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心理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心理建设
一、期望准确:
过高—-你会认为他故意不配合,双方产生情绪,特别是老师易和孩子较劲.
过低——你会辅助过多,使孩子机会减少,能力提升慢。
不要低估孩子,以同龄的言行与之交往,让他心理上成熟起来,在能力上放手。
面对孩子(发指令,心理建设,管理他…)自己不要有情绪,特别是要较严厉时,尽管语气严厉,但你自己是不生气的。
不是在宣泄情绪,只是让他知道你不高兴了。
(解图表情、情感)而已。
●做心理建设时要语气平和,一天就重点要建设的方面,不断地做,多次地做,反反复复
多多问答。
●多观察孩子,特别是有情绪的前兆,我们尽可能不激化情绪。
●替他说出他的想法,感受。
让他知道你了解他。
●当孩子哭闹,先隔离,不理他,让他学会主动找我们.
●当孩子犯错时,不说什么,平静地让他收拾。
●事后跟他做心理建设,先从别人说起,最后自然地说到他,并多次问题:XX做对吗?答:
不对.最终让他成为自我认知,以提高自控能力,好话好说,让他作什么时,语气欢愉。
如何做心理建设(小结)
1、任何你期望他出现的行为,任何变化都可以做心理建设
2、期望准确,不能过高,不能低估
3、自己无情绪,尽管你此时比较严厉
4、语气愉悦,一天多此,反反复复,连续数天至数月
5、多观察,不激化情绪(孩子的),替他说
6、让他觉得你了解他,而不是摆权威
7、哭闹——忽略,让他找我们,犯错——平静让他收拾,事后建设,这以后天天建设。
四、具体训练方法
1、前期准备
1)创造良好环境,际包括心境、情绪、也包括周围物质环境,训练中要对环境有一定的熟
悉,陌生人,物都能分散其注意力,要尽量避开先熟悉一下。
在其精神状态,情绪不好时要先调整好再训练,否则不如取消原定训练。
要调整精神状态可采取放松训练-—听音乐,轻微活动训练;也可提供喜欢的食品、物品;或满足他的他项要求等方式;尽可能使其脱离令他不快的人事地等,座位安置也要合理,应靠墙不对门窗.
2)在训练前要观察与测量出自闭症儿童的注意时间,分析出其注意特点,找出最低起点,
作为训练第一阶段的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了是经孩子的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
3)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注意训练时,要了解患儿的喜好,即什么事务能引起他的注意,反
应。
这件事务也许是一根绳子,也许是桌子的一条边.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些事务作为强化物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
2、呼叫训练
一开始叫孩子的名字时,应当总是与令他高兴地情景相联系。
在呼叫名字的反应,在训练时要注意.家长往往用各种各样的爱称来叫孩子,这样做是很有趣的,是家庭情爱与团结的表现。
不过在孤独症孩子学习关于知道他的名字时,可能最好使用人人都同意的唯一的名字,一旦他确实能对这个名字做出答应。
再去学其他的爱称就不会有问题了.
孩子能几种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您要在教他其他技巧之前,及早教导孩子掌握这种能力,集中精神的技巧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教导这项技巧并不容易,需要时间,耐心和每天持之以恒的努力。
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例如,如果这类孩子喜欢用餐,你应当在准备给他吃东西时叫他的名字。
要他看到盘子端来了,盼望吃他的午饭,叫他的名字的声音会令他有愉快的联想.这个名字不应到在其他场合中使用,以确保他不是错把“约翰尼”当做“午饭”的意思来理解。
每当你给他一份饮料,一块饼干,一粒糖果时,或在叫他准备好去散步时,你可以拿着他的上衣准备给他穿上去,这样来告诉他打算做什么。
或者当你准备一项快乐的活动时,你可以用他的名字去吸引他的注意力,一开始你可能不得不握住他的手,领他朝食物走去,或者无论在做出什么样的安排时,同时叫他的名字,并且拿他的衣物、食物、适当的饮料给他看,这样的教学就容易成功。
到时候单独的叫名字就会足够了.接下来,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短语。
如“约翰尼——吃饭”或者“约翰尼—-橘子水"使他能懂得叫他的名字是要他会下看一看或者过来,而第二个此则是告诉他将要做什么。
在孩子有来前述的正确反应能力后,可以要求他用“哎”进行应答.妈妈叫“张力——哎!”等待孩子的应答,但只要他在听完后,有动作反应(将身体或者脸转过来),
在早年阶段,不要在你生气时叫他的名字,因为这可能对你的特殊教学起着相反作用。
在你不要他答应的场合,不要多用他的名字,这样做是明智的。
例如,你应当避免他在场时,议论他,因为这样做会使他养成一种听到别人讲到他的名字而不予以理睬的习惯。
在孩子有来前述的正确反应能力后,可以要求他用“哎”进行应答。
妈妈叫“张力——哎!”等待孩子的应答,但只要他在听完后,有动作反应(将身体或者脸转过来),
听教名字的*****,与孩子面对面而坐(近距离)在呼叫他的名字后,帮助他将脸(目光)转向妈妈(呼叫者)。
如果他仍在继续其他无关的活动,则要首先帮助他停止,然后将脸(目光)转向呼叫者。
不但要重复练习,而且要在一天中重复多次。
每当他有正确反应(将脸或者目光转过来)时,就要给予夸奖和奖励。
(食物+“真棒”)也给予鼓励,切忌流露出焦躁和失望的情绪。
一旦有应答(即使只有嘴型,即使并不标准),也要给予夸奖(包括食物奖励)
当孩子对于面对面的呼叫有反应能力后,可以逐步加大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甚至在另一房间里呼叫.对孩子的正确反应一定要坚持夸奖,最佳的反应是孩子听到呼叫后不仅有应答,而且能一起过来。
变换呼叫者,当孩子对妈妈的呼叫有反应能力后,就让亲友呼叫,甚至孩子对任何人的呼叫都有合适的反应。
3、训练坐住。
如果孩子在接受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总是要站起来走动,或虽然坐着却总是扭来扭去,双手不停的动,学习是很难顺利进行所以静坐也是正确学习行为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
1)当呈现不安状况时,听到“坐在椅子上”这句话就会坐下才是正确反应。
如果没
有坐下的行动,就再训练他做一次。
在旁边辅助的人让他坐下.或者自己边指示边做
示范动作,或是事先把准备好的奖品放在椅子上再给以提示。
2)事先准备好道具,玩具等.在孩子坐下后即能迅速地拿到他面前.孩子静坐时,首先
会伸手去摸眼前的东西,此时要逐渐引导孩子“把手放在腿上”如果能立即把手
放在腿上是正确反应,倘若无法做到,就帮助他把手放在腿上。
或者是通过示范
达到目的,倘如孩子随意伸手或者动作太多(自我刺激行为或者好动),就要随时提
醒孩子:“把手放在腿上!”
3)驾驶孩子自动坐好或把手放在腿上,就要及时称赞,千万别把他自然的动作当成是
理所当然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进入训练内之后就会自动坐下,但是不
要让他坐一两个小时,除了训练之外,应给他自由活动的机会.
4)在训练孩子学习行为时,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在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
学习行为习惯时,自闭症儿童注意人和事物特别困难。
这是由于他们残疾的性质
造成的,可以理解。
但是,倘若他们想要学习(他们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学习)。
他们
就一定要学会专心,他们也会从特别设计的课程中受益。
4、近视物体和吸引注意力
1)让孩子坐在婴儿椅中时,使他能看到周围的景物。
在孩子跟前走动,看看他的眼睛是否
近视,如果孩子近视,你要对他说话,对他笑,并用会发声的物品逗他玩,鼓励他追视你的移动,在孩子的近旁,你对他说话,边对他微笑,引起他的注意。
如果他们盯着看你了,你要在孩子面前移动,让他用目光追视你,这时你别忘了不停的夸奖他。
等孩子学会了用目光近视你的移动时,你可以逐渐离他远些。
模仿指五官,一边说,一边指。
照镜子。
玩拍手游戏,多与孩子说话。
2)一边对他说话,一边用“啊-啊—-—”的声音逗他,一边让他看着你.你要用夸奖的表情
逗他,若是孩子不看你时,可轻轻的把他的头转向你,如果孩子注视你,你要对他微笑,并对他说“啊-—-”不要让孩子看别处。
让他的时间抖看你,如果孩子的视线离开了你,可以在他面前摇一样东西,或叫他的名字,在此引起他的注视。
如果孩子看你了,要对他微笑,尽量不使用周围的环境分散他的注意力。
鼓励孩子选择一项家务事去做。
可先定时15分钟。
中途检查鼓励他有始有终.
3)吸引集中注意力的前提.可采取多种方法来实现,如转移替代法:赋予其熟悉的物品以新
玩法,新用途,或新旧“旧指熟悉喜欢物”交替出现等。
如果儿童会滚球,*眼爱玩,这时可尝试教抛球或者拍球。
这需要在玩滚球的过程中变换.有的会很快对抛或者拍感兴趣.
可有的仍坚持滚。
这时可换更漂亮,个轻而大的球来吸引他,玩滚和抛交替进行。
原来的球和新球也交替出现,并表现训练者对新球浓厚兴趣或喜爱,激发其兴趣。
只要有了兴趣,再集中注意力就容易了。
这一方法对集中注意力很有效。
应灵活掌握。
另外还有“被迫转移法”即提出条件,迫使儿童为达到某项要求而接受条件.(“条件”即训练的一项任务或要求)这不宜长时应用。
如儿童要绿色的圆盘,而训练者是想让他拿绿色的珠子,则两者一起呈现后,隐蔽起圆盘,必须拿了珠子,穿好后再取圆盘放在面前.忌得到圆盘后又扔珠子,再拿圆盘。
且只是放在面前。
若儿童两样都不要了。
则训练者先独自摆弄圆盘以重新引起兴趣。
还有要玩球先系鞋带的训练也可采用这种方法。
只要练系鞋带往往先要两人配合.一抱住儿童,一拉着他的手去拽鞋带,但保证其目光已经看到鞋带。
先看,摸到鞋带后再训练扣等。
(三)善用语言或动作提示,儿童注意力被吸引后往往不经强化很快分散,故一定的语言提示或动作提示是帮其稳定注意力的好工具.只是提示要简、精。
一次不要说好几句,只点一两句话或作一两动作即可,然后视儿童活动状态再定提示要点,在熟悉的活动中可插入新的关注点或语言训练点.提示应及时有效。
(四)坚持维持注意稳定性的训练,必要时需与药物配合,儿童在课堂上或训练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往往“为所欲为"这时采取一定的“欲擒故纵”的方法是必要的,如给他一定的活动自由或者满足他的一部分愿望。
但也限制他的一些活动或提一些必须完成的任务等.可要彻底改善其注意力,还要一系列长期艰巨的训练。
在靠药物或自身能保持大脑觉醒的前提下开展相对大量的运动训练-—蹦跳床,快速接球,障碍跑,爬攀,游泳等都十分有益,还有感知运动训练——视觉搜索追踪联系,穿珠插篇拣豆,听音乐故事及一些竞赛游戏活动等。
要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安排,这对提高其注意力大有帮助。
起始时间是越早越好,每次训练量以有一定超额为宜,时间长短,次数因人而异,稍显疲劳但不致引起情绪焦躁即可.
总之,训练儿童注意力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要有信心,耐心去帮助孤独症儿童,随着其生长发育的完善,大脑机能的改善,其注意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5、其他训练方法。
九种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1)站在他旁边。
和他说话的时候要保持在他身边,让他可以看到你并且听到你在说
话,如果站在房子的另一边和他说话,他可能不会注意.
2)弯下身来和他同高.培养孩子注意别人的脸很重要,因此,要调整自己的姿势,让
他可以看到你的脸,如果他坐在地上,蹲下来,和他等高。
如皋他坐在小桌子边,则坐
在他的对面,尽量让他很容易就可以看见你的脸。
3)喊他的名字,传帮带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认出自己的名字。
在叫他做事之前,先喊他
的名字,获得他的注意。
等他听到叫声后看着你才继续。
如果他不看你,再喊一
次,如果仍然没有反应,用手托着他的下巴,请请地把他的脸转向你。
4)眼神接触。
当你喊他的名字,他也在看着你的时候,看着他的眼睛,如果他不直
接看着你,用一只手指轻抚他的下巴,引他看着你。
5)谨慎选择用词,尽量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词语-—简单的词和短句子。
如“过来玩”“来
吃东西”
6)用词一致,总是用同一个此指代相同的人,地方和事务。
可以叫“爹地”“爸爸"
或者“父亲”但不要在不同的时间用三种不同的称呼。
7)使用手势,孩子通过看此通过听更容易学到东西.因此,说话的时候配以帮助性手
势,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也更有可能注意你。
例如,问孩子需要喝水的时候可
以做一个喝水的手势,但不要光做手势,说话和手势一起使用。
8)使用玩具。
将孩子最喜爱的玩具到到你的脸旁。
一边喊他的名字,一边摇晃玩具以
吸引他看着你。
或者把玩具放在头顶,边喊他的名字边用玩具做一些滑稽的夸张的
动作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9)用面具,有些孩子不喜欢看人脸,你可以做一个面具(挖三个洞,留住眼睛和嘴
巴的位置)戴上。
这样孩子就能看见你的眼睛和嘴巴,而不是脸部的全部细节。
二、帮助一些大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可以尝试用这种“杯子游戏”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种游戏隐含的目的是让孩子看着你把食物藏在杯子中,然后找出来。
a)让孩子看着你把食物藏在杯子下
b)让孩子看着你移动杯子
c)让孩子挑出哪只杯子下有食物
需要的准备材料
1)三只纸杯
2)食物小奖品(孩子喜欢的葡萄干,小块的曲奇饼)
过程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5到15分钟左右)
1)拿起一只杯子,把杯子倒过来盖住奖品。
对孩子说:“把曲奇找出来”帮助孩子挑出藏
有奖品的杯子。
找出奖品,如果他第一次就把以物找出来,把食物奖给他。
把杯子移一移(把另一块奖品藏在下面),并帮助他找出奖品。
连续做几次,直到在你移动杯子后,他也可以找到食物。
2)然后再拿一只杯子。
把奖品藏在其中一只杯子下面并把他移开一点,另外一只留在原处。
如果他可以找到,转换两只杯子的位置。
通过加快移动杯子的速度和增加段换的次数逐渐加大游戏的难度.注意:由此过程中,确保孩子在看着你,只有他选择正确率高,训练才有用。
不要让他猜,也不要老是让他在同一位置选中杯子。
如果他选错了,减慢游戏的速度,直到他成功.
3)加第三只杯子,但开始时只移动有奖的杯子。
4)接着移动两只杯子,然后第三只,动作要慢一些。
逐渐加快移动的速度和增加转换的次
数,加大游戏的难度。
游戏可换另一种形式,让孩子当老师把奖品藏起来,有你去找,找到奖品时一定要表现很兴奋的样子.
四、其他关于注意力基本技能
1)被叫到的时候看着呼叫人
2)被叫的时候过来
3)分辨物体(即使他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名称)
4)依照简单的指示做事
5)模仿动作
孤独症儿童康复动态汇编
如果使孤独症儿童集中注意力P8—P99
北京特教师资培训中心王梅
训练中经常有家长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在给孩子训练时,他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幼儿园不愿收他,我该怎么办?”“如何帮家长们解除这些苦恼呢?我试谈以下建议。
一、掌握引起注意力所需的条件,因势利导。
一般以变换活动,进行运动训练或必要休息来帮助他摆脱那些状态。
总之要使之集中注意力就必须创设条件,并根据儿童当时状态判断其是否能集中注意力,然后再考虑安排什么训练。
一味按家长主观愿望进行训练,缺少儿童的有效配合是很难凑效的。
二、了解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的表现,有备而来。
所以要集中注意除了新异刺激吸引孤独症儿童外,还要排除环境中其他可导致注意力分散的刺激物,在新环境中训练他们集中注意是要先有一个熟悉环境的过程的。
孤独症康复训练P65-P66
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训练孩子对呼叫有反应,只是帮助他建立学习行为的第一步,此后可以加上指令,如“拿。
”“把。
.给妈妈”等动作指示,逐步引导孩子学习渐渐复杂的课题。
在这一阶段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收到指令以外的刺激,如看见别的东西,听到别的声音,留恋刚才的活动,还可能是要求他做的课题不吸引他。
因此,训练注意力集中首先要从训练孩子对指令有持续的反应,视线固定开始。
训练技巧:①减少学习环境中的其他的刺激,尤其要将孩子感兴趣的物品置于视线范围之外②学则孩子感兴趣,或在色彩音响上能吸引孩子注意的教具③逐步增加课题动作的复杂度,过于简单的动作会使孩子感到无聊而放弃。
④课题的动作以必须用眼睛看着才能完成为特点,如拼板、套盒、插棒、穿珠、夹球等。
辅助技巧:如果孩子对指令要求的课题没反应,就要给予辅助交他完成并注意夸奖,或者给予示范,用动作让孩子明白此时应该做什么,也可以示范和辅助相结合,顺序是:指令,等待孩子的反应→示范,等待孩子的反应→辅助→夸奖.
切忌指令与辅助提示同时进行,一边发指令一边做示范提示。
因为这会使孩子由于同时收到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而分散注意力,只听或者只看而忽略指令的存在。
这就是有的孩子在听到指令的后只是复说而没有动作反应,而有时在示范后能做但在仅听到指令时并无动作反应的原因.
二、孩子学时坐不住怎么办?
三、孩子对呼叫没有反应怎么办?
在教授孤独症孩子学习新东西时,经常遇到的难题是他对你的话题没有反应。
或者是只有不相关的反应。
这点不是因为他听不见,而是因为他尚未学会对别人的语言等刺激去怎么反应.忽略这一方面的训练.“学习”就无法进行,并且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例如,有
一位孤独症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就被学校拒绝.家长被告知的理由是,叫他连点反应都没有,这怎么能上学?这说明学习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训练孩子的学习行为首先要从训练对“呼叫”的反应开始。
应该注意一下两点①叫孩子的名字,而不是叫宝宝,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②观察孩子在听到呼叫后的反应。
如果没有反应,则要遵循以下步骤进行训练。
在进行首演协调的训练时,可以利用:穿珠,插片,插棍等内容进行注意的训练,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我们可以增加每项训练的难度。
在进行视觉追踪训练时,可选择对珠子或者其他事物,进行颜色,形状,大小的分类。
比较同类事物,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不同之处.来进行注意力方面的训练。
要及时反馈,及时强化,一般来说,自闭症儿童的无意注意要好与有于有意注意.很难让他有意识的去注意某一件事物,然而当他一旦达到我们的目标,对我们的刺激有了注意时,就应该及时给予正性强化。
这样坚持下去,这个被强化的行为就会经常出现,最终成为患儿的自身习惯性行为.
集中训练需与平时强化相结合,我们在对患儿进行训练时,多采用个别化的集中性训练.这样可以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利于患儿对老是的要求和指令等的理解。
但我们训练上最终目的是让自闭症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增长,所以在平日的非个别化训练的强化也是不可忽略的,当自闭症儿童在课堂学习,游戏中表现出对老师给予的刺激有所关注时,就应该给予强化,使他明白这个行为在平日也是正确的.
总之,注意训练的内容选择方面,可以从手演协调,视觉追踪,区分比较等方面入手。
在进行注意训练的同时,也进行了运动感知,认知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