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称量法与仪器法测量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数据分析称量法与仪器法测量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比较
摘要目前,比较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量的有称量法与仪器法,探讨更加方便准确的实验测量方法,以便提高日后理化检验工作中测量溶解总固体的效率以及方法。

用称量法与仪器法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且进行统计学计算分析。

结果,称量法与仪器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差别不大,仪器法测量的方法性能比较好。

关键词溶解性总固体;称量法;仪器法
溶解性总固体,是指生活饮用水分析中,溶解性总固体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的,在测定的时候,该方法测定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影响,操作起来比较费时、烦琐。

再有一种方法就是可以利用附有溶解性总固体测定功能的电导率直接测定生活饮用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当然这两种方法都有优缺点。

现有称量法与仪器法测定生活引用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进行分析,最后达到实验的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称量法
(1)仪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水浴锅、电热恒温干燥箱、烘箱、100mL 蒸发皿、干燥器。

(2)方法:首先,是将100mL蒸发皿洗净后放入烘箱烘烤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重。

其次,取水样100mL于蒸发皿中,在水浴锅上蒸干后,移入烘箱内至恒重,称重记载。

最后,计算公式及统计的方法为相应的范围内。

1.2 仪器法
(1)仪器与试剂,DDS-307电导率仪器;DJS-1是铂黑电极;溶解性总固体标准溶液的浓度为20.0g/L。

(2)标准系列制备,取50.00ML比色管8支,以此准确加入20.0g/L,溶解性总固体标准溶液:0.00mL、0.25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加入纯水定容至50.00mL,混匀后测定电导率。

这样就是相当于总固体的浓度。

测定标准溶液电导率后,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溶液电导率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

(3)样品测定,吸取样品50.00mL于烧杯中,测定电导率。

在绘制的标准曲线上查得,计算出样品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浓度。

若溶解性总固体大于1000mg/L,可以将水样稀释后或增加标准浓度再测定计算[1]。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的时候是有差异性的,并且把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类。

2 结果与讨论
2.1 两种精密度、重复性比较
对自来水、深井水两个浓度水样各进行8次重复测定,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算术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进行比较。

称量法精密度实验:对自来水重复测量8次,结果为S=1.81,RSD%=0.5,对深井水重复测量8次,得S=1.93,RSD%=1.75,仪器法精密度实验;对自来水重复测量8次,结果为:S=1.69,RSD%=0.49,对深水井重复测量8次,得S=1.6,RSD%=1.59。

2.2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同一样品采用称量法和电导率法两种方法测定28份生活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两者测得的结果存在差异[2]。

3 结果与讨论
3.1 标准系列测定结果
配制浓度分别为0、10、50、100、200、500、1000mg/L的标准系列,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是以电导率为横坐标,溶解性总固体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方程就为一定的指数范围,相关系数为1.00。

3.2 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
在已经知道浓度样品中加入低、中、高五种浓度的标准溶液,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定,每种浓度测定六次,结果表明,不同回收率在87%~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

称量法测定结果比较高,TDS模式直读的结果比较低,通过测定电导率值进行多点曲线校正的结果接近标准值,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是优于TDS模式直接的结果。

这样说明通过测定样品中的电导率值来测定溶解总固体含量是比较可靠的。

那么就采用了称量法和电导率法进行验证样品的比对测试。

3.3 实际样品测定结果
在本文中采用称量法和电导率法分别测定了10批自来水、10批天然泉水、10批生产用水、10批涉水产品浸泡液等样品溶解总固体含量,每批样品测定2
组平行样品,而平均结果是在一定范围内、自来水、生产用水、天然泉水的测定结果和准确度以及精密度的实验结果一样,通过测定样品电导率进行曲线校正的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高于TDS模式,这样可以直接成为直读的模式,而且还是低于称量法测得的含量。

这可能是由于样品中各类离子的导电性不同造成的原因,造成其导电系数产生差异,尤其是浸泡液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别不大,这可能是由于涉水产品测定的样品浸泡液和空白浸泡液的差值。

3.4 讨论称量法溶解与总固体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称量法溶解性总固体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如果检测环境、温度、湿度、干燥器和蒸发皿的体积,这样和检测有着一定的影响。

可以通过电导率仪器所附有的溶解性总固体来进行测定,并且与电导率形成正比,这样是因为水样中电解质浓度与水的电导率在测量的时候有污染的水样,这是由于有机物不离解或离解形式比较弱,水样的导电能力液会变弱,同时是没有办法反映出实际准确含量的[3]。

4 结束语
以上所述,所应用的“DDS-307电导率仪”中,采样电导率的测定结果与标准系列来进行计算样品中所得到的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

那么该方法高效、准确性好,尤其是在不受场地的影响下,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处理。

以此也实现了不同水质样品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在涉水产品浸泡液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是可以满足实验室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批量检测的需求,实用性也比较强。

参考文献
[1] 刘雪儿.测量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称量法与仪器法比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09):69-70.
[2] 牛俊,周若,高強.直接称量法的系统误差来源与处理[J].中国水土保持,2012,(10):62-63.
[3] 方鸿渊,徐雍和,韩丽霞,等.软钎焊性测试仪的研制及应用——简易润湿称量法测试仪[J].电子工艺技术,1984,(02):25-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