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分类、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亚纲
一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目)
﹡P6~15A∞G∞:1:1~∞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在北美南部和中美洲。我国主要见于西南部、南部及中南部。
科的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托叶早落,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两性,整齐花,花被花瓣状,分离,3基数;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凸起的柱状花托下半部,花药长,花丝短;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与柱状花托上半部。子房1室,每室含胚珠1~2个或多个;聚合蓇葖果。
本科的识别特征:草本;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分离,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瘦果。
五、罂粟科(Pa}averaceae}
金缕梅亚纲
一、金缕梅科
二、桑科(Moraceae)
♂﹡K4~5C0A4~5♀﹡K4~5C0G(2:1:1)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多产于长江以南各省。
识别要点:单叶,不分裂;花两性,周位花,雄蕊与花瓣同数而对生;子房上位。
五葡萄科(Vitaceae)(鼠李目)
六无患子科(Sapindaceae)(无患子目)
七芸香科(Rutaceae)(无患子目)
﹡K4~5C4~5A8~10G(4~5,∞: 4~5,∞: 1~2,∞)
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以柑桔类果树最为有名。
形态特征:常木本,有时具刺,叶具透明油点,互生,多为羽状复叶或单身复叶,稀单叶,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萼片、花冠常4-5片。雄蕊常8~10;子房上位,中轴胎座;果常为柑果、浆果、核果、蒴果或蓇葖果。
识别要点:多木本,叶为复叶或单身复叶,互生,叶上常具透明腺点;花萼、花冠常4-5;子房上位,花盘明显;多为柑果和浆果。
上位
核果
苹果(梨)亚科

壶状
心皮2~5,合生
ae)(豆目)
﹡,↑K(5)C5A(∞),(9)+1,10G1: 1: 1~∞
科的特征:木本或草本,常为复叶,少单叶,互生,有托叶。花两性,5基数;萼片5,结合;花瓣5,多两侧对称,少辐射对称;雄蕊多数至定数,常10枚且为二体雄蕊;雌蕊1心皮,1室,含多数至1个胚珠;荚果;种子无胚乳。
识别要点:草本,具泡状粉;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单被;雄花与花萼同数且对生,子房上位;胞果。
三苋科(Amaranthaceae)(石竹目)
四蓼科(Polygonaceae)(蓼目)
﹡K3~6C0A、3~9G(2~3:1:1)
科的特征:多为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有膜质托叶鞘;花两性,花序穗状或圆锥状等;单被花,无花瓣,萼片3~6个,雄蕊通常3~9枚;子房上位,心皮2~3合生,1室,1胚珠;瘦果,种子含丰富的胚乳。
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被;雄花为葇荑花序,雌花单生或2~5朵簇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坚果。
石竹亚纲
一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石竹目)
﹡K(4~5),4~5C4~5A、8~10G(2~5:1:∞)
广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科的特征:草本,茎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单生或组成聚伞花序;萼片、花瓣4-5;雄蕊为花瓣的2倍;分离;心皮2-5,合生,子房上位,1室;特立中央胎座。果实为蒴果,常具外胚乳。
识别要点: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着生在花托的边缘。
根据花托、雌蕊群和果实的特征蔷薇科又分为4个亚科。
蔷薇科4个亚科的比较
托叶
花托
雌蕊群
子房位置
果实类型
绣线菊亚科

杯状
心皮5,离生
上位
聚合蓇葖果或蒴果
蔷薇亚科

壶状或凸起
心皮多数,离生
上位
聚合瘦果或蔷薇果
李亚科

杯状
心皮1枚
二、胡椒科
三、睡莲科
四、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目)
﹡↑K3~15C3~∞A∞G∞:1:1~∞
主产于北温带。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科的特征:草本;叶分裂或为复叶,无托叶;花两性,整齐或两侧对称;萼片3~15,常花瓣状。花瓣3至多数,稀为2或无花瓣;雄蕊常为多数,分离,心皮多数离生。1室,胚珠1至多个。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种子有胚乳。
♂﹡K(4)C0A、3~∞♀﹡K、3~6C0G(2:1:1)
科的特征:木本;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花单生,雌雄同株;雄花序成下垂的葇荑花序,雄蕊3至多数;雌花单生或成总状或穗状排列,子房下位,2心皮组成1室,1胚珠;核果或翅果;种子无胚乳。
识别要点:木本;羽状复叶;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子房下位;核果或翅果。
识别要点:具有乳汁,多单叶,花单性,子房上位,蒴果。
四鼠李科(Rhamnaceae)(鼠李目)
﹡K4~5C4~5,0A4~5G(2~4: 2~4: 1)
科的特征:乔木或灌木,常有刺;单叶互生,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4~5数;雄蕊与花瓣同数而对生,有花盘,周位花;子房上位,2~4室,每室1枚胚珠;核果,少蒴果或翅果,种子胚乳薄或无。
八伞形科(Apiaceae)(伞形目)
﹡K(5)~0C5A5G(2: 2: 1)
本科多产于北温带。
科的特征:草本,常有芳香气味;叶互生,常为裂叶或复叶,少单叶,叶柄基部常扩大成鞘状抱茎;伞形或复伞形花序,花序常有总苞;花小,两性或杂性,花基数5,雄蕊与花瓣互生,着生于上位花盘的周围,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下位,2室,每室1胚珠;双悬果,种子有胚乳。
根据克朗奎斯特系统,双子叶植物纲可分为6个亚纲,64目,318科,约16500种。
双于叶植物纲包括6个亚纲,来自原被子植物、雄蕊和心皮多数、离生的木兰亚纲是其中最原始的亚纲;沿以下5条路线发展:朝适应风嫌传粉的方向演化,产生了柔夷花序类的金缕梅亚纲;顺着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的方向演化,产生了石竹亚纲;朝花辫、雄蕊结合的方向演化,产生了五桠果亚纲;沿花盘逐渐发达的方向演化,产生蔷薇亚纲;不断适应虫碟传粉,演化出菊亚纲。
识别要点:草本;花两性,整齐;十字型花冠,四强雄蕊;子房上位,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
蔷薇亚纲
一、蔷薇科(Rosaceae)(蔷薇目)
﹡K5C5A∞G(1~∞),G(2~5)
科的特征:木本或草本。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5基数,为整齐花;花托凸起或凹陷,具杯形、盘形或壶形花托;雄蕊多数,着生在花托的边缘;心皮1至多数,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果实类型有蓇葖果、瘦果、核果及梨果,稀为蒴果。种子无胚乳。花粉多为3孔沟。
课后记
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纲
胚珠被心皮包被,发育出的果实更有利于种子的保护和传播,演化出繁盛的、丰富多样的被子植物类群。种子的胚从多枚子叶经减退演化成2枚子叶,形成了直根系、茎内环状排列的维管束、网状叶脉、4-5基数花的双子叶植物类群。
双子叶植物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主根发达,常为直根系:茎中的维管束呈环状排列,有形成层,能进行次生生长使茎增粗;叶片常具有网状脉;花基数常为4或5;花粉粒常具有3个萌发孔;种子中的胚常具2片子叶。
科的特征:木本;常具乳汁;单叶互生,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常形成葇荑、穗状、头状或隐头花序;单被花,萼片4片,雄花的雄蕊与萼片同数且对生;雌蕊由2心皮合生组成1室,1胚珠,子房上位。果多为聚花果(复果)。
识别要点: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单性,单被,4基数;子房上位;聚花果。
三胡桃科(Juglandaceae)
授课教案
课程
植物学
班级
学期
08-09一
课时
4学时(园艺6学时)
教师
上课日期
课程类型
讲授,实验实习辅助
课程名称
(章、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教学目的
被子植物重要分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思考题
现代较流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有哪些,简迷它们的主要观点
识别要点: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互生,有膜质托叶鞘;花两性,单被;子房上位,瘦果。
五桠果亚纲
一、五桠果科(第伦桃科)
二山茶科(Theaceae)(山茶目)
﹡K5~7C5,(5)A、∞G(2~10: 2~10: 2~∞)
识别要点:常绿木本;单叶互生,叶革质;花两性,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成数轮;子房上位;常为蒴果。
识别要点:单叶;花两性,整齐,5基数;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子房上位;蒴果或分果。
五葫芦科(Cucurbitaceae)(堇菜目)
♂﹡K(5)C(5)A、(2)+(2)+1♀﹡K、(5)C(5)G(3:1:∞)
大部分产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均有分布。
科的形态特征:草质藤本,有卷须;单叶互生,常掌状分裂;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基数5,雄蕊常两两联合,一条单独;雌蕊由3个心皮合生,子房下位,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瓠果,少数为蒴果,种子无胚乳。
三椴树科(Tiliaceae)(锦葵目)
四锦葵科(Malvaceae)(锦葵目)
﹡K(5),5C5A(∞)G(3~∞: 3~∞: 1~∞)
科的特征:木本或草本,茎韧皮纤维发达;单叶互生,常为掌状裂叶,托叶早落;花两性,5基数,辐射对称,有副萼,花瓣旋转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基部联合成雄蕊管,为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且具刺;子房上位,3至多室,中轴胎座;蒴果或分果,种子有胚乳。
识别要点:具卷须的草质藤本;单叶互生,叶掌状分裂;花单性,5基数;子房下位,瓠果。
六杨柳科(Salicaceae)(杨柳目)
♂↑K0C0A、2~∞♀↑K、0C0G(2:1:∞)
科的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被花,有蜜腺或花盘;雄花有雄蕊2至多数,雌花的雌蕊为2心皮,1室,侧膜胎座;蒴果;种子无胚乳,基部具丝状毛。
识别特征: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雄蕊为花瓣的2倍;子房上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二藜科(Chenopodiaceae)(石竹目)
﹡K2~5C0A、2~5G(2~3:1:1)
分布世界各地,主产温带、寒带的海滨或土壤含盐较多的地区。
科的特征:多为草本,植株常具泡状粉粒;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绿色,单被,两性或单性;雄蕊与花萼同数且对生,子房上位,心皮2-3合生,1室,1胚珠;胞果,常包藏于扩大宿存变硬的花萼的花萼和苞片内;胚弯生,具外胚乳。
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蜜腺;子房上位;蒴果,种子有长毛。
七十字花科(Brassiaceae)(白花菜目)
﹡K2+2C2+2A2+4G(2: 1: 1~∞)
广布于世界各地,以北温带为多。
科的特征:多为草本,常具辛辣味;基生叶常呈莲座状,茎生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排成总状花序;萼片4;花瓣4,十字形花冠;雄蕊6个,外轮2个花丝短,内轮4个花丝长,为四强雄蕊。雌蕊由2心皮合生,常被假隔膜分为假2室,侧膜胎座。果实为角果(有长角果和短角果)。
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大,单生,萼、瓣不分;花两性,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
木兰科是双子叶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其原始性状表现为:
木本;单叶;花单生,萼、瓣不分;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花托柱状突起;花药长,花丝短;花粉单沟;蓇葖果;胚小,胚乳丰富。
蝶形花亚科
蝶形花冠
下降覆瓦状排列
二体雄蕊
三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目)
♂﹡K0~5C0~5A、1~∞,(∞)♀﹡K、0~5C0~5G(3:3:1~∞)
科的特征:草本、灌木或乔木,有时成肉质植物,常含有乳汁;单叶互生或对生,托叶早落,叶基部常有腺体。花多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类型复杂,常为杯状聚伞花序;花单被、双被或无被,具花盘或腺体;雄蕊1至多枚,花丝分离或联合;雌蕊通常由3心皮合生而成,子房上痊,3室,中轴胎座,每室1~2枚胚珠;蒴果,少数为浆果或核果,种子有胚乳。
识别要点:叶常为羽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二体、单体或分离;子房上位;荚果。
依据花的形状、花瓣的排列及雄蕊特点,豆科又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及蝶形花亚科。
亚科名
花冠类型
花瓣排列方式
雄蕊特点
含羞草亚科
辐射对称
镊合状排列
雄蕊常多数,合生或分离
云实亚科
假蝶形花冠
上升覆瓦状排列
雄蕊10枚,分离
五壳斗科(Fagaceae)
♂﹡K4~8C0A、4~∞♀﹡K、4~8C0G(3~6:3~6:1~2)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
科的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具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单被花,无花瓣;雄花成柔荑花序,萼片4~8片;雌花单生或2~5朵簇生于总苞内,花萼4~8裂,子房下位,3~6室,每室具有2个胚珠,常仅有1个发育。坚果外包壳斗,或称为总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