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京剧大师梅兰芳育儿经:不让名望成为孩子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京剧大师梅兰芳育儿经:不让名望成为孩子负担
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对子女的教育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他不想自己的名望成
为孩子的负担,对孩子言传身教,下面一起来看看梅兰芳的育儿经。
梅兰芳以身作则地教导儿子和女儿:不要让你的名声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
他对子女的教育注重心理和人格的塑造,他根据子女
的不同天赋秉性,为他们设计了成长成才的道路。
子女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作出了成绩。
最小的儿子梅葆玖,传承了父亲衣钵。
独具特色的梅氏家教,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思考
和借鉴的佳话。
不要让你的名声成为孩子成长的负担
作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梅兰芳是戏迷心中的领袖,名气可谓空前绝后。
据说,在
民国时期,有三样东西是老百姓有口皆碑:同仁堂,孙中山,梅兰芳。
但梅兰芳从不以
“大师”自居,更不希望子女顶着“大师”之子的帽子,躺在长辈的成就之上,甚至为长
辈的声名所累。
相反,他尊重不同的艺术流派,主张孩子转益多师,广泛学习。
在他的孩子中,梅葆玖是唯一一个从小就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人。
梅葆玖十几岁时正式
登台演出,并多次与父亲一起表演。
但梅兰芳不希望她的孩子成为自己的“复制品”。
为
了提高孩子们的基本技能,梅兰芳邀请王有庆老师来教《玉堂春》、《三娘教子》、《祭塔》、《祭河》、《大宝国》、《二金宫》等青衣戏,请昆曲大师朱传明来教《断桥》、《四番》、《园梦》等昆羌戏,刺虎和双怪见面,陶育之先生教武当戏,后来,姜妙祥先
生和茹福兰先生应邀教小生戏,如八卦楼和元门打戟。
每天,徐元山先生也被邀请教授武术。
1950年10月,梅兰芳和梅葆玖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金山寺》和《断桥》,父子俩
分饰白蛇与青蛇。
这两出戏,梅葆玖分别是向陶玉芝和朱传茗两位老师学的,身段与梅兰
芳稍有不同。
当时,有人建议梅葆玖按照父亲的路子演。
但梅兰芳却对他说:“你做你的,别犹豫。
师傅怎么教,你就怎么做。
临时变动,你也没有那种火候,那可能不保险。
”
梅葆玖后来回忆道,“在这个时候,我的父亲要求我学习更多,表演更多。
在这个阶段,无论老师教什么戏剧或他教得多么好,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干涉过我,也从来没有为我
改变过一个词。
如果我今天能在舞台上更自由地唱歌、阅读和观看,我将受益于这么多好
老师所奠定的基本技能。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