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陆港区位优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陆港区位优势分析
国际陆港区位优势分析
中国加⼊WTO以来,利⽤世贸规则不断加强贸易发展,展望中国外贸发展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发展,随着⼀带⼀路的战略规划,西部⾯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路国际丝绸经济带也随之建成,?2018年,我国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推动多式联运⽰范⼯程建设,扩⼤集装箱铁⽔联运⽰范,推进江海直达运输。

持续推进⽆车承运⼈试点,⽀持平台型物流企业和企业联盟发展。

推进交通强国、贸易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同时,“⼀带⼀路”国际合作、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叠加为我国陆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持。

我国陆港发展即将进⼊快车道。

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链接国家物流⼤通道的平台。

陆港也是沿海港⼝在内陆经济中⼼城市的⽀线港⼝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便快捷的国际港⼝服务。

作为内陆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驿站,在⼀带⼀路的发展连接中具有重要的作⽤。

是内陆城市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交流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陆港;国际陆港;陆港建设;
1.全球陆港的发展建设背景
(1)陆港的定义
国际陆港定义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城市铁路、公路交汇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

陆港也是沿海港⼝在内陆经济中⼼城市的⽀线港⼝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便快捷的国际港⼝服务。

(2)陆港与海港的对⽐优势分析
1.运输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
我国陆港建设相对较晚,受铁路⽹设施影响较⼤,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铁线路的完善,陆港运输作为当前推动⼀带⼀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陆港运输也成为时效性发展的时代标杆。

(2)运输特点优势
陆港运输成本相对海港运输成本较⾼,因为陆港运输运输量对于海港运输运输量相对较少,单件商品成本⾼。

运输成本⾼。

陆港运输受制环境制约因素影
响⼩,
2.运输时间成本
陆港运输时间相对较快,海港运输时间相对较久。

不会因为台风海浪等因素制约。

陆港运输在路⾯⾏驶⽐较安全,风险可控,具有时效性准,稳定性强的性能。

3.运输转换频率低
陆港运输以单项公路/铁路为主,不涉及海上运输,减少海路交换频率,海港运输⽐较复杂,⾸先要有陆港运输到海上码头经海港在海上运输,到达港⼝后转陆路运输,转换频繁,运输时间长,消耗较⾼的劳动⼒。

2.全球陆港的现状
国际陆港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带⼀路为政策导向的新概念名词,也是带动内陆贸易发展的关键。

国际陆港分为三级:⼀级,综保型陆港:具有陆港完备功能,为进出⼝企业、国际物流企业提供⼀站式办公的国际物流单证作业、保税物流和公铁联运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是本地区直接对外贸易⼤门,提升本地区外向型投资环境。

⼆级,联运型陆港:具有陆港基本功能,为进出⼝企业、国际物流企业提供⼀站式办公的国际物流单证作业和公铁联运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是本地区直接对外贸易⼤门,提升本地区外向型投资环境。

三级,公路型陆港:具备陆港基本功能,为进出⼝企业、国际物流企业提供⼀站式办公的国际物流单证作业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

3.陆港建设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政治因素:⼗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开发、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部⽬标的“重⼤举措”国家政策的⼤⼒⽀持,以及⼀带⼀路的带动作⽤。

区位因素:位于内陆地区,便于灵活实现物资运输,有较好的⾃然环境及地形地
貌。

这些内陆点多数为公路、铁路运输的交通枢纽,且同时设有保税区、保税物
流中⼼、出⼝加⼯区等各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可提供⼀定程度的⼝岸服务,
在各地政府的⽀持下,众多陆港都希望借此降低本地进出⼝企业的物流成本,提
⾼运营效率,以更好赢得全球市场竞争,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有良好的公路、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具备相应的物流设施,可完成包
括装卸、存储、转运在内的物流服务;
项⽬资⾦:陆港建设需要有充⾜的资⾦来源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资⾦必不可少。

4.在基础上结合⽢肃陆港建设情况,分析出⽢肃陆港的优势是什么与存在的制约
因素有哪些。

1.⽢肃陆港建设现状
⽢肃(天⽔)国际陆港是根据国家“⼀带⼀路”战略规划,⽢肃省委、省政府着眼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肃黄⾦段和南向通道⽽建设的全省三⼤国际陆港之⼀,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由东向西拓展的重要枢纽,也是省、市“⼗三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点项⽬。

项⽬功能布局结构按“⼀核、两区、三园、四⼼”总体布局,即建设⼀个综合服务核⼼(集商务办公、会议会展、⽂化商贸为⼀体的综合服务核⼼)、两个⽣活配套区(即⽣活配套北区与⽣活配套南区)、三个产业园(即电⼦商务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及冷链物流产业园、创新型产业园)、四个中⼼(铁路物流中⼼、公路物流中⼼、保税物流中⼼、商贸服务中⼼)。

三阳川境内现有的铁路有宝兰客运专线和陇海铁路,拟建天平铁路连接线和天武铁路;现有的公路有天巉公路、麦⽢公路及其⽯佛⽀线,天平⾼速正在建设,拟规划建设绕城⾼速公路;规划迁建的天⽔军民合⽤机场位于三阳川南部,依托现有天巉公路及在建的天平⾼速和机场快速路与其他区域联系。

随着区域内公、
铁、航“三位⼀体”的⽴体交通⽹络逐步形成,其交通枢纽地位逐渐凸显。

从宏观层⾯看,三阳川处于“⼀带⼀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黄⾦带、中新南向通道、关中-天⽔经济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多个宏观环境政策影响区内;
从区域层⾯看,三阳川位于兰州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的中间地带;
从市域层⾯看,三阳川位于天⽔市未来“五区三县”城市格局的中⼼位置,其战略地位不⾔⽽喻。

⽢肃(天⽔)国际陆港项⽬发展定位⼀
⽢肃(天⽔)国际陆港东⾯有西安国际陆港,西⾯有兰州、武威国际陆港,在东西通道发展上位置⽐较被动,因此,天⽔建设国际陆港应充分借助“南向通道”,牢牢把握⾃⾝区位优势,找准定位、突出特⾊,重点发展以苹果、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等农副产品为主的冷链集装箱物流平台,实现与兰州、武威、西安国际陆港差异互补发展,积极开辟向南发展通道,将⽢肃(天⽔)国际陆港打造成为服务陇东南的现代冷链物流中⼼。

⽢肃(天⽔)国际陆港充分借鉴重庆、⼴西等地陆港发展思路,⾛“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模式。

对天⽔市来讲,形成“⼀港托三城”(秦州区、麦积区、三阳川新区)发展格局;在陇东南地区,则形成“⼀港托四市”(庆阳、平凉、陇南、天⽔)发展格局。

依托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运输资源,建⽴与沿海、沿边城市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以服务对外贸易的国际物流为重点,以保税物流为特⾊,建⽴与港⼝、⼝岸⽆缝连接,实现保税物流与⾮保税物流相结合、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城市配送相结合,为陇东南地区的⽣产、制造、商贸、流通、外贸等产业和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

2. ⽢肃陆港优势
(1)政策优势
⼀带⼀路和丝绸之路经济体建设,提供了⽢肃陆港建设的政策⽀持。

借鉴国内外陆港发展的经验。

⼴⼤内陆地区政府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努⼒是陆港发展的源动⼒,沿海港⼝之间的激烈竞争为陆港建设搭建桥梁,以新亚欧⼤陆桥为代表的新贸易通道建设为陆港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未来内陆地区的发展仍然需要仰赖畅通的交通⽹络、完善的⼝岸服务、成熟的本地市场、良好
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能⼒,以及本地政府强有⼒的政策⽀持。

(2)区位优势
⽢肃(天⽔)国际陆港位于天⽔市麦积区三阳川,四⾯群⼭环抱,葫芦河、渭河交汇于此,是从天⽔市向北达到秦安县、平凉市、庆阳市,跨越六盘⼭进⼊宁夏的必经之路,也是天⽔市区西进到达⽢⾕县、武⼭县、兰州市及⽢肃中西部各城市,进⼊青海、新疆的必经之路,对内是天⽔市区的北门户,对外是区域交通⽹的重要节点。

(3)通关⼀体化
3.⽢肃陆港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
陆港⾸先受制于国家路⽹建设,作为发展中国,我国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北部地区相对落后,虽然国家在⼀带⼀路中加⼤对西北地区的路⽹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的成绩也是有⽬共睹地。

地壳运动等⾃然环境对路⽹建设有所制约。

截⾄2016年,我国公路总⾥程469.63万公⾥,路⽹密度46.92公⾥/百平⽅公⾥。

较发达国家有⼀定差距,成为国际陆港的制约因素之⼀,其次,西部地区路⽹密度较东部地区路⽹密度存在较⼤差距,是⽢肃陆港的制约因素。

(2)国内铁路集装箱运输滞后
国内铁路集装箱运输滞后也是限制陆港发展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公路受环境影响较⼤,公路铁路维护⽐较困难,集装箱规格普遍在1吨5吨10吨等,长时间⾏⾛对公路以及铁路损害严重。

参考⽂献
[1]发挥内陆⽆⽔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作⽤[J]. 刘晓雷.??发
展.?2014(10)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上合组织贸易便利化发展研究[J]. ⽜风君.??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8)
[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界定、合作内容及实现路径[J]. 惠宁,杨世迪.??延安⼤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4]基于两业联动的新亚欧⼤陆桥物流通道发展研究[J]. 邵辉,唐向华.??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5]经济带战略下交通物流⼀体化发展的策略[J]. 姜彩良,华光,孙东泉.??综合运输.?2014(07)
[6]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的升华[J]. 王之泰.??中国流通经济.?2014(05)
[7]⼀带⼀路战略下河南陆港建设规划研究[J]. 常悦,王⽅.??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然科学版).?2016(02)
[8]中国陆港空间布局演化研究[J]. 李云华,董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7)
[9]“⼀带⼀路”战略下陆港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刘晓雷.??中国发展观察.?2015(05)
[10]基于“⼀带⼀路”建设的河南发展选择[J]. 周⽴.??区域经济评
论.?2015(03)
[11]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探析[J]. 惠西鲁,陈道麟,宋颖,鲁炜,吕楠.??规划师.?2013(01)
[12]国际陆港形成机理研究[J]. 朱长征,董千⾥.??企业经济.?201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