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入河排污口论证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值 :K =0.050 +0.68u; 氨 氮 的 K 值 :K =0.061 + 0.551u。
2)浓度演算模型: Cx=L=C0 exp(-K L/u)+m/Q exp(-K L/u)
式中:C0 为初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m 为污染物入河速率,g/s;Q 为初始断面的入流流 量,m3/s;Cx=L 为下游断面污染物浓度,mg/L,其余 符号同前。
窑14窑路丽丽 1,李 杰 2
(1.东营市水务局,山东 东营 257091;2.东营市水文局,山东 东营 257091)
揖摘 要铱 通过对河口污水处理厂污水经渠道进入挑河东营开发利用区的影响范围、水质和水生态
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证,从而确定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针对污水厂及管网的运行情况,提
在沉水植物塘中科学配置茨藻、菹草、眼子 菜等沉水植物,进一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包括氮、磷等,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力路径以地表推流为主, 在处理过程中主要通过植物的茎叶的拦截、土壤 的吸附过滤及附着在水中植物上的微生物来达 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2]。
1)管理要求。根据《东营市地表水水功能区 划》,本项目入河排污口位置属于挑河东营开发 利用区,水域长度为 32.6 km,现状条件下水质为 吁类水。挑河东营开发利用区纳污能力为 COD448.96 t/a、氨氮 22.93 t/a。
员 基本概况
河口污水处理厂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厂区占 地 6.29 hm2,污水处理厂来水全部是生活污水,总 服务人口约为 9.3 万人,污水收集面积约 18 km2。 入河排污口性质为生活污水,污水经渠道进入河 口挑河人工湿地后排入挑河。
河口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原处理标准为国家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GB18918 2002)一级 B 标准,2013 年 8 月实施了提标改造 工程,增大了处理能力,出水水质提高到国家《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GB18918 2002) 一级 A 标准,主要指标 COD、BOD5、NH3N、SS、TP 出 水 达 到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V 类标准。
谢勇1978男工程师山东水利14窑窑20202表1纳污能力计算模型预测表状态项目初始断面入流流量m3s影响范围km初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ls废水排放运行规模m3h污染物入河速率gs设计流量下河道断面的平均流速ms下游断面污染物浓度mgl实际运行氨氮0519222201028763881960076197cod0519222400101683883750076391设计规模氨氮05192832010287680440076190cod051928340010168808890076398经净化后排入挑河入河排污口设在挑河左岸挑河为河口区防潮及排涝河道现有2座拦河闸主要用于周边农田灌溉现状条件下无其他入河排污口
出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揖关键词铱 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水生态
揖中图分类号铱 X52
揖文献标志码铱 A
揖文章编号铱 1009-6159渊2020冤-02-0014-03
入河排污口是监管部门控制污染物进入河 渠湖泊的重要关口,是控总量、改水质和保环境 的重要抓手。河口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的论 证,主要依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 令第 22 号) 和 《入 河排污口 管 理 技 术 导 则》 (SL532-2011),内容着重对挑河东营开发利用区 的影响范围、水质和水生态影响等进行分析论 证,确定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
2)取排水现状。本项目污水排入人工湿地,
收 稿 日 期 :2019 - 04 - 22 作 者 简 介 :谢 勇(1978 —),男 ,工 程 师
2020.2
谢 勇,路丽丽,李 杰:东营市河口区入河排污口论证分析
窑15窑
经净化后排入挑河,入河排污口设在挑河左岸, 挑河为河口区防潮及排涝河道,现有 2 座拦河 闸,主要用于周边农田灌溉,现状条件下无其他 入河排污口。
河口区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水经渠道进入河口 挑河人工湿地,挑河人工湿地总面积约 猿圆 hm2,河
道总长度约 1.6 km,包括上向垂直潜流湿地、一 级沉水植物塘、多级表流湿地、溢流堰及湿地配 套工程等。
为保障湿地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及出水水质, 在前端设置高效水平潜流湿地,在潜流湿地系统 中,污水在湿地床体的内部流动,一方面可以充 分利用生态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 根系及表层土和生态填料截流等作用,以提高其 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 以下流动,具有保温性能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 响小、卫生条件较好的特点[1]。
3)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和排污口的概化情况,纳 污能力计算如下:
M=31.536(CS eK L/86.4伊2u)-C0 e-K L/86.4伊2u)·Q 式中:M 为计算单元的纳污能力,t/a;C0 为计 算单元上断面污染物浓度,mg/L;Cs 为计算单元 水质目标值,mg/L;L 为功能区长度,km;Q 为计 算单元上断面的设计流量,m3/s;u 为计算单元设 计流量下的设计流速,m/s。 该模型前提是不考虑排污进入水体后的混合 过程,考虑现有排污口的实际状况,如水量、位置 等对纳污能力计算的影响,在具体计算时对排污 口的位置进行概化。该模型反映了计算单元在确 定的设计流量和水质目标的条件下,河段所具有 的最大纳污能力,比较适用于我国北方天然径流
式中:C1 为河段上断面污染物浓度,mg/L;C2 为河段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u 为河段平均流 速,m/s;驻载 为上、下断面的间距,m;K 为污染物 综合降解系数,L/s。
为分析污染物衰减规律,本论证采用了以往 50 个河段的 K 值实验结果。通过对 K 值进行分 析,得出对 K 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河段平均流 速,然后是水温[4]。由相关分析得出化学需氧量的
表 1 纳污能力计算模型预测表
状态 项目
实际 运行 设计 规模
氨氮 COD 氨氮 COD
初始断面 入流流量 /
(m3/s) 0.519 0.519 0.519 0.519
影响范围 /km
2.22 2.22 2.83 2.83
初始断面的 污染物浓度 /
(mg/L) 2 40 2 40
2 污水排放影响分析
选取一个顺直、水流稳定、无入河排污口,无 支流汇入的河段,分别在其上游和下游布设采样 点,监测水流速度和污染物浓度值。污染物综合 降解系数不但与河流的水文条件,如流量、流速、 水温、水深、泥沙含量等因素有关,更与水体的污 染程度关系密切[3]。
1)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 K 值计算: K=86.4 uln(C1/C2)/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