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最新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2中间有0的除法第九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时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学习关于0的除法和商中间有0的笔算的除法。
教学目标: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换个说法是:0不能作除数)的原因,使学生感受到任何一种数学规定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感受数学的美妙。
通过独立分析讨论、交流得出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渗透间接推理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换个说法是:0不能作除数)的原因,使学生感受到任何一种数学规定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渗透间接推理的思想方法,得出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将具体分小棒的过程与计算过程灵活的结合起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何时商0。
(不够商1时商0)
教学过程:
一、口算说计算的方法。
8÷2 10÷2 21÷3 35÷7 56÷8 4÷4
计算方法1:用乘法口诀求商——算除法想乘法。
计算方法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后计算。
(平均分、包含除)
二、学习新知(一):
1、出示:0÷3。
(1)0÷3等于几?怎样想?
(2)学生讨论,汇报不同的理由。
(3)理由1:把0平均分成3份,每份还是没有,是0。
理由2:想()×3=0,0×3=0,所以0÷3=0
(渗透一种思想:应该从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很容易理解片面,造成错误。
)
2、练习: 0÷8 0÷6 0÷9 0÷1 0÷10 0÷38 0÷234
学生自由出题练习。
3、小结:你发现了什么?(生: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4、讨论:0÷0和8÷0各得几?怎样想?
(1)讨论,汇报结果,为什么你们的结果不同呢?谁错了呢?
0÷0
理由1:0÷0,表示把0平均分成0份,其实就是没分,每份还是0。
理由2:0÷0想0×()=0,0×任何数=0,也就是0÷0的结果可以是任何数。
如果是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数据无法确定,结果当然也就不唯一了,问题就有可能解决不了。
8÷0
理由1:根据除法的意义分析,把8平均分成0份,也就是没分,所以分得的结果是8,8÷0=8。
理由2: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分析,想0×()=8,根据关于0的乘法口诀,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等于8。
因此,8÷0根本就没有答案。
(2)探索计算过程,理解0不能作除数的原因。
(3)小结:既然0÷0的结果不一定,8÷0的结果不存在,这样的计算对解决问题没有意义,没有用,我们就不研究它。
5、整理修改小结语:
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换个说法:0不能作除数。
)
三、解决问题:
1、624÷6 怎样分?边口述分的过程,边列竖式计算。
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学生板书问题所在,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合具体的分小棒的方法,理解竖式的写法,达成共识。
1 0 4
6 6 2 4
6
2 4 2个十平均分成6份,每份不能得到1个十,
2 4 十位上没有小棒,用0占位。
得出: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商0占位,余下的继续分。
2、解决309÷3的问题。
怎么分?有什么问题?
自己结合小棒的分法思考竖式的写法。
汇报结果,订正指导。
3、练习。
816÷4 684÷6 927÷3
4、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
2 9 1 0
3 2 9
4 8 3 6 2 2 1 6 3 8 7 6
8 2 6
3 6 6 2 7
3 6 6 2 7
0 0 0
5、文字叙述题
(1)5470除以9,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2)3551除以5,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3)一个数的4倍是3216,这个数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37页第1、3题。
教学反思:对于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学生能够理解0的作用,改错过程中也能发现常出现的问题,但是在自己实际计算时就会有个别学生出现不同的错误,讲和练同步进行,可能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