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1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自然灾害
(2013·天津文综)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

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读图,回答下题。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1.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
解析:选C。

修筑沿海堤坝,能阻止风暴潮发生时的海水入侵。

2.(2013·山东基本能力)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它可以直接造成(不定项)()
A.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B.东北地区的春涝
C.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D.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
解析:选CD。

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是因为深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与寒潮关系不大,A项错误;东北地区的春涝是因为冬季积雪,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造成的,B项错误;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与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是典型的由寒潮引发的天气现象,C、D两项正确。

3.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解析:首先要判断气象灾害种类为沙尘暴,然后综合分析图像信息和材料信息,分别从物质条件(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干湿条件(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垂直气流条件(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和风力条件(偏西风风力强劲)等多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该题最容易忽视的条件是垂直气流条件: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

答案: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