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口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以A={2,4,6,7,8,11,12,13}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分别为分子与分母构成分数,则这种分数是可约分数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
2. 已知函数()cos()3
f x x π
=+,则要得到其导函数'()y f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f x =
的图象( )
A .向右平移
2π个单位 B .向左平移2π
个单位 C. 向右平移23π个单位 D .左平移23
π
个单位
3.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
,则循环体的判断框内①处应填( )
A .11?
B .12?
C .13?
D .14?
4. 已知集合A ,B ,C 中,A ⊆B ,A ⊆C ,若B={0,1,2,3},C={0,2,4},则A 的子集最多有(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5. 一个几何体的三个视图如下,每个小格表示一个单位, 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4π
B.
C. 5π
D. 2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几何体的侧面积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6.已知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23cos2A+cos2A=0,a=7,c=6,则b=()A.10 B.9 C.8 D.5
7.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其导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对于任意x1,x2∈R(x1≠x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f(x)<0恒成立;
②(x1﹣x2)[f(x1)﹣f(x2)]<0;
③(x1﹣x2)[f(x1)﹣f(x2)]>0;
④;
⑤.
A.①③B.①③④ C.②④D.②⑤
8.如图是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参赛歌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m,n为数字0~9中的一个),则甲歌手得分的众数和乙歌手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a和b,则一定有()
A.a>b B.a<b
C.a=b D.a,b的大小与m,n的值有关
9. 已知直线34110m x y +-=:与圆22(2)4C x y -+=:交于A B 、两点,P 为直线3440n x y ++=:
上任意一点,则PAB ∆的面积为( )
A . B. C. D. 10.关于函数2
()ln f x x x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x =是()f x 的极小值点
( B ) 函数()y f x x =-有且只有1个零点 (C )存在正实数k ,使得()f x kx >恒成立
(D )对任意两个正实数12,x x ,且21x x >,若12()()f x f x =,则124
x x +>
11.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个角,,A B C 所对的边,若3cos (13cos )b C c B =-,则sin :sin C A =( ) A .2︰3 B .4︰3 C .3︰1 D .3︰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意在考查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a=1,b=2,则输出的结果是( )
A .9
B .11
C .13
D .15
二、填空题
13.平面内两定点M (0,一2)和N (0,2),动点P (x ,y )满足,动点P 的轨迹
为曲线E ,给出以下命题: ①∃m ,使曲线E 过坐标原点; ②对∀m ,曲线E 与x 轴有三个交点;
③曲线E 只关于y 轴对称,但不关于x 轴对称;
④若P 、M 、N 三点不共线,则△ 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4;
⑤曲线E 上与M,N 不共线的任意一点G 关于原点对称的另外一点为H ,则四边形GMHN
的面积不大于m 。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填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4.如图,为测量山高MN ,选择A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 为测量观测点.从A 点测得 M 点的仰角∠MAN=60°,C 点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C 点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100m ,则山高MN= m .
15.递增数列{a n }满足2a n =a n ﹣1+a n+1,(n ∈N *,n >1),其前n 项和为S n ,a 2+a 8=6,a 4a 6=8,则S 10= . 16.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17.已知过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2F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连结11,AF BF ,若
1||||AB BF =,且190AB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5-
B
C .6-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双曲线定义与几何性质,意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
18.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19.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为AB中点.
(1)求证:BC1∥平面A1CD;
(2)若四边形BCC
B1是正方形,且A1D=,求直线A1D与平面CB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
1
20.已知函数f(x)=x2﹣mx在[1,+∞)上是单调函数.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设向量,求满足
不等式的α的取值范围.
21.已知集合A={x|>1,x∈R},B={x|x2﹣2x﹣m<0}.
(Ⅰ)当m=3时,求;A∩(∁R B);
(Ⅱ)若A∩B={x|﹣1<x<4},求实数m的值.
22.已知点F (0,1),直线l 1:y=﹣1,直线l 1⊥l 2于P ,连结PF ,作线段PF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l 2于点H .设点H 的轨迹为曲线r . (Ⅰ)求曲线r 的方程;
(Ⅱ)过点P 作曲线r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C ,D , (ⅰ)求证:直线CD 过定点;
(ⅱ)若P (1,﹣1),过点O 作动直线L 交曲线R 于点A ,B ,直线CD 交L 于点Q ,试探究+
是
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不是,说明理由.
阿啊阿
23.(14分)已知函数1
()ln ,()e x x f x mx a x m g x -=--=,其中m ,a 均为实数.
(1)求()g x 的极值; 3分
(2)设1,0m a =<,若对任意的12,[3,4]x x ∈12()x x ≠,212111
()()()()
f x f x
g x g x -<-
恒成立,求a 的最小值; 5分
(3)设2a =,若对任意给定的0(0,e]x ∈,在区间(0,e]上总存在1212,()t t t t ≠,使得120()()()f t f t g x == 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 6分
24.(本小题满分12分)1111]
已知函数()()1
ln 0f x a x a a x
=+≠∈R ,.
(1)若1a =,求函数()f x 的极值和单调区间;
(2)若在区间(0]e ,上至少存在一点0x ,使得()00f x <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京口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解:因为以A={2,4,6,7,8,11,12,13}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分别为分子与分母共可构成
个分
数,
由于这种分数是可约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比全为偶数,
故这种分数是可约分数的共有个,
则分数是可约分数的概率为P==
,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cos ,3f x x π⎛
⎫
=+
∴ ⎪⎝
⎭()5'sin cos 36f x x x ππ⎛⎫⎛⎫
=-+=+ ⎪ ⎪⎝⎭⎝⎭
,所以函数 ()cos 3f x x π⎛
⎫=+ ⎪⎝
⎭,所以将函数函数()y f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2π个单位长度得到
5cos cos 326y x x πππ⎛⎫⎛
⎫=++=+ ⎪ ⎪⎝⎭⎝⎭
,故选B.
考点:函数()sin y A x ωϕ=+的图象变换. 3. 【答案】C
【解析】解:由已知可得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S=+++…+=的值,
若输出的结果是
,
则最后一次执行累加的k 值为12, 则退出循环时的k 值为13, 故退出循环的条件应为:k ≥13?, 故选:C
【点评】算法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加的内容,也必然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应高度重视.程序填空也是重要的考试题型,这种题考试的重点有:①分支的条件②循环的条件③变量的赋值④变量的输出.其中前两点考试的概率更大.此种题型的易忽略点是:不能准确理解流程图的含义而导致错误.
4.【答案】B
【解析】解:因为B={0,1,2,3},C={0,2,4},且A⊆B,A⊆C;
∴A⊆B∩C={0,2}
∴集合A可能为{0,2},即最多有2个元素,
故最多有4个子集.
故选:B.
5.【答案】B
6.【答案】D
【解析】解:∵23cos2A+cos2A=23cos2A+2cos2A﹣1=0,即cos2A=,A为锐角,
∴cosA=,
又a=7,c=6,
根据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即49=b2+36﹣b,
解得:b=5或b=﹣(舍去),
则b=5.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解:由导函数的图象可知,导函数f′(x)的图象在x轴下方,即f′(x)<0,故原函数为减函数,并且是,递减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f(x)的图象如图所示.
f(x)<0恒成立,没有依据,故①不正确;
②表示(x1﹣x2)与[f(x1)﹣f(x2)]异号,即f(x)为减函数.故②正确;
③表示(x1﹣x2)与[f(x1)﹣f(x2)]同号,即f(x)为增函数.故③不正确,
④⑤左边边的式子意义为x1,x2中点对应的函数值,即图中点B的纵坐标值,
右边式子代表的是函数值得平均值,即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显然有左边小于右边,
故④不正确,⑤正确,综上,正确的结论为②⑤.
故选D.
8. 【答案】C
【解析】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 甲得分的众数为a=85, 乙得分的中位数是b=85; 所以a=b . 故选:C .
9. 【答案】 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圆的弦长的计算与点到直线、两平行线的距离的计算.
圆心C 到直线m 的距离1d =
,||AB ==m n 、之间的距离为3d '=,∴PAB ∆
的面积为
1
||2
AB d '⋅=,选C . 10.【答案】 C
【解析】
22212
'()x f x x x x
-=-
+=,'(2)0f =,且当02x <<时,'()0f x <,函数递减,当2x >时,'()0f x >,函数递增,因此2x =是()f x 的极小值点,A 正确;()()g x f x x =-,221'()1g x x x =-+-2217()24x x
-+
=-,所以当0x >时,'()0g x <恒成立,即()g x 单调递减,又11()210g e e e =+->,22
22()20g e e e
=+-<,
所以()g x 有零点且只有一个零点,B 正确;设2()2ln ()f x x
h x x x x ==+,易知当2x >时,
22
2ln 21112()x h x x x x x x x x =
+<+<+=,对任意的正实数k ,显然当2x k >时,2k x <,即()
f x k x
<,()f x kx <,所以()f x kx >不成立,C 错误;作为选择题这时可得结论,选C ,下面对D 研究,画出函数草
图
可看出(0,2)的时候递减的更快,所以124x x +>
11.【答案】C
【解析】由已知等式,得3cos 3cos c b C c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3(sin cos sin cos )C B C C B =+,则
sin 3sin()3sin C B C A =+=,所以sin :sin 3:1C A =,故选C .
12.【答案】C
【解析】解:当a=1时,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故a=5, 当a=5时,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故a=9, 当a=9时,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故a=13, 当a=13时,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故输出的结果为1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当循环的次数不多,或有规律时,常采用模拟循环的方法解答.
二、填空题
13.【答案】①④⑤
解析:∵平面内两定点M (0,﹣2)和N (0,2),动点P (x ,y )满足||•|
|=m (m ≥4),
∴
•
=m
①(0,0)代入,可得m=4,∴①正确;
②令y=0,可得x 2+4=m ,∴对于任意m ,曲线E 与x 轴有三个交点,不正确; ③曲线E 关于x 轴对称,但不关于y 轴对称,故不正确;
④若P 、M 、N 三点不共线,|
|+|
|≥2
=2
,所以△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2
+4,正确;
⑤曲线E上与M、N不共线的任意一点G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H,则四边形GMHN的面积为
2S△MNG=|GM||GN|sin∠MGN≤m,∴四边形GMHN的面积最大为不大于m,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⑤.
14.【答案】150
【解析】解:在RT△ABC中,∠CAB=45°,BC=100m,所以AC=100m.
在△AMC中,∠MAC=75°,∠MCA=60°,从而∠AMC=45°,
由正弦定理得,,因此AM=100m.
在RT△MNA中,AM=100m,∠MAN=60°,由
得MN=100×=150m.
故答案为:150.
15.【答案】35.
【解析】解:∵2a n=a n﹣1+a n+1,(n∈N*,n>1),
∴数列{a n}为等差数列,
又a2+a8=6,∴2a5=6,解得:a5=3,
又a4a6=(a5﹣d)(a5+d)=9﹣d2=8,
∴d2=1,解得:d=1或d=﹣1(舍去)
∴a n=a5+(n﹣5)×1=3+(n﹣5)=n﹣2.
∴a1=﹣1,
∴S10=10a1+=35.
故答案为:35.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求和,判断出数列{a n}为等差数列,并求得a n=2n﹣1是关键,考查理解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6.【答案】A.
【解析】解:由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则乙可能去过A城市或B城市,
但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则乙只能是去过A,B中的任一个,
再由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则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合情推理,要抓住关键,逐步推断,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4.
【解析】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
则的几何意义为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斜率,
由图象可知,OC的斜率最小,
由,解得,
即C(4,1),
此时=4,
故的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直线斜率的定义以及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9.【答案】
【解析】证明:(1)连AC1,设AC1与A1C相交于点O,连DO,则O为AC1中点,
∵D为AB的中点,
∴DO∥BC1,
∵BC1⊄平面A1CD,DO⊂平面A1CD,
∴BC1∥平面A1CD.
解:∵底面△ABC是边长为2等边三角形,D为AB的中点,
四边形BCC
B1是正方形,且A1D=,
1
∴CD⊥AB,CD==,AD=1,
∴AD2+AA12=A1D2,∴AA1⊥AB,
∵,∴,
∴CD⊥DA1,又DA1∩AB=D,
∴CD⊥平面ABB1A1,∵BB1⊂平面ABB1A1,∴BB1⊥CD,
∵矩形BCC1B1,∴BB1⊥BC,
∵BC∩CD=C∴BB1⊥平面ABC,
∵底面△ABC是等边三角形,
∴三棱柱ABC﹣A1B1C1是正三棱柱.
以C为原点,CB为x轴,CC1为y轴,过C作平面CBB1C1的垂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2,0,0),A(1,0,),D(,0,),A1(1,2,),
=(,﹣2,﹣),平面CBB1C1的法向量=(0,0,1),
设直线A1D与平面CBB1C1所成角为θ,
则sinθ===.
∴直线A1D与平面CB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0.【答案】
【解析】解:(1)∵函数f(x)=x2﹣mx在[1,+∞)上是单调函数
∴x=≤1
∴m≤2
∴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
(2)由(1)知,函数f(x)=x2﹣mx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
∵,
∵
∴2﹣cos2α>cos2α+3
∴cos2α<
∴
∴α的取值范围为.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考查求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单调性确定参数的范围,将抽象不等式转化为具体不等式.
21.【答案】
【解析】解:(1)当m=3时,由x2﹣2x﹣3<0⇒﹣1<x<3,
由>1⇒﹣1<x<5,
∴A∩B={x|﹣1<x<3};
(2)若A∩B={x|﹣1<x<4},
∵A=(﹣1,5),
∴4是方程x2﹣2x﹣m=0的一个根,
∴m=8,
此时B=(﹣2,4),满足A∩B=(﹣1,4).
∴m=8.
22.【答案】
【解析】满分(13分).
解:(Ⅰ)由题意可知,|HF|=|HP|,
∴点H到点F(0,1)的距离与到直线l1:y=﹣1的距离相等,…(2分)
∴点H的轨迹是以点F(0,1)为焦点,直线l1:y=﹣1为准线的抛物线,…(3分)∴点H的轨迹方程为x2=4y.…(4分)
(Ⅱ)(ⅰ)证明:设P(x1,﹣1),切点C(x C,y C),D(x D,y D).
由y=,得.
∴直线PC:y+1=x C(x﹣x1),…(5分)
又PC过点C,y C=,
∴y C+1=x C(x﹣x1)=x C x1,
∴y C+1=,即.…(6分)
同理,
∴直线CD的方程为,…(7分)
∴直线CD过定点(0,1).…(8分)
(ⅱ)由(Ⅱ)(ⅰ)P(1,﹣1)在直线CD的方程为,
得x1=1,直线CD的方程为.
设l:y+1=k(x﹣1),
与方程联立,求得x Q=.…(9分)
设A(x A,y A),B(x B,y B).
联立y+1=k(x﹣1)与x2=4y,得
x2﹣4kx+4k+4=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 A+x B=4k.x A x B=4k+4…(10分)
∵x Q﹣1,x A﹣1,x B﹣1同号,
∴
+
=|PQ|
=
=…(11分)
=
=,
∴
+为定值,定值为2.…(13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抛物线、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解:(1)
e(1)
()
e x
x
g x
-
'=,令()0
g x
'=,得x = 1.
列表如下:
∵g(1)= 1,∴y =()
g x的极大值为1,无极小值.3分
(2)当1,0
m a
=<时,()ln1
f x x a x
=--,(0,)
x∈+∞.
∵()0
x a
f x
x
-
'=>在[3,4]恒成立,∴()
f x在[3,4]上为增函数.设
1e
()
()e
x
h x
g x x
==,∵
1
2
e(1)
()
x x
h x
x
--
'=> 0在[3,4]恒成立,
∴()
h x在[3,4]上为增函数.设
21
x x
>,则
21
21
11
()()
()()
f x f x
g x g x
-<-等价
于
2121
()()()()
f x f x h x h x
-<-,
即
2211
()()()()
f x h x f x h x
-<-.
设1e
()()()ln1
e
x
u x f x h x x a x
x
=-=---⋅,则u(x)在[3,4]为减函数.
∴
2
1e(1)
()10
e
x
a x
u x
x x
-
'=--⋅≤在(3,4)上恒成立.∴
1
1
e
e
x
x
a x
x
-
-
-+
≥恒成立.
设1
1
e
()e
x
x
v x x
x
-
-
=-+,∵
1
1
2
e(1)
()1e
x
x
x
v x
x
-
-
-
'=-+=12
113
1e[()]
24
x
x
-
--+,x∈[3,4],
∴1221133
e [()]e 1244
x x --+>>,∴()v x '< 0,()v x 为减函数.
∴()v x 在[3,4]上的最大值为v (3) = 3 -22
e 3
.
∴a ≥3 -22e 3,∴a 的最小值为3 -22
e 3
. 8分
(3)由(1)知()g x 在(0,e]上的值域为(0,1].
∵()2ln f x mx x m =--,(0,)x ∈+∞,
当0m =时,()2ln f x x =-在(0,e]为减函数,不合题意.
当0m ≠时,2()
()m x m f x x
-'=
,由题意知()f x 在(0,e]不单调, 所以20e m <<,即2
e
m >.①
此时()f x 在2(0,)m 上递减,在2
(,e)m
上递增,
∴(e)1f ≥,即(e)e 21f m m =--≥,解得3
e 1
m -≥.②
由①②,得3
e 1
m -≥.
∵1(0,e]∈,∴2
()(1)0f f m =≤成立.
下证存在2
(0,]t m
∈,使得()f t ≥1.
取e m t -=,先证e 2
m m
-<,即证2e 0m m ->.③
设()2e x w x x =-,则()2e 10x w x '=->在3
[,)e 1
+∞-时恒成立.
∴()w x 在3[,)e 1+∞-时为增函数.∴3
e ))01
((w x w ->≥,∴③成立.
再证()e m f -≥1.
∵e e 3()1e 1m m f m m m --+=>>-≥,∴3
e 1
m -≥
时,命题成立. 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3
[,)e 1
+∞-. 14分
24.【答案】(1)极小值为,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01,;(2)
()1a e e ⎛
⎫∈-∞-+∞ ⎪⎝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1a =⇒()22111
'x f x x x x -=-
+=.令()'0f x =⇒1x =.再利用导数工具可得:极小值和单调区间;(2)求导并令()'0f x =⇒1x a =,再将命题转化为()f x 在区间(0]e ,上的最小值小于.当1
0x a =<,
即0a <时,()'0f x <恒成立,即()f x 在区间(0]e ,上单调递减,再利用导数工具对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111]
①
若1
e a
≤
,则()'0f x ≤对(0]x e ∈,
成立,所以()f x 在区间(0]e ,上单调递减, 则()f x 在区间(0]e ,上的最小值为()11
ln 0f e a e a e e
=+=+>,
显然,()f x 在区间(0]e ,的最小值小于0不成立. ②若10e <<,即1
a >时,则有
所以()f x 在区间(0]e ,上的最小值为ln f a a a a ⎛⎫
=+ ⎪⎝⎭
,
由()11ln 1ln 0f a a a a a a ⎛⎫
=+=-< ⎪⎝⎭
,得1ln 0a -<,解得a e >,即()a e ∈+∞,
,
综上,由①②可知,()1a e e ⎛
⎫∈-∞-+∞ ⎪
⎝
⎭,,符合题意.……………………………………12分
考点:1、函数的极值;2、函数的单调性;3、函数与不等式.
【方法点晴】本题考查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不等式的证明与恒成立问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价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类讨论的思想与转化思想. 利用导数处理不等式问题.在解答题中主要体现为不等式的证明与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首先等价转化不等式,然后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新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来解决,当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