,这让我想起了他父亲鲧的方法——筑坝挡水,和他的方法相比,大禹的方法怎么样?那从这里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呢?板书:智慧2.治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此,大禹付出了什么努力呢?(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1)奔走,大禹可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呢?(2)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佩和爱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贡献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贡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深入领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贡献精神。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领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佩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设计用意: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回忆来训练孩子们汇总全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教会孩子们在遇到“谁,干什么”这类课习题时汇总全文大意的小诀窍)2.勾画课文如何评价大禹的句子。
3.发现课文分总的构造。
(设计用意:通过课后思考习题及观察勾画句子的位置,来初步掌握文章构造)二、精读指导:(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为什么治水?2.抓“吞没”、“倒塌”、“冲走”、“冲毁”、“四处逃荒”来理解洪水的凶猛、无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用意: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通过让孩子抓感受洪水凶猛的词语,老师渲染,学生再读从而深刻领会洪水无情而凶猛)(二)学习二自然段1.面对无情的洪水,禹在想什么?2.除了大禹心系百姓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他更坚决地投入治水之中?理解:父亲鲧临死时叮嘱儿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设计用意:通过剖析人物心理活动,初步树立人物形象,从理解鲧的心系百姓转为大禹的心想百姓;重点理解“叮嘱”,引读“一定要把洪水治好”,把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志向。
)(三)学习三自然段1.勾画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句子,并与父亲鲧的治水方法进行比较,领会大禹科学治水。
2.抓“常常”、“天蒙蒙亮”、“长年”、“脚跟都烂了”、“只好”等词来领会大禹治水的艰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10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学生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出示大禹头像,简介大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
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洪水”,读准字音。
“洪”偏旁是“氵”,与水有关。
课文中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
拓展归类识记。
借助图片,认读“毒、蛇、兽”。
字不离词,帮助识记“毒蛇猛兽”。
“灾”是会意字,像房子里着火之形,表示灾祸,难是多音字,在这里也有灾祸的意思。
“训、退、恢”可组词“教训、退去、恢复”3个词语。
在准确认读的基础上联系课文搭配文中短语识记。
识记词语“继续”,让学生用词语说一句话,联系生活强化词语意思。
大屏幕出示词语,学生以开火车、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认读巩固生字。
生字掌握的这么好,课文肯定读的更棒,指生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让我们坐上时光机,回到那个时候,看,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痛苦?指生读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谁能试着用上文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下文理解
“泛滥”意思。
出示洪水泛滥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如果是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有什么感受?是啊,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
面对这样的洪水,难道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洪水肆虐吗?是的,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这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到这人们治水,他就是鯀。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鯀是用什么方法治水的,结果怎样?理解“筑坝挡水”的方法,猜一猜“挡”的意思,再查字典对照。
鯀的方法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复习词语“继续”。
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禹治水治水的艰辛。
儿子禹结果父亲未完成的使命继续治水,那他的治水过程很顺利吗?是怎样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学生自由谈感受。
出示第二自然段。
禹治水13年,在这1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曾3次路过自己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一眼,传说他的儿子很大了,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指导学生读好数字。
看着泛滥的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他到处奔走。
他仔
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晚上在荒野休息,天刚亮就要出发,走遍千山万水。
看到这样的禹,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他?
小结:是啊,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赞颂他。
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大禹功绩。
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大禹治理洪水的句子。
借助插图,理解词语“疏导”。
大禹使用什么方法治水的?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方法的?指导学生联系下文猜想就是“疏通引导”的意思,查字典验证。
堵不如疏,鯀用筑坝挡水没有成功,大禹吸取教训疏导河道,成功治理了洪水。
齐读禹治理洪水的句子,感受禹的智慧。
体会洪水退去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
大禹成功治理洪水后,百姓的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齐读。
出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像这样人们有房屋居住,有田地可种,幸福地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叫——安居乐业。
按照提示,讲述故事。
为了感谢大禹的功绩,人们就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
大禹治水的故事从古流传至今,让我们根据提
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小组合作,每人讲述一段,注意把方法重点讲解清楚。
组内推选优秀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课补充。
四、指导书写汉字
左右结构的字指导学生观察书写时共同特点,左窄右宽,注意笔顺的穿插。
重点指导“道”“灾”。
“道”为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顺序:先里面后外面。
“首”要写的端正,中间两横均匀。
“灾”书写时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大小关系,底下部分不应宽过字头。
宝盖头首点要居中,让左点与右钩位置对称。
“火”字撇捺舒展。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
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五、布置作业
在我国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都是文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下推荐同学们读一读《愚公移山》,去感受不一样的古代神话。
七、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洪水泛滥
鯀筑坝挡水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疏通河道治水成功人们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