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

合集下载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Mg 24 Al 27 Fe 56 O 16 Si 28第Ι卷(单选,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 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MgCl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D. 电解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5.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

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A .0.01mol ·1L -的蔗糖溶液 B. 0.01mol ·1L -的2CaCl 溶液C .0.02mol ·1L -的a N Cl 溶液 D. 0.02mol ·1L -的3CH COOH 溶液6.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g 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 1L0.1mol ·L -1乙酸溶液中H +数为0.1N A C. 1mol 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7.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置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 是指上测定其pHC .用NaOH 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8.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Fe 3+、AlO -2、Br -B +2+2--43H Fe SO NO 、、、C .++2--43K NH CO OH 、、、D 2+3+--3Ca Al NO Cl 、、、10.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

河南省长葛市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数学理)

河南省长葛市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数学理)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3,4,5,6,7}U =,{1,3,5,7}A =,{3,5}B =,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A .U U CBC A ⊆ B .()()U U C A C B U ⋃= C .U A C B =∅D .U B C A =∅2、设0απ<<,1sin cos 2αα+=,则cos 2α的值为A 、4 B 、4- C 、4± D 、74-3、为了得到函数3lg10x y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lg y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4、圆ρ=2(cos θ+sin θ)的圆心坐标是A 、(1,4π) B 、(21,4π) C 、(2,4π) D 、(2,4π)5、已知函数f(x)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x ∈(0,1)时,f(x)=2x -1,则f(log 212)的值为A 、31B 、34C 、2D 、116、设函数⎩⎨⎧<+≥+-=0,60,64)(2x x x x x x f 则不等式)1()(f x f >的解集是A ),3()1,3(+∞⋃-B ),2()1,3(+∞⋃-C ),3()1,1(+∞⋃-D )3,1()3,(⋃--∞7、全集U =R ,集合(2){|21},{|ln(1)}x x A x B x y x -=<==-,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1}x x ≥ B .{|1}x x ≤C .{|01}x x <≤D .{|12}x x ≤<8、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0,2A ,(,0)2B ,顶点C D 、位于第一象限,直线:(0l x t t =≤≤将正方形ABCD 分成两部分,记位于直线l 左侧阴影部分的面积为()f t ,则函数()S f t =的图象大致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考调研试卷(1)(理综化学部分).doc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考调研试卷(1)(理综化学部分).doc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考调研试卷(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化学计算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6.8月关于“食盐加碘”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部分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

关于碘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B.碘是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因此,食用碘盐多多益善C.加碘盐中不能同时加入碘酸钾和碘化钾D.碘酸钾虽然是有毒物质,但只要控制用量,在食盐中添加仍是然安全可行的7.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C.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8.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XO3-+6H+=3X2+3H2O,据此判断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A.+1 B.+4 C.+7 D.+5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2+H2O=2Na++2OH-+O2↑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Ca2++2ClO-+2H2O+SO2=CaSO4↓+2HClOD.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AlO2-+2H2O+CO2=Al(OH)3↓+HCO3-10.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对羟基桂皮酸布洛芬阿司匹林A.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D.使用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能鉴别出这三种有机物11.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 X(g)+2Y(s) b Z(g);△H<0。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考前预测模拟(理综化学部分).doc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考前预测模拟(理综化学部分).doc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考前预测模拟(理综化学部分)6.3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强生、妙思乐及帮宝适等婴儿卫浴产品常常标有“温和”、“纯净”等字样,但其中却含有甲醛以及1,4-二氧杂环乙烷等有害物质。

1,4-二氧杂环乙烷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其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1,4-二氧杂环乙烷与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B.1,4-二氧杂环乙烷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C.1,4-二氧杂环乙烷与钠反应可放出氢气D.1,4-二氧杂环乙烷的分子间可形成氢键7.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NO3-、SO42-、Fe3+、H+和R离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3:1:3:1,则R可能为()A.Fe2+ B.M g2+ C.C1- D.Ba2+8.下列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的共同产物是乙二醇B.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蛋白质可采用过滤的方法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9.有下列符号:35Cl和37Cl、O2和O3、1H216O和2H218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5Cl和37Cl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C.35和37表示的是质量数 D.1H216O和2H218O表示同一种水分子10.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需要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两只大小相同的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B.不能用保温杯代替烧杯做有关测定中和热的实验C.该实验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的次数是6次D.若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会导致所测中和热数值偏高11.已知Fe与稀HNO3可发生如下反应: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Fe+4HNO3(稀,过量)=Fe(NO3)3+NO↑+2H2O。

一定量的铁粉恰好与8L0.25mol/L的稀硝酸完全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1.0mol B.0.8mol C.0.5mol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12.对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H2S+H2SO4(浓)=S↓+SO2↓+2H2O:6e-B.3Cl2+6KOH5KCl+KClO3+3H2O:5e-C.2Na2O2+2H2O=4NaOH+O2↑:2e-D.2H2S+SO2=3S+2H2O:4e-t(s) c(mol/L)0 100 20 40 80 60 13.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doc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doc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第I 卷(阅读题)一、科技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人造灯光危害大艾先立意大利天文学家皮尔安东尼·辛撒诺多年来依靠高清晰度的人造卫星图片监控着全球的人工光的分布和增长速度。

欧洲和美国的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到10%的比率增长。

受此影响的首先是天文学家与天文爱好者,地球上有近2/3的人再也看不到繁星遍布的银河。

在晴朗的夜晚,在远离光污染的天空,人的肉眼能看到大约2500百颗星星。

而身居纽约郊区的人们最多能看到200颗左右,曼哈顿的居民要是能看到15颗星星就很走运了。

过度接触人工光可以改变动物的生物节律,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甚至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辨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

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

由于灯光的误导,蚕蛾经常错过交配的机会,有时还会飞进趋光动物的嘴中。

明亮的灯光还会干扰它们的迁徙路线,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致使美丽的蝴蝶变得越来越少了。

不仅如此,“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

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

后果是,浮游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

如果有人认为这简直微不足道,那么下面的研究结果绝对令人吃惊。

科学家采访了1606六名妇女,他们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河南省长葛第三实验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河南省长葛第三实验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ecome?A.A teacher.B.A writer.C.An actress.2.How many families will be picked out in the first round?A.40.B.10.C.3.3.What colour will the woman choose?A.Red.B.Blue .C.Black.4.How does the woman feel now?A.Angry.B.Joyful.C.Funny.5.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Get a new job someday.B.Collect information for his aunt.C.Ask a lawyer to give him some help.第二节(共12小题)听下面4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7两个小题。

6.What did the young man try to do?A.Get the old man’s bag.B.Help the old man up.C.Collect his money.7.Who is the woman speaking to?A.A manager.B.A customer.C.A policeman..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三个小题。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1模拟(一)理综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1模拟(一)理综

河南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某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

图2是某一生物体内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B.图2中染色体变化,在癌细胞中可能出现的有a、cC.图1结构③的基质中,[H]、O2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D.若图1细胞能合成、分泌蛋白质,则其部分过程包括:⑤→④→①2.某生物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直径1cm)各20片放入富含CO2的各大试管中。

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上浮的叶片数目,结果如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条件下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B.A点、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D.光照前,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叶片放黑暗处清水中待用3.抗菌药物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表中列出了部分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每个细菌细胞中都正在进行①~④过程B.青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能抑制DNA的复制C.环丙沙星能抑制①、②过程,红霉素能抑制③过程D.环丙沙星只抑制酵母菌DNA在细胞质中的②、③过程4.桦尺蛾白天停歇在树干上,一般为浅色,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

在工业污染区,与非工业污染区相比 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是因环境而不同的,进行探究。

记录、统计结果如右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假设: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B .将浅、黑色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区,然后诱捕、记录C .工业污染区黑色蛾占优势;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占优势D .不同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不同体色的蛾被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存活率不同5.右图为人体有关免疫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过程,a ~e 表示细胞或物质。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月考新人教版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月考新人教版

① 结构、功能具有多样性 C H O N 等 B 元素组成 基本单位 多肽 蛋白质 A B 化学键名称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22—2022学年第一次月考 高三生物试题(共90分)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1.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元素 C H O N时间 膜面积BCA乙图 A B C D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如图: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②。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A液,斐林试剂B液,苏丹红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 mL。

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溶液。

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

然后,。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3分)4食用土豆时,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几乎被小肠上皮细胞全部吸收,该吸收过程需要。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22—2022学年第一次考试高三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三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及选做题部分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1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1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物理一、选择题(每题4分。

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共48分)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研究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铁桥所需时间B.研究汽车车轮的点如何运动时的车轮C.被扔出去的铅球D.比较两辆汽车运动的快慢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4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A.飞行员的反应快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D.飞行员的手有劲6 某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l-4-5所示,则该物体()A.做往复运动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7.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8.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9.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3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2m/sB.速度变化最的大小可能大于2m/sC.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6m/s2D.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6m/s210.以6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获得2m/s2的与运动方向同向的加速度,几秒后它的速度将增加到10m/s()A.5sB.2sC. 3sD. 8s1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速度均匀增加,经t秒速度达到v t,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t秒末速度最大B.运动最初一瞬间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D.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大1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0分)13.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需要m才行。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高三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B. 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C. 笛卡尔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体积大的物体不能当作质点B .运动着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C .路程和位移都是能准确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D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就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可能增大5.如图所示,用轻绳AO 和OB 将重为G 的重物悬挂在水平天花板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AO 绳水平,OB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

AO 绳的拉力大小为T 1、OB 绳的拉力大小为T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1小于T 2B .T 1大于GC .T 2小于GD .T 1与T 2的合力大小等于G6.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 、B 、C 三点,时间t AB =3t BC ,已知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 ,那么,物体在A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 .2.5m/sB .3m/sC .3.3.3m/sD .3.5m/s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三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某某、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

..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造卫星发射、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航天技术的三大领域。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以及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相继成功,表明我国逐步迈进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嫦娥一号”为探测月球及月球以外的深空奠定了基础,如我国建立月球基地天文台将成为可能。

与地球相比,在月球上进行光学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是()A存在大气反射B.不受大气影响C.温度变化悬殊D.太阳辐射强烈2009年9年18 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太阳活动信息:“在过去的24小时,太阳活动为低水平。

日面上没有可见黑子,该期间无C级以上耀斑发生”。

回答2~3题。

2.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位于()A.光球层、色球层B.光球层、日冕层C.色球层、光球层D.色球层、日冕层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使地球上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B.耀斑是太阳表面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C.耀斑从爆发到高潮约需11年D.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存在很大差异4.下列关于昼夜更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更替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B.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个恒星日C.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D.昼夜更替可调节地表温度,是使地球上具有适宜温度的最重要的原因5.下图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正确的是(虚线为原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2009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60岁的生日,首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等庆祝活动。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doc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doc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形象生动地描绘电场,图为点电荷a、b所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a、b为异种电荷,a带电量大于b带电量B.a、b为异种电荷,a带电量小于b带电量C.a、b为同种电荷,a带电量大于b带电量D.a、b为同种电荷,a带电量小于b带电量2.关于电场线和等势面,不正确...的说法是()A.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等势面越密B.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场线越密C.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D.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和等势面垂直的3.在静电场中,关于场强和电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B.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一定为零C.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零D.场强大小相同的点电势不一定相同4.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A.电场强度B.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C.电势D.同一电荷具有的电势能5.如图,A、B为两等量异号点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在A、B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C.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D.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作功6.如图所示,Q为带负电的绝缘小球,AB为一不带电的中性导体且放在Q附近,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A端的电势高于B端的电势B.以无限远或大地为零电势点,导体AB的电势高于零C.A、B两端电势相等D.导体内的场强方向是由A指向B7.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相邻两等势线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在φ3上时,具有动能20 J.它运动到等势线φ1上时,速度为零,令φ2=0 ,那么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 J时其动能大小为( )A.16 JB.10 JC.6 JD.4 J8.如图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零的是( )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场强B.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C.导体外表面的电量D.导体空腔内表面电量9.将两个异性电荷间距增大一些,则下列正确的是( )A.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D.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少10.如图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静电计相连接后,给电容器带上一定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偏转指示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现保持极板A不动,而要使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增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 A.B板向右移一些B.B板向左移一些C.B板向上移一些D.在AB之间插入一片有机玻璃板11.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它们带电量之比为5:1,它们在一定距离时,作用力为F1,如果把它们互相接触后再放在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作用力变为F2,则F1和F2之比可能为( )A.5:2B.5:4C.5:7D.5:912.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D.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F成正比B.由公式φ=ε/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成反比C.由U ab=Ed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b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D由公式C=Q/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无关1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硬塑胶圆环,带有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单位长度上的电量为Q,其圆心O处的合场强为零,现截去圆环顶部极少一段L(L《R),则剩余部分在圆心O处产生场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处场强方向竖直向下B.O处场强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kQ(2πR-L)/R2C.O处场强大小为kQ(2πR-L)/R2D.O处场强大小为kQL/R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河南省长葛三实验201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河南省长葛三实验201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1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中的全部白杨树 B.一条河里所有的鱼C.一个蜂巢里所有的蜂 D.一块草地上所有的蝗虫2、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

但是它们都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这说明(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3.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4.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5.一条鲤鱼、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养鱼塘三者对应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A.个体、种群、群落 B.个体、种群、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 D.种群、群落、生态系统6.下列微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青霉菌、黄曲霉菌C.噬菌体、大肠杆菌 D.乳酸菌、谷氨酸棒状杆菌7、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胞数目、细胞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8.当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 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9.实验时,若要将位于视野左上角的目标移至视野正中,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左上角 B.右上角 C.左下角 D.右下角10.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11、(08年某某高考题)1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C.799、1和1 D.799、11和912、(08年某某高考题)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A.N B.O C.P D.S13、(08年某某高考题)下列物质由肝细胞内核糖体合成的是A.转氨酶 B.糖原 C.胆汁 D.尿素14、(08某某理综试题)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15、(08某某卷)2.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1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缺答案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1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缺答案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化学时间 70分钟满分 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P 31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20小题,共60分。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B.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手心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3.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A.①③⑤ B.②③⑤C.②④⑤ D.①②⑥4.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6.所含分子数相同的一组物质是:()A. 1g H2和1g N2 B. 1mol H2O和1g H2OC.3.2g O2和2.24L的空气(标准状况下) D. 44gCO2和6.02×1022个O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SO4的物质的量是98g/mol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C.0.5mol 的氧 D.6.02×1022个 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g8.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c(Cl-)相等的是()A.150ml1 mol·L-1氯化钠溶液B.75ml2 mol·L-1氯化铵溶液C.150ml1 mol·L-1氯化钾溶液D.75ml1 mol·L-1氯化铝溶液9.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六项中的()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D.②④⑥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A.容量瓶事先没有烘干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C.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是18 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是32 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12.将40克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 B.0.5mol/L C. 4mol/L D. 1mol/L13.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 /mol14.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A.试管B.胶头滴管C.玻璃棒D.漏斗15.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a/4bmol-1B.b/amol-1C.a/bmol-1D.b/4amol-116.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9 B.16∶9 C.23∶9 D.32∶917. Na2SO4的摩尔质量为()A、142B、119g/molC、119molD、142g/mol18.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19.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用50mL烧杯准确量取30.5 mL NaOH溶液B.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所需的95 mL 0.1 mol·L-1 NaOH溶液C.用托盘天平称取25.30g NaCl D.用50 mL量筒量取4.8 mL H2SO42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 B.1M g C.M6.02×1023g D.6.02×1023M g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答题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1.(4分)1mol H2SO4中含___ __mol硫原子,____ _____ ____个氧原子。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一(理综)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一(理综)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新课程卷)(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某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

图2是某一生物体内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B.图2中染色体变化,在癌细胞中可能出现的有a、cC.图1结构③的基质中,[H]、O2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D.若图1细胞能合成、分泌蛋白质,则其部分过程包括:⑤→④→①2.某生物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直径1cm)各20片放入富含CO2的各大试管中。

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上浮的叶片数目,结果如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条件下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B.A点、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D.光照前,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叶片放黑暗处清水中待用3.抗菌药物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表中列出了部分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每个细菌细胞中都正在进行①~④过程B.青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能抑制DNA的复制C.环丙沙星能抑制①、②过程,红霉素能抑制③过程D.环丙沙星只抑制酵母菌DNA在细胞质中的②、③过程4.桦尺蛾白天停歇在树干上,一般为浅色,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

在工业污染区,与非工业污染区相比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是因环境而不同的,进行探究。

记录、统计结果如右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假设: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B.将浅、黑色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区,然后诱捕、记录C.工业污染区黑色蛾占优势;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占优势D.不同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不同体色的蛾被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存活率不同5.右图为人体有关免疫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过程,a~e表示细胞或物质。

解析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解析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1.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由加速度的定义vat∆=∆,当t∆非常小,v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2.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10s末时,质点的速度最大B.在0~10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C.在8s和12s时,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20s内,质点的位移为9m3.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B.b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C.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D.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4.如图5所示,物块A静止在水平放置的固定木板上,若分别对A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拉力F1和F2作用时(F1<F2),A将分别沿F1和F2的方向匀加速滑动,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木小分别为F f1和F f2,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若从静止开始同时对P施加F1和F2,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3,其加速度大小为a3,关于以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a3=a1=a2B.a3>a2>a1C.F f3>F f1=F f2 D.F f1=F f2>F f3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1、V2示数为U1、U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1U∆和2U∆,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流表示数变化的绝对值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MNda b cA F1F2图5A .小灯泡L 1、L 2变暗,L 2变亮B .小灯泡L 3变暗,L 1、L 2变亮C .12U U ∆<∆D .1U I ∆∆变大,2U I∆∆不变6. 如图所示是由电源E 、灵敏电流计G 、滑动变阻器R 和平行板电容器C 组成的电路,开关S 闭合.在下列四个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有方向由a 到b 电流的是A .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右移动B .在平行板电容器中插入电介质C .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 .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V 1V 2L 1L 2L 3A PGRa bCSE7.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该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质量不相等的工作卫星沿同一轨道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AOB=60°,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3r r R g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8.一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车厢的倾角用θ表示(已知μ2>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θ>μ2B.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θ>μ2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θ>μ1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μ1>tanθ9.回旋加速器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原理如图所示.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圆形金属盒,置于与盒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它们接在电压为U、周期为T的交流电源上.位于D1圆心处的质子源A 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度可以忽略),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当质子被加速到最大动能E k后,再将它们引出.忽略质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只增大交变电压U ,则质子的最大动能E k 会变大B .若只增大交变电压U ,则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行时间会变短C .若只将交变电压的周期变为2T ,仍可用此装置加速质子D .质子第n 次被加速前后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n -∶n10、 如图所示,两光滑导轨相距为L ,倾斜放置,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上端接一电容为C 的电容器。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高一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适当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表格内。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速度、速率、加速度B、加速度、位移、路程、C、位移、加速度、速度D、加速度、时间、力、速度2、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A.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 hB.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 h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3.下列情况下可看作质点的物体有()A、研究乒乓球旋转效应时的乒乓球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时的地球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测量火车通过一站牌所需时间的火车4.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2 m/s,增加到tv=18 m/s,通过的位移是x=8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4 m/sB. 15 m/sC.16 m/sD. 无法确定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x=3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米与秒,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是()A.3m/s与2m/s2B.3m/s与4m/s2C.6m/s与2m/s2D.4m/s与06、如图1-7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于同一位置的x-t图象,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C、乙的位移最小D、图象表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各自的运动轨迹7.下列所描述的几种运动,其中可能的是()oXtt0甲乙丙图1-7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但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8、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若前一半的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A 、21212v v v v +B 、)(2121v v + C 、21212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9、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则在0~t 1和t 1~t 2时间内( )A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B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C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D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10.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一定是静止的B .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 .一定是运动的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1.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B .t l 时刻甲乙相遇C .t l 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D .t l 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2、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 ,经过10 s 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 ,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 .0.8 m/s 2B .1.4 m/s 2C .2.0 m/s 2D .2.6 m/s 2 二、实验题(14分)13.(6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_________V 的___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50Hz 时,每隔__________秒打一个点。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一物理3月月考新人教版(宏志英才班)【会员独享】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一物理3月月考新人教版(宏志英才班)【会员独享】

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试卷物理试题(宏志、英才)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3. 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则质点在撤力前后两个阶段的运动性质分别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D.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4.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①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②每次使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③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使实验的误差增大④计算V0时,所选择的点应离坐标原点稍远些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5.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A、B、C三物,质量分别为2m、m、m,离转轴距离分别为R、R、2R,与转台动摩擦因数相同,转台旋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三物均未滑动,C物向心加速度最大B.若三物均未滑动,B物受摩擦力最小C.转速增加,C物比A物先滑动D.转速增加,A物比B物先滑动6.如图所示,在演示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物体A 以速度v 沿杆匀速下滑,A 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B , 当绳与水平夹角为θ时,B 的速度为( )A. vcos θB .vsin θC .v/cos θD .v/sin θ8.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做匀速圆周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第一次月考高三生物试题(共90分)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1.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B .表中C 、H 、O 、N 属于大量元素,P 、Ca 、S 属于微量元素C .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D .除钙元素,生物体中直接供能物质包含表中其他元素2.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一个多肽中A 的种类肯定有20种B .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A 的工具都是RNAC .B 的化学简式是—NH —COOH —D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3.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请回答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 是 ()A .鸡蛋清 斐林试剂B .鸡蛋清 碘液C .劣质奶粉 碘液D .劣质奶粉 斐林试剂4.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 )A .遗传物质不同B .DNA 的结构不同C .信使RNA 不同D .线粒体结构不同5.从下图可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载体协助,所以此图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时的自由扩散过程B.可以预测,甲图中随着物质浓度的降低,自由扩散的速度会越来越快C.甲图中箭头表示物质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时物质的转运方向D.乙图表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只受物质浓度的影响6.下列能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空2分,共54分)1.(14分)根据下面甲、乙、丙三个图解回答有关问题:(1)请列举上图甲乙丙三结构中都含有的两种物质 。

(2)利用甲细胞来鉴定还原性糖有什么不妥之处?(3)请写出两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

蛋白质类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

若该分泌物是H 2O 2酶,欲比较该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除需要H 2O 2酶及必需的实验器具外,还需要哪些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丙所示生物常使人及其他生物产生疾病,该类生物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12分)现代生物学认为细胞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

有人用35S 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并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A B CD(1)请判断甲图中的a 、b 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 、 ,c 在此过程中所起作用是: 。

(2)乙图中的A 、B 、C 曲线代表各细胞结构膜面积的变化,C 所指代的膜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曲线C 先增加后减少的原因是: __________(3)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依据上表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异同点是:。

3、(10分)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1)依据上图指出A 、B 、C 所表示的被动的物质运输方式,是 。

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

原因是(2)红细胞膜内K +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 +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 +、Na +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 所控制;红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支链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若去掉这些糖支链,就不会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说明细胞膜表面这些糖蛋白是 。

4.(19分)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

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 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如图:乙图(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②。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A液,斐林试剂B液,苏丹红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 mL。

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溶液。

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

然后,。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3分)(4)食用土豆时,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几乎被小肠上皮细胞全部吸收,该吸收过程需要。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第一次考试高三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三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及选做题部分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12 O:16 Na:23 K:39 Mn:55 Cu:64 Zn:65 Ag:108 Pb:207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实验的内容正确的是()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 mL的KMnO4溶液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配制500 mL 0.4 mol/L NaCl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乙所示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4.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a+、CH3COO-、CO2-3、OH-B.K+、Al3+、SO2-4、NH3·H2OC.Na+、K+、SO2-3、Cl2D.NH+4、H+、NO-3、HCO-3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 AB.常温下,10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 AC.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D.3.4 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 A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L的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B.从1 L 0.5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1 mol/LC.1 mol/L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D.25℃时,1 mol Cl2的体积约为22.4 L7.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MnO-4+NO-2+H+―→Mn2++NO-3+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1 mol Mn2+,转移电子为5 mol B.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C.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题包括包括4小题,共52分)9.(16分)(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后得到棕黄色的FeCl3溶液.用此溶液做以下实验:(2)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5 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也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填“甲”或“乙”)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此实验可以区别.(5)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此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6)已知明矾能净水,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10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配制浓度为2 mol/L的NaOH溶液100 mL,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时,天平读数将(填写代号,下同).A.等于8.0 g B.等于8.00 g C.大于8.0 g D.等于0.2 g(2)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的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另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边搅拌边慢慢倒入烧杯中(3)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配制1 L 0.1 mol/L的BaCl2溶液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4)某实验中需2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称取Na2CO3的质量为.11.(16分)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