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地理:研究地貌演变——北京市地形变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地理:研究地貌演变——北京市地形变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北京市历史上的地形变化,了解北京市现代城市规划与环保。

2.能够掌握地形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符号。

3.能够比较并分析几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了解各种地貌对人类生存、生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北京市历史上的地形变化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地处河北、山西、内蒙古三省区之间,是华北平原与华北山地之间的过渡区域。

随着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北京市的地形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2.北京市现代城市规划与环保
近年来,北京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体制、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理,致力于保护城市生态、建设宜居城市。

三、教学步骤
1.授课前准备
教师要掌握北京市地形演变的基本知识和地形图的制作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2.导入
从学生平日伴随着走过的地形开始,提问学生:我们出门去玩时,经常看到的地形有哪些?地面是什么形状的?大家知道吗,这些地形是怎么来的呢?进入主题。

3.讲授北京市历史上的地形变化
讲师把北京市历史上的地形变化分为三个主要时期:(1)远古时期,(2)古代时期,(3)现代时期。

讲解不同时期的地形演变与原因,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地形变迁对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4.讲解地形图
教师将具体地形图的制作和基本符号讲解清楚。

地形图绘制中,讲师一步一步指导学生掌握地形符号的使用方法,并在地图上添加主要地形地貌要素。

5.讨论与演习
教师将多幅小区域地形图展示在班级大屏幕上,由学生依据地形图自由讨论。

在讨论之后,按照讲解中学习的方法,进行具体例子的地形演变分析、地貌分类比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地貌演变与人类文明历程所形成的密切相连的关系。

6.实地考察
教师安排学生前往本地区自然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边走边探究、边看边发现,从实践中吸收知识、巩固理解。

四、教学重点
1.掌握地形图基本符号
2.学习地貌演变与人类文明历程间的联系
3.加强地形演变教学的实地考察
五、教学评价
1、教师应当妥善掌握教学时间和评价方式。

2、教师应根据教师手册和教学大纲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3、学生必须完整掌握地形符号图与地形演变的知识内容。

4、教师必须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高效,学生从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六、教学参考策略
1、学生分组或集体讨论,进行多元化的教学。

2、以动手实践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3、在教学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设计探究方案。

4、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概念理解和表达,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实践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