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遵义市第十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遵义市第十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2.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 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培育新品种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C.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杂交育种可集中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
D. 单倍体育种时一般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幼苗,以获得纯合子
3. 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花粉等。
下图是与小型犬浣熊有关的曲线,X表示时间。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曲线中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则种群数量在b时最大
B.若曲线中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b~c时期为衰退型
C.若在a时引入少量与小型犬浣熊习性相似的某种动物,该种群繁衍数代后最终因不适应环境而灭亡,则曲线中Y可表示两种动物间的竞争强度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两次捕捉间隔时间越长,调查结果越准确
4.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A.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 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分布在细胞中央,有利于吸收和转运物质
D. 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5.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
B.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增加信息分子C的释放
C.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精准、反应迅速
D.甲只需要神经调节实现,乙和丙依靠激素调节实现
6. 下图是人类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根据系谱图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7. 如图是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①①①过程均会加强
B. ①与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 ①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8.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B. 是由该环境的有效资源决定的
C. 与种群的个体数量无关
D. 同一种群的K值稳定不变
9.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膜是细胞核的边界,由单层膜构成
B. 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
C. 染色质由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及少量RNA构成,且容易被酸性染料染色
D. 核孔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10. 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
这夫妇的基因型是()
A.X b Y、X B X B
B.X B Y、X B X b
C.X B Y、X b X b
D.X b Y、X B X b
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ARS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植物活细胞内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等物质或结构
D. 蓝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12.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
B. 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
C. 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
D. 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标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13.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14.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
①消毒灭菌①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①适宜的温度①充足的光照①充足的养料
A.①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15.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的全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最重要特征是免疫反应的效力随着反复接触抗原而显著增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第一次免疫应答反应相比,机体第二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量更多
B.适应性免疫应答可通过增加疫苗接种次数,使机体获得和维持保护机体所需的高抗体浓度
C.当同种抗原进入已免疫的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D.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可接受抗原刺激,是由于其细胞内存在特有的受体基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 途径①属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C. 途径①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 激素A、C、D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和靶器官起作用
17. 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接触传播的原因是新型冠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增殖能力强
B.戴口罩可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等人体内环境
C.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会发挥免疫作用来抵抗该病毒
D.当人体持续发热38①时,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18. 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
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
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缩鳃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鳃肌
B.图1中含有3个神经元,3个突触结构
C.若刺激b处,在a、c、d处只有d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据图2分析,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Ca2+内流减少
19. 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图为糖类的相关概念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经缩合形成的物质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①可能是纤维素
B.若经缩合形成的物质①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则①是淀粉或纤维素
C.若①中的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一定为核糖
D.若①是构成DNA的单体,则碱基可能为A、T、G、C
20. 从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 h和2 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1 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①之间
B.第1 h到第2 h,45①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1 h到第2 h,50①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不明显
D.若只催化淀粉反应1 h,45①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将其加工制作成果汁、果酒、果酷等。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苹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苹果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杂菌无法适应发酵液中__________的环境。
将果汁装入发酵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生产苹果醋时,参与发酵的醋酸菌与目前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
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原因是__________。
酒精浓度较高的发酵液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__________。
(3)欲采用固定化酵母技术制作苹果酒,固定酵母菌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
若制备出的凝胶珠如图,则其可能是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__________(填字母)。
A.海藻酸钠浓度过高B.海藻酸钠浓度过低
C.注射器注射时速度过快D.注射器注射时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
(4)分离培养酿酒酵母菌通常使用___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
22.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图中Dnase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2)凋亡基因的表达最终通过_____(填细胞器名称)来实现。
(3)在成熟的生物体,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_____完成的。
(4)Dnase破坏DNA分子的_____,从而形成DNA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
Caspase能够破坏特定蛋白质中的_____,从而形成多肽片段,导致蛋白质失活。
(5)吞噬细胞以_____形式吞噬凋亡细胞,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
(6)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而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药物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有的药物会抑制_____,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有的药物会抑制_____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期。
23. 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果蝇。
让两种性状的亲本多次交配后,F1果蝇无论雌雄均为长翅灰体。
己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位于第①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 控制,灰体与黑檀体由等位基因B、b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只利用F1长翅灰体果蝇来研究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①号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并作出判断:
①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推断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过程而成的。
(2)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3)1m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①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签定后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和煮沸前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分别正确使用该试剂检测后,颜色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5)上图所示的片段由_________种基本单位组成,该片段有____________个肽键,这些肽键形成时脱去的氧元素来自于基本单位的______________基。
25. 某种农作物的种子中淀粉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5%。
为探究该农作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干重及淀粉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皆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淀粉含量和种子重量,结果表明,种子中的淀粉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时减少了90%,种子的重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该种子中的淀粉彻底水解为_____,该水解产物可以与_____(填检测试剂)经_____(填某种条件)生成_____。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初期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若该种子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为验证蛋白质的存在。
可将未萌发的该种子研磨成匀浆,然后向加入匀浆的试管中加入_____试剂加以鉴定即可。
参考答案
1. A
2. D
3. C
4. C
5. C
6. A
7. C
8. D
9. B
10. D
11. B
12. B
13. B
14. D
15. D
16. BCD
17. CD
18. CD
19. ACD
20. CD
21.
(1). 缺氧、呈酸性
(2). 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 前者有细胞结构而后者没有
(4). 醋酸菌为好氧型细菌
(5). 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
(6). 包埋
(7). 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8). ACD
(9). 麦芽汁琼脂
(10).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2.
(1).糖蛋白
(2).信息交流
(3).核糖体
(4).细胞凋亡
(5).磷酸二酯键
(6).肽键
(7).胞吞
(8).溶酶体
(9).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0).染色体的复制
(11).纺锤体的形成
23. ①F1雌雄互交,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24.
(1).脱水缩合
(2).2
(3).2
(4).高温下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而变性
(5).双缩脲
(6).紫色
(7).相同
(8).5
(9).4
(10).羧
25.
(1).葡萄糖
(2).斐林试剂
(3).水浴加热(或50~65①的温水中)
(4).砖红色沉淀
(5).种子吸收水分
(6).(适量的)双缩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