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愤怒的小鸟阅读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游戏愤怒的小鸟阅读题答案
小游戏愤怒的小鸟阅读题答案
①小游戏“愤怒的小鸟”可谓红遍了全球,与此类似的还有小游戏“切水果”等,几乎老少皆爱。

为什么全球人都如此喜欢这类有点“脑残”的发泄游戏?因为“怒鸟”的有些设计和我们童年的回忆有关,比如弹弓,就是对儿童时代的怀旧心理。

其实很多游戏卖点都是返回童年,没有理性和道理可讲。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类似的欲望,似乎这就是人类的天性。

②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青少年时代越来越长,现代人的儿童期和青年期都在不断延长,人独立的过程延缓了。

青年在学校的时间大大增加,并不独立,所以不少年轻人有很多儿童的特性。

从这个层面说,可能除了少部分地区,这个时代全世界人大多生存不艰难了,于是成年人儿童化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久地保留着童年的天性。

③再者,温饱没有问题,但是生活的挑战仍然相当严峻。

大学生毕业以后,发现房价高、物价高,而职场里,总觉得自己的价值被低估,达不到期望。

大家普遍焦虑,这种苦闷和压力是中产阶层常有的。

所以作为减压效应,“轻暴力”游戏,就成为宣泄苦闷的最便捷方式。

它有点小暴力,能让心中的苦闷有所宣泄,但是又无伤大雅,毕竟大多数人的苦闷还没达到极端程度,游戏的宣泄就显得恰到好处。

④自现代化以来,全世界的人都遇到一个共同问题:谁都不敢得罪。

在任何组织里,都变得谨慎和压抑,容易心理上失衡。

而这些小游戏,则把人生简化和单纯化了,游戏中,只要经过某种努力,就能够迅速达到目标,不像现实中如此复杂,有太多莫名其妙不可控的因素。

游戏是可控的,并能在稳步升级中,获得自我的满足。

严肃文化越来越小众,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年轻人的社会化过程变慢,适应社会越来越晚,再加上部分年轻人不努力工作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生活有兜底,他们对严肃思考就不太有兴趣了,更多都是“自我”问题。

比如,年轻人感觉不快,对感情生活不满足,渴望交往和真情,但是现实中又不会交往,害怕交往。

他们的成长经历,决定了对深刻的东
西缺乏体验。

⑤但是与此并列的另一个现象是,精英文化一直在小众范围稳定发展。

比如豆瓣上的影评和书评,网友们看的作品、评的内容,都非常高雅。

总体上看,人的知识面肯定比过去宽泛多了,文盲率很低,花三分钟百度一下,立即就能把元朝说得像模像样。

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把深度留给专业人员,大众只需高效挪用成果就行。

可以说,整个人类的文化思维其实是提高了。

只不过知识面无限拓展后,往深里走的愿望就减弱了,不能连贯思考,发散性很强,变得平面化,但未必肤浅。

⑥这些“脑残游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没有意义。

玩家沉溺其中,感觉不到意义,可以暂时忘记很多烦恼。

游戏中的挫折立即可以克服,代之以胜利的满足。

而现实中的障碍很难克服。

所以头脑放空,什么都不想,就在游戏里拿把菜刀切切水果、拿着弹弓弹弹目标,瞬间很愉快。

然而一旦不玩,从游戏跌回现实,又会陷入更大的空虚,似乎一天什么都没干,糊里糊涂荒废掉了,隐隐更加失落和焦虑。

这些年轻人一边沉迷游戏,自我封闭和逃避,一边渴求真情和胜利,结果越渴求越自闭,自相矛盾,陷入非常苦闷的循环。

⑦这些单机小游戏,归根结底,体现的是自我感受,让自我得到了释放。

年轻人的社会群体感弱,自我的空间却足够大,房子可能小,但是私密性很强。

完全可以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我、敏感、细腻、轻微神经质,甚至歇斯底里。

心里的创痛和不安,需要治愈。

也有人把某些小游戏归为“治愈游戏”。

从这个角度说,大众文化和游戏,也有积极的力量。

⑧当然,网络的发展也逐渐理性化,新鲜感一过去,依赖会降低。

人类传统文化里具有魅力的东西,永远会有魅力。

年轻人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低迷也是一个阶段,总体上,这种症候群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罢了。

(摘自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的博客,有删改)
1、下列关于“全球人喜欢发泄游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独立的过程延缓,越来越久地保留着童年的天性,而这些游戏的卖点就是返回童年。

B、中产阶层有普遍焦虑,如生活成本过高以及理想不能轻易实现,用“轻暴力”游戏来宣泄苦闷无伤大雅。

C、精英文化一直在小众范围稳定发展,人类整体的文化思维提高了,但是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够,导致人们沉溺于无意义的小游戏之中。

D、小游戏把人生简单化,它具有可控性,只要经过某种努力,就能迅速达到目标,获得自我的满足。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少年时代在延长,青年在校时间大大增加,生存已经不再艰难,于是成年人儿童化的现象越来越多。

B、大多数人的苦闷在“小游戏”中得到恰到好处的宣泄,一旦不玩,又跌回现实,更加失落和焦虑。

C、丧失对严肃思考的兴趣,最终决定青年对深刻的东西缺乏体验,从而自我封闭和逃避。

D、网络的发展逐渐理性化,年青人的认同感低迷也只是一个阶段,很快这些小游戏都会被人类传统文化有魅力的东西所取代。

3、文中称网络流行的小游戏为“脑残游戏”或“治愈游戏”,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结合文章观点加以概括说明。

(3分)试题答案:
1、C(“导致人们沉溺于无意义的小游戏之中”与上文不构成因果关系,同时也不符合题干要求。


2、B(A、“生存已经不再艰难”应为“大多生存不艰难了”;C、强加因果联系;D、“小游戏都会被人类传统文化魅力的东西所取代”属于无中生有。


3、认为小游戏是“脑残游戏”的原因是:儿童化现象明显;(1分)游戏简单化,肤浅;(1分)游戏没有意义。

(1分)认为小游戏是“治愈游戏”的原因是:有减压效果,是苦闷的宣泄;(1分)从中可以获得自我满足;(1分)释放自我,缓解各种心
理症候。

(1分)(任选一个角度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